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才过了没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小四,记得十五回家哦,早一点来。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着橘树飞了飞,黄瓜、豆角可以下种了;六月稻子扬花了……最最重要的——他知道哪一天是八月十五,而且是阴历的。那个日子似乎对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日子越来越成为他每年的节点,在他的生命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父亲生于1926年,今年93岁。年轻时外出求学,投笔从戎在外多年,回地方后工作忙,也难得回趟老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许多事他忘记了,就连他引以为荣的参军的日子也不记得,母亲的生日还有我们几姐妹的生日在他心里就更没有概念了。现在除了八月十五的日子记得牢,还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了,那就是“过会”。
“过会”是父亲老家江西玉山下镇的习俗。不知道起始于哪个朝代,年年要过。每村时间各不相同,从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开始,一直到十月十五,每村一天。“过会”的来历没人说得清楚,有说法是秋收后,感謝菩萨土地护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要抬着菩萨巡游,菩萨巡游的村是有荣耀的,相当的热闹和受重视。“过会”的村就好像开了庙会一样热闹,重视程度堪比过年,甚至于比过年还重视。要放鞭炮,要打麻子粿,要请亲朋好友相聚。也有说是忙完秋收,一年农事稍歇,农家借此热闹热闹,感天谢地,庆祝丰收,感谢亲朋好友。现在“过会”没有抬着菩萨的形式了,但请亲朋好友相聚成为了最温馨的习俗。
父亲老家占畈村的“过会”在阴历的九月十五。每年快到了那个时节,父亲就坐卧不安,这里弄弄,那里翻翻,把他藏的一些东西翻出来,如我们送他的好茶、糕点、衣物等,准备拿到乡下送人。当桂花的香味浓郁得让人迷醉的时候,我就想,父亲该来电话了。
果不然,十五还差三天,父亲的电话就来了。父亲平时说话软软的,我们要很用力才知道他的意思,他的耳朵也背了,常常我说东他说西。现在,父亲声音很大,语句清楚,似乎也听到了我的答复。
十五这天,一大早我就开车出发赶到了玉山。父亲准备妥当,穿戴整齐等在门口。我们说要去买点东西便便手,父亲说不用不用,“过会”是不用带东西去的,只要带张嘴去吃就行,这是习俗。母亲白了父亲一眼,说,东西他早就准备好了。你父亲激动得很呀,都准备好几天了。
以前,我是很嫌恶玉山下镇占畈这个老家的,妈妈说那是个穷地方,穷山恶水。山是光秃秃的,柴都没得烧,只能去铲草皮晒干了来烧。人多田少,粮食不够吃,长年吃红薯稀饭。还没有水,用水困难,村中就一个池塘,吃的水从那里挑,尿桶也在那里洗。所以,我们都不太喜欢回老家。
这几年,年年陪父亲回去“过会”,那种对故乡的嫌弃不知道怎么就没有了。故乡用上了液化气、自来水。乡里人的眼神如今也变了,不像小时候看城里人,是怯怯的、羡慕的,有一点儿悲苦还有那么一点儿的不自在。现在,他们温和、热情,透着自信和富足。我也和父亲一样越来越盼望“过会”这一天。
堂弟家的大院子摆放着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蜂箱,蜜蜂在院子的花丛中兴奋地飞来飞去。老母鸡忙着带一窝小鸡在草丛花间穿梭。黄狗没工夫搭理到访的客人,闭着眼躺在草堆上养神。这鸡和狗都是见过世面的,走过祖国的万水千山。堂弟夫妻俩干的是甜蜜的事业,是赶春人。送走了占畈的春天,清明节后,他们的蜜蜂“集团军”就浩浩荡荡地乘大卡车北上,在东北和春住。在白山黑水中追花逐香,面向山野,春暖花开。这鸡这狗也跟随着去追逐诗和远方。堂弟夫妻俩和他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大家子,在外漂泊半年左右会在“过会”前准时回家。堂弟的一个孩子自己创业,一个孩子读大学。家里三层楼房,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生活算不上很殷实,却也过得平实、满足。
堂屋里坐满了客人,堂弟笑眯眯地招呼着倒茶递烟,茶香氤氲。老人嗑瓜子、喝茶、唠家常,小孩儿跑来跑去;房檐下,几个年轻人一上一下地在着打麻子粿。打麻子粿是“过会”的重要仪式,麻子粿也是“过会”待客的美味和随手礼。刚打下的新稻打麻子粿鲜香甜糯,深受大家的喜爱。厨房炊烟萦绕,菜香饭香,菜一碟碟、一碗碗叠放在木桌上,炉膛里火旺旺地发出“呼呼”声。弟妹脸被映得通红,挥舞着锅铲左一下右一下,锅“锵锵”响。
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说着闲话,最开心的是73岁的四婶。四婶把她的吃饭家什摆出来,唢呐、喇叭、笛子,给我们吹起来,还清唱了一首歌。我说四婶,你怎么会唱这些歌,还会吹这些玩意儿?她说,自己琢磨着学的呀。她翻出本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首首歌词,像《千年等一回》《孟姜女》等,悲的喜的都有。我四婶有着一副好嗓子,人活泼聪明,学什么像什么。乡下人家逢着有红白喜事,要请串堂班来热闹热闹,吹喇叭唱戏,四婶经常跟在后面观摩学艺,觍着脸搭讪,慢慢就混进了串堂班子,跟着一帮民间艺人走四方,吃千家饭,赚一点儿小钱贴补家用。
我们经常和她开玩笑,为什么会嫁给老实巴交的四叔?她不无恨恨地说,还不是那个老媒婆骗死人了,说得个天花乱坠,其实是木头死人一个。四叔不太爱说话,除了干农活儿就是闷着头在家扫地。四婶以前常常叹息:木头,你就不会到外面去找找食呀?家都被你扫穷了。其实,真不能怪我四叔,那个年代,这不能搞,那也不行,把生产力生生地束缚了,力气没处使,只能在家扫地了。
四婶又搬出个黄灿灿、金闪闪的玩意儿,用一块干净毛巾抹拭几下,抱身前,鼓起腮帮子吹起来,萨克斯的《回家》旋律在农村小院响起,亲戚朋友闻声围过来叫好,狗兴奋了也想凑个热闹,却被小孩子踢边边上去了。
有人打趣说,四婶,你咋不上《春晚》呢?四婶抬起头,扬声说,你四婶我想去呀!我想上《妈妈咪呀》,正准备报名呢,就不知道它收不收我这把年纪的人?有人说,我去问问。那你舍得花钱呀?四婶说,又不是没钱,几万块钱还是有的。四婶在村里算是时髦的人,早就有了“座驾”——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开着它,在农村小道上奔来奔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的农村红白喜事,也煞是春风得意。 吃过中饭,我陪着父亲到村里转转。村庄极少有颓塌残败的旧房子,茅屋长成了楼房,有的屋顶上还用上了金色琉璃瓦,但是许多房子却是空的,没住人。父亲家的老屋早几年就拆了,也建起了楼房。现在门长年锁着,堂弟一家都在外面打工。从前的房子你挨着我,我牵着你,邻里如一家人;现在的房子独立生长,多了洋气,人却变得陌生了。父亲这里走走,那家望望。我知道父亲很想找个故人聊聊天,聊聊他的乡情乡愁,聊一些往事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但没有什么人“笑问客从何处来”。当然,父亲已经很老了,老得老房子门前的老橘树也不认得他了。和他同輩的许多人已老去,许多人外出走了,也有年轻后辈生长出来,也有外乡人进来,我们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们。随着宗祠最后一根屋梁的崩塌,人们之间就没有了从前的牵牵扯扯,没有了宗亲。如果没有堂哥、堂弟,没有亲戚,我都不能证明我与这个地方存在着某种联系,不能证明我与躺在泥土里的祖先有着血脉的联系,不能证明我的身体里藏着这山、这水的密码。如果没有延续至今的“过会”习俗,我可能也不会年年来,或者经常来。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情,走着走着就没了。
看着人来人往,看着孩子追逐玩闹,听着农家小院里的打闹哄笑声,看着炊烟在村子袅袅飘着,年事已高的父亲呼吸粗重得像拉风箱。父亲的眼眸已浑浊,背已佝偻,走路和站立要靠手杖的支撑,但他的眼睛却四处转动,透着贪婪。父亲多次感慨地说,早生了十年,早生了十年啊!父亲垂垂老矣,他把自己当作世间的客人。但他不甘心啊,风景无限好,可他却像无力绽放的花,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就成了风景,天涯归人却成了自己家乡的局外人。他已老了,他的梦想和希冀的翅膀已飞不动了。
我理解父亲回家“过会”的心情。他生长在这里,他的祖先在这个村子里,繁华和疮痍在这个村子,贫穷和欢笑在这个村子,祖祖辈辈生和死都在这个村子里延续、消亡。作为这个村子的子孙,父亲就像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一棵庄稼。这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生命之源。如今他老了,他尤其需要从故乡汲取养分,获取生命的活力,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需要母亲乳汁的喂养。对故乡的眷恋是父亲生命的动力源,故乡是父亲的加油站,借着“过会”这个温馨的习俗,父亲一次次获得和病痛斗争的力量,拒绝了一次次死神的召唤。
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感恩占畈这片土地给予我飞翔的翅膀、飞翔的动力,感谢“过会”,让我们沧桑过后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回家的时候,亲戚给我们车塞满了芋头、红薯、黄豆、粽子,香甜的麻子粿。故乡永远是我们温馨的回忆,亲人的情义永远是我们心里的暖。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段 明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着橘树飞了飞,黄瓜、豆角可以下种了;六月稻子扬花了……最最重要的——他知道哪一天是八月十五,而且是阴历的。那个日子似乎对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日子越来越成为他每年的节点,在他的生命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父亲生于1926年,今年93岁。年轻时外出求学,投笔从戎在外多年,回地方后工作忙,也难得回趟老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许多事他忘记了,就连他引以为荣的参军的日子也不记得,母亲的生日还有我们几姐妹的生日在他心里就更没有概念了。现在除了八月十五的日子记得牢,还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了,那就是“过会”。
“过会”是父亲老家江西玉山下镇的习俗。不知道起始于哪个朝代,年年要过。每村时间各不相同,从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开始,一直到十月十五,每村一天。“过会”的来历没人说得清楚,有说法是秋收后,感謝菩萨土地护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要抬着菩萨巡游,菩萨巡游的村是有荣耀的,相当的热闹和受重视。“过会”的村就好像开了庙会一样热闹,重视程度堪比过年,甚至于比过年还重视。要放鞭炮,要打麻子粿,要请亲朋好友相聚。也有说是忙完秋收,一年农事稍歇,农家借此热闹热闹,感天谢地,庆祝丰收,感谢亲朋好友。现在“过会”没有抬着菩萨的形式了,但请亲朋好友相聚成为了最温馨的习俗。
父亲老家占畈村的“过会”在阴历的九月十五。每年快到了那个时节,父亲就坐卧不安,这里弄弄,那里翻翻,把他藏的一些东西翻出来,如我们送他的好茶、糕点、衣物等,准备拿到乡下送人。当桂花的香味浓郁得让人迷醉的时候,我就想,父亲该来电话了。
果不然,十五还差三天,父亲的电话就来了。父亲平时说话软软的,我们要很用力才知道他的意思,他的耳朵也背了,常常我说东他说西。现在,父亲声音很大,语句清楚,似乎也听到了我的答复。
十五这天,一大早我就开车出发赶到了玉山。父亲准备妥当,穿戴整齐等在门口。我们说要去买点东西便便手,父亲说不用不用,“过会”是不用带东西去的,只要带张嘴去吃就行,这是习俗。母亲白了父亲一眼,说,东西他早就准备好了。你父亲激动得很呀,都准备好几天了。
以前,我是很嫌恶玉山下镇占畈这个老家的,妈妈说那是个穷地方,穷山恶水。山是光秃秃的,柴都没得烧,只能去铲草皮晒干了来烧。人多田少,粮食不够吃,长年吃红薯稀饭。还没有水,用水困难,村中就一个池塘,吃的水从那里挑,尿桶也在那里洗。所以,我们都不太喜欢回老家。
这几年,年年陪父亲回去“过会”,那种对故乡的嫌弃不知道怎么就没有了。故乡用上了液化气、自来水。乡里人的眼神如今也变了,不像小时候看城里人,是怯怯的、羡慕的,有一点儿悲苦还有那么一点儿的不自在。现在,他们温和、热情,透着自信和富足。我也和父亲一样越来越盼望“过会”这一天。
堂弟家的大院子摆放着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蜂箱,蜜蜂在院子的花丛中兴奋地飞来飞去。老母鸡忙着带一窝小鸡在草丛花间穿梭。黄狗没工夫搭理到访的客人,闭着眼躺在草堆上养神。这鸡和狗都是见过世面的,走过祖国的万水千山。堂弟夫妻俩干的是甜蜜的事业,是赶春人。送走了占畈的春天,清明节后,他们的蜜蜂“集团军”就浩浩荡荡地乘大卡车北上,在东北和春住。在白山黑水中追花逐香,面向山野,春暖花开。这鸡这狗也跟随着去追逐诗和远方。堂弟夫妻俩和他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大家子,在外漂泊半年左右会在“过会”前准时回家。堂弟的一个孩子自己创业,一个孩子读大学。家里三层楼房,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生活算不上很殷实,却也过得平实、满足。
堂屋里坐满了客人,堂弟笑眯眯地招呼着倒茶递烟,茶香氤氲。老人嗑瓜子、喝茶、唠家常,小孩儿跑来跑去;房檐下,几个年轻人一上一下地在着打麻子粿。打麻子粿是“过会”的重要仪式,麻子粿也是“过会”待客的美味和随手礼。刚打下的新稻打麻子粿鲜香甜糯,深受大家的喜爱。厨房炊烟萦绕,菜香饭香,菜一碟碟、一碗碗叠放在木桌上,炉膛里火旺旺地发出“呼呼”声。弟妹脸被映得通红,挥舞着锅铲左一下右一下,锅“锵锵”响。
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说着闲话,最开心的是73岁的四婶。四婶把她的吃饭家什摆出来,唢呐、喇叭、笛子,给我们吹起来,还清唱了一首歌。我说四婶,你怎么会唱这些歌,还会吹这些玩意儿?她说,自己琢磨着学的呀。她翻出本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首首歌词,像《千年等一回》《孟姜女》等,悲的喜的都有。我四婶有着一副好嗓子,人活泼聪明,学什么像什么。乡下人家逢着有红白喜事,要请串堂班来热闹热闹,吹喇叭唱戏,四婶经常跟在后面观摩学艺,觍着脸搭讪,慢慢就混进了串堂班子,跟着一帮民间艺人走四方,吃千家饭,赚一点儿小钱贴补家用。
我们经常和她开玩笑,为什么会嫁给老实巴交的四叔?她不无恨恨地说,还不是那个老媒婆骗死人了,说得个天花乱坠,其实是木头死人一个。四叔不太爱说话,除了干农活儿就是闷着头在家扫地。四婶以前常常叹息:木头,你就不会到外面去找找食呀?家都被你扫穷了。其实,真不能怪我四叔,那个年代,这不能搞,那也不行,把生产力生生地束缚了,力气没处使,只能在家扫地了。
四婶又搬出个黄灿灿、金闪闪的玩意儿,用一块干净毛巾抹拭几下,抱身前,鼓起腮帮子吹起来,萨克斯的《回家》旋律在农村小院响起,亲戚朋友闻声围过来叫好,狗兴奋了也想凑个热闹,却被小孩子踢边边上去了。
有人打趣说,四婶,你咋不上《春晚》呢?四婶抬起头,扬声说,你四婶我想去呀!我想上《妈妈咪呀》,正准备报名呢,就不知道它收不收我这把年纪的人?有人说,我去问问。那你舍得花钱呀?四婶说,又不是没钱,几万块钱还是有的。四婶在村里算是时髦的人,早就有了“座驾”——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开着它,在农村小道上奔来奔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的农村红白喜事,也煞是春风得意。 吃过中饭,我陪着父亲到村里转转。村庄极少有颓塌残败的旧房子,茅屋长成了楼房,有的屋顶上还用上了金色琉璃瓦,但是许多房子却是空的,没住人。父亲家的老屋早几年就拆了,也建起了楼房。现在门长年锁着,堂弟一家都在外面打工。从前的房子你挨着我,我牵着你,邻里如一家人;现在的房子独立生长,多了洋气,人却变得陌生了。父亲这里走走,那家望望。我知道父亲很想找个故人聊聊天,聊聊他的乡情乡愁,聊一些往事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但没有什么人“笑问客从何处来”。当然,父亲已经很老了,老得老房子门前的老橘树也不认得他了。和他同輩的许多人已老去,许多人外出走了,也有年轻后辈生长出来,也有外乡人进来,我们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们。随着宗祠最后一根屋梁的崩塌,人们之间就没有了从前的牵牵扯扯,没有了宗亲。如果没有堂哥、堂弟,没有亲戚,我都不能证明我与这个地方存在着某种联系,不能证明我与躺在泥土里的祖先有着血脉的联系,不能证明我的身体里藏着这山、这水的密码。如果没有延续至今的“过会”习俗,我可能也不会年年来,或者经常来。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情,走着走着就没了。
看着人来人往,看着孩子追逐玩闹,听着农家小院里的打闹哄笑声,看着炊烟在村子袅袅飘着,年事已高的父亲呼吸粗重得像拉风箱。父亲的眼眸已浑浊,背已佝偻,走路和站立要靠手杖的支撑,但他的眼睛却四处转动,透着贪婪。父亲多次感慨地说,早生了十年,早生了十年啊!父亲垂垂老矣,他把自己当作世间的客人。但他不甘心啊,风景无限好,可他却像无力绽放的花,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就成了风景,天涯归人却成了自己家乡的局外人。他已老了,他的梦想和希冀的翅膀已飞不动了。
我理解父亲回家“过会”的心情。他生长在这里,他的祖先在这个村子里,繁华和疮痍在这个村子,贫穷和欢笑在这个村子,祖祖辈辈生和死都在这个村子里延续、消亡。作为这个村子的子孙,父亲就像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一棵庄稼。这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生命之源。如今他老了,他尤其需要从故乡汲取养分,获取生命的活力,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需要母亲乳汁的喂养。对故乡的眷恋是父亲生命的动力源,故乡是父亲的加油站,借着“过会”这个温馨的习俗,父亲一次次获得和病痛斗争的力量,拒绝了一次次死神的召唤。
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感恩占畈这片土地给予我飞翔的翅膀、飞翔的动力,感谢“过会”,让我们沧桑过后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回家的时候,亲戚给我们车塞满了芋头、红薯、黄豆、粽子,香甜的麻子粿。故乡永远是我们温馨的回忆,亲人的情义永远是我们心里的暖。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