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用平,名庸,字正德。
1922年生于江苏南通,17岁移居上海拜王个簃为师,得吴昌硕艺术真谛。工花卉写意,善及金石书法。
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南通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顾问,南通市书法国画研究院顾问,南通市王个簃艺术馆顾问,通州市书画院名誉院长。多次在国内外办展讲学,学术交流遍及美国、日本、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
去年程十发在曹用平先生为友人画的册页上题字“三世气不泄”,十分贴切地评价了作为吴昌硕艺术传人的曹用平国画。曹用平为王个先辈的入室弟子,而王个又是吴昌硕的得意门生,三代传承,保持吴门艺术精髓不变。至今仍能画出吴昌硕风格的,唯吴派嫡系传人曹用平一人矣。
曹用平1922年生于江苏南通,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曹用平早年学画,靠大和尚指路,可能也是注定他一路走来与名师贵人有缘。
曹用平少年时,其父在南通狼山广教寺修支云塔时认识了当家和尚苇一法师。后曹用平求学于沪时,苇一法师也恰在虹口庄源大圣庙当主持,见曹用平年少志大,学画心切,苇一和尚介绍曹用平跟王个老师学画,王个赏识曹用平学画心诚和为人质朴,正式收曹用平为他的入室弟子,仪式也颇为庄重,铺红地毯,点上大红香烛,曹用平对端坐在藤椅上的王个老师磕了三个响头。那年是1938年,曹用平17岁。当时,王个正担任刘海粟校长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院国画系主任。
自此,曹用平在学艺的道路,颇有进展。但在40年代迫于生计,曹用平在父亲过世后开了家小厂养活一家,在管理工厂业务之余,仍学画不止。解放后曹用平仍一度担任公私合营的厂长、区人大代表等职,在此期间也一直追随王个老师继续学画。1953年和老师一起参加建国后大型国画展览,1957年曹用平的国画作品“杜鹃图”在全国青年美术展览会上获奖,他作为吴门的正宗传人也在全国美术界初露头角,让人惊喜。
曹用平的名字在画坛上频频亮相,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此时曹用平接近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仍以年轻人心态学习绘画,广泛吸收各种有营养的知识。婉拒老师王个提议以“合作”形式推曹用平出山,但曹用平却以再磨十年的努力答谢老师的厚意。
1980年3月在南通举办了王个、赵丹、曹简楼、曹用平四人画展(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既是上海美专学生,又是南通人)。1980年10月在上海友谊商店举办了程十发、应野平、刘旦宅、曹用平等10人画展。1982年10月曹用平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个人汇报展,时任上海中国画院第一副院长的王个老师亲自为他挑选作品,画展开幕场面热烈隆重,大获好评。此时老师王个将曹用平叫去问他对画展有什么看法,曹用平回答:“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王个听了微露宽慰之心,并语重心长地对曹用平说:“这个态度很好,应感到自己的不足,就怕舆论说好,听得舒服飘飘然,那就糟了。”“吴昌硕的艺术宝库,金石书画,内容非常丰富,我学到老也学不完,我还在练功。最近我把石鼓文重新临了一遍,每天临一鼓,站一个多小时。我是补课,学无止境。你们都要补课。”王个说毕拿起笔来写了二张横幅赠与曹用平,一幅为“奋心前闯,全力进修”。另一幅为“勤修苦练”。曹用平至今仍牢牢记住老师的赠言。
曹用平为人爽直、重义,在沪上画坛有口皆碑。为了老师的著作《王个随想录》,曹用平作为学生替老师找资料,整理手稿,翻印图片,拍摄画稿,忙上忙下,使该书顺利出版。该书内容以吴昌硕的学生王个的亲身体会,反映了吴昌硕从事金石书画诗的艺术经历和他本人建国后的艺术实践。资料极为珍贵,这是曹用平为吴门艺术的研究抢回了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
曹用平对待恩师王个的深厚情谊令人感动,除了协助老师一字一句地完成了《王个随想录》之外,还亲自策划筹建王个艺术馆,帮助完成了老师的遗愿。艺术馆于1988年12月18日在南通隆重开馆。
1990年,曹用平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享受了和老师一样的待遇,曹用平感触良深。在这之后十年,他出国讲学,国内办展览,不辞辛劳以传艺为职责,这也是他牢记恩师的教诲。2002年曹用平也向老师学习,将平生收藏的古旧字画及自己的精心之作捐赠给南通通州市政府,为此通州市也为曹用平兴建了“曹用平艺术馆”。
至今天,海派书画领军人物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和技法,仍能忠实继承者仍仅曹用平先生一人。而且吴门画派的技法规矩颇多,王个老师也是墨守成规,他的得意门生曹用平也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地继承了吴门学派。从绘画强调个性上来讲,这好像缺乏创新,但从研究吴昌硕艺术上来看,那曹用平就是活的教材了。有谁像他那样忠实无误地表现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我认为现今只有曹用平一人。
今天,我们选登曹用平的数幅近作,从中也能略见吴昌硕的高古遗风。
程十发论曹用平
现代中国美术理论家都以吴昌硕是海派画坛的始祖,他融书、画、诗、词于一体,而且笔墨技艺奔腾、豪放,内含现代艺术哲学思想,具有现代的艺术特征。观赏曹用平画师的作品时,想到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因为他是王个老师的入室弟子,继承吴派艺术绘画,论说传统渊源,那是吴门的嫡传了。
学艺术(包括国画)是不容易,难在专业技艺之外的工夫,绘画的功夫之外尚须其他修养来完善。画内有功夫尚需有画外功夫,用平画师孜孜于画桌上,而待人接物,平易中具朴质淳风,对艺术不图功利,真正达到从肺腑中出。这种平淡淳朴,真是使人难以学到的。
我们经常同外地进行艺术交流,相互合作,又是尺幅较大这种即兴式合作,往往容易画得疏散,而用平画师不先考虑自己画什么,而是考虑如何在画中统一连贯,往往由他参加的合作画比较和谐,这同他不光表现自己而是帮助别人的旨趣有关。他也古稀之年的老人,但精神抖擞,办事精细负责,作画认真勤奋。
用平画师的为人为艺都是第一流的。
这本画册的出版记录了他的艺术,同时也记录了他的为人。
我恭祝用平画师长寿,多绘好画,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