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犹豫了很久,才决定教我妈使用微博和微信。
图文与声情并茂,评论和点赞齐飞,网络风景独好,教会父母上网、体验新鲜事物,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只是,网络的两面性在这件事上埋藏了一些隐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大家的圈子关系就像卞之琳的这首诗。只是这样一来,很多隐私也被旁人看去了,看风景的人看见的桥上的你,不一定白衣飘飘风情万种,也可能正在挠痒痒挖鼻孔。有的事情,朋友看了无伤大雅,对于代沟对面的父母却有那么点难以接受。
我们都是从家乡来到北京工作的,以前靠电话和父母联系,如果用上社交媒体,无疑会更方便。但已成年的子女和父母之间,是该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还是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是个问题。摆脱父母的控制,是成长的任务之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是爱的表现,有时却也会变成束缚。如果我发一条加班熬夜的微博,母上大人看见了势必会在电话里向我重申睡眠的重要性;如果我晒几张年会上和同事狂欢胡闹的照片,母上大人肯定会神伤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太开放了点。
我费劲巴拉采访了身边一些朋友,想知道他们的父皇母后使用社交媒体的感受如何。
小叶子的妈妈和姑姑是那个年龄层中的上网高手,除了偷菜和网银理财,最爱干的就是关注小叶子的微博微信。一天小叶子在朋友圈说:“我伙呆。”第二天,妈妈和姑姑专门打来电话和她探讨“我伙呆”的意思,姑嫂二人经过讨论,认为是“我活该”。妈妈的电话从来都是嘘寒问暖,这次却换了这么无厘头的主题,小叶子觉得生活真荒诞。而当告诉他们“我伙呆”的正确解释“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曾是语文老师的姑姑大跌眼镜,小叶子替大家承受了姑姑对“网上这些不好好说话的年轻人”的好一番批判。
小威是个好为人师的小伙伴,很乐于将微博的用法教给他的妈妈。没想到他妈妈具有网虫潜质,“一入微博深似海,从此电视是路人”。一次小威到云南旅游,一夜长途汽车后发了一条抱怨微博:“长途夜车上的整整八小时,一分钟都没有睡着。”来自妈妈的评论立即跟了上来:“辛苦了。”可那时,刚刚清晨六点钟!
然而小威说他有点后悔。有个太过喜欢上网的妈,他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无所遁形。他发的几乎每一条微博下面都有妈妈的留言,妈妈每天还会转发很多美图和鸡汤文给他,不住追问他看了没有,而他只看工作文件眼睛就已经快瞎掉了。他常常出差,妈妈一见他在微博上说又出差了,就会心疼和担心到失眠的程度,搞得小威不敢再发任何关于忙碌的内容。渐渐地,他妈妈在微博上越来越活跃,和儿子的很多朋友都彼此关注了,小威却淡出了微博。他说,绝对不再教妈妈用微信。
查查和小威的遭遇差不多,早上九点发了条上班路上被追尾的微博,十五分钟后就接到老妈的电话质询:“怎么这么不小心?”全家人包括妈妈爸爸姑父姑姑姨夫姨妈舅舅舅妈表姐表弟表妹都关注了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于是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当五好青年,发正能量内容,报喜不报忧,大呼累觉不爱。
一路访来,前景不容乐观,可是,亮子出现了,他的经历成为我的转折点。他有天在朋友圈叹息生活不易,第二天老爸就给他账户打了一千块零用钱!
好吧,我终于决定带妈妈“入圈”。
到现在我妈已经是一个娴熟的网民了。事情的结果和我的担忧相去甚远,她的兴趣完全不在关注与被关注上,反而我发了什么好玩的消息还得一一提醒她:“妈,我昨天发的那组可爱的猫猫你看了吗?上周转的白岩松的文章你看到没有?”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下次看,我相信她挂了电话就会忘记。
事情的结果是,我妈微信游戏账户里的积分已经好几十万了。
责任编辑:张婷
图文与声情并茂,评论和点赞齐飞,网络风景独好,教会父母上网、体验新鲜事物,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只是,网络的两面性在这件事上埋藏了一些隐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大家的圈子关系就像卞之琳的这首诗。只是这样一来,很多隐私也被旁人看去了,看风景的人看见的桥上的你,不一定白衣飘飘风情万种,也可能正在挠痒痒挖鼻孔。有的事情,朋友看了无伤大雅,对于代沟对面的父母却有那么点难以接受。
我们都是从家乡来到北京工作的,以前靠电话和父母联系,如果用上社交媒体,无疑会更方便。但已成年的子女和父母之间,是该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还是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是个问题。摆脱父母的控制,是成长的任务之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是爱的表现,有时却也会变成束缚。如果我发一条加班熬夜的微博,母上大人看见了势必会在电话里向我重申睡眠的重要性;如果我晒几张年会上和同事狂欢胡闹的照片,母上大人肯定会神伤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太开放了点。
我费劲巴拉采访了身边一些朋友,想知道他们的父皇母后使用社交媒体的感受如何。
小叶子的妈妈和姑姑是那个年龄层中的上网高手,除了偷菜和网银理财,最爱干的就是关注小叶子的微博微信。一天小叶子在朋友圈说:“我伙呆。”第二天,妈妈和姑姑专门打来电话和她探讨“我伙呆”的意思,姑嫂二人经过讨论,认为是“我活该”。妈妈的电话从来都是嘘寒问暖,这次却换了这么无厘头的主题,小叶子觉得生活真荒诞。而当告诉他们“我伙呆”的正确解释“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曾是语文老师的姑姑大跌眼镜,小叶子替大家承受了姑姑对“网上这些不好好说话的年轻人”的好一番批判。
小威是个好为人师的小伙伴,很乐于将微博的用法教给他的妈妈。没想到他妈妈具有网虫潜质,“一入微博深似海,从此电视是路人”。一次小威到云南旅游,一夜长途汽车后发了一条抱怨微博:“长途夜车上的整整八小时,一分钟都没有睡着。”来自妈妈的评论立即跟了上来:“辛苦了。”可那时,刚刚清晨六点钟!
然而小威说他有点后悔。有个太过喜欢上网的妈,他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无所遁形。他发的几乎每一条微博下面都有妈妈的留言,妈妈每天还会转发很多美图和鸡汤文给他,不住追问他看了没有,而他只看工作文件眼睛就已经快瞎掉了。他常常出差,妈妈一见他在微博上说又出差了,就会心疼和担心到失眠的程度,搞得小威不敢再发任何关于忙碌的内容。渐渐地,他妈妈在微博上越来越活跃,和儿子的很多朋友都彼此关注了,小威却淡出了微博。他说,绝对不再教妈妈用微信。
查查和小威的遭遇差不多,早上九点发了条上班路上被追尾的微博,十五分钟后就接到老妈的电话质询:“怎么这么不小心?”全家人包括妈妈爸爸姑父姑姑姨夫姨妈舅舅舅妈表姐表弟表妹都关注了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于是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当五好青年,发正能量内容,报喜不报忧,大呼累觉不爱。
一路访来,前景不容乐观,可是,亮子出现了,他的经历成为我的转折点。他有天在朋友圈叹息生活不易,第二天老爸就给他账户打了一千块零用钱!
好吧,我终于决定带妈妈“入圈”。
到现在我妈已经是一个娴熟的网民了。事情的结果和我的担忧相去甚远,她的兴趣完全不在关注与被关注上,反而我发了什么好玩的消息还得一一提醒她:“妈,我昨天发的那组可爱的猫猫你看了吗?上周转的白岩松的文章你看到没有?”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下次看,我相信她挂了电话就会忘记。
事情的结果是,我妈微信游戏账户里的积分已经好几十万了。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