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涌现出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他们中的许多人浴血奋战,光荣牺牲,英勇就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的领导下,赫光、谷雄一两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组织发动了平定起义,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创建了华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然后从河北转战入陕与刘志丹和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壮大了红军队伍,并为在华北创建和发展革命武裝,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谱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自古太行出英雄,血洒华夏为光明
1931年4月,中国共产党山西特委召开军事工作会议,遵照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军事斗争和发展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战略决策,决定发动驻平定的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一师高桂滋部举行武装起义,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会后,中共山西省特委军委书记谷雄一前往驻平定县的高桂滋部,建立了由谷雄一、赫光、刘明德、窦世雄、杨子华、蒲子华组成的党的军事行动委员会,进行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当时任省军委常委的薄一波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一书中写道:“高桂滋部原是蒋介石的第十一路军,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倒向冯、阎一边,中原大战冯、阎失败后从山东退至山西平定,被缩编为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一师。号称一个师,实际上不足4000人。我们党在这个部队中的兵运工作,早在大革命失败后就开始了,比较有基础。当时有一批党员隐蔽在这支部队中,一些营、连、排还有我们的党组织。党团员共约80多人,其中有20名左右党员担任各级军官。从领导力量上看,是具备了起义的条件的,应该说成功的把握比较大。当时计划把高桂滋部的三个团拉出来,组成红军第二十四军,由赫光(原名万锡绂,当时是高桂滋部队中一个连长)任军长,谷雄一任政委(为避免暴露身份,化名苏一雄)。”
1931年7月3日晚,谷雄一、吴跃礼等同志由太原坐火车到达平定,立即在城南的一块坟地召开高部地下党组织骨干紧急会议,传达了省特委会议精神,商议起义的行动方案,决定趁高桂滋部的王子宜、高建白、刘杰桂三个团长到北平给高桂滋的父亲庆贺60岁生日的良好机会,在7月4日晚12时举行武装起义。后来由于敌人对起义计划有所察觉,临时决定提前一个小时鸣枪发出起义信号。参加起义的有第一团8个连1200余人,第二、三团因为突然改变起义时间而未能拉出全体部队,只有部分官兵在牛清明、蒲子华的带领下离开驻地追上起义军,总共拉出来近2000人。起义部队颈部系红布带为标志以资识别。部队在平定县城东关帝庙集结后,立即开始攻打位于上城的敌司令部,但由于敌人已有准备而久攻不下,不得不在黎明前撤至城北的泊里、小河村,渡过桃河,跨越正太铁路,绕过马鞍桥、阳泉,经白羊墅、韩庄、河底村、千牛镇、西南舁等,7月5日到达盂县清城。据《平定县志》记载:“起义军处决了高部第一团个别反动军官后,激战半小时就占领了下城。起义队伍高唱:‘人民勿要自相惊扰,我们红军为的是爱国救民’的歌曲,沿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
起义部队在清城整编,由谷雄一代表中共山西省特委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任命赫光为军长,谷雄一为政治委员,刘明德为参谋长,刘子祥为政治部主任。这是在我国北方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红军正规军。
太行腹地红旗展,分田分粮为民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成立后,下辖两个纵队,高举缀有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上面写着醒目的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在军长赫光,政委谷雄一的指挥下,连日奋勇歼敌,连战连捷,士气高涨。7月8日,红二十四军攻打盂县上社镇歼敌一个团,11日攻占五台县柏兰镇,生俘敌保安队全部。由于五台境内有敌人重兵驻防,红二十四军原准备在五台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改变为到太行山腹地冀晋交界处的阜平县开创革命根据地。红二十四军迂回盂县境内,翻越十八盘,于7月13日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柳木园、洪子店,经灵寿县汉山、南营、陈庄等地向阜平进发。7月17日,先头部队与阜平县保安团在白石岭遭遇,经过激战,击退300余名保安团的阻截,18日进入阜平县城,19日在城内开仓济贫,当天就有2000多贫民分得粮食。同时,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政治犯,宣传党的土地政策和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张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废除剥削制度。在阜平县党组织的宣传动员下,短时间内就有1000余人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红二十四军发展壮大到3000多人。
7月25日,红二十四军和中共阜平县执行委员会在县城联合召开工农群众代表大会,全县80多个村镇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选举产生出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牛清明当选为主席,刘应融为副主席,张远仁、李维廉、李英兰、王德修、石德义、孔令明、牛青山等七人为委员。华北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从此诞生了。这一天,阜平县城的大街小巷敲锣打鼓,红旗招展,到处是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
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设立教育委员会、农民委员会、邮政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等机构,并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农民协会,小商协会、农民赤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红二十四军官兵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积极配合苏维埃政府,到城外的沙沟、柳树底、石苍山等村庄进行社会调查,组织与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办学校等 ,一个以阜平苏维埃为中心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薄一波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一书中指出:“平定兵变可以说是北方军委领导下唯一一次成功的兵变。红二十四军是我们党组成的北方最早的一支红军队伍,而且建立了最早一个苏维埃政权。红二十四军的胜利,震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
民主革命争自由,英雄儿女洒热血
平定武装起义的成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的创立,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的出现,给人民群众以极大鼓舞,使国民党反动派深为恐惧震惊。同年8月,国民党南京政府驱使军阀石友三部陆军新编第一师师长沈克率部对红军进行“围剿”,并用假投降的诡诈手段,致使红二十四军军长赫光、政治委员谷雄一、副军长窦宗融、政治部主任刘子祥等主要领导人,在法华村遭到敌军伏击,赫光军长、刘子祥主任等8人壮烈殉难。谷雄一政委、窦宗融副军长、刘应融苏维埃副主席、李英兰委员等18人,在王快镇被沈克部扣压,谷雄一政委被押解北平陆海军司令部行营军法处,于8月底在北平西直门外护城河边英勇就义。
红二十四军遭到数倍敌军围攻的情况下,继任军长刘明德、苏维埃主席牛清明率领红二十四军撤出阜平县城,沿着史家寨、段庄,转战山西省灵丘、浑源、应县、代县、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等地,打退敌军十余次追、堵、截,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跨越河北、山西、绥远、内蒙古四省区十余县,于9月初在山西河曲县境强渡黄河,经陕西省府谷、神木、蛟窑窝到达榆林,在转战陕北的路上攻打小石口,全歼守敌两个连,红二十四军亦有伤亡,余部与刘志丹和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壮大了陕北红军队伍。
平定起义与红二十四军的征战,沉重地打击 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阜平县苏维埃政府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播下的革命火种却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党建立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
(责编肖黎)
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的领导下,赫光、谷雄一两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组织发动了平定起义,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创建了华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然后从河北转战入陕与刘志丹和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壮大了红军队伍,并为在华北创建和发展革命武裝,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谱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自古太行出英雄,血洒华夏为光明
1931年4月,中国共产党山西特委召开军事工作会议,遵照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军事斗争和发展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战略决策,决定发动驻平定的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一师高桂滋部举行武装起义,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会后,中共山西省特委军委书记谷雄一前往驻平定县的高桂滋部,建立了由谷雄一、赫光、刘明德、窦世雄、杨子华、蒲子华组成的党的军事行动委员会,进行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当时任省军委常委的薄一波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一书中写道:“高桂滋部原是蒋介石的第十一路军,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倒向冯、阎一边,中原大战冯、阎失败后从山东退至山西平定,被缩编为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一师。号称一个师,实际上不足4000人。我们党在这个部队中的兵运工作,早在大革命失败后就开始了,比较有基础。当时有一批党员隐蔽在这支部队中,一些营、连、排还有我们的党组织。党团员共约80多人,其中有20名左右党员担任各级军官。从领导力量上看,是具备了起义的条件的,应该说成功的把握比较大。当时计划把高桂滋部的三个团拉出来,组成红军第二十四军,由赫光(原名万锡绂,当时是高桂滋部队中一个连长)任军长,谷雄一任政委(为避免暴露身份,化名苏一雄)。”
1931年7月3日晚,谷雄一、吴跃礼等同志由太原坐火车到达平定,立即在城南的一块坟地召开高部地下党组织骨干紧急会议,传达了省特委会议精神,商议起义的行动方案,决定趁高桂滋部的王子宜、高建白、刘杰桂三个团长到北平给高桂滋的父亲庆贺60岁生日的良好机会,在7月4日晚12时举行武装起义。后来由于敌人对起义计划有所察觉,临时决定提前一个小时鸣枪发出起义信号。参加起义的有第一团8个连1200余人,第二、三团因为突然改变起义时间而未能拉出全体部队,只有部分官兵在牛清明、蒲子华的带领下离开驻地追上起义军,总共拉出来近2000人。起义部队颈部系红布带为标志以资识别。部队在平定县城东关帝庙集结后,立即开始攻打位于上城的敌司令部,但由于敌人已有准备而久攻不下,不得不在黎明前撤至城北的泊里、小河村,渡过桃河,跨越正太铁路,绕过马鞍桥、阳泉,经白羊墅、韩庄、河底村、千牛镇、西南舁等,7月5日到达盂县清城。据《平定县志》记载:“起义军处决了高部第一团个别反动军官后,激战半小时就占领了下城。起义队伍高唱:‘人民勿要自相惊扰,我们红军为的是爱国救民’的歌曲,沿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
起义部队在清城整编,由谷雄一代表中共山西省特委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任命赫光为军长,谷雄一为政治委员,刘明德为参谋长,刘子祥为政治部主任。这是在我国北方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红军正规军。
太行腹地红旗展,分田分粮为民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成立后,下辖两个纵队,高举缀有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上面写着醒目的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在军长赫光,政委谷雄一的指挥下,连日奋勇歼敌,连战连捷,士气高涨。7月8日,红二十四军攻打盂县上社镇歼敌一个团,11日攻占五台县柏兰镇,生俘敌保安队全部。由于五台境内有敌人重兵驻防,红二十四军原准备在五台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改变为到太行山腹地冀晋交界处的阜平县开创革命根据地。红二十四军迂回盂县境内,翻越十八盘,于7月13日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柳木园、洪子店,经灵寿县汉山、南营、陈庄等地向阜平进发。7月17日,先头部队与阜平县保安团在白石岭遭遇,经过激战,击退300余名保安团的阻截,18日进入阜平县城,19日在城内开仓济贫,当天就有2000多贫民分得粮食。同时,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政治犯,宣传党的土地政策和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张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废除剥削制度。在阜平县党组织的宣传动员下,短时间内就有1000余人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红二十四军发展壮大到3000多人。
7月25日,红二十四军和中共阜平县执行委员会在县城联合召开工农群众代表大会,全县80多个村镇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选举产生出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牛清明当选为主席,刘应融为副主席,张远仁、李维廉、李英兰、王德修、石德义、孔令明、牛青山等七人为委员。华北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从此诞生了。这一天,阜平县城的大街小巷敲锣打鼓,红旗招展,到处是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
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设立教育委员会、农民委员会、邮政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等机构,并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农民协会,小商协会、农民赤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红二十四军官兵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积极配合苏维埃政府,到城外的沙沟、柳树底、石苍山等村庄进行社会调查,组织与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办学校等 ,一个以阜平苏维埃为中心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薄一波在《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一书中指出:“平定兵变可以说是北方军委领导下唯一一次成功的兵变。红二十四军是我们党组成的北方最早的一支红军队伍,而且建立了最早一个苏维埃政权。红二十四军的胜利,震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
民主革命争自由,英雄儿女洒热血
平定武装起义的成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的创立,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的出现,给人民群众以极大鼓舞,使国民党反动派深为恐惧震惊。同年8月,国民党南京政府驱使军阀石友三部陆军新编第一师师长沈克率部对红军进行“围剿”,并用假投降的诡诈手段,致使红二十四军军长赫光、政治委员谷雄一、副军长窦宗融、政治部主任刘子祥等主要领导人,在法华村遭到敌军伏击,赫光军长、刘子祥主任等8人壮烈殉难。谷雄一政委、窦宗融副军长、刘应融苏维埃副主席、李英兰委员等18人,在王快镇被沈克部扣压,谷雄一政委被押解北平陆海军司令部行营军法处,于8月底在北平西直门外护城河边英勇就义。
红二十四军遭到数倍敌军围攻的情况下,继任军长刘明德、苏维埃主席牛清明率领红二十四军撤出阜平县城,沿着史家寨、段庄,转战山西省灵丘、浑源、应县、代县、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等地,打退敌军十余次追、堵、截,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跨越河北、山西、绥远、内蒙古四省区十余县,于9月初在山西河曲县境强渡黄河,经陕西省府谷、神木、蛟窑窝到达榆林,在转战陕北的路上攻打小石口,全歼守敌两个连,红二十四军亦有伤亡,余部与刘志丹和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壮大了陕北红军队伍。
平定起义与红二十四军的征战,沉重地打击 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阜平县苏维埃政府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播下的革命火种却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党建立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
(责编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