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科普面对人民群众,他们需要了解常见、重要、接地气的知识。这就需要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遴选最合适的故事。
在过去的两年,我出版了两本心血管科普故事书《说句心里话》和《医生最懂你的心》。前者发行时,曾一度成为当当网生活健康类图书销售榜单冠军,后者被评选为2017年“健康中国年度杰出科普作品”。
从写科普文章,到写医学科幻小说
我虽然自幼时起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但医生的工作实在过于繁忙,文学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童年梦想。从医20多年以来,我陆陆续续撰写过近200篇医学科普文章,先后发表在《大众医学》《新民晚报》等报刊上,但很多都是工作需要。直至有一天,有同学向我推荐了刘慈欣的科幻长篇《三体》。果不其然,我被《三体》所描绘的宏伟宇宙景观、曲折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深深打动。科幻文学蕴含着对科学的追求、对知识的探索、对未来的好奇,这些都令我欲罢不能。
掩卷感慨之际,我忽然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写科幻故事呢?于是,我立即制订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利用业余时间一共写了5部短篇和1部中篇科幻小说,它们不可避免地都带有医学痕迹。2014年,我前往西班牙参加欧洲心脏病年会,在往返的飞机上,我写了科幻小说《巴塞罗那》和《不夜传奇》,前者连载于《东方早报》,后者刊登于《科幻世界》杂志。
很多朋友问我,医生工作那么忙,怎么还有時间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其实是一种放松。在文字的世界里,想象力任意驰骋,我挥斥方道、指点江山,那些人物、那些情节在指尖逐渐浮现,那是我塑造的全新世界。
“一本书,两个人”,启发我写“故事”
随心所欲编撰科幻小说是一码事,既生动又严谨地讲述心血管科普故事则是另外一码事。在准备写书的过程中,有“一本书”和“两个人”让我记忆深刻。
先说“一本书”。准备写书的时候,我反复告诉自己,写科普文章容易,但要写得让读者喜欢看,很难。这当中一定有技巧。比如,很多人觉得历史非常枯燥,但当年明月撰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却脍炙人口。何故?因为他的叙事方式另辟蹊径,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他的书杜绝了史籍常见的说教口吻,转而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让课本上的明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写实生活史。
再说“两个人”,他们都是我的病人。一提到心血管疾病,大家肯定首先想到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控制血压并不容易。我经常对病人说,降压不能靠我,得靠你们自己。高血压病人非常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我已经吃了降压药,肯定没事儿了”。实际上,服用降压药,并不等于控制了血压。就好比请客吃饭,“吃过饭了”与“吃得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宾主尽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已经服药的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做好血压监测,不仅去医院复诊的时候要请医生测量血压,自己在家里也要常备血压计测量血压,还要做好记录。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血压像河水,高低起伏,变化不断。偶然去医院测量的血压值,并不能全面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只有一边监测,一边观察,才能了解降压药的疗效,才能及时调整降压方案,事半功倍。这就好比小朋友解数学题,如果只顾埋头做题,老师或家长从不批改,也不告诉孩子对错与否,那么孩子就算做一百遍也只是徒劳无功,重复错误。因此,我经常叮嘱高血压病人要重视血压自我监测。但总有那么一些病人满不在乎。有一回,一位比较熟悉的老病人来就诊,他的血压一直控制不好。我仔细追问,发现他吃降压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脂、血糖也超标,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影响肾功能。看着他随口应付的样子,我忽然灵机一动,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我的另一个老病人,跟他情况差不多,也是百般不听劝阻,最后血压骤升导致脑干出血。幸亏抢救及时,但留下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后遗症——会突然莫名其妙哈哈大笑,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时常发作,他非常苦恼。最近,他来就诊的时候,才刚刚坐下,就是一阵突如其来的狂笑不止,足足持续了三五分钟。他说,他已经被这个后遗症弄得寝食难安、非常郁闷。我只好努力开导他,他太太也在一边安慰说:“你已经算幸运了,中风以后手脚都还能动,有多少人中风以后瘫在床上呢!再说,突然哈哈笑总比莫名其妙哭要好吧?要是动不动就大哭,更让人受不了呢!”这个“笑比哭好”的故事,我后来写在《说句心里话》里。
没想到,讲故事非常管用,那个病人听完,神情立即变得凝重。“啊!真的吗?血压搞不好这么危险?”从此以后,他每天乖乖服用降压药,认真做好血压监测。再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把记录得整整齐齐的血压小本子和病历卡一起递给我,对我说:“我可不想笑比哭好!”
从他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不是听道理。讲故事好比吃自助餐,选不选、选什么,主动权在听众手里,这样就不会产生压力;而单纯讲道理,就像是单位统一发的盒饭,即便不喜欢吃也没得选,接纳程度就不会很高。
有趣、好看的“心脏故事”诞生
深入分析之后,我开始动手写书。从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中筛选故事并不难,但我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故事讲得“好听”。否则,比我专业水准高的心血管专家很多,重复拷贝医学教科书的科普文章也很多,我既然下决心要写,就得写出不一样的。
此外,我在写书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心。心血管疾病非常复杂,各种知识包罗万象。专业人士做科普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大而全。而事实上,医学科普面对人民群众,他们需要了解常见、重要、接地气的知识。这就需要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遴选最合适的故事。还是拿吃饭来比喻,能做满汉全席的厨师固然厉害,但是要把家常白菜豆腐做得有滋有味,可能更费工夫。因此,我努力让自己写的心血管科普故事有趣、好看,首先使读者愿意读下去,然后重点突出老百姓最关心的常见知识,尽量做到看书之后,能潜移默化记在心里。看心脏故事,记医学知识。读完书之后,只要能记住三五点对自己或家人有用的要点,就很成功啦!
在过去的两年,我出版了两本心血管科普故事书《说句心里话》和《医生最懂你的心》。前者发行时,曾一度成为当当网生活健康类图书销售榜单冠军,后者被评选为2017年“健康中国年度杰出科普作品”。
从写科普文章,到写医学科幻小说
我虽然自幼时起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但医生的工作实在过于繁忙,文学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童年梦想。从医20多年以来,我陆陆续续撰写过近200篇医学科普文章,先后发表在《大众医学》《新民晚报》等报刊上,但很多都是工作需要。直至有一天,有同学向我推荐了刘慈欣的科幻长篇《三体》。果不其然,我被《三体》所描绘的宏伟宇宙景观、曲折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深深打动。科幻文学蕴含着对科学的追求、对知识的探索、对未来的好奇,这些都令我欲罢不能。
掩卷感慨之际,我忽然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写科幻故事呢?于是,我立即制订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利用业余时间一共写了5部短篇和1部中篇科幻小说,它们不可避免地都带有医学痕迹。2014年,我前往西班牙参加欧洲心脏病年会,在往返的飞机上,我写了科幻小说《巴塞罗那》和《不夜传奇》,前者连载于《东方早报》,后者刊登于《科幻世界》杂志。
很多朋友问我,医生工作那么忙,怎么还有時间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其实是一种放松。在文字的世界里,想象力任意驰骋,我挥斥方道、指点江山,那些人物、那些情节在指尖逐渐浮现,那是我塑造的全新世界。
“一本书,两个人”,启发我写“故事”
随心所欲编撰科幻小说是一码事,既生动又严谨地讲述心血管科普故事则是另外一码事。在准备写书的过程中,有“一本书”和“两个人”让我记忆深刻。
先说“一本书”。准备写书的时候,我反复告诉自己,写科普文章容易,但要写得让读者喜欢看,很难。这当中一定有技巧。比如,很多人觉得历史非常枯燥,但当年明月撰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却脍炙人口。何故?因为他的叙事方式另辟蹊径,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他的书杜绝了史籍常见的说教口吻,转而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让课本上的明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写实生活史。
再说“两个人”,他们都是我的病人。一提到心血管疾病,大家肯定首先想到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控制血压并不容易。我经常对病人说,降压不能靠我,得靠你们自己。高血压病人非常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我已经吃了降压药,肯定没事儿了”。实际上,服用降压药,并不等于控制了血压。就好比请客吃饭,“吃过饭了”与“吃得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宾主尽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已经服药的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做好血压监测,不仅去医院复诊的时候要请医生测量血压,自己在家里也要常备血压计测量血压,还要做好记录。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血压像河水,高低起伏,变化不断。偶然去医院测量的血压值,并不能全面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只有一边监测,一边观察,才能了解降压药的疗效,才能及时调整降压方案,事半功倍。这就好比小朋友解数学题,如果只顾埋头做题,老师或家长从不批改,也不告诉孩子对错与否,那么孩子就算做一百遍也只是徒劳无功,重复错误。因此,我经常叮嘱高血压病人要重视血压自我监测。但总有那么一些病人满不在乎。有一回,一位比较熟悉的老病人来就诊,他的血压一直控制不好。我仔细追问,发现他吃降压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脂、血糖也超标,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影响肾功能。看着他随口应付的样子,我忽然灵机一动,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我的另一个老病人,跟他情况差不多,也是百般不听劝阻,最后血压骤升导致脑干出血。幸亏抢救及时,但留下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后遗症——会突然莫名其妙哈哈大笑,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时常发作,他非常苦恼。最近,他来就诊的时候,才刚刚坐下,就是一阵突如其来的狂笑不止,足足持续了三五分钟。他说,他已经被这个后遗症弄得寝食难安、非常郁闷。我只好努力开导他,他太太也在一边安慰说:“你已经算幸运了,中风以后手脚都还能动,有多少人中风以后瘫在床上呢!再说,突然哈哈笑总比莫名其妙哭要好吧?要是动不动就大哭,更让人受不了呢!”这个“笑比哭好”的故事,我后来写在《说句心里话》里。
没想到,讲故事非常管用,那个病人听完,神情立即变得凝重。“啊!真的吗?血压搞不好这么危险?”从此以后,他每天乖乖服用降压药,认真做好血压监测。再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把记录得整整齐齐的血压小本子和病历卡一起递给我,对我说:“我可不想笑比哭好!”
从他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不是听道理。讲故事好比吃自助餐,选不选、选什么,主动权在听众手里,这样就不会产生压力;而单纯讲道理,就像是单位统一发的盒饭,即便不喜欢吃也没得选,接纳程度就不会很高。
有趣、好看的“心脏故事”诞生
深入分析之后,我开始动手写书。从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中筛选故事并不难,但我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故事讲得“好听”。否则,比我专业水准高的心血管专家很多,重复拷贝医学教科书的科普文章也很多,我既然下决心要写,就得写出不一样的。
此外,我在写书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心。心血管疾病非常复杂,各种知识包罗万象。专业人士做科普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大而全。而事实上,医学科普面对人民群众,他们需要了解常见、重要、接地气的知识。这就需要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遴选最合适的故事。还是拿吃饭来比喻,能做满汉全席的厨师固然厉害,但是要把家常白菜豆腐做得有滋有味,可能更费工夫。因此,我努力让自己写的心血管科普故事有趣、好看,首先使读者愿意读下去,然后重点突出老百姓最关心的常见知识,尽量做到看书之后,能潜移默化记在心里。看心脏故事,记医学知识。读完书之后,只要能记住三五点对自己或家人有用的要点,就很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