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推广中的“阅读疗法”应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做一个初步的可行性的探讨。以63名三亚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他们在阅读“阅读疗法”推荐的书籍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压力测验量表、焦虑自评量表)。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析,以及问卷和工作环境的分析,尝试发现两组在具体的数值上是否存在差异。
关键词:阅读疗法;壓力;焦虑;图书馆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构建“健康中国”离不开三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一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我之和;二是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之和;三是每位社会成员的身心之和。毋庸置疑,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同时结合大数据的精准分析技术,努力促进“每位社会成员的身心之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疗法”是通过阅读图书或为读者推荐其他信息资料,在图书馆员、专业心理人员的陪伴与指导下,帮助读者摆脱浅层次的消极情绪与困惑,进而初步达到基础干预下的心理健康。在三亚市试点城市建设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背景下,该课题试验项目面向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当下的一些新的传播方式使“阅读疗法”融入目标对象的心理健康干预服务,旨在通过利用“阅读疗法”推荐图书进而培育目标群体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以及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
截至2021年,三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共有9名全职和兼职顾问,为2万名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服务,工作压力很大。如果“阅读疗法”结合当前新的传播技术在高校成功应用和推广,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书馆分流和缓解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让需要深度心理咨询的学生得到有效的疏导。
根据研究当中前期对学院目标人群的心理调研结果来看,在浅层次上产生心理问题(焦虑、压力)的学生是有一定数量的,这对开展以图书馆为主的利用“阅读疗法”进行浅层次心理干预的研究是有一定的目标人群,进而能较大范围的进行调研,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一、文献综述
1.概念
在中国大陆地区,以“阅读疗法”的权威王波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国内其他学者以凌珊、华薇娜为代表则认为,“阅读疗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借以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情感方面的障碍,可能更有帮助”;而台湾地区学者认为“阅读疗法”是“由图书馆馆员等专业人员,针对情绪困扰者的个人需求,提供适当之图书馆咨询资源”。
2.国内的相关研究摘选
在前人的一系列“阅读疗法”的研究中,部分学者进行了推广图书与干预治疗之间的学科性研究。 以学者宫梅玲教授为主的研究团体通过对“阅读疗法”的干预研究开创性地为开出了类似于“医嘱”的书单,通过她团队所做的研究结果,向人们推荐了治疗抑郁症的书籍:《图说“抑郁症”治疗》和《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该两本书皆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对于不同书籍种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研究结果认为通过推荐不同的文学图书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心理干预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于“阅读疗法”实践的现况都有一定的经验和总结,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阅读疗法”的实施存在“同质化”,并且由于新型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进而产生“碎片化”的现象,更进一步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建立起适合广大基层受众群体的普遍推广模型。目前“阅读疗法”在国内施行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活动化”倾向严重,实施过程过于“碎片化”,系统实施的研究案例偏少,缺乏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其次,“阅读疗法”的施行缺乏通用的、明确的国际与国内标准和操作规范,因此“阅读疗法”在实际的实践案例研究中,数据存在随意性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从而限制了“阅读疗法”更进一步的推广普及;最后,有专业学者指出国内“阅读疗法”相关实践则以一次性的活动居多,偏向于短期试验性研究,而且实践案例出现借鉴化、抄袭化、重复化、同质化现象。
现如今“情绪敏感”“玻璃心”“低免疫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由此可见从“初级干预”学生的心理“敏感”比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更为紧迫。高校应当有力利用图书馆“阵地”,不但要对学生的浅层焦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焦虑、情绪也应可以应用“阅读疗法”,需对焦虑情绪困扰问题进行深入评估和分类,找准显著的切入点,对症下书,逐步深入阅读的推广“治疗”;同时,应当针对性地找到伴随焦虑的其他干预因素,配以相关书籍推广辅助干预治疗,以达到最佳干预治疗效果。
二、研究设计
文章中提及的研究是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我校学院学生群体发放,由心理学普遍认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PSTR心理压力测量表及形成的量表组成,研究实验数据根据问卷结果随机抽取34名以大一、大二、大三为主要研究群体的学生为实验组。
在研究中,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PSTR心理压力测量表筛选出符合“阅读疗法”实验的学生34名,实验筛选标准为以选择焦虑或压力程度在轻度压力到中度压力之间的研究对象。根据与学习有关的核心学者的相关文献,为实验组列出了推荐书目,并让受试者选择他们想读的书;而对照组正常生活,不干扰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次的实验调研进行了为期45天,研究数据包含了用于筛选被测试者的第一次数据提取之外,在调研实验结束时也需要引用了相同的量表对测试群体进行二次的数据提取。
三、结果
1.实验对象分布
根据表1:实验对象分析表可知,实验调研参与人数为63人,其中男生占20人,女生占43人。男女生比为1:2,同时此次实验调研参与人员在四个年级均有分布,大一调研人数为38人,大二调研人数为17人,大三调研人数为7人,大四调研人数为1人,各年级人数所占比为38:17:7:1。 2.测试前期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评估(实验组)
(1)测试者耐压维度情况
根据表2:通过被测试者耐压程度与性别因素实验结果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耐压程度与研究对象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323>0.05),但是通过PSTR心理压力测量标准,男生的耐压平均程度较弱,达到了中等程度,而女生的耐压程度较为适中,由此结果可以得出女生在一定程度上略好于男生。
根据表3:耐压程度与受众年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各年級之间的耐压程度并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从各年级的问卷调查表反馈的平均值来看,大一学生的耐压程度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数据最高值达到了175分。
(2)各被试焦虑程度上各维度情况
根据表4:根据情绪焦虑程度与性别因素分析调研数据,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在情绪焦虑程度与实验者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63>0.05),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实际的数据结果来看,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男女生平均焦虑程度均低于轻度焦虑,但在问卷实验数据反馈情况中,测试出一名重度焦虑学生(标准分达87分),实验课题组已将该案例转交专业心理疏导老师经行专业处理。
根据表5:通过情绪焦虑程度与受众年级单因素分析数据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不同年级之间的情绪焦虑值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四个年级的学生的情绪焦虑平均值均低于轻度焦虑值,该数据说明学生群体中尽管存在极端现象,但总体状况良好。
3.测试前期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估对比
(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焦虑程度数据差异分析
根据表6: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焦虑程度数据差异分析可知,两组测试者在焦虑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明显区别(P<0.05),同时根据两组测试者的平均数值来看,该实验调研中对照组成员的焦虑程度相对低于实验组成员的焦虑程度,该测试组成员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2)实验组和对照组抗压数据差异分析
根据表7:通过抗压数据差异分析,数据发现两组成员之间在抗压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明显差异(P<0.05),同时根据两组测试成员的抗压平均值来看,对照组成员的抗压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数据表明其成员其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四、分析讨论
1.阅读疗法对三亚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阅读疗法对其在缓解焦虑或压力的作用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收集到的信息系统数据技术分析,我们教师可以自己得到一个具体的数据反馈,“阅读疗法”初步实验对照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程度有明显的数据存在差异,对照组学生通过提高阅读“阅读疗法”的图书推荐的图书,该组成员心理发展状况要明显好于实验组。另一个原因是,对照组的学生比实验组的学生更容易阅读书籍,更容易系统地阅读,因为对照组的学生都是三亚学院图书馆的志愿者,通过对照组的书籍推荐,比起三亚学院的普通学生,他们更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初步认定,有效的阅读书籍,对于在校大学生缓解情绪焦虑或抗压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以图书馆为阵地的“阅读疗法”可以成为学生浅层次心理干预的一种有效的运用方法。
2.阅读疗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阅读疗法”使用与推荐材料的统一性、权威性
利用纸质资料和三亚学院数据库,发现目前我国的“阅读疗法”书目并没有绝对权威的选择,大部分书目和数据都是基于很久以前进行过的相关实验及以前的书籍和数据,这些实验过于笼统而难以实施,这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心理干预的“阅读疗法” 。因为每个人对于阅读的角度、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效果也不一样,同样,目前的“阅读疗法”参考资料权威也是有缺陷,它和书籍资料的缺陷一样,会影响最终的“阅读疗法”的最终干预效果。
(2)研究或干预环境对“阅读疗法”的影响
以三亚大学为例,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干预研究活动的要点是,目前高校没有专门开展“阅读疗法”的阅览室或工作室。更多的形式是让受众在公共阅览室推广阅读,更重要的是允许参与者自由选择阅读场所(包括宿舍、健身房、快餐店、咖啡厅、公共交通等),而这些地方的环境次于专门用于“阅读疗法”的场所。
3.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是国内第一个数据对比下的图书馆“阅读疗法”应用于民办高校作为大学生可行性的研究,同时我们也是可以尝试缓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管理工作环境压力的尝试性探索,并且小有成果。本调查研究对在三亚学院开展“阅读疗法”的浅层心理干预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为进一步的横向和纵向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者的组织和选择过于单一,数量过少。由于民办高校学生来源的问题,在样本数量、对比质量、数据设置和提取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对研究组选择高质量的研究对象和数据也有一定的影响;前期问卷两份合为一份,与单独使用两份问卷相比,被试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疲劳感,降低了参与者的黏着力和积极性,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问卷的质量。
五、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调研与分析,实验团队得出以下结果:第一,以图书馆为依托的“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在研究前期过程中,通过测试受众的对比,阅读书籍确实有缓解和平和学生心理状况效果;第二,以三亚学院为例的民办高校学生调查组的焦虑和抗压能力的比较数据与调查组的性别、年龄、年级没有明显差异;性别、年龄、年级对“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的影响因素可以忽略。第三,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以三亚学院为代表的民办大学大学生群体中推行“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来缓解其初期的心理问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第四,未来的新媒体,新技术对于以图书馆为代表的“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推广能力,可以进一步地分析与调研求证。最后,我们的课题组试图在“阅读疗法”现有成果研究的前提下,从“数据”的角度,论述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阅读疗法”对于初期或者浅层的心理疾病隐患群体预防心理疾病,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心理素质并且精确干预的可能性,从而有效辅助高速发展下的地方民办高校的校内人员心理健康和校内的和谐维稳诉求。
参考文献:
[1]蒋 敏,徐淑娟.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视角下的阅读疗法推广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2020
[2]黄玉霞,郭瑶.基于阅读疗法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之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20
[3]吴新兰,秦鹏生,陈恩虎.大学生社交焦虑阅读疗法综述研究[D].巢湖学院,2020
[4]张怀涛,崔萌.阅读疗法发展中的心理学支持[J].晋图学刊,2019
[5]陈路遥.两岸阅读疗法新里程——《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与《阅读疗法实证研究》评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
[6]李 萍,周 艳.Living Library为高校开展阅读疗法提供新契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
[7]袁秀芬.诗中自有妙药在[J].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3
[8]王景文.撑起大学生心灵的绿荫——华北理工大学阅读疗法基地建设的多维探索[J].图书馆,2016
[9]培根,何新.论读书[J].阅读,2016
[10]王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新生教育书目[J].图书情报研究,2015
[11]张怀涛.“阅读”概念的词源含义、学术定义及其阐释[J].图书情报研究,2013
[12]毕淑敏.淑女·书女[J].读书文摘,2010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关键词:阅读疗法;壓力;焦虑;图书馆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构建“健康中国”离不开三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一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我之和;二是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之和;三是每位社会成员的身心之和。毋庸置疑,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同时结合大数据的精准分析技术,努力促进“每位社会成员的身心之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疗法”是通过阅读图书或为读者推荐其他信息资料,在图书馆员、专业心理人员的陪伴与指导下,帮助读者摆脱浅层次的消极情绪与困惑,进而初步达到基础干预下的心理健康。在三亚市试点城市建设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背景下,该课题试验项目面向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当下的一些新的传播方式使“阅读疗法”融入目标对象的心理健康干预服务,旨在通过利用“阅读疗法”推荐图书进而培育目标群体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以及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
截至2021年,三亚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共有9名全职和兼职顾问,为2万名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服务,工作压力很大。如果“阅读疗法”结合当前新的传播技术在高校成功应用和推广,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书馆分流和缓解心理咨询中心的压力,让需要深度心理咨询的学生得到有效的疏导。
根据研究当中前期对学院目标人群的心理调研结果来看,在浅层次上产生心理问题(焦虑、压力)的学生是有一定数量的,这对开展以图书馆为主的利用“阅读疗法”进行浅层次心理干预的研究是有一定的目标人群,进而能较大范围的进行调研,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一、文献综述
1.概念
在中国大陆地区,以“阅读疗法”的权威王波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国内其他学者以凌珊、华薇娜为代表则认为,“阅读疗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借以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情感方面的障碍,可能更有帮助”;而台湾地区学者认为“阅读疗法”是“由图书馆馆员等专业人员,针对情绪困扰者的个人需求,提供适当之图书馆咨询资源”。
2.国内的相关研究摘选
在前人的一系列“阅读疗法”的研究中,部分学者进行了推广图书与干预治疗之间的学科性研究。 以学者宫梅玲教授为主的研究团体通过对“阅读疗法”的干预研究开创性地为开出了类似于“医嘱”的书单,通过她团队所做的研究结果,向人们推荐了治疗抑郁症的书籍:《图说“抑郁症”治疗》和《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该两本书皆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对于不同书籍种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研究结果认为通过推荐不同的文学图书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心理干预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于“阅读疗法”实践的现况都有一定的经验和总结,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阅读疗法”的实施存在“同质化”,并且由于新型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进而产生“碎片化”的现象,更进一步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建立起适合广大基层受众群体的普遍推广模型。目前“阅读疗法”在国内施行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活动化”倾向严重,实施过程过于“碎片化”,系统实施的研究案例偏少,缺乏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其次,“阅读疗法”的施行缺乏通用的、明确的国际与国内标准和操作规范,因此“阅读疗法”在实际的实践案例研究中,数据存在随意性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从而限制了“阅读疗法”更进一步的推广普及;最后,有专业学者指出国内“阅读疗法”相关实践则以一次性的活动居多,偏向于短期试验性研究,而且实践案例出现借鉴化、抄袭化、重复化、同质化现象。
现如今“情绪敏感”“玻璃心”“低免疫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由此可见从“初级干预”学生的心理“敏感”比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更为紧迫。高校应当有力利用图书馆“阵地”,不但要对学生的浅层焦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焦虑、情绪也应可以应用“阅读疗法”,需对焦虑情绪困扰问题进行深入评估和分类,找准显著的切入点,对症下书,逐步深入阅读的推广“治疗”;同时,应当针对性地找到伴随焦虑的其他干预因素,配以相关书籍推广辅助干预治疗,以达到最佳干预治疗效果。
二、研究设计
文章中提及的研究是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我校学院学生群体发放,由心理学普遍认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PSTR心理压力测量表及形成的量表组成,研究实验数据根据问卷结果随机抽取34名以大一、大二、大三为主要研究群体的学生为实验组。
在研究中,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PSTR心理压力测量表筛选出符合“阅读疗法”实验的学生34名,实验筛选标准为以选择焦虑或压力程度在轻度压力到中度压力之间的研究对象。根据与学习有关的核心学者的相关文献,为实验组列出了推荐书目,并让受试者选择他们想读的书;而对照组正常生活,不干扰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次的实验调研进行了为期45天,研究数据包含了用于筛选被测试者的第一次数据提取之外,在调研实验结束时也需要引用了相同的量表对测试群体进行二次的数据提取。
三、结果
1.实验对象分布
根据表1:实验对象分析表可知,实验调研参与人数为63人,其中男生占20人,女生占43人。男女生比为1:2,同时此次实验调研参与人员在四个年级均有分布,大一调研人数为38人,大二调研人数为17人,大三调研人数为7人,大四调研人数为1人,各年级人数所占比为38:17:7:1。 2.测试前期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评估(实验组)
(1)测试者耐压维度情况
根据表2:通过被测试者耐压程度与性别因素实验结果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耐压程度与研究对象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323>0.05),但是通过PSTR心理压力测量标准,男生的耐压平均程度较弱,达到了中等程度,而女生的耐压程度较为适中,由此结果可以得出女生在一定程度上略好于男生。
根据表3:耐压程度与受众年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各年級之间的耐压程度并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从各年级的问卷调查表反馈的平均值来看,大一学生的耐压程度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数据最高值达到了175分。
(2)各被试焦虑程度上各维度情况
根据表4:根据情绪焦虑程度与性别因素分析调研数据,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在情绪焦虑程度与实验者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63>0.05),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实际的数据结果来看,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男女生平均焦虑程度均低于轻度焦虑,但在问卷实验数据反馈情况中,测试出一名重度焦虑学生(标准分达87分),实验课题组已将该案例转交专业心理疏导老师经行专业处理。
根据表5:通过情绪焦虑程度与受众年级单因素分析数据发现,以三亚学院学生为代表的不同年级之间的情绪焦虑值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四个年级的学生的情绪焦虑平均值均低于轻度焦虑值,该数据说明学生群体中尽管存在极端现象,但总体状况良好。
3.测试前期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估对比
(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焦虑程度数据差异分析
根据表6: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焦虑程度数据差异分析可知,两组测试者在焦虑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明显区别(P<0.05),同时根据两组测试者的平均数值来看,该实验调研中对照组成员的焦虑程度相对低于实验组成员的焦虑程度,该测试组成员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2)实验组和对照组抗压数据差异分析
根据表7:通过抗压数据差异分析,数据发现两组成员之间在抗压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明显差异(P<0.05),同时根据两组测试成员的抗压平均值来看,对照组成员的抗压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数据表明其成员其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四、分析讨论
1.阅读疗法对三亚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阅读疗法对其在缓解焦虑或压力的作用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收集到的信息系统数据技术分析,我们教师可以自己得到一个具体的数据反馈,“阅读疗法”初步实验对照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程度有明显的数据存在差异,对照组学生通过提高阅读“阅读疗法”的图书推荐的图书,该组成员心理发展状况要明显好于实验组。另一个原因是,对照组的学生比实验组的学生更容易阅读书籍,更容易系统地阅读,因为对照组的学生都是三亚学院图书馆的志愿者,通过对照组的书籍推荐,比起三亚学院的普通学生,他们更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初步认定,有效的阅读书籍,对于在校大学生缓解情绪焦虑或抗压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以图书馆为阵地的“阅读疗法”可以成为学生浅层次心理干预的一种有效的运用方法。
2.阅读疗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阅读疗法”使用与推荐材料的统一性、权威性
利用纸质资料和三亚学院数据库,发现目前我国的“阅读疗法”书目并没有绝对权威的选择,大部分书目和数据都是基于很久以前进行过的相关实验及以前的书籍和数据,这些实验过于笼统而难以实施,这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心理干预的“阅读疗法” 。因为每个人对于阅读的角度、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效果也不一样,同样,目前的“阅读疗法”参考资料权威也是有缺陷,它和书籍资料的缺陷一样,会影响最终的“阅读疗法”的最终干预效果。
(2)研究或干预环境对“阅读疗法”的影响
以三亚大学为例,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干预研究活动的要点是,目前高校没有专门开展“阅读疗法”的阅览室或工作室。更多的形式是让受众在公共阅览室推广阅读,更重要的是允许参与者自由选择阅读场所(包括宿舍、健身房、快餐店、咖啡厅、公共交通等),而这些地方的环境次于专门用于“阅读疗法”的场所。
3.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是国内第一个数据对比下的图书馆“阅读疗法”应用于民办高校作为大学生可行性的研究,同时我们也是可以尝试缓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管理工作环境压力的尝试性探索,并且小有成果。本调查研究对在三亚学院开展“阅读疗法”的浅层心理干预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为进一步的横向和纵向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者的组织和选择过于单一,数量过少。由于民办高校学生来源的问题,在样本数量、对比质量、数据设置和提取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对研究组选择高质量的研究对象和数据也有一定的影响;前期问卷两份合为一份,与单独使用两份问卷相比,被试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疲劳感,降低了参与者的黏着力和积极性,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问卷的质量。
五、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调研与分析,实验团队得出以下结果:第一,以图书馆为依托的“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在研究前期过程中,通过测试受众的对比,阅读书籍确实有缓解和平和学生心理状况效果;第二,以三亚学院为例的民办高校学生调查组的焦虑和抗压能力的比较数据与调查组的性别、年龄、年级没有明显差异;性别、年龄、年级对“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的影响因素可以忽略。第三,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以三亚学院为代表的民办大学大学生群体中推行“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来缓解其初期的心理问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第四,未来的新媒体,新技术对于以图书馆为代表的“阅读疗法”浅层干预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推广能力,可以进一步地分析与调研求证。最后,我们的课题组试图在“阅读疗法”现有成果研究的前提下,从“数据”的角度,论述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阅读疗法”对于初期或者浅层的心理疾病隐患群体预防心理疾病,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心理素质并且精确干预的可能性,从而有效辅助高速发展下的地方民办高校的校内人员心理健康和校内的和谐维稳诉求。
参考文献:
[1]蒋 敏,徐淑娟.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视角下的阅读疗法推广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2020
[2]黄玉霞,郭瑶.基于阅读疗法的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之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20
[3]吴新兰,秦鹏生,陈恩虎.大学生社交焦虑阅读疗法综述研究[D].巢湖学院,2020
[4]张怀涛,崔萌.阅读疗法发展中的心理学支持[J].晋图学刊,2019
[5]陈路遥.两岸阅读疗法新里程——《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与《阅读疗法实证研究》评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
[6]李 萍,周 艳.Living Library为高校开展阅读疗法提供新契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
[7]袁秀芬.诗中自有妙药在[J].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3
[8]王景文.撑起大学生心灵的绿荫——华北理工大学阅读疗法基地建设的多维探索[J].图书馆,2016
[9]培根,何新.论读书[J].阅读,2016
[10]王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新生教育书目[J].图书情报研究,2015
[11]张怀涛.“阅读”概念的词源含义、学术定义及其阐释[J].图书情报研究,2013
[12]毕淑敏.淑女·书女[J].读书文摘,2010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