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以及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内容较为繁杂、抽象,是一门相对具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学以及工程专业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内容繁杂、教学课时较少、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等特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希望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TB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238-0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科学的思维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着主导的作用,是整个材料科学的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利用《材料科学基础》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扩宽材料学专业知识和加深材料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一、改善教学内容,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培养相关材料的研究、生产以及制造加工的应用型人才是材料学以及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材料科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材料的研究、制造以及实际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也需要随着做出一定的改革,以此完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完善的材料科学教学体系。随着《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原有的材料科学教学体系已经满足不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以此更好的满足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
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中,材料科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在完成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设置几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随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与探讨。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材料科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小组内交流与探讨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进行大胆的阐述,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已经掌握的材料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材料科学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具有一定威望性的教师形象,放低姿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差异、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开展《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以材料科学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采用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降低材料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作为材料科学教师,应该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以此合理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综上所述,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材料科学教师应该积极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的改革,以此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应昌,张仁辉.关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7):246.
[2]黄俊俊,丁明,张全争, 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7,(3):122-123.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TB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238-0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科学的思维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着主导的作用,是整个材料科学的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利用《材料科学基础》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扩宽材料学专业知识和加深材料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一、改善教学内容,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培养相关材料的研究、生产以及制造加工的应用型人才是材料学以及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材料科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材料的研究、制造以及实际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也需要随着做出一定的改革,以此完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完善的材料科学教学体系。随着《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原有的材料科学教学体系已经满足不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以此更好的满足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
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中,材料科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在完成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设置几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随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与探讨。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材料科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小组内交流与探讨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进行大胆的阐述,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已经掌握的材料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材料科学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具有一定威望性的教师形象,放低姿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差异、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开展《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以材料科学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采用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降低材料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作为材料科学教师,应该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以此合理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综上所述,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材料科学教师应该积极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的改革,以此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应昌,张仁辉.关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7):246.
[2]黄俊俊,丁明,张全争, 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7,(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