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的“教与学”对学生主体发展的影响。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做中学”,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标 学习方式 创新
新《数学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1]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那么,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生活气息,怎样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2][3]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游戏中探索,学而有趣
儿童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如果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之中,可以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灵自由,让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性的教学本是枯燥乏味,但这位教师最后组织的游戏——比比哪一格站的人多,让人耳目一新。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男生、女生都想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1平方米)多站几个人,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有的甚至把外套脱下,肩并肩,背靠背,团结一致的样子,让谁看了都会感动。谁还会说,数学教学是艰涩无趣的呢?游戏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练习巩固和提高加深三者紧密联为一体,一石击三鸟,何乐而不为?
有趣的数学游戏使人精神愉快、头脑灵活。如:两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有5个指头,任意出几个指头。一边出手,一边说数,如果谁说的数正好等于两个人伸出的指头数的和,谁就算赢。有人认为,这完全没有规律,赢都是偶然的,其实仔细分析还是有窍门的。两人手指的组合,共有36种形式,下面先分析甲出0和1的两种情况:甲:0000O0,乙:012345,当甲出0时,乙可能出0、1、2、3、4、5,和是乙出的手指数;甲:111111 乙:012345,当甲出1时,乙可能出0、l、2、3、4、5中的任何一个,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数加l。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情境中体验,学有所感
感性认识是人认知过程的起点,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甚至亲身经历。课堂上只要善于联系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如《认识人民币》,如果这样引入: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文具一条街看一看,顺便买一些文具用品。学生就欣喜地开展着销售和购物活动。这样的处理,使得数学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产生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具体丰富的生活情境,掀起了孩子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了孩子思维的涟漪,引起了无穷的遐想和学习的欲望。
三、操作中实践,以学促思
当今美国教育奉行这样一种教学观:“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学中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他们容易疲劳、厌倦,听不懂、记不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就让孩子们动起手来,让他们做一做、画一画,也可以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在实践中扩大学生的活动面。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可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去折一折。如果把它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折?并请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学生的折法多种多样。学生在动手折纸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在涂色的过程中,掌握了分数中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四、合作中交流,学有所获
新课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尽可能提供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合作交流,展开讨论,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开阔了视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收获?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经历统计的过程。产生了多种记录方法:有按图形出现的先后顺序画图记录的,有写数字记录的,有画小竖线记录的,还有的把图形分类记录的,有用打对号表示的……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不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通过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自己喜欢、方便、清楚、简洁的记录方法,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思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样学习既强化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又促进了组员的共同进步,养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团队精神。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走进孩子的心灵,因为孩子是一个个永远猜不完的谜。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中,个性得以释放,思维得以飞扬。这样的课堂,才算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J].中华教育界,1931.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J].中国教育改造,1928.
关键词 新课标 学习方式 创新
新《数学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1]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那么,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生活气息,怎样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2][3]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游戏中探索,学而有趣
儿童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活动。如果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之中,可以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灵自由,让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性的教学本是枯燥乏味,但这位教师最后组织的游戏——比比哪一格站的人多,让人耳目一新。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男生、女生都想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1平方米)多站几个人,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有的甚至把外套脱下,肩并肩,背靠背,团结一致的样子,让谁看了都会感动。谁还会说,数学教学是艰涩无趣的呢?游戏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练习巩固和提高加深三者紧密联为一体,一石击三鸟,何乐而不为?
有趣的数学游戏使人精神愉快、头脑灵活。如:两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有5个指头,任意出几个指头。一边出手,一边说数,如果谁说的数正好等于两个人伸出的指头数的和,谁就算赢。有人认为,这完全没有规律,赢都是偶然的,其实仔细分析还是有窍门的。两人手指的组合,共有36种形式,下面先分析甲出0和1的两种情况:甲:0000O0,乙:012345,当甲出0时,乙可能出0、1、2、3、4、5,和是乙出的手指数;甲:111111 乙:012345,当甲出1时,乙可能出0、l、2、3、4、5中的任何一个,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数加l。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情境中体验,学有所感
感性认识是人认知过程的起点,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甚至亲身经历。课堂上只要善于联系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如《认识人民币》,如果这样引入: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文具一条街看一看,顺便买一些文具用品。学生就欣喜地开展着销售和购物活动。这样的处理,使得数学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产生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具体丰富的生活情境,掀起了孩子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了孩子思维的涟漪,引起了无穷的遐想和学习的欲望。
三、操作中实践,以学促思
当今美国教育奉行这样一种教学观:“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学中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他们容易疲劳、厌倦,听不懂、记不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就让孩子们动起手来,让他们做一做、画一画,也可以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在实践中扩大学生的活动面。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可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去折一折。如果把它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折?并请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学生的折法多种多样。学生在动手折纸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在涂色的过程中,掌握了分数中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四、合作中交流,学有所获
新课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可以尽可能提供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合作交流,展开讨论,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开阔了视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收获?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经历统计的过程。产生了多种记录方法:有按图形出现的先后顺序画图记录的,有写数字记录的,有画小竖线记录的,还有的把图形分类记录的,有用打对号表示的……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不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通过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自己喜欢、方便、清楚、简洁的记录方法,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思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样学习既强化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又促进了组员的共同进步,养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团队精神。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走进孩子的心灵,因为孩子是一个个永远猜不完的谜。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中,个性得以释放,思维得以飞扬。这样的课堂,才算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J].中华教育界,1931.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J].中国教育改造,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