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家李镇西主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对理解到的意义作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将阅读与生活联系,用生活诠释阅读,用阅读影响生活,启发学生去理解作品并思考生活。
这种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的导读方法,我在阅读《大地上的事情》时候进行了实践。
我计划读这本书三次,三次阅读这本书我所指向的阅读者是:我;我和我的女儿;我和我的学生。
一读:老师读,让文本与现实生活对话,读出情怀。老师自己阅读整本书力求吃透,要读深,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浅出,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
读完整本书,我对作者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者苇岸是一个谦卑的圣灵。书中说“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朵云,我很自卑。”“三月连羊羔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我在窗台放空蜂蜜瓶,导致十余只胡蜂死掉。我当天写了日记,我在最后写道:“请原谅,胡蜂!”联系现实生活,这样做的人简直是异类。所以望着鸟和云会说自卑的人,我认为一定是一个对万物有着谦卑之心的人;石头冰冷,没有温度,作者却说“石头善良”,只有一个有灵性的人才会看万物都有灵性;一个竟然能跟胡蜂道歉的人,他的灵魂是圣洁的。
作者苇岸是一个痛苦的先知。书中说:“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空气、花草。”“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联系现实生活,现在的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寻找可以休闲的地方,他们去寻找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草,他们只是在利用万物,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一份子,进行呐喊,进行申诉。苇岸去世于1999年5月19日,他在上个世纪末就感受到了动物、树木、空气、花草受到了无情的剥削,这是他的痛,这是他准确的预感,他说的话正在一一验证。他的苦在于他非常热爱农业文明,却没有办法不被工业文明推着往前。
帕克·帕尔默所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1]
二读:我和女儿读,让文本与童年生活对话,读出内容。之所以选择和自己的孩子读,因为苇岸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通过其作品让世人回到童年。女儿刚上高中,我想在暑假在书里让女儿再回一次童年。
我们一起看了这本书的内容:本书用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蚂蚁、胡蜂等昆虫,麦田、白桦树等植物,麻雀、苇莺、杜鹃等鸟类,驴子、儿童、农夫等动物,风、雪等物候。我们还细看了麻雀在日出前是“鸟、鸟、鸟”的叫声,在日出后是“喳、喳、喳”的叫声,熊蜂是单枪匹马的英雄,杜鹃经常鸠占鹊巢,欺负苇莺等大地上神奇的事情。
女儿很感兴趣,随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的窗外对着一片田野和一方池塘。小时候,我会看见田野里的野鸡,有时也有猫和狗在田野里打闹,会看见池塘里的游鱼,偶尔还会来一两只水鸟。有一天,我甚至还看到了一只黄鼠狼,长得好漂亮,那时我想跟你商量:我们收养一只黄鼠狼吧?
从来没跟我讲过这些的女儿,因为苇岸的一本书,重回童年。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孩子们的眼里,它是昆虫中的男儿、大力士和英雄。它被这场猝不及防的寒流冻僵了,它的肢还可伸展,体还有弹性。我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我深信憑着太阳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圣,它能苏醒过来”。(它指刀螂)
由此我想到了女儿小时候自制的一个漂亮的小纸盒,盒子里面放的是昆虫标本。这和苇岸的“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是多么一致的做法啊,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由此可见,苇岸对生命的敬畏不是他所独有的,其他人也有,比如孩子。这种敬畏是我们全人类所共有的,只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将其丢弃,苇岸的高贵之处在于他成年之后还保持着人类之初的本性。因此我们必须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读:我和学生读,让文本与日常生活对话,读出方法。开学后,我布置学生读《大地上的事情》。一周后我在班上问学生,有多少人喜欢读这本书,41位学生的班级只有2位举手。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他们说没有故事情节,太深奥。
我说:我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我要交给你们一项任务,我做学生,你们做老师,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让我喜欢上这本书。
孩子们对指导老师读书很感兴趣,于是教了我好多方法。
方法一:本书主旨和多篇中考阅读文章一致,读了对中考有好处。
他们列举了三年镇江市中考阅读片段:
2013年镇江市中考阅读《记忆的版图》选段: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
2015年镇江市中考阅读《当河床开始回忆河流》选段: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
2016年镇江市中考阅读《捕风者》选段: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确实,这三年的中考阅读都表达了对消逝的故乡、河流、风声的怀念和悲伤。而《大地上的事情》就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学生从考学角度找到了看这本书的动力。
方法二:这本书有很多插图,符合十几岁孩子的认知规律。
这本书有二十几张插图,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有二十四张照片,很好的记录了田野的四季变化。1998年2月,苇岸开始为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拍照和记录,每个节气的上午9点,在其居住的小区东部田野的那棵钻天杨下,面朝南方,对同一画面拍摄一张照片,记录天气情况及所见所闻。
方法三:自己给书配插图。
苇岸1988年11月2日日记“从小路穿过时,枯草中还会蹦起蚂蚱,这是青黄色的、身体半透明钻在稻田中的蚂蚱。它们的动作已经迟缓了,伸手就可以拿到,死了的尸体是苍白的。”根据这段文字,你可以到田野里去找蚂蚱,进行拍照帮这段文字配图。 书中苇岸《二十四节气》秋分(9月23日)“丝瓜的五瓣黄花仍然向阳开放,蜜蜂、蝴蝶依然在采蜜。绿色渐渐消退,似秋水渐渐清澈。”学生说你可以9月23日这一天也去拍一张丝瓜照片,和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看看1989年的9月23日和2017年的9月23日的丝瓜的异同。孩子们不仅表现出给书配插图的兴趣,而且也得通过第一步阅读,才能达到第二步配插图。因此他们说的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如何从阅读输入到输出的问题。
方法四:大地上的朗读。
孩子们说《大地上的事情》适合到大地上朗读。于是我们就带着书到操场上阅读。我们学校整个操场都被塑胶给封住了,除了一块扇形地面,那是掷实心球的场地,地表裸露,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已经杂草丛生。塑胶操场和扇形草地的比例,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悲哀。
当我们将脚踏入草丛,孩子们惊喜的叫起来,蚂蚱,好多蚂蚱!孩子们在仅有的这么一小块草地上发现了狗尾巴草、小野花、蟋蟀等各种植物和昆虫。在蓝天下,在清风中,在草地上,我们开始了阅读。在这儿,孩子们的心更贴近文字、贴近作者、贴近自然。
方法五:我们也写观察笔记。
《大地上的事情》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一部诗性之书。作者在这本书里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他是安静的、恭敬的、肃穆的。他把自己作为万物的一份子,用站姿、躬身、侧耳等姿势来观察着万物。特别是他的《二十四节气》,他坚持拍照,如实记录农时节气的情况,这种坚持和记录让孩子们赞叹。
孩子们提出我们自己也可以写观察笔记。其中一个孩子在国庆八天假期期间,种了一盆油菜籽,坚持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拍照记录,经过八天的观察,最后他由衷的发出生命是值得敬畏的感叹。
方法六:要读懂,得联系生活。
这本书里有些哲思的句子,孩子们说太深奥,但是联系生活就看懂了。因为知识的学习不是来自于阅读内容,而是来自于对内容的加工、思考或反思。[2]
比如苇岸写于1988年5月2日《泥土就在我身旁》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午同姑姑到田里种花生,阳光照耀,轻风拂面,空气清新,土地松软,人类还有什么劳动能同在土地上的劳动相比呢?劳动中的舒畅感,精神的明澈,我很想说“劳动万岁”。
孩子们说劳动会让精神明澈,不理解。但是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初三的孩子临近中考,有懈怠之意。那个周末,他就到田里帮奶奶打油菜籽。劳动完之后,他感受到了奶奶的不易,劳动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启迪,发生了转变,不能不说劳动能让人精神明澈。
這本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我注视着男孩和女孩在一起做游戏,这游戏是每个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的大人都做过的。大人们告别了童年,就将游戏像玩具一样丢在了一边。但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孩子们就谈起了在街上看到的一幕:有一个五岁左右的的小女孩,骑在玩具车上,车后筐里躺着一个啃了一口的苹果。她手里拿着折弯了的纸牌,贴到耳朵上,大声的说:“喂!我是出租车司机,你是要去开心农场吗?你等一下,我马上就到。”远处她的弟弟手里也拿着纸牌,学着接电话的样子说:“你快点,我赶时间呢!”
谈到这个故事,大家深刻体会到“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总之,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用生活来阅读,让我和孩子们更好的认识和走进了《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为无数孩子和大人找到了隐秘的心灵回归之路。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EricJensen等.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这种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的导读方法,我在阅读《大地上的事情》时候进行了实践。
我计划读这本书三次,三次阅读这本书我所指向的阅读者是:我;我和我的女儿;我和我的学生。
一读:老师读,让文本与现实生活对话,读出情怀。老师自己阅读整本书力求吃透,要读深,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浅出,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
读完整本书,我对作者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者苇岸是一个谦卑的圣灵。书中说“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朵云,我很自卑。”“三月连羊羔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我在窗台放空蜂蜜瓶,导致十余只胡蜂死掉。我当天写了日记,我在最后写道:“请原谅,胡蜂!”联系现实生活,这样做的人简直是异类。所以望着鸟和云会说自卑的人,我认为一定是一个对万物有着谦卑之心的人;石头冰冷,没有温度,作者却说“石头善良”,只有一个有灵性的人才会看万物都有灵性;一个竟然能跟胡蜂道歉的人,他的灵魂是圣洁的。
作者苇岸是一个痛苦的先知。书中说:“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空气、花草。”“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联系现实生活,现在的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寻找可以休闲的地方,他们去寻找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草,他们只是在利用万物,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万物的一份子,进行呐喊,进行申诉。苇岸去世于1999年5月19日,他在上个世纪末就感受到了动物、树木、空气、花草受到了无情的剥削,这是他的痛,这是他准确的预感,他说的话正在一一验证。他的苦在于他非常热爱农业文明,却没有办法不被工业文明推着往前。
帕克·帕尔默所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1]
二读:我和女儿读,让文本与童年生活对话,读出内容。之所以选择和自己的孩子读,因为苇岸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通过其作品让世人回到童年。女儿刚上高中,我想在暑假在书里让女儿再回一次童年。
我们一起看了这本书的内容:本书用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蚂蚁、胡蜂等昆虫,麦田、白桦树等植物,麻雀、苇莺、杜鹃等鸟类,驴子、儿童、农夫等动物,风、雪等物候。我们还细看了麻雀在日出前是“鸟、鸟、鸟”的叫声,在日出后是“喳、喳、喳”的叫声,熊蜂是单枪匹马的英雄,杜鹃经常鸠占鹊巢,欺负苇莺等大地上神奇的事情。
女儿很感兴趣,随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的窗外对着一片田野和一方池塘。小时候,我会看见田野里的野鸡,有时也有猫和狗在田野里打闹,会看见池塘里的游鱼,偶尔还会来一两只水鸟。有一天,我甚至还看到了一只黄鼠狼,长得好漂亮,那时我想跟你商量:我们收养一只黄鼠狼吧?
从来没跟我讲过这些的女儿,因为苇岸的一本书,重回童年。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孩子们的眼里,它是昆虫中的男儿、大力士和英雄。它被这场猝不及防的寒流冻僵了,它的肢还可伸展,体还有弹性。我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我深信憑着太阳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圣,它能苏醒过来”。(它指刀螂)
由此我想到了女儿小时候自制的一个漂亮的小纸盒,盒子里面放的是昆虫标本。这和苇岸的“将它放下,并安置妥当”是多么一致的做法啊,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由此可见,苇岸对生命的敬畏不是他所独有的,其他人也有,比如孩子。这种敬畏是我们全人类所共有的,只是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将其丢弃,苇岸的高贵之处在于他成年之后还保持着人类之初的本性。因此我们必须勿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读:我和学生读,让文本与日常生活对话,读出方法。开学后,我布置学生读《大地上的事情》。一周后我在班上问学生,有多少人喜欢读这本书,41位学生的班级只有2位举手。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他们说没有故事情节,太深奥。
我说:我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我要交给你们一项任务,我做学生,你们做老师,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让我喜欢上这本书。
孩子们对指导老师读书很感兴趣,于是教了我好多方法。
方法一:本书主旨和多篇中考阅读文章一致,读了对中考有好处。
他们列举了三年镇江市中考阅读片段:
2013年镇江市中考阅读《记忆的版图》选段: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
2015年镇江市中考阅读《当河床开始回忆河流》选段: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
2016年镇江市中考阅读《捕风者》选段: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确实,这三年的中考阅读都表达了对消逝的故乡、河流、风声的怀念和悲伤。而《大地上的事情》就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学生从考学角度找到了看这本书的动力。
方法二:这本书有很多插图,符合十几岁孩子的认知规律。
这本书有二十几张插图,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有二十四张照片,很好的记录了田野的四季变化。1998年2月,苇岸开始为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拍照和记录,每个节气的上午9点,在其居住的小区东部田野的那棵钻天杨下,面朝南方,对同一画面拍摄一张照片,记录天气情况及所见所闻。
方法三:自己给书配插图。
苇岸1988年11月2日日记“从小路穿过时,枯草中还会蹦起蚂蚱,这是青黄色的、身体半透明钻在稻田中的蚂蚱。它们的动作已经迟缓了,伸手就可以拿到,死了的尸体是苍白的。”根据这段文字,你可以到田野里去找蚂蚱,进行拍照帮这段文字配图。 书中苇岸《二十四节气》秋分(9月23日)“丝瓜的五瓣黄花仍然向阳开放,蜜蜂、蝴蝶依然在采蜜。绿色渐渐消退,似秋水渐渐清澈。”学生说你可以9月23日这一天也去拍一张丝瓜照片,和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看看1989年的9月23日和2017年的9月23日的丝瓜的异同。孩子们不仅表现出给书配插图的兴趣,而且也得通过第一步阅读,才能达到第二步配插图。因此他们说的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如何从阅读输入到输出的问题。
方法四:大地上的朗读。
孩子们说《大地上的事情》适合到大地上朗读。于是我们就带着书到操场上阅读。我们学校整个操场都被塑胶给封住了,除了一块扇形地面,那是掷实心球的场地,地表裸露,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已经杂草丛生。塑胶操场和扇形草地的比例,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悲哀。
当我们将脚踏入草丛,孩子们惊喜的叫起来,蚂蚱,好多蚂蚱!孩子们在仅有的这么一小块草地上发现了狗尾巴草、小野花、蟋蟀等各种植物和昆虫。在蓝天下,在清风中,在草地上,我们开始了阅读。在这儿,孩子们的心更贴近文字、贴近作者、贴近自然。
方法五:我们也写观察笔记。
《大地上的事情》是一本记录消逝的观察笔记,一部诗性之书。作者在这本书里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他是安静的、恭敬的、肃穆的。他把自己作为万物的一份子,用站姿、躬身、侧耳等姿势来观察着万物。特别是他的《二十四节气》,他坚持拍照,如实记录农时节气的情况,这种坚持和记录让孩子们赞叹。
孩子们提出我们自己也可以写观察笔记。其中一个孩子在国庆八天假期期间,种了一盆油菜籽,坚持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拍照记录,经过八天的观察,最后他由衷的发出生命是值得敬畏的感叹。
方法六:要读懂,得联系生活。
这本书里有些哲思的句子,孩子们说太深奥,但是联系生活就看懂了。因为知识的学习不是来自于阅读内容,而是来自于对内容的加工、思考或反思。[2]
比如苇岸写于1988年5月2日《泥土就在我身旁》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午同姑姑到田里种花生,阳光照耀,轻风拂面,空气清新,土地松软,人类还有什么劳动能同在土地上的劳动相比呢?劳动中的舒畅感,精神的明澈,我很想说“劳动万岁”。
孩子们说劳动会让精神明澈,不理解。但是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初三的孩子临近中考,有懈怠之意。那个周末,他就到田里帮奶奶打油菜籽。劳动完之后,他感受到了奶奶的不易,劳动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启迪,发生了转变,不能不说劳动能让人精神明澈。
這本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我注视着男孩和女孩在一起做游戏,这游戏是每个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的大人都做过的。大人们告别了童年,就将游戏像玩具一样丢在了一边。但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孩子们就谈起了在街上看到的一幕:有一个五岁左右的的小女孩,骑在玩具车上,车后筐里躺着一个啃了一口的苹果。她手里拿着折弯了的纸牌,贴到耳朵上,大声的说:“喂!我是出租车司机,你是要去开心农场吗?你等一下,我马上就到。”远处她的弟弟手里也拿着纸牌,学着接电话的样子说:“你快点,我赶时间呢!”
谈到这个故事,大家深刻体会到“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总之,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用生活来阅读,让我和孩子们更好的认识和走进了《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为无数孩子和大人找到了隐秘的心灵回归之路。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EricJensen等.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