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也对今后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1.品种多样性。从来源上看,有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等;从形式上看,有文本式文件(例如各类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多媒体音像资料;从内容上看,有政策法规、学术报告、经济信息、历史档案、文学艺术、娱乐咨询等等。
2.存在状态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Internet是通过TCP/IP协议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而成的,目前对网络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且网上的信息地址、信息连接、信息内容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信息资源的更新和消亡无法预测。
3.信息价值差异性。网络信息的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与印刷型文献信息相比,网络信息内容非常繁杂、混乱,缺乏规范,精度低,信息污染重,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信息资源真正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之中。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
1.所藏文献载体和类型的变化。现在的馆藏文献信息不仅是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的,还增加了光盘型和网络型,各类文献并存,互为补充,成为整体,信息资源结构呈现多员化的特征。
2.文献搜集途径和获得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采集途径和方式大大拓宽,除了传统的做法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采购、下载、自建或共享书目数据库及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形式。
3.文献收藏方针和策略的变化。随着各种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数量增加、类型丰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文献收藏方针应更加突出专业化、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突出馆藏特色,确保专藏,使馆藏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的方向转变。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
文献资源建设应有目标性和原则性,首先应该制定馆藏文献的发展政策。网络环境下的馆藏发展政策应对本馆馆藏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说明,明确网络资源和电子出版物在馆藏构成中的分量,确定馆藏文献选择的原则、标准、复本政策,采访工作程序;确定购书经费使用的原则、目标、方法,合理安排各学科、各类型文献和各种信息载体的经费比例;制定进一步发展馆藏的计划;确定藏书管理的细则;制定馆际之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任务、方法和程序等等,使文献资源建设有宏观的指导,馆藏工作亦有标准和规范,避免藏书发展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文献信息资源要进行多元化建设,把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实行最佳配置,求得两者的共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型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三者并存的格局已开始形成,而且,电子型、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多,使得信息网络成为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要依托。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开发,使之变成本馆的虚拟馆藏。
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因此,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和本馆的馆藏目标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标引、检索、采集、组织下载有关文献信息,使网上流动的部分信息固化,来补充、丰富馆藏。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组,使大量随机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有序的、便于利用的知识,组建成各种不同专题的数据库,并跟踪网络信息的变化,定期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使之形成一个有实际效用的虚拟馆藏。
(三)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实现馆藏文献特色化。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实现馆际之间和网络上的资源共享,但其前提应是各馆馆藏文献特色化。各馆应按资源共享的協调计划,保证本馆收藏的文献完整系统地入藏,形成各自的馆藏特色。这就要求各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更加注重馆藏结构的优化,突出馆藏重点,形成本馆文献特色,以利于馆际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存互补,也有利于集中、高质量地全面收集某个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料。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化数据库,图书馆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动化,才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所以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馆藏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内容,不但要收集已出版的和网络上的数据库,还应根据本馆的馆藏基础、馆藏发展计划、馆藏特色等,有重点、有计划地将部分现有馆藏文献数字化,开发一批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能满足本地区信息需求的特色数据库。
(四)以“用”为中心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将来的馆藏不再仅是收集、保存印刷出版物、视听资料的静态仓库,而是有步骤、有系统地建立包括电子出版物、各类型数据库和网上虚拟馆藏在内的动态信息库,根据读者的现实需求提供信息产品。因此,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不是怎样建立一个不断增大的馆藏体系,而是建立一个能有效地为读者检索到所需文献信息的兼具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系统。这关系到馆藏的结构与质量和采购原则,情报学家Kane认为:“将来的图书馆应根据20—80定律,将利用率高的核心文献收藏进馆,这些20%的藏书能满足80%的需要,其余利用率不高的文献可用馆际互借或电子信息(包括CD-ROM产品、网上资源、全文数据服务等)获取。”所以,文献资源配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文献利用情况决定入藏原则,包括网络资源的采集,保证实现较高的文献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鲁荣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
[2]曹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0).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1.品种多样性。从来源上看,有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等;从形式上看,有文本式文件(例如各类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多媒体音像资料;从内容上看,有政策法规、学术报告、经济信息、历史档案、文学艺术、娱乐咨询等等。
2.存在状态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Internet是通过TCP/IP协议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而成的,目前对网络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而且网上的信息地址、信息连接、信息内容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信息资源的更新和消亡无法预测。
3.信息价值差异性。网络信息的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与印刷型文献信息相比,网络信息内容非常繁杂、混乱,缺乏规范,精度低,信息污染重,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信息资源真正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之中。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
1.所藏文献载体和类型的变化。现在的馆藏文献信息不仅是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的,还增加了光盘型和网络型,各类文献并存,互为补充,成为整体,信息资源结构呈现多员化的特征。
2.文献搜集途径和获得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采集途径和方式大大拓宽,除了传统的做法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采购、下载、自建或共享书目数据库及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形式。
3.文献收藏方针和策略的变化。随着各种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数量增加、类型丰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文献收藏方针应更加突出专业化、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突出馆藏特色,确保专藏,使馆藏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的方向转变。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
文献资源建设应有目标性和原则性,首先应该制定馆藏文献的发展政策。网络环境下的馆藏发展政策应对本馆馆藏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说明,明确网络资源和电子出版物在馆藏构成中的分量,确定馆藏文献选择的原则、标准、复本政策,采访工作程序;确定购书经费使用的原则、目标、方法,合理安排各学科、各类型文献和各种信息载体的经费比例;制定进一步发展馆藏的计划;确定藏书管理的细则;制定馆际之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任务、方法和程序等等,使文献资源建设有宏观的指导,馆藏工作亦有标准和规范,避免藏书发展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文献信息资源要进行多元化建设,把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实行最佳配置,求得两者的共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印刷型信息资源、电子型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三者并存的格局已开始形成,而且,电子型、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多,使得信息网络成为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要依托。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开发,使之变成本馆的虚拟馆藏。
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因此,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和本馆的馆藏目标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标引、检索、采集、组织下载有关文献信息,使网上流动的部分信息固化,来补充、丰富馆藏。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组,使大量随机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有序的、便于利用的知识,组建成各种不同专题的数据库,并跟踪网络信息的变化,定期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使之形成一个有实际效用的虚拟馆藏。
(三)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实现馆藏文献特色化。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实现馆际之间和网络上的资源共享,但其前提应是各馆馆藏文献特色化。各馆应按资源共享的協调计划,保证本馆收藏的文献完整系统地入藏,形成各自的馆藏特色。这就要求各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更加注重馆藏结构的优化,突出馆藏重点,形成本馆文献特色,以利于馆际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存互补,也有利于集中、高质量地全面收集某个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料。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标准化数据库,图书馆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动化,才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所以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馆藏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内容,不但要收集已出版的和网络上的数据库,还应根据本馆的馆藏基础、馆藏发展计划、馆藏特色等,有重点、有计划地将部分现有馆藏文献数字化,开发一批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能满足本地区信息需求的特色数据库。
(四)以“用”为中心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将来的馆藏不再仅是收集、保存印刷出版物、视听资料的静态仓库,而是有步骤、有系统地建立包括电子出版物、各类型数据库和网上虚拟馆藏在内的动态信息库,根据读者的现实需求提供信息产品。因此,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不是怎样建立一个不断增大的馆藏体系,而是建立一个能有效地为读者检索到所需文献信息的兼具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系统。这关系到馆藏的结构与质量和采购原则,情报学家Kane认为:“将来的图书馆应根据20—80定律,将利用率高的核心文献收藏进馆,这些20%的藏书能满足80%的需要,其余利用率不高的文献可用馆际互借或电子信息(包括CD-ROM产品、网上资源、全文数据服务等)获取。”所以,文献资源配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文献利用情况决定入藏原则,包括网络资源的采集,保证实现较高的文献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鲁荣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
[2]曹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