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神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类型,因其固有的特殊性,患者自身在思维认知、情感意志、动作行为上均受到严重影响而出现种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患者不仅无法正常的工作学习,甚至在其病态心理的影响下还可能产生自残乃至攻击他人的行为,对患者个身及整个家庭、社会均造成严重伤害。[1]本次研究将探讨生活心理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在精神疾病护理中的效果,为验证其临床效果以及对临床心理干预治疗而做出相应研究,观察其对精神病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护理;认知干预;精神疾病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205-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421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0例)患者中男116例,女94例,年龄15岁至60岁之间,平均(37.6±3.4)岁,平均病程(15.5±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8例,偏执型精神病36例、心理障碍症40例、情感障碍37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症17、心因性精神障碍26例,其他类型16例。对照组(211例)患者中男109例,女102例,年龄15岁至60岁之间,平均(38.1±3.2)岁,平均病程(15.7±1.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5例,偏执型精神病38例、心理障碍症42例、情感障碍3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症19、心因性精神障碍28例,其他类型17例。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具体包括:护理人员于患者住院治疗时给予常规对症护理,例如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帮助患者健康生活、缓解患者病症疼痛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床實践,了解病人社会功能、生活情绪和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强对心理护理及认知干预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该首先建立个人心理护理文件根据精神病人的实际情况,记录病人的心理问题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其次,护理人员要树立自己良好的专业形象,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护理措施。
(2)认知干预:精神病人的行为干预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
(3)语言沟通: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加强语言交际的运用。
1.3观察指标:(1)心理状态观察:采用BPRS量表对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评分范围为0 ~ 10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2)生活质量观察: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主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生活质量项目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本次研究时间为患者住院时间,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评定集中在患者住院手续办理时、患者出院手续办理时两个阶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予以 χ2检验,以P
【关键词】心理护理;认知干预;精神疾病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205-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421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0例)患者中男116例,女94例,年龄15岁至60岁之间,平均(37.6±3.4)岁,平均病程(15.5±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8例,偏执型精神病36例、心理障碍症40例、情感障碍37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症17、心因性精神障碍26例,其他类型16例。对照组(211例)患者中男109例,女102例,年龄15岁至60岁之间,平均(38.1±3.2)岁,平均病程(15.7±1.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35例,偏执型精神病38例、心理障碍症42例、情感障碍3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症19、心因性精神障碍28例,其他类型17例。
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具体包括:护理人员于患者住院治疗时给予常规对症护理,例如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帮助患者健康生活、缓解患者病症疼痛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床實践,了解病人社会功能、生活情绪和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强对心理护理及认知干预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该首先建立个人心理护理文件根据精神病人的实际情况,记录病人的心理问题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其次,护理人员要树立自己良好的专业形象,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护理措施。
(2)认知干预:精神病人的行为干预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
(3)语言沟通: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加强语言交际的运用。
1.3观察指标:(1)心理状态观察:采用BPRS量表对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评分范围为0 ~ 10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2)生活质量观察: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主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生活质量项目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本次研究时间为患者住院时间,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评定集中在患者住院手续办理时、患者出院手续办理时两个阶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予以 χ2检验,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