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儿时生活在北方农村,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在所有的“好吃的”中间,糖,毋庸置疑被排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盼望着,村子里谁家娶新媳妇,就可以去讨喜糖来吃了。
   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结婚喜宴都是中午摆的。通常,在一群一起玩耍的孩子中间,如果恰好有新郎家的近亲,他是可以穿上新衣服跟着大人去做客吃喜酒的。其余人则眼巴巴等着,等下午喜宴散了,客人都离开,一群孩子就欢呼着跑进新郎家的院子。可等到了人家门口,又都站住了,变得有点扭扭捏捏起来,你挤我,我挤你,谁都不好意思去敲门。
   往往这时候,漂亮的新娘子就会发现我们了。穿着红嫁衣的她笑眯眯地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捧着一大把喜糖,分发到我们的小手里。大家都开心地笑了,顾没顾上说声“谢谢”也记不清了,手里就攥着糖果,嘻嘻哈哈地跑开去。在我印象中,从新娘子手中接过的喜糖,是世上最甜的糖了,它不仅甜,还有满满幸福的味道呢!而新娘子亲切和蔼的笑脸,像一朵温柔美丽的花,长久地开在记忆的心园里。
   因为糖块比较稀罕,而甜味连接着幸福与期盼,孩子们又把寻求的目光,转向了田野。提到田野,就想起甘蔗了。可北方田野里没有甘蔗,想要吃到从南方运来的甘蔗,在物流不发达的当年,那是有点奢侈的事。不过,在咱们北方的庄稼地里,也有甜蜜的源头,那里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甘蔗”。
   “甘蔗”藏在玉米地里呢!秋天来了,大片的玉米地,成为小孩子最新的乐园。这时,玉米已被大人们收获了,剩下玉米秸秆没被砍倒。一阵秋风吹来,叶子就“哗哗”作响。大点的孩子,总是很有经验,而且力气大些。他们在玉米地里搜寻目标,并将选好的秸秆,干净利落地折断,轻轻吸吮一下,辨别味道。大部分秸秆不甜,味道发酸,如果发现味道甘甜的,则可以留下分享。
   当初我算小点的孩子,跟在大孩子身边,帮忙抱着“战利品”,一边悄悄咽着口水,崇拜的眼光,一直追逐着哥哥姐姐们。把他们洒脱又麻利的动作,悄悄记在心里,想着啥时自己也实践一下。等搜寻行动结束后,大家就围坐在田边地头,慢慢享用,当然,吃甜秸的方法,跟啃甘蔗一样。
   此刻,孩子们欢快的声音,回荡在丰收的田野上。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蓝天上的云朵,此刻也变成棉花糖的形状,悠然地飘荡着。山坡上、地沿上,盛开着成片的野菊花,有白的、蓝的、粉的、黄的,小花们模样朴素又动人,空气中还有淡淡的花香在飘,沁人心脾。于是,玉米秸的甜、野菊花的香,被悄悄融合在一起,存进了我童年的记忆,美妙、长久而深刻。
   长大以后,我来到南方工作生活,可以时常吃到甘蔗了。啃甘蔗的时候,也会想起小时候啃过的甜玉米秸。虽说玉米秸水分没有甘蔗那么足,可味道似乎不比甘蔗差多少呢!仔细比较起来,记忆中故乡甜玉米秸的味道,似乎比甘蔗还多出一种特别的亲切与清新,仿佛带着某种渗透的力量。
   除了玉米秸,田野里还有另外的糖源呢。比如,光是带甜味的浆果,就有好几种。说不上它们的学名,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形状圆圆的果实,分布最广,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这时候它的味道涩涩的,不能吃。等到成熟了,它的颜色就变成黑色的了,吃在嘴里,凉凉的,有淡淡的甜。还有一种,是小小圆粒簇拥在一起,成熟的时候,是漂亮的鲜红色。它的茎很长,是藤蔓状,匍匐在地上,并长有小刺,你从边上走过,绿色的茎会粘在裤腿上,要使劲扯拉才能拽下。这种果实也是甜的,但不容易寻到。每找到一颗都会是一阵欢呼。后来我知道,这种浆果,就是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里提到的“覆盆子”。
   在当年清澈的山泉小溪边上,还会生长一种根茎带甜味的小植物,那就是茅根。我记得它绿色的叶子有点硬,叶子尖尖的,而可以食用的根茎是埋在土里的,用水洗過之后,白白的,细细的,一节一节,外形有点像微型甘蔗,放在嘴巴里嚼着吃,那丝丝的甜意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满足。
   十岁那年,我跟着父母搬到城里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开始发展,物资逐渐丰富起来。慢慢地,糖是越来越多了。我知道除了生长在南方的甘蔗,还有东北生长的甜菜,都是可以用来榨糖的,做出的糖,味道都是一样甜。而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也有糖吃了。每逢过年,母亲还会去批发来很多品种的糖块,我和妹妹都开心极了,围在糖堆边上,数品种……我们俩把吃过的糖纸积攒起来,分门别类,夹在厚厚的书页中,经常拿出来欣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吃的”品种越来越多,糖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它不再是排位第一的甜美诱惑了。再后来,随着知识增多,我又了解到吃太多糖会对身体不利……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曾经是多少人年少时的渴望!
  偶尔一个人的时候,突然回忆往事,我还是会想念起我的糖,想念它们的模样,想念它们的味道。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周思聪
其他文献
“骡子”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其实,他的大名很好听,叫宋子乐,但可恶的村民们硬把名字反过来念,成了“骡子”(和“子乐”同音)。   据说,子乐老师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是我们村的第一个高中毕业生。那个年代没有高考,高中毕业就回村里开始教书,是村里建起学校后的第一拨老师。听爸妈说,我大哥开始读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没有钱,一学期的学费是两个鸡蛋。子乐老师先后给我们兄妹上过好几年的语文课,严格来说,他是我们
期刊
唐者,作家唐兴顺先生是也。   扶风兄曾有《院子》一文,写唐先生小院颇为传神。那俏黄的“出墙”红杏,“可以讲出前世今生”的竹丛,“与银杏一样古老”的木瓜,“好似在等着你”的太行石,以及那风度盖过先生的“唐董氏”,很神秘。   初夏日,与友颜涛、梅馆主人相约,登黄华山观摩崖。唐先生得知,邀约茶叙。遂下山,径奔那院子而去。   这是一个叫“山水印象”的小区,有几排上下两层的宅院,外观大同小异,院
期刊
那天,是我和这个叫云莹的女孩儿见面的第一个下午。   太阳已快落山,整个天空都被染上一层红色,就连房屋建筑上也像被披上了五彩霞衣。   我和云莹走在街道边的林荫路上。我们刚从肉食市场穿过来。那里人并不多,只有几个围在一个肉摊边讨价还价。地面上,从下水道里溢出的水因对面的煤场,加上车轱辘的碾压,已搅和成了一摊黑色的泥浆。她灵巧得像只小鸟一样跳过了污水摊,跳到了一块干净的空地上。   我分明看到
期刊
赤裸的夏天也是欲望的夏天,我在高山之上沉沉睡去。血的雷霆把大地劈开,我急遽坠落,消溶于精神燃烧的内核。   贝多芬,今夜我无比怀念那架埋入天空的老钢琴。涛声掠过,孤单的雁阵放大悲声,一个世纪迈开它没落和衰颓的脚步。无数闪电摔在地上,我胸中的月亮更加消瘦,以及贫困的诗歌,都是我痛苦的灵魂。   貝多芬,今夜我想有一个妹妹,她一直脉脉望着我,轻轻坐着,流泪到天明……
期刊
搬家之前,我们住在九十平方米的两居室里,活动的空间有限,不免磕磕碰碰生出是非。这种锅碗瓢盆叮当响的小日子,用形象的说法叫作“一地鸡毛”。   我是个识字不多的女子,却偏偏好书,对书天生有一种亲近,几日不见就空落落的似丢了魂。虽不像古人的“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但必有一书在侧,方觉心安,有点沽名钓誉的味道。   买书是人生乐事,偶去小街闲逛,看到书摊就挪不动脚,不论新旧,喜欢了就
期刊
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乡村石板缝里优美的“唧唧唧”“括括括” 的鸣叫声,组成了一支温柔的小夜曲。  在昆虫中,我偏爱蟋蟀。我想起蟋蟀这小小的秋虫,那曾消磨了多么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啊!儿时,我家居住的房前屋后,是一片片宽阔的农田。秋令时节,田野里,稻浪翻滚,饱满的稻穗,金光灿灿。一块块精心设计的菜园畦子,二分、三分田地,被扯拉成各种形状,就像棋盘似的。菜园里的蔬菜,横生竖长,青菜、白
期刊
那时候,帮大人干得最多的农活儿,就是晒谷。   早稻收割上来之后,经过脱粒、扬杂,一粒粒饱满的谷粒就呈现在眼前了。早稻大多用作交公粮,也自留一些,够全家粮食接续至晚稻成熟即可。粮店对上交的公粮质量要求极严,既要求稻谷干干净净,不能掺杂使假,也要求将稻谷含水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公粮入仓堆放后霉烂变质。即使不交公粮,稻谷从田里刚收割上来,自身还是湿漉漉的,就此储存极易霉烂。因此,“晒”,就成了
期刊
“唉,她二姑你去哪儿?”  “她叔,这不是小孩儿他姑尼家二舅结婚,俺去吃八大碗。”   “要早去,好赶头排席!”   在我们老家宿迁,“八大碗”一般是由主菜八个大件:热菜,膘鸡、酥肉饼、糖烧肉、白水肉、拉皮、红烧鱼、千层鸡蛋糕组成。还需配十个小冷菜,小件各色各异,没有什么固定,油炸花生、水煮毛豆、黄花菜、黄瓜凉拌绿豆皮……也有大户会上十个大件、十二个小件。不过,不管是十大件还是八大件统称“八大
期刊
回到乡村,是在一个冬日阳光正好的下午。我同兄一起去父亲的坟前。   父亲的坟坐落在西冲那块自家的责任田上,四周环境开阔,西南方向好几里路没有人家,远望只有田地与河流,纵横起伏。我回乡,是父亲的坟在这里,列祖列宗在这里,生长在这里二十二年,这份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无法割舍。   在老屋里静立——每次回来,我都要在这中堂上站一会儿,肃穆里追念我不曾见过的祖先,想后辈守业的不易。   这老屋,现在基
期刊
一夜秋雨绵绵,一场秋风浩荡,渐入秋。临窗而望,我忽生一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落寞来。   我昨夜梦着奶奶了。奶奶,满头的白发,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站立在村囗,瑟瑟秋风之中,她一路深情凝望着,盼望着她的孙儿回家。清晨醒来,昨夜梦境,我依稀记得:白发,秋风,守望,回家。这些个词就这么真实而顽强地在不经意间蹦出了我的胸膛。白发入秋。我吓了一跳,忽忽我也早生华发了,亦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的人生之秋。少时读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