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家李镇西主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对理解到的意义作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将阅读与生活联系,用生活诠释阅读,用阅读影响生活,启发学生去理解作品并思考生活。
  这种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的导读方法,我在阅读《大地上的事情》时候进行了实践。
  我计划读这本书三次,三次阅读这本书我所指向的阅读者是:我;我和我的女儿;我和我的学生。
  一读:老师读,让文本与现实生活对话,读出情怀。老师自己阅读整本书力求吃透,要读深,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浅出,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
  读完整本书,我对作者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者苇岸是一个谦卑的圣灵。书中说“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朵云,我很自卑。”“三月连羊羔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我在窗台放空蜂蜜瓶,导致十余只胡蜂死掉。我当天写了日记,我在最后写道:“请原谅,胡蜂!”联系现实生活,这样做的人简直是异类。所以望着鸟和云会说自卑的人,我认为一定是一个对万物有着谦卑之心的人;石头冰冷,没有温度,作者却说“石头善良”,只有一个有灵性的人才会看万物都有灵性;一个竟然能跟胡蜂道歉的人,他的灵魂是圣洁的。
  作者苇岸是一个痛苦的先知。书中说:“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空气、花草。”“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联系现实生活,现在的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寻找可以休闲的地方,他们去寻找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草,他们只是在利用万物,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一份子,进行呐喊,进行申诉。苇岸去世于1999年5月19日,他在上个世纪末就感受到了动物、树木、空气、花草受到了无情的剥削,这是他的痛,这是他准确的预感,他说的话正在一一验证。他的苦在于他非常热爱农业文明,却没有办法不被工业文明推着往前。
  帕克·帕尔默所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1]
  二读:我和女儿读,让文本与童年生活对话,读出内容。之所以选择和自己的孩子读,因为苇岸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通过其作品让世人回到童年。女儿刚上高中,我想在暑假在书里让女儿再回一次童年。
  我们一起看了这本书的内容:本书用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蚂蚁、胡蜂等昆虫,麦田、白桦树等植物,麻雀、苇莺、杜鹃等鸟类,驴子、儿童、农夫等动物,风、雪等物候。我们还细看了麻雀在日出前是“鸟、鸟、鸟”的叫声,在日出后是“喳、喳、喳”的叫声,熊蜂是单枪匹马的英雄,杜鹃经常鸠占鹊巢,欺负苇莺等大地上神奇的事情。
  女儿很感兴趣,随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的窗外对着一片田野和一方池塘。小时候,我会看见田野里的野鸡,有时也有猫和狗在田野里打闹,会看见池塘里的游鱼,偶尔还会来一两只水鸟。有一天,我甚至还看到了一只黄鼠狼,长得好漂亮,那时我想跟你商量:我们收养一只黄鼠狼吧?
  从来没跟我讲过这些的女儿,因为苇岸的一本书,重回童年。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孩子们的眼里,它是昆虫中的男儿、大力士和英雄。它被这场猝不及防的寒流冻僵了,它的肢还可伸展,体还有弹性。我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我深信憑着太阳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圣,它能苏醒过来”。(它指刀螂)
  由此我想到了女儿小时候自制的一个漂亮的小纸盒,盒子里面放的是昆虫标本。这和苇岸的“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是多么一致的做法啊,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由此可见,苇岸对生命的敬畏不是他所独有的,其他人也有,比如孩子。这种敬畏是我们全人类所共有的,只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将其丢弃,苇岸的高贵之处在于他成年之后还保持着人类之初的本性。因此我们必须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读:我和学生读,让文本与日常生活对话,读出方法。开学后,我布置学生读《大地上的事情》。一周后我在班上问学生,有多少人喜欢读这本书,41位学生的班级只有2位举手。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他们说没有故事情节,太深奥。
  我说:我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我要交给你们一项任务,我做学生,你们做老师,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让我喜欢上这本书。
  孩子们对指导老师读书很感兴趣,于是教了我好多方法。
  方法一:本书主旨和多篇中考阅读文章一致,读了对中考有好处。
  他们列举了三年镇江市中考阅读片段:
  2013年镇江市中考阅读《记忆的版图》选段: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
  2015年镇江市中考阅读《当河床开始回忆河流》选段: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
  2016年镇江市中考阅读《捕风者》选段: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确实,这三年的中考阅读都表达了对消逝的故乡、河流、风声的怀念和悲伤。而《大地上的事情》就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学生从考学角度找到了看这本书的动力。
  方法二:这本书有很多插图,符合十几岁孩子的认知规律。
  这本书有二十几张插图,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有二十四张照片,很好的记录了田野的四季变化。1998年2月,苇岸开始为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拍照和记录,每个节气的上午9点,在其居住的小区东部田野的那棵钻天杨下,面朝南方,对同一画面拍摄一张照片,记录天气情况及所见所闻。
  方法三:自己给书配插图。
  苇岸1988年11月2日日记“从小路穿过时,枯草中还会蹦起蚂蚱,这是青黄色的、身体半透明钻在稻田中的蚂蚱。它们的动作已经迟缓了,伸手就可以拿到,死了的尸体是苍白的。”根据这段文字,你可以到田野里去找蚂蚱,进行拍照帮这段文字配图。   书中苇岸《二十四节气》秋分(9月23日)“丝瓜的五瓣黄花仍然向阳开放,蜜蜂、蝴蝶依然在采蜜。绿色渐渐消退,似秋水渐渐清澈。”学生说你可以9月23日这一天也去拍一张丝瓜照片,和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看看1989年的9月23日和2017年的9月23日的丝瓜的异同。孩子们不仅表现出给书配插图的兴趣,而且也得通过第一步阅读,才能达到第二步配插图。因此他们说的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如何从阅读输入到输出的问题。
  方法四:大地上的朗读。
  孩子们说《大地上的事情》适合到大地上朗读。于是我们就带着书到操场上阅读。我们学校整个操场都被塑胶给封住了,除了一块扇形地面,那是掷实心球的场地,地表裸露,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已经杂草丛生。塑胶操场和扇形草地的比例,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悲哀。
  当我们将脚踏入草丛,孩子们惊喜的叫起来,蚂蚱,好多蚂蚱!孩子们在仅有的这么一小块草地上发现了狗尾巴草、小野花、蟋蟀等各种植物和昆虫。在蓝天下,在清风中,在草地上,我们开始了阅读。在这儿,孩子们的心更贴近文字、贴近作者、贴近自然。
  方法五:我们也写观察笔记。
  《大地上的事情》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一部诗性之书。作者在这本书里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他是安静的、恭敬的、肃穆的。他把自己作为万物的一份子,用站姿、躬身、侧耳等姿势来观察着万物。特别是他的《二十四节气》,他坚持拍照,如实记录农时节气的情况,这种坚持和记录让孩子们赞叹。
  孩子们提出我们自己也可以写观察笔记。其中一个孩子在国庆八天假期期间,种了一盆油菜籽,坚持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拍照记录,经过八天的观察,最后他由衷的发出生命是值得敬畏的感叹。
  方法六:要读懂,得联系生活。
  这本书里有些哲思的句子,孩子们说太深奥,但是联系生活就看懂了。因为知识的学习不是来自于阅读内容,而是来自于对内容的加工、思考或反思。[2]
  比如苇岸写于1988年5月2日《泥土就在我身旁》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午同姑姑到田里种花生,阳光照耀,轻风拂面,空气清新,土地松软,人类还有什么劳动能同在土地上的劳动相比呢?劳动中的舒畅感,精神的明澈,我很想说“劳动万岁”。
  孩子们说劳动会让精神明澈,不理解。但是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初三的孩子临近中考,有懈怠之意。那个周末,他就到田里帮奶奶打油菜籽。劳动完之后,他感受到了奶奶的不易,劳动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启迪,发生了转变,不能不说劳动能让人精神明澈。
  這本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我注视着男孩和女孩在一起做游戏,这游戏是每个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的大人都做过的。大人们告别了童年,就将游戏像玩具一样丢在了一边。但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孩子们就谈起了在街上看到的一幕:有一个五岁左右的的小女孩,骑在玩具车上,车后筐里躺着一个啃了一口的苹果。她手里拿着折弯了的纸牌,贴到耳朵上,大声的说:“喂!我是出租车司机,你是要去开心农场吗?你等一下,我马上就到。”远处她的弟弟手里也拿着纸牌,学着接电话的样子说:“你快点,我赶时间呢!”
  谈到这个故事,大家深刻体会到“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总之,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用生活来阅读,让我和孩子们更好的认识和走进了《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为无数孩子和大人找到了隐秘的心灵回归之路。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EricJensen等.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真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有三个境界:文本的语言艺术境界、作者情怀境界和读者个性创造境界。这三个境界中,第一境界是基础的、初步的,是指向文本语言把握、作品内容理解的,是进入二三两个境界的铺垫。第二个境界是渐进的、深入的,是读者持着文字与作者对话交流,感悟作者情怀,探求文本真实,实现与作者在思想和心灵上的相通。第三个境界是独特的、多元的,是立足于学生认知、思维、经验等基本素养对文本的自我发现与个性思考,
也许很多老师会有相同的感慨,一首《琵琶行》上完,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学到什么。学生也学得一头雾水。当笔者再次拿起文本备课,反思这个问题时,发现《琵琶行》这首长篇叙事诗,教学容量相当大,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被贬男人酸楚、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进入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说:“结合练习前三题,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一些精彩片段和重难点问题,做一些鉴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篇课文所在的第四单元人文要素可以提炼为“人生之舟”。人的一生如在尘世之中漂泊,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要度其一生,需有人生之舟。这个单元的四篇选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如何解读《植树的牧羊
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甜甜的泥土》为例,探讨如何在小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追求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我们能透过其表象,领悟其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能使人心情愉快,使内心有所触动,这就是审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进行
纵观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虽已考查了整整十年,三年散文七年小说,近几年是散文与小说呈轮考趋势。但每年的得分率却极其低下,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和考生。面对开放而灵活的探究题考点,难道真的令我们束手无策吗?  《江苏语文高考说明》在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考点中明确要求: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
郑桂华,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第二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教育部“国培”——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授课教师,上海教育考试院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著作:《语文教学的反思与
鲁迅作品文本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的主题就是鲁迅,初中语文教材有鲁迅三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个高中生对鲁迅已有相当的了解了。那么,面对《纪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纪》
“钟爱”的对象,能否是“木叶”?  “林文”开头一段是这样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
(清)王夫之说:“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作文的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石壁》)人们看待同一个事物,由于各自的思想立场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作文的立意
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设计,从高一下学期起,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主,而高一上学期,还是延续初中的记叙文写作。为使学生在一学期的记叙文写作中得到有效训练,切实取得情感表达水平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笔者在以往尝试的基础上,把叙事与想象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有意识地依托教材中的历史题材,设计出一系列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随笔写作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对于形式众多、审题难度高的各类作文题,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