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合作问题的现象描述
区域游戏是指教师在了解幼儿能力特点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宽松的环境氛围,以及充分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自行决定游戏的方式方法。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与材料和伙伴积极相互作用,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但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不难发现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将在我们班观察到的几个区域游戏中的问题一一展示:
案例1:
区域活动开始了,枫枫选择了语言区,他随意的拿了几本书,翻看了一会儿。看到晴晴在玩积木,他就凑到晴晴面前,没有说话,拿起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晴晴搭好的积木上,看着晴晴笑,晴晴没有理会,只是把那块三角形积木拿开了,然后继续自己的游戏。枫枫就回去继续看书。没过一会儿,他看到苏娥在玩拼图,他又走过去玩起了拼图,苏娥不高兴的推开了枫枫,枫枫见自己不受欢迎就又去了建构区,破坏了铭浩刚搭好的房子。
枫枫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在区域游戏时,他常常不太稳定,游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有时甚至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在此时活动中,他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光顾了几个区域。在游戏活动中他不能与同伴相互谦让,共同分享游戏材料,并且在游戏时与同伴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没有协商,所以也就没有接纳和支持,导致了他的游戏一换再换,没有稳定下来。
案例2:
建构区里,几个小小建筑师正在造高楼。涵涵对松雷说:“我搭一幢你搭一幢,然后我们再拼在一起,这样就搭的快一点了。”松雷同意了。可是,他们的高楼还没造好,老师就结束了游戏,两个孩子的眼睛里满满都是失望。
充足的时间是区域游戏的质量保证。在案例中,由于教师私自中断了幼儿的区域游戏,导致幼儿没能享受到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案例3:
建构区里思蕊正在用积木建高楼,这时禹哲走过来说:“我跟你一起来搭一个最最高的高楼吧?”思蕊看了一眼禹哲说:“你不知道我要搭什么样子的高楼的,你到别的地方去玩吧。”被拒绝了的禹哲站在旁边看了很久却没有试图再次请求加入游戏。
在区域游戏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幼儿的合作过程非常简单,合作主题也很容易中断。幼儿加入游戏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简单协商加入同伴的游戏是幼儿经常使用的方法。而一旦不成功就会放弃,不会尝试其他方法。
二、幼儿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出现合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幼儿情绪易波动——合作意识淡薄
案例中的枫枫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孩子,从语言区到益智区再到建构区,可以看出,他对这些活动失去了兴趣,所以他在寻找新的比较好玩的活动。另外,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及其浓厚,情绪直接指导并控制着幼儿的行为。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冲动、兴奋,常常处于激动的状态,并且不稳定。幼儿情绪易变还与环境有关。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同伴的影响,而枫枫又是一个比较活泼比较调皮的男孩子。这些原因使得案例中的枫枫,受到周围同伴的行为刺激和愉悦的气氛影响,不能安心于一个区域。
(二)区域交往受限制——合作机会降低
无论何种游戏,对于幼儿来说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熟悉同伴,相互协商、沟通与交流。因此,游戏的时间至少需要持续40—60分钟,这样幼儿才能更深入的进行游戏。但在日常的区域游戏时,幼儿游戏的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候时间长令幼儿失去兴趣,而有时让幼儿刚了解游戏规则就结束了游戏,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因为一些原因随意取消幼儿的区域游戏时间,例如为了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而取消游戏让幼儿进行绘画来布置主题墙,或者因为幼儿在教室吵闹而禁止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等等,这些做法都使幼儿失去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除了时间的限制,区域活动空间上的安排也会对幼儿的合作交往产生限制。区域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在设置区域的总体布局时,既要考虑美观性,又要考虑动与静的结合、封闭与开放的结合、独立与组合的结合。如:我们将容易产生干扰的“建构区”设置在午睡间,相对空间较大,地上铺设泡沫垫,给幼儿一个自由地建构天地;“小舞台”放置在与其他区域不易产生干扰的一个角落;将“阅读角”放在安静、采光度较好的窗户边,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幼儿安静地阅读等等。
(三)指导方式不恰当——合作行为单一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许多教师往往会暂时放松对游戏的指导,要么在幼儿游戏时休息聊天,要么趁幼儿游戏时抓紧时间做其他的工作,这样就会降低对游戏的关注,教师变成了旁观者甚至只是过路人。很多教师只有在幼儿向她们“告状”时才会去处理,对幼儿的区域游戏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这样,幼儿之间的合作也只能是“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只要不发生过分的争执和吵闹,教师就不会干预和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的价值便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了。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过度重视区域游戏对幼儿合作的价值。从游戏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幼儿的合作情况,有的甚至完全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其中,时时牵着幼儿,只要幼儿一有“偏离轨道”的迹象,她们就马上采取措施将幼儿拉回“正轨”,即使出现合作行为也更像是在“演出”教师“导演”的剧本而已。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不能有效的干预游戏。例如,在建构区,两个孩子在合作搭房子,一个孩子从箱子里拿出积木,递给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反复用积木搭房子,但是这个房子始终只有三层。过了一段时间,两个幼儿交换角色,而另外一个幼儿搭的房子跟第一个幼儿的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变化。但是教师却没有进行指导,只是看到幼儿之间没有冲突就没有过多的进行关注。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区域游戏对于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根据之前对区域游戏中幼儿出现问题的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自如灵活萌发合作意识
区域游戏中,幼儿并不是出于绝对的自由地位。区域游戏是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因此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要首先注意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
1.懂得合作的重要
在区域游戏的设计中,有意加入障碍,给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幼儿意识到,合作是成功的途径之一。如在益智区投放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材料。
2.灵活使用交往语言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免不了要加入同伴的游戏行列,或者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游戏中,这就需要使用文明的方式。文明礼貌的行为能使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心情舒畅,提高合作的效果和质量。如:教会幼儿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同伴接受。
3.积极开展交流讨论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有充分的自由,但是这样也很容易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把同伴不同的观点饿统一起来达成一致,遇到困难时,怎样协商解决问题等等。
(二)合理保障增加合作机会
充足的游戏时间可以让幼儿充分的去参与、探究、交流,让幼儿在动脑、动口、动手中找到感受和表达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由于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比较高,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类型、游戏内容、分配任务等,这都是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执行作息制度,保证较长的较为集中的游戏时间,使幼儿的区域游戏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幼儿的游戏愿望得到充分满足。除此之外,在区域的设置方面,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给幼儿自由、自主选择的机会,增强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师幼交融提升合作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身份主要是教育指导者和游戏伙伴。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以自己的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幼儿的行为。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主要是以指导者的身份调节和控制幼儿的行为。如:介绍游戏材料、提醒游戏规则,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和积极参与游戏;在活动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合作存在的 ,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提高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区域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幼儿入手,加强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活动主体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师自身要做一定努力,给幼儿提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认真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型,从而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良好发展。
区域游戏是指教师在了解幼儿能力特点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宽松的环境氛围,以及充分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自行决定游戏的方式方法。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与材料和伙伴积极相互作用,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但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不难发现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将在我们班观察到的几个区域游戏中的问题一一展示:
案例1:
区域活动开始了,枫枫选择了语言区,他随意的拿了几本书,翻看了一会儿。看到晴晴在玩积木,他就凑到晴晴面前,没有说话,拿起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晴晴搭好的积木上,看着晴晴笑,晴晴没有理会,只是把那块三角形积木拿开了,然后继续自己的游戏。枫枫就回去继续看书。没过一会儿,他看到苏娥在玩拼图,他又走过去玩起了拼图,苏娥不高兴的推开了枫枫,枫枫见自己不受欢迎就又去了建构区,破坏了铭浩刚搭好的房子。
枫枫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在区域游戏时,他常常不太稳定,游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有时甚至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在此时活动中,他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光顾了几个区域。在游戏活动中他不能与同伴相互谦让,共同分享游戏材料,并且在游戏时与同伴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没有协商,所以也就没有接纳和支持,导致了他的游戏一换再换,没有稳定下来。
案例2:
建构区里,几个小小建筑师正在造高楼。涵涵对松雷说:“我搭一幢你搭一幢,然后我们再拼在一起,这样就搭的快一点了。”松雷同意了。可是,他们的高楼还没造好,老师就结束了游戏,两个孩子的眼睛里满满都是失望。
充足的时间是区域游戏的质量保证。在案例中,由于教师私自中断了幼儿的区域游戏,导致幼儿没能享受到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案例3:
建构区里思蕊正在用积木建高楼,这时禹哲走过来说:“我跟你一起来搭一个最最高的高楼吧?”思蕊看了一眼禹哲说:“你不知道我要搭什么样子的高楼的,你到别的地方去玩吧。”被拒绝了的禹哲站在旁边看了很久却没有试图再次请求加入游戏。
在区域游戏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幼儿的合作过程非常简单,合作主题也很容易中断。幼儿加入游戏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简单协商加入同伴的游戏是幼儿经常使用的方法。而一旦不成功就会放弃,不会尝试其他方法。
二、幼儿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出现合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幼儿情绪易波动——合作意识淡薄
案例中的枫枫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孩子,从语言区到益智区再到建构区,可以看出,他对这些活动失去了兴趣,所以他在寻找新的比较好玩的活动。另外,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及其浓厚,情绪直接指导并控制着幼儿的行为。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冲动、兴奋,常常处于激动的状态,并且不稳定。幼儿情绪易变还与环境有关。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同伴的影响,而枫枫又是一个比较活泼比较调皮的男孩子。这些原因使得案例中的枫枫,受到周围同伴的行为刺激和愉悦的气氛影响,不能安心于一个区域。
(二)区域交往受限制——合作机会降低
无论何种游戏,对于幼儿来说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熟悉同伴,相互协商、沟通与交流。因此,游戏的时间至少需要持续40—60分钟,这样幼儿才能更深入的进行游戏。但在日常的区域游戏时,幼儿游戏的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候时间长令幼儿失去兴趣,而有时让幼儿刚了解游戏规则就结束了游戏,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因为一些原因随意取消幼儿的区域游戏时间,例如为了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而取消游戏让幼儿进行绘画来布置主题墙,或者因为幼儿在教室吵闹而禁止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等等,这些做法都使幼儿失去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除了时间的限制,区域活动空间上的安排也会对幼儿的合作交往产生限制。区域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在设置区域的总体布局时,既要考虑美观性,又要考虑动与静的结合、封闭与开放的结合、独立与组合的结合。如:我们将容易产生干扰的“建构区”设置在午睡间,相对空间较大,地上铺设泡沫垫,给幼儿一个自由地建构天地;“小舞台”放置在与其他区域不易产生干扰的一个角落;将“阅读角”放在安静、采光度较好的窗户边,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幼儿安静地阅读等等。
(三)指导方式不恰当——合作行为单一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许多教师往往会暂时放松对游戏的指导,要么在幼儿游戏时休息聊天,要么趁幼儿游戏时抓紧时间做其他的工作,这样就会降低对游戏的关注,教师变成了旁观者甚至只是过路人。很多教师只有在幼儿向她们“告状”时才会去处理,对幼儿的区域游戏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这样,幼儿之间的合作也只能是“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只要不发生过分的争执和吵闹,教师就不会干预和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的价值便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了。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过度重视区域游戏对幼儿合作的价值。从游戏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幼儿的合作情况,有的甚至完全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其中,时时牵着幼儿,只要幼儿一有“偏离轨道”的迹象,她们就马上采取措施将幼儿拉回“正轨”,即使出现合作行为也更像是在“演出”教师“导演”的剧本而已。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不能有效的干预游戏。例如,在建构区,两个孩子在合作搭房子,一个孩子从箱子里拿出积木,递给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反复用积木搭房子,但是这个房子始终只有三层。过了一段时间,两个幼儿交换角色,而另外一个幼儿搭的房子跟第一个幼儿的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变化。但是教师却没有进行指导,只是看到幼儿之间没有冲突就没有过多的进行关注。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区域游戏对于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根据之前对区域游戏中幼儿出现问题的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自如灵活萌发合作意识
区域游戏中,幼儿并不是出于绝对的自由地位。区域游戏是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因此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要首先注意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
1.懂得合作的重要
在区域游戏的设计中,有意加入障碍,给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幼儿意识到,合作是成功的途径之一。如在益智区投放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材料。
2.灵活使用交往语言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免不了要加入同伴的游戏行列,或者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游戏中,这就需要使用文明的方式。文明礼貌的行为能使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心情舒畅,提高合作的效果和质量。如:教会幼儿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语,这样更容易让同伴接受。
3.积极开展交流讨论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有充分的自由,但是这样也很容易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把同伴不同的观点饿统一起来达成一致,遇到困难时,怎样协商解决问题等等。
(二)合理保障增加合作机会
充足的游戏时间可以让幼儿充分的去参与、探究、交流,让幼儿在动脑、动口、动手中找到感受和表达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由于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比较高,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类型、游戏内容、分配任务等,这都是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执行作息制度,保证较长的较为集中的游戏时间,使幼儿的区域游戏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幼儿的游戏愿望得到充分满足。除此之外,在区域的设置方面,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给幼儿自由、自主选择的机会,增强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师幼交融提升合作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身份主要是教育指导者和游戏伙伴。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以自己的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幼儿的行为。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主要是以指导者的身份调节和控制幼儿的行为。如:介绍游戏材料、提醒游戏规则,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和积极参与游戏;在活动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合作存在的 ,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提高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区域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幼儿入手,加强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活动主体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师自身要做一定努力,给幼儿提供合作的平台和机会,认真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型,从而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