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对艾滋病可能在一般人群中传播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帮助。
HIV的抵抗力
HIV感染者(包括AIDS患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病毒在体液内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唾液等。明确阳性体液中HIV在体外自然状态下的抵抗力,对减少不明原因的HIV感染、确保可能接触阳性体液人群的安全极为重要,也是AIDS预防工作中必須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室温下HIV可保存活力达7天[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室温在37℃下,HIV在含血清等有机物的液体中感染活力可持续较长时间(14~21天);在水溶液中可持续7~14天;而在4℃下无论有无有机物存在,感染活力均>35天[2,3]。HIV能耐受低温而对高温敏感,煮沸可迅速灭活,常用的消毒剂如70%乙醇、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均能灭活病毒。HIV对紫外线不敏感,紫外线不能杀死HIV,但可减低其活性。
HIV传播的条件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有足够量的HIV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HIV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HIV可以通过溃疡或皮肤上的破口、阴道、直肠黏膜或者口腔上的微小撕裂或直接经带血液的针头或输入感染者的血液而进入人体。因此,能导致皮肤或黏膜破损并伴有接触他人体液的行为都具有一定风险[4]。
潜在的传播途径
共用器具:如共用剃刀、牙具、浴室的修脚刀等。目前大多数理发店美容院都存在使用共用剃刀的现象,即用同一把剃刀给不同的顾客刮胡须或细小的毛发,包括男性、女性,甚至婴儿。在家庭中室友朋友互相借用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也十分常见。剃须、修眉时经常会使面部皮肤发生轻微擦伤造成出血。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这些细小的损伤,所以忽视了其危险性。刷牙时经常会发生牙龈出血,共用牙刷也有造成血液接触的可能,从而导致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已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能通过使用共用剃刀进行传播[5,6]。
使用消毒不严的器具:一些有创美容术,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暗疮针等。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使用的器具若反复使用,消毒不严格也可能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非一次性针灸针:非一次性针灸针可能导致血液接触,有传播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意外事故:有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车祸、打架斗殴等。车祸中可能造成血液接触,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如果一方带有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传染给另一方,只要有是血液接触的情况下,皮肤有破损都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毒。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不同人群对可能感染HlV的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还应对生活中容易忽视的艾滋病传播方式引起重视。
避免使用共用器具:不要互相借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到理发店理发时可以要求理发师使用一次性的刀片或者自带器具。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
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进行有创美容:穿耳、文眉、纹身时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在使用完这些器具后都必须要严格消毒才能防止疾病传播。因此顾客应选择正规的美容医疗机构。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不到没有消毒保障的地方打针、输液、手术、拔牙、针灸,特别是进行牙科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已有研究指出,目前牙科治疗中存在着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交叉感染途径[7]。
避免与他人血液接触:公共场所凡是出现人出血的场面,都要高度警惕,采取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当有人流血时一定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皮肤,可以用衣服、塑料隔开。身上有皮肤伤或皮肤病的人不能去处理其场面。任何碰过陌生人的血的东西都应消毒或一次性处理。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参考文献
1 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0.
2 樊卫平,李敬云,鲍作义,等.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6-18.
3 Resnick L,Veren K,Salahuddin SZ,et al.Stability and inactivation of HTLV-Ⅲ/LAV unde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environments[J].JAMA,1986,255(14):1887-1891.
4 吴昊,张彤.艾滋病病原学与传播途径[J].北京医学,2005,27(6):371-373.
5 田莉,刘涛,李小春,等.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17-4419.
6 何毅,张杰,李宏,等.献血者使用共用剃刀与感染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810-1813.
7 沈锁荣.目前牙科治疗中存在着艾滋病、肝炎等疾病交叉感染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8(22):29-30.
HIV的抵抗力
HIV感染者(包括AIDS患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病毒在体液内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唾液等。明确阳性体液中HIV在体外自然状态下的抵抗力,对减少不明原因的HIV感染、确保可能接触阳性体液人群的安全极为重要,也是AIDS预防工作中必須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讲,室温下HIV可保存活力达7天[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室温在37℃下,HIV在含血清等有机物的液体中感染活力可持续较长时间(14~21天);在水溶液中可持续7~14天;而在4℃下无论有无有机物存在,感染活力均>35天[2,3]。HIV能耐受低温而对高温敏感,煮沸可迅速灭活,常用的消毒剂如70%乙醇、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均能灭活病毒。HIV对紫外线不敏感,紫外线不能杀死HIV,但可减低其活性。
HIV传播的条件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有足够量的HIV从感染者体内排出,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HIV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HIV可以通过溃疡或皮肤上的破口、阴道、直肠黏膜或者口腔上的微小撕裂或直接经带血液的针头或输入感染者的血液而进入人体。因此,能导致皮肤或黏膜破损并伴有接触他人体液的行为都具有一定风险[4]。
潜在的传播途径
共用器具:如共用剃刀、牙具、浴室的修脚刀等。目前大多数理发店美容院都存在使用共用剃刀的现象,即用同一把剃刀给不同的顾客刮胡须或细小的毛发,包括男性、女性,甚至婴儿。在家庭中室友朋友互相借用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也十分常见。剃须、修眉时经常会使面部皮肤发生轻微擦伤造成出血。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这些细小的损伤,所以忽视了其危险性。刷牙时经常会发生牙龈出血,共用牙刷也有造成血液接触的可能,从而导致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已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能通过使用共用剃刀进行传播[5,6]。
使用消毒不严的器具:一些有创美容术,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暗疮针等。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使用的器具若反复使用,消毒不严格也可能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非一次性针灸针:非一次性针灸针可能导致血液接触,有传播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意外事故:有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车祸、打架斗殴等。车祸中可能造成血液接触,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如果一方带有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传染给另一方,只要有是血液接触的情况下,皮肤有破损都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毒。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不同人群对可能感染HlV的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还应对生活中容易忽视的艾滋病传播方式引起重视。
避免使用共用器具:不要互相借用剃须刀、刮脸刀修眉刀。到理发店理发时可以要求理发师使用一次性的刀片或者自带器具。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
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进行有创美容:穿耳、文眉、纹身时其使用的器具需刺破皮肤,在使用完这些器具后都必须要严格消毒才能防止疾病传播。因此顾客应选择正规的美容医疗机构。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不到没有消毒保障的地方打针、输液、手术、拔牙、针灸,特别是进行牙科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已有研究指出,目前牙科治疗中存在着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交叉感染途径[7]。
避免与他人血液接触:公共场所凡是出现人出血的场面,都要高度警惕,采取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当有人流血时一定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皮肤,可以用衣服、塑料隔开。身上有皮肤伤或皮肤病的人不能去处理其场面。任何碰过陌生人的血的东西都应消毒或一次性处理。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参考文献
1 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0.
2 樊卫平,李敬云,鲍作义,等.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6-18.
3 Resnick L,Veren K,Salahuddin SZ,et al.Stability and inactivation of HTLV-Ⅲ/LAV under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environments[J].JAMA,1986,255(14):1887-1891.
4 吴昊,张彤.艾滋病病原学与传播途径[J].北京医学,2005,27(6):371-373.
5 田莉,刘涛,李小春,等.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17-4419.
6 何毅,张杰,李宏,等.献血者使用共用剃刀与感染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810-1813.
7 沈锁荣.目前牙科治疗中存在着艾滋病、肝炎等疾病交叉感染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8(2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