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取彩?无论上什么,无论怎么上,我要想尽办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我的学生们都动起来。下面,我将从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爱、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等方面出发,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
关键词:语文;课堂气氛;爱;学生参与
得知市级竞赛课上课内容是文言文,我着实吓了一跳,尽管我们学校目前的研究课题就是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校级公开课内容都是文言文,可要去市里竞赛,还是很紧张。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取彩?备课之前,我必须给自己一个理念:无论上什么,无论怎么上,我要想尽办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我的学生们都动起来。带着这个目的,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赛场。
陈大伟教授曾在《有效观课议课》中说过:“学生满意”是课堂成功的三点标准之一。授完课,我被学生留下了,他们说我声音好,特想听我唱唱歌,学生对我的留恋胜过了任何奖项,我也明白了:起码学生是满意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收获多多,既有所谓的成功点,也有确实存在的瑕疵。
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做到了这几点:
一、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
为打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索然无味”的局面,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入時,既有古色古香的曲子,又有学生朗朗背诵的千古美文,更有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是想营造出浓浓的古文化氛围。学生背了那么长的《出师表》,又背诵了《陈涉世家》中的句子,他们其实是很期待得到老师表扬的,我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因为我喜欢看到学生满足的微笑。为了让学生对一遍一遍的读书不产生厌倦情绪,我煽情了,不仅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鼓掌,还让老师也参与其中,这时的学生定然是兴趣盎然,因为谁都希望被肯定,齐读课文真的是“竭尽全力”。在揣摩“乡人”与“曹刿”对话时,我让学生自由畅想他们对话的情境和乡人的神情、动作、心理,由此体会曹刿的性格特点。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此时我的一句“简简单单几个字,经大家一润色,就变得有滋有味了”将学生激情点燃,他们大声喊出:“我们的语文课真的很有味。”没有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是不会有如此激情的。
二、让课堂充满了爱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有位教育家曾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尽情发挥潜在能力,首先要爱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比如学生大都不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时,我稍作提示后,有个女生答出来了,我不失时机大加表扬,让同学们下来向她请教,她是自豪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多积累诗词名句,能掀起读书并积累的愿望。有个学生没有想好答案我就将他点起来了,我立马说:“你没有举手我就点你,是对你的不尊重,请坐下,再想想。”在我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让学生全方位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课堂上我几次告诉学生“课堂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我觉得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启发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用心读书,创设合作交流平台,都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揣摩曹刿和鲁庄公对话的神态和动作时,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进行表演读。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和理由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江彬.音乐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
[2]王军.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00(022):P.38-38.
关键词:语文;课堂气氛;爱;学生参与
得知市级竞赛课上课内容是文言文,我着实吓了一跳,尽管我们学校目前的研究课题就是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校级公开课内容都是文言文,可要去市里竞赛,还是很紧张。如何在课堂教学上取彩?备课之前,我必须给自己一个理念:无论上什么,无论怎么上,我要想尽办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我的学生们都动起来。带着这个目的,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赛场。
陈大伟教授曾在《有效观课议课》中说过:“学生满意”是课堂成功的三点标准之一。授完课,我被学生留下了,他们说我声音好,特想听我唱唱歌,学生对我的留恋胜过了任何奖项,我也明白了:起码学生是满意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收获多多,既有所谓的成功点,也有确实存在的瑕疵。
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做到了这几点:
一、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
为打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索然无味”的局面,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导入時,既有古色古香的曲子,又有学生朗朗背诵的千古美文,更有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是想营造出浓浓的古文化氛围。学生背了那么长的《出师表》,又背诵了《陈涉世家》中的句子,他们其实是很期待得到老师表扬的,我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因为我喜欢看到学生满足的微笑。为了让学生对一遍一遍的读书不产生厌倦情绪,我煽情了,不仅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鼓掌,还让老师也参与其中,这时的学生定然是兴趣盎然,因为谁都希望被肯定,齐读课文真的是“竭尽全力”。在揣摩“乡人”与“曹刿”对话时,我让学生自由畅想他们对话的情境和乡人的神情、动作、心理,由此体会曹刿的性格特点。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此时我的一句“简简单单几个字,经大家一润色,就变得有滋有味了”将学生激情点燃,他们大声喊出:“我们的语文课真的很有味。”没有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是不会有如此激情的。
二、让课堂充满了爱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有位教育家曾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尽情发挥潜在能力,首先要爱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比如学生大都不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时,我稍作提示后,有个女生答出来了,我不失时机大加表扬,让同学们下来向她请教,她是自豪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多积累诗词名句,能掀起读书并积累的愿望。有个学生没有想好答案我就将他点起来了,我立马说:“你没有举手我就点你,是对你的不尊重,请坐下,再想想。”在我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让学生全方位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课堂上我几次告诉学生“课堂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我觉得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启发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用心读书,创设合作交流平台,都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揣摩曹刿和鲁庄公对话的神态和动作时,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进行表演读。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和理由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江彬.音乐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
[2]王军.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00(022):P.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