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语言艺术使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不同,非语言艺术则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的方式与手段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艺术,指教师在语言之外辅以手势、表情、姿态等非语言形式以更为准确的传递教学信息,其主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形式。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早期教育更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幼儿园教育做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幼儿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将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相结合,实现幼儿与教师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从而帮助幼儿探寻新知,获得对外界的认识。
关键字:幼儿园;教学;非语言艺术
中国分类号:G61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做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较小,教师往往无法仅靠语言实现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这个时候,非语言艺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与幼儿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时,语言的作用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教师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艺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非语言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助语言艺术,增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
在幼儿时期,幼儿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不善于用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向对方作出应答。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语言艺术,教师还应辅以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来弥补语言的不足,使语言的表达更为浅显、易懂,从而顺利实现幼师与幼儿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二)吸引幼儿目光,集中其思绪与注意力
好动和贪玩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固定信息源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尽可能长时间的抓住幼儿的思绪与注意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恰到好处的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不断变换注意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维持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非语言艺术往往要比语言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深刻、对幼儿的内心情感的激发也更为强烈。
(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儿童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决定幼儿园课堂秩序必然无法像高校教学一样井然有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秩序加以维持,这种维持,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外,非语言艺术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当教师发现有幼儿长时间自玩或闲聊时,向其投以殷切希望改正的目光,能起到阻止幼儿讲话和引导其注意力的作用。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要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为委婉,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二、非语言艺术的主要构成
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面部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等三类。
(一)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其往往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如:愉快、轻松、悲痛、委屈等等。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能够产生极其丰富的表情,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幼儿更为关注教师的表情,因而,教师面部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牵动幼儿的注意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因此,面部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实现教学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
(二)手势语言
手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通过手掌和手指的位置、形状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达命令,手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体态语言形式之一。
在人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在语言之外借助各种手势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或传达某种指示和命令。而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手势可以加强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幼儿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由于手势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其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强,往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的思绪,表达和交流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三)身姿语言
身姿语言属于人的躯干所发出的信息,身姿语言信息在塑造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非常强。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注意与自己的身份相称。
著名教育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体现出他的气质和涵养,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幼儿园教育做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往往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因此,幼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准确把握幼儿的心思,以实现与幼儿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总而言之,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身姿体态始终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向幼儿传递着各种信息。在课堂上,非语言交际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通常比语言交际的作用还要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运用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非语言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琳,幼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教学园地,2009;
[2]周颖,柳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3]段鹏飞,贾龙真,浅议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创新,2013;
[4]赵堪培,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外语教学,2005;
[5]高明,柳穎,李复然,浅谈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
[6]吴红勤,教师的非语言艺术——谈礼仪在教学中的运用,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2;
[7]杨薇,“此处无声胜有声”——略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
[8]丁涛,有声、无声皆用功——论语言与非语言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关键字:幼儿园;教学;非语言艺术
中国分类号:G61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做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较小,教师往往无法仅靠语言实现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这个时候,非语言艺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与幼儿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时,语言的作用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教师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艺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非语言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助语言艺术,增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
在幼儿时期,幼儿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不善于用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向对方作出应答。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语言艺术,教师还应辅以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来弥补语言的不足,使语言的表达更为浅显、易懂,从而顺利实现幼师与幼儿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二)吸引幼儿目光,集中其思绪与注意力
好动和贪玩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固定信息源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尽可能长时间的抓住幼儿的思绪与注意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恰到好处的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不断变换注意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维持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非语言艺术往往要比语言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深刻、对幼儿的内心情感的激发也更为强烈。
(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儿童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决定幼儿园课堂秩序必然无法像高校教学一样井然有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秩序加以维持,这种维持,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外,非语言艺术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当教师发现有幼儿长时间自玩或闲聊时,向其投以殷切希望改正的目光,能起到阻止幼儿讲话和引导其注意力的作用。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要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为委婉,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二、非语言艺术的主要构成
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面部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等三类。
(一)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其往往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如:愉快、轻松、悲痛、委屈等等。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能够产生极其丰富的表情,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幼儿更为关注教师的表情,因而,教师面部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牵动幼儿的注意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因此,面部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实现教学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
(二)手势语言
手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通过手掌和手指的位置、形状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达命令,手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体态语言形式之一。
在人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在语言之外借助各种手势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或传达某种指示和命令。而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手势可以加强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幼儿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由于手势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其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强,往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的思绪,表达和交流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三)身姿语言
身姿语言属于人的躯干所发出的信息,身姿语言信息在塑造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非常强。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注意与自己的身份相称。
著名教育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体现出他的气质和涵养,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幼儿园教育做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往往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因此,幼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准确把握幼儿的心思,以实现与幼儿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总而言之,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身姿体态始终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向幼儿传递着各种信息。在课堂上,非语言交际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通常比语言交际的作用还要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运用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非语言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琳,幼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教学园地,2009;
[2]周颖,柳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3]段鹏飞,贾龙真,浅议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创新,2013;
[4]赵堪培,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外语教学,2005;
[5]高明,柳穎,李复然,浅谈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
[6]吴红勤,教师的非语言艺术——谈礼仪在教学中的运用,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2;
[7]杨薇,“此处无声胜有声”——略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
[8]丁涛,有声、无声皆用功——论语言与非语言艺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