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灾难片的翻译及其家国情怀对外传播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别于好莱坞影片以华丽的感官特效和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吸引观众,国产灾难片则以写实的风格和同舟共济的伦理情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其对外传播对于传播中国特色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产灾难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这两点研究国产灾难片的英译和对外传播策略,通过文化输出来打造优质国家形象,从而增强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展现中国关注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气度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灾难片;翻译;家国情怀;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101-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成熟,国产灾难片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国产灾难片借助强烈震撼的视听手段和表达对社会及人性的反思,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传递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中国的字幕翻譯事业存在发展滞后、基础薄弱等问题,且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造成国产灾难片的对外输出受阻。同时,中国的文化、价值输出在国际社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研究国产灾难片的翻译和传播策略非常有必要,其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以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二、家国情怀的内涵与价值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同时能促进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情怀的内涵主要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三部分。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首先,家国同构思想是家国情怀产生的前提;其次,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推动力;最后,仁爱之情是家国情怀良性发展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国情怀的意义与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发展,它是个体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是对祖国富强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向往与追求[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精神立得住,才能克服困难,赢取胜利;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只有精神立得住,才能于历史的激流之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是将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结合,使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最终在个人发展、社会建设、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家国情怀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练,是由孝道、仁爱、爱国等精神共同组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动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精神,是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这种伟大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精神力量,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导。
  家国情怀的对外输出对于维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打造优质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广泛的积极意义,生动展现了中国关注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气度和责任担当。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对中国的偏见,甚至蓄意抹黑中国国际形象。长期以来,好莱坞的英雄电影传输给观众的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美国精神,而国产灾难片显然跳出了“英雄拯教世界”这种传统的美国电影模式,表现出天人合一、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传递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中国政府一直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不谋而合,潜移默化地传达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化,有利于引发观众对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共鸣。
  三、国产灾难片对外传播的困境
  (一)国产灾难片及其特点
  灾难片指以自然或人为的重大灾难为题材,利用震撼人心的视听手段、先进的高新特效等技术构建灾难景象,意在展现人类与灾难抗击过程的类型电影[2]。常常会通过惊心动魄的灾难景象使观众体验到一种恐惧的情感,表现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方法与智慧等。国产灾难片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独特的中国价值观念和家国情怀,它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是震撼的视觉效果。灾难一旦发生,就是对全人类的威胁,所以灾难片通常建立在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之上。为了让灾难景象看起来更加逼真、富有感染力,电影团队会竭力呈现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倒数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构建张力十足的危机情境,且常常以高科技的制作手段表现令人惊骇的危机景观。”[3]
  第二是跌宕起伏的情节。相较其他的类型片,灾难片的情节通常是“扣人心弦的九死一生,在叙事层面上设置了多重矛盾以及惊心动魄的危机情境”[3]。其中一波三折的情节是国产灾难片的一大魅力,从一开始的灾难来袭到影片主人公深陷危机或者处于其他千钧一发的时刻,结局到底是灾难毁灭了人类还是人类战胜了灾难,这牢牢地扣动着观众的心弦;情节的不断反转、再反转,更是博得观众对影片后续情节的关注。
  第三是写实的风格。由于国产灾难片起步较晚,又有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再加上中国人民潜意识里对灾难的忌讳,会不由自主地排斥具有幻想色彩的灾难主题影片,所以国产灾难片比起好莱坞影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则会更偏向于纪实风格[4]。譬如影片《超强台风》,重现了2006 年台风“桑美”登陆浙江这一过程,讲述了政府、军队和百姓在此过程中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故事。中国灾难片往往取材于真实的事件,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反映最深刻的人性与情感。
  第四是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尽管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各有其深刻内涵,但它们都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都从整体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都追求生命的和谐统一[4]。在国产灾难片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磨合之中。
  第五是丰富且多元的主题内涵。国产灾难片不仅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反思和本国的思想文化。一方面是围绕灾难发生的原因,表达对异化的人性的反思与批判;围绕对抗灾难的过程,表达对恐惧的认同和超越,以及在灾难面前被放大的多面人性等等[3],人性的恶与善总能在灾难中被暴露得一清二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的价值观念,突出表现的是从个人到集体的家国情怀,有明显的主旋律色彩。例如影片《流浪地球》就向观众传达了中国式的向往家乡和思念故土的价值观。不同于好莱坞式的英雄,以一人之力拯救世界,中国的救援是无数人为了保护共同的家园而团结奋战。   (二)国产灾难片对外传播的困境
  实现国产灾难片的对外输出是对外传播家国情怀的重要手段。然而,相较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综合凝聚的国家硬实力,在我国的国家软实力范畴内,真正能代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对外输出的文化精品并不多,同时,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优良价值体系的努力也不够。翻译水平不过关也使得西方世界不能正确认识真正的中国文化与价值理念。总的来说,国产灾难片的对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行业术语的翻译不够准确。国产灾难片总会涉及地理、太空等一些专业领域如heavy fusion propulsion technology“重聚变发动机技术”、Jupiter’ s Roche limit“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the Milky Way’ s Orion arm“银河系猎户旋臂”[5]等类似的专业术语。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注意对这部分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掌握,利用语料库的搭建与共享,让国外观众对于某种灾难有更为准确的了解。
  第二,文化差异难以融合。在对汉语字幕进行英译时,由于文化差异会导致表意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因此译者需要充分把握不同语言习惯的差异,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展现语言的独特意蕴,最大限度上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减轻国外观众对汉语的疏离感[6]。例如《流浪地球》中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中国人读来只觉十分幽默与诙谐,但是对于不甚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国外观众来说,却不一定能够理解这条交规的笑点。因此在翻译时,如何不生硬地向国外观众传达语言及影片的内涵,也是需要译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三,声画较难统一。情景画面的切换速度与字幕的显示时间需要保持一致,因为影视字幕通常都是稍纵即逝;再加上不同读者阅读能力的差异,一般要求字幕长度要与读者的视听速度和阅读视野保持一致[7],这便要求字幕翻译要尽可能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因此在翻译时不可能逐字逐句翻译,而是要有所取舍,对其进行压缩,协调好句子长度、节奏与“话语”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声画统一,让观众能同时获得“看”与“听”的双重感官体验,这对译者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第四,艺术感染力不够。影视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要具有人情味、哲理性,翻译好国产灾难片对于传播中国人面对灾难时的集体主义精神乃至家国情怀至关重要。此外,字幕呈现的是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或心理活动,其表述多属于口语范畴,所以在对字幕进行翻译时,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同时应当考虑是否与影片的风格和氛围协调统一。在灾难片中,对人类面临灾难时的恐慌心理以及应对灾难的一系列行动的描绘刻画尤为重要,只有赋予这部分内容足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传播。
  四、从国产灾难片英译角度解决对外传播困境
  (一)直译
  直译是在翻译时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8],这是最常用的技巧。一般而言,采用直译省时省力,而且能使中英观众得到同样的理解。但是如果所有字幕都是直译,必然会给译入语国家的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例如国产灾难片《流浪地球》的外文譯名就可以直接译为The Wandering Earth“流浪地球”,简单直白地传达出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太阳即将毁灭,人类不得不提出“流浪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发动机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
  (二)意译
  意译是在翻译时只保留原文大致内容、不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8]。汉语对白中势必会有令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词汇或是表达方式,这时就需要用到意译,将此类词汇进行适当的转化,使其在形式上更容易被理解。例如《流浪地球》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是某人和他的父母在相貌、性格或是经历上很相像。而在英式口语中,有一个表达是a chip off the block“老砖头上切下来的一小片”,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俗语来自木匠行业,说的是父母像是一大块木材,而孩子是取自同材料上的一小块木材。因此将之意译为此俗语,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含义,还因为运用了地道的表达拉近了国外观众和我国影片间的距离。此外,“最美逆行者”这个在灾难电影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如果直译不仅繁杂,也缺乏语言本身的情感,而译成heroes in harm’s way“奔赴在危险道路上的英雄”,用hero“英雄”诠释“最美”背后的含义,in the harm’s way“危险的道路”来解释何为“逆行”,既保留了本身的含义,又传递了这个词语背后强烈的情感成分。
  在意译中,常采用一种特殊的英汉词类转化技巧。由于中英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互译的过程中,有些词能逐词对译,而有些则需要通过词类转化,使译文读来更加通顺流畅。汉语善用动词,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的情况较为常见——如动宾结构、连动式和兼语式等,而英语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与汉语相比,英语则善用名词和介词[9]。因此,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在翻译时往往要转化为英语句子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反之亦然。例如国产灾难片《流浪地球》中的台词“你这是叛逃”,根据英汉词类转化原则,译成This is defection“这是叛逃”,defect“叛逃”从动词转化为名词既符合英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又贴近译入语国家的观众。
  (三)省略与补充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多时候源语与译入语可能存在不对等的现象,需要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删减掉或是补充增加一些内容。另外,当出现长句时,由于字幕的瞬时性,同时也为了尽量让声画统一,多采用减词法。例如国产灾难片《烈火英雄》中的台词“你带人再进去仔细检查一下”,如果一字一句直译下来,字幕会过长。因此采用减词法,译为祈使句——Go survey the scene“去检查一下现场”,不仅做到了简洁明了,也传达出了源文本的内容。另外,比如《烈火英雄》中的台词“笑啥笑”,“啥”属于方言用语,不符合译入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需要对源语做一些适当的转化和补充。根据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这句话可以译为What the hell are you laughing at?“你到底在笑什么”。   以上英译技巧和策略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帮助译入语国家的观众更好地理解源语内容,既能融合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又能消弭外国观众对汉语的疏离感、陌生感;有利于保留国产灾难片的特色及艺术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传播具有东西方共性的优良价值观,满足译入语国家观众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将中国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精神传播给全世界,实现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从文化折扣到文化共鸣的巨大转变。总之,这些英译技巧和策略的运用为中国能够输出优秀的影视作品,突破对外传播的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五、结语
  国产灾难片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国际化传播道路上仍存在不小的阻力。国产灾难片剧情立足于现实生活,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必然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这就要求译者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在尽量保持语言原汁原味、能向西方展现真实的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保证读者对剧情等内容的准确理解,避免产生歧义,从而实现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达到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优良价值观的目的。因此,对国产灾难片的良好翻译有利于中国家国情怀精神的对外传播,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感。总之,国产灾难片的翻译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而我国影视剧的翻译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走出国门还需所有译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清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6,16(2):73-76.
  [2] 路春艳.中国类型电影:叙事策略及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75.
  [3] 劉烨.浅谈后疫情时代国产灾难片的创作与发展——从《烈火英雄》与《救火英雄》的类型比较谈起[J].科技传播,2020,12(23):3,4.
  [4] 邹媛.中西灾难电影的文化差异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18,33.
  [5] 席欣娟.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J].科技传播,2019,11(22):154-156.
  [6] 杜顺.影视字幕翻译中跨文化信息的转换[J].电影文学,2010(9):149-150.
  [7] 陈德音.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影视剧文化负载词英译探究[J].今传媒,2018,26(10):145-146.
  [8]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7.
  [9] 时健.基于语言学维度的影视剧字幕翻译原则[J].电影文学,2011(09):131-132.
  作者简介:洪澜(2001—),女,浙江温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张越颖(1978—),女,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
  潘溢婷(2001—),女,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林珈汀(2001—),女,浙江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其他文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难治理等特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具有发布消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等重要功能.本文立足新媒体语境,结合议程设置理论,运用文
本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阐述网络路径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势力单薄、辅导员网络育人内容缺乏系统性、辅导员网络育人
摘要:本文以“网生代”农村青少年的手机媒介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機媒介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湖北省荆州市县市区102名初中生的手机媒介使用情况、学习成绩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手机媒介使用时长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性,手机媒介使用内容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此同时,本研究对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生存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手机
在阐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基础上,以E方知库期刊群为例,分析了期刊建立联盟的优点、缺点,同时建议,成立期刊集群/联盟需要建立完善的联盟制度,建立统一数字化出版
摘要:政策与技术的叠加驱动,促使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互联网传播技术持续进步,信息接收方式改变,媒体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尤其是“四全媒体”时代到来,给省级党媒集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时应势,构建新的传播格局?本文认为,省级党媒集团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移动优先战略,集中人才、技术、资金、平台渠道、体制机制的优势力量,从构建引领主流舆论的重要阵地、城市综合服务的强大平台、社区信息的
摘要:传统文化结合新媒体短视频传播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大众熟知。河套方言是内蒙古西部的代表性方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套方言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基于此,本文主要利用文本分析法,以新媒体短视频为切入点,以河套方言与短视频平台的结合为例,探析河套方言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路径,进而为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河套方言;短视频传播;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摘要: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小说。它用画面形式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城的面貌。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注重对老北京生活场景的细节刻画,通过人物造型、背景设置等手法,忠实于原著,但不拘泥原著,充分运用视觉语言,抓住“城南旧事”中的“旧”来还原老北京风貌,表现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关键词:《城南旧事》;老北京;人物;还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
少数民族借助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民族景区经营户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但由于媒介使用能力的不同,“知沟”呈扩大趋势,出现了景区经营户多为外地人的现状,本
摘要:高等院校是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推进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必须做好高校网络传播平台的全方位建设。本文就高校网络传播平台共享共建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共建共享的探索路径与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网络平台;共建共享;重要意义;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
摘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其思想政治工作应得到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达的今天,应注重新闻宣传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利用新闻宣传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本文探索新闻宣传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