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着重考虑怎样创设情景,被情所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一般可以采用:
1.借用录音和幻灯等电教手段,再现课文的情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画面
如在教学《回声》这课时,教师可以用抽动的幻灯片投影,再现水的波纹在水中回荡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的原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2.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巧妙的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教师可以设置:课文中那个人为什么要掩着耳朵去偷铃呢?他是怎么想的?通过提问,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参与意识。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三、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正确参与要求
教材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阵地。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们要凭借教材找准课堂训练点,落实教材的读写训练项目,将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必须注意的地方,清楚的揭示给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青海省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814000)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着重考虑怎样创设情景,被情所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一般可以采用:
1.借用录音和幻灯等电教手段,再现课文的情景,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的画面
如在教学《回声》这课时,教师可以用抽动的幻灯片投影,再现水的波纹在水中回荡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的原理,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2.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巧妙的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教师可以设置:课文中那个人为什么要掩着耳朵去偷铃呢?他是怎么想的?通过提问,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参与意识。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三、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正确参与要求
教材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阵地。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们要凭借教材找准课堂训练点,落实教材的读写训练项目,将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必须注意的地方,清楚的揭示给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青海省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8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