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二五”时期是中国黄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DEA)方法测算了黄金产业的整体效率,结果表明黄金产业整体效率偏低,尤其是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不高,但企业规模效率在逐年提高。结合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黄金产业绩效偏低的原因。最后为提高中国黄金产业市场绩效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黄金产业绩效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黄金产业迅速发展,黄金产量1978年仅为19.67吨,2007年黄金产量达到270.5吨,首次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产金大国,2012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黄金403.1吨,首次突破400吨。中国黄金产量已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黄金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国家黄金储备能力和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是黄金产业的整体效率仍然不高,因此需要探讨产业规模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以促使中国黄金产业绩效的不断提升。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黄金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黄金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张炳南、冯根福(2011)针对我国黄金产业粗放式增长的现状,提出了加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给予特殊优惠政策等促进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2)黄金产业的结构问题。周淑敏等(2008)在简述中国黄金行业的企业现状、分析黄金产量、价格和消费状况的基础上,对黄金产业结构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国内对黄金产业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问题。很少有学者研究黄金产业市场绩效问题尤其缺乏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建立DEA模型,研究我国黄金产业的市场绩效问题。
三、黄金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分析来自2002~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选取“利润总额”作为产出指标,选取“实收资本(股本)”和劳动投入作为投入指标。所有数据均为企业当年实际发生值,利用DEA基本模型C2R模型和扩展模型BC2模型同时进行实证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DEAP2.1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数据处理结果及效率情况见表1。根据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
2002~2011年黄金产业技术效率平均值达0.529,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35,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660(表1)。中国黄金产业技术效率普遍不高,且差异非常大。2011年技术效率在0.9以上的仅有3家,分别为恒邦股份、豫园商城和紫金矿业,而技术效率在0.5以下的公司占到黄金产业内公司总数量的一半左右,其中豫光金铅的技术效率仅为0.107。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
2、企业规模效率逐年提高
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七家上市公司中,规模有效的有1家为紫金矿业,其余六家均处在规模报酬递增(irs)期间,规模效率由大到小分别为中金黄金、豫园商城、恒邦股份、山东黄金、辰州矿业和豫光金铅。从2002~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有逐年提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0.605,上升到2011年的0.790。中国黄金产业除豫光金铅外均处于规模有效或者接近规模有效。
3、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2002~2011年十年间,纯技术效率总体变化比较平稳,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动幅度较大,并且趋于一致。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化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92397。可见,中国黄金产业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技术效率越高。
2002~2011年之间,紫金矿业的技术效率均为1,这表明紫金矿业相对于其他公司而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紫金矿业的企业规模最大,企业规模达到2181200万元,高于其他6家上市公司规模总和。而辰州矿业规模最小,三年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104,技术效率最低。对于中国黄金产业而言,存在着企业规模越大,技术效率越高的特征。
四、中国黄金产业绩效偏低的原因
根据DEA实证模型,可以看出中国黄金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整体绩效偏低,具体原因如下:
(一)技术落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
由DEA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黄金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近年来,我国黄金产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82.0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2844亿元,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0.21%增长至2011年的0.63%。尽管占比逐年增加,但黄金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仍然过低。中国目前以生产推产量、以产量推产值的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同时,由于粗放式资源开发依然存在,盲目引进外资勘探开采黄金矿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由于地质勘查滞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黄金产业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技术落后,绩效水平较低。
(二)规模以下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经营成本高
由DEA实证分析,黄金公司规模效率逐年提高,但规模以下企业仍占较大比重。小矿山产量小,投资资金不足,设备、生产工艺落后,占有资源量与开采产出量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简单、粗放,竞争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规模以下企业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处于空白,企业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三)产业集中度偏低
与世界主要产金国南非、美国和加拿大相比,中国的黄金产业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2009~2011年CR4分别为0.292、0.293、0.297,均处于竞争型市场区间。
中国黄金产业总的特点是小、散、偏,小矿山仍然大量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而根据DEA分析,企业规模效率与生产效率又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小型矿山数量比重较大的现状,有自然条件的因素,即资源的规模约束。中国小型矿脉多,大型矿脉少,因而开采规模只能“量体裁衣”,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不能实行规模经营,绩效偏低。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受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影响,黄金工业普遍存在完整的黄金矿山被分割、私挖滥采、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一些地方“民采”现象普遍,资源分割现象严重,黄金产业绩效极低。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黄金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重视、提高黄金产业绩效,才能使中国黄金产业快速、健康、绿色发展。根据DEA模型,本文对提高中国黄金产业绩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由DEA分析可以得出技术效率偏低,黄金企业集中度不高是我国黄金产业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黄金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黄金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效率,提高中国金矿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水平,降低勘查和开发成本,促使中国黄金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能力。针对黄金企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应加大黄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倡规模经营。着力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规范矿权设置,加快推进黄金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参考文献:
[1] 黄桂田.产业组织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6~199.
[2] 张炳南、冯根福.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J].2011-09.65~68.
作者个人简介:罗克(1990.6-),男,湖南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黄金市场。
关键词:黄金产业绩效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黄金产业迅速发展,黄金产量1978年仅为19.67吨,2007年黄金产量达到270.5吨,首次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产金大国,2012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黄金403.1吨,首次突破400吨。中国黄金产量已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黄金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国家黄金储备能力和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是黄金产业的整体效率仍然不高,因此需要探讨产业规模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以促使中国黄金产业绩效的不断提升。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黄金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黄金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张炳南、冯根福(2011)针对我国黄金产业粗放式增长的现状,提出了加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给予特殊优惠政策等促进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2)黄金产业的结构问题。周淑敏等(2008)在简述中国黄金行业的企业现状、分析黄金产量、价格和消费状况的基础上,对黄金产业结构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国内对黄金产业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问题。很少有学者研究黄金产业市场绩效问题尤其缺乏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建立DEA模型,研究我国黄金产业的市场绩效问题。
三、黄金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分析来自2002~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选取“利润总额”作为产出指标,选取“实收资本(股本)”和劳动投入作为投入指标。所有数据均为企业当年实际发生值,利用DEA基本模型C2R模型和扩展模型BC2模型同时进行实证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DEAP2.1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数据处理结果及效率情况见表1。根据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
2002~2011年黄金产业技术效率平均值达0.529,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35,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660(表1)。中国黄金产业技术效率普遍不高,且差异非常大。2011年技术效率在0.9以上的仅有3家,分别为恒邦股份、豫园商城和紫金矿业,而技术效率在0.5以下的公司占到黄金产业内公司总数量的一半左右,其中豫光金铅的技术效率仅为0.107。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技术效率偏低。
2、企业规模效率逐年提高
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七家上市公司中,规模有效的有1家为紫金矿业,其余六家均处在规模报酬递增(irs)期间,规模效率由大到小分别为中金黄金、豫园商城、恒邦股份、山东黄金、辰州矿业和豫光金铅。从2002~2011年,中国黄金产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有逐年提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0.605,上升到2011年的0.790。中国黄金产业除豫光金铅外均处于规模有效或者接近规模有效。
3、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2002~2011年十年间,纯技术效率总体变化比较平稳,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动幅度较大,并且趋于一致。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变化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92397。可见,中国黄金产业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技术效率越高。
2002~2011年之间,紫金矿业的技术效率均为1,这表明紫金矿业相对于其他公司而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紫金矿业的企业规模最大,企业规模达到2181200万元,高于其他6家上市公司规模总和。而辰州矿业规模最小,三年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104,技术效率最低。对于中国黄金产业而言,存在着企业规模越大,技术效率越高的特征。
四、中国黄金产业绩效偏低的原因
根据DEA实证模型,可以看出中国黄金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整体绩效偏低,具体原因如下:
(一)技术落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
由DEA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黄金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近年来,我国黄金产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82.0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2844亿元,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0.21%增长至2011年的0.63%。尽管占比逐年增加,但黄金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仍然过低。中国目前以生产推产量、以产量推产值的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同时,由于粗放式资源开发依然存在,盲目引进外资勘探开采黄金矿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由于地质勘查滞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黄金产业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技术落后,绩效水平较低。
(二)规模以下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经营成本高
由DEA实证分析,黄金公司规模效率逐年提高,但规模以下企业仍占较大比重。小矿山产量小,投资资金不足,设备、生产工艺落后,占有资源量与开采产出量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简单、粗放,竞争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规模以下企业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处于空白,企业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三)产业集中度偏低
与世界主要产金国南非、美国和加拿大相比,中国的黄金产业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2009~2011年CR4分别为0.292、0.293、0.297,均处于竞争型市场区间。
中国黄金产业总的特点是小、散、偏,小矿山仍然大量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而根据DEA分析,企业规模效率与生产效率又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小型矿山数量比重较大的现状,有自然条件的因素,即资源的规模约束。中国小型矿脉多,大型矿脉少,因而开采规模只能“量体裁衣”,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不能实行规模经营,绩效偏低。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受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影响,黄金工业普遍存在完整的黄金矿山被分割、私挖滥采、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一些地方“民采”现象普遍,资源分割现象严重,黄金产业绩效极低。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黄金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重视、提高黄金产业绩效,才能使中国黄金产业快速、健康、绿色发展。根据DEA模型,本文对提高中国黄金产业绩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由DEA分析可以得出技术效率偏低,黄金企业集中度不高是我国黄金产业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黄金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黄金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效率,提高中国金矿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水平,降低勘查和开发成本,促使中国黄金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能力。针对黄金企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应加大黄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倡规模经营。着力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规范矿权设置,加快推进黄金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参考文献:
[1] 黄桂田.产业组织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6~199.
[2] 张炳南、冯根福.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J].2011-09.65~68.
作者个人简介:罗克(1990.6-),男,湖南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黄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