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 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评估胰岛素抵抗性,采用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NAFLD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4.13±0.64,4.03±0.69比3.52±0.78,3.53±0.64,P<0.05),T2DM伴NAFLD组的HOMA-IR显著高于T2DM和NAFLD组(3.35±2.69比2.31±1.39,2.40±1.55,P<0.05);NAFLD组的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17比2.61±0.13,P<0.05),而T2DM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FLD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晚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均受损。当患者既有T2DM又有NAFLD时,胰岛素抵抗将更严重。

其他文献
消化不良(dyspepsia)指上腹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或早饱等症状,是一组很常见的症状群。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15%~25%,我国消化不良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0%,占消化门诊的50%。消化不良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易复发,诊治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对其的处理越来越受临床医师的重视。
期刊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专家组首次正式提出慢性肾脏病(CKD)的概念。随后在2004年全球提高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经过讨论肯定了K/DOQI关于CKD的定义与分期,并进行了修订和推广。
期刊
甲状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不到1%,但却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国外文献报道的平均发病率为4~6/10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2003年美国的发病率达到10/10万;近10年来每年增加5%。目前尚不清楚增加的原因是发病率确实增加,还是由于高分辨率的B超等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导致发现率提高。我国目前尚无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期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CD+8T淋巴可通过细胞毒作用对ITP患者的血小板造成破坏。本研究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凋亡百分率及CD+8T淋巴细胞CX3CR1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CD+8T细胞免疫异常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期刊
上世纪由于胃镜及结肠镜技术的普及,使胃与结肠疾病的诊断有了飞跃性进展,相比之下,由于小肠距口侧和肛侧均较远,且具有长度长、迂曲和游离的特点,一般内镜难以进入全小肠,使小肠疾病的诊断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技术的问世,小肠疾病的诊断进入了新的纪元。与其他内镜相比,CE的无痛性特点备受青睐,特别是老人与儿童。近年国产CE相继投入使用,CE的检查费
期刊
患者女,54岁。因“腹痛、恶心6h”于2008年9月2日入院。患者6h前晚餐后腹痛,始为上腹部,渐弥散至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无发热、呕吐及腹泻,2h前曾排便。既往史:15年前曾因卵巢癌行卵巢癌根治术,术后应用铂类制剂静脉化疗;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控制可。无吸烟、酗酒史,家族史无特殊。
期刊
微小残留白血病(MRL)是造成白血病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依靠提高剂量及加强化、放疗等手段难以完全清除MRL,且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大。人们早已认识到白血病的彻底治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体免疫系统对MRL的清除作用,在白血病采用自体或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时复发率远高于异基因HSCT等事实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后者产生了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从而达到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的目
期刊
ghrelin是1999年被发现,由胃肠道分泌的28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作用除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外,还与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观察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在负能量代谢平衡下及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分析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与空腹血浆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伴有骨髓肉芽肿病理表现的疾病种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骨髓活检的组织病理结果,对其中发现骨髓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17例次骨髓活检中有20例患者发现骨髓肉芽肿,阳性率为0.38%,年检出率为2.9例/年。最终诊断血行播散型结核病13例占65%、血液肿瘤4例、病毒性肝炎2例以及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结论 骨髓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病理改变,结核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冠心病人群发生急性事件的危险,保护心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预防的基本策略为降低多种危险因素水平、减少心肌损害和防止心肌重塑,具体措施包括戒烟、健康膳食、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血压、控制LDL-C水平,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及治疗糖尿病。近十几年来,冠心病二级预防一直是心血管领域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可大体分成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