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很好的交互性、便捷性与网络化服务,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小学课程整合创新了教学局面。一般情况下,应用移动终端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充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基于此,针对移动终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分析。
[关 键 词] 移動终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40-02
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备受关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是基础,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该教学目标,无法保障实际教学效果,所以新时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有效应用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养。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应用优势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下,人们手中一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教学演示的智能电视都可成为“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在移动终端中,平板电脑体积小且方便携带、更加灵活,是其他移动终端不具备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学生利用触控笔或设备自带数字笔学习教学内容,因而备受老师与学生喜欢。而且平板电脑还可方便教学者与学习者手动操作,在平板显示屏上书写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任何时候都可缩放画面与图案,操作非常方便,有很强的功能性,因而,广泛应用于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等教学领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其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移动终端操作方便,利于学生与教学进度保持同步,节省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平板电脑无需键盘操作,还可简化课堂场地,为小学生带来简单易学的感受,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而,国内外很多小学教学中,开始应用平板电脑取代传统电脑,这与移动终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不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应用的意义
(一)对信息技术呈现方式进行优化
有的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老师讲解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单调,且不利于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对老师的创造力造成了制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优化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呈现方式,老师可应用移动终端开展可视化教学,而利用移动终端学生也可获得直观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自主学习创造。
(二)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进行重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重新构筑了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借助移动终端学生学习更加方便。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学生应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也从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利用移动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有效扩展了传统学习空间。
(三)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传统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明显的局限性,应用移动终端有效拓展了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而学生就可有效应用老师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展开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学生还可自主选用移动终端从网络上搜集并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此实现自主学习目标。实际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也是非常方便的,只要有网络就可随时随地应用各类资源,便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打破了传统纸质资源带来的限制。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现状
(一)老师备课不充分,重视度有待提高
现代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在基础教育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还有待增强。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小学阶段一些学校重视文化课教学,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此种情况下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备课时不够认真,觉得只要根据教学大纲与进度备课,讲完教学内容就可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广州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该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好的硬件配置。现阶段学校配置了两间电脑室,而且每间电脑室都有互联网,计算机数量符合标准且设置配置好,老师用机安装了最新教学控制软件,讲台上配置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及实物投影机。总体而言,学校教学设备配置比较好。与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发现,本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对象为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课时为每周一节课,因而超过了国家小学阶段68课时的标准,上机课时也达到了不少于总学时70%的国家标准。而且本校信息技术老师配置为专业老师,具备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其中还有的老师是该地区信息技术学科骨干老师,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因而教学配置与师资力量方面,该校信息技术教学是很好的。但实际教学中,老师很多时候没有做好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固化、简单
小学阶段相较之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机房是主要上课场所,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讲解教学内容时,大多会应用多媒体为学生直接展示信息技术教学相关内容,很少会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或学习资料,该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教学内容太简单且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因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自主操作,但小学阶段学生自控力比较差,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积极改变此种局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教学手段创新,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学习氛围不够好
众所周知,良好教学氛围利于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此种情况下,对老师教学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老师不重视信息课程备课,教学环境设计效果差,而且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使得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比较乱,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虽然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因自我管控能力比较差,若老师管理能力不足,将无法很好地把控课堂教学秩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老师评价方式以“老师评”为主,即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7.8%的学生反映老师评价采用“向班级学生展示个别学生作品”的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此种评价方式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不相符,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得不到老师合理的评价。另外,与该校信息技术老师交流,两位信息技术老师同时表示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标准比较茫然,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此表明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信息技术老师不明确学科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传统单调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使得学生不满意学生评价结果,这是该校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
四、移动终端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要综合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根据小学认知特点合理选择移动终端,以此提高其应用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是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渠道。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计算机教室开展教学活动,花费大量时间且教学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实际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课堂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便捷化特点。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怎样呈现教学任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老师也可应用移动终端对任务呈现方式进行优化,以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移动终端为课堂教学交互提供了便利,老师可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组织有效交互,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互。应用移动终端,使得传统学习成果展示方式发生改变,都可应用移动终端直观表现。
(二)线上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移动终端的应用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利用移动终端“移动”属性构建便捷的线上课堂模式。应用移动终端具体包含以下环节:(1)课前环节。老师可应用移动终端为学生制作微视频,并组织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通过翻转传统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线上教学环节。实际教学中,移动终端是学生线上学习必不可少的设备,应用智能平板作为师生、生生构建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此有效开展线上课堂教学活动。(3)课后环节。信息技术教学中,该环节一直是薄弱环节,应用移动终端利于扩展学生学习空间,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移动终端自主选择相应的内容并进一步学习。
(三)学习互动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互动是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应用移动终端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式学习。老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有效的互动机会。课前,针对预习中出现的困惑组织师生或生生进行互动,以此保障预习效果。课中,老师可利用移动终端开展互动学习,有效融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后,借助网络社区通过互动话题的投放,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互动学习,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
五、结语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教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要加强学生管理,以防学生沉迷网络。老师可要求家长参与到此过程中,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加强网络知识、道德与规范化教育,充分发挥移动终端优势,尽可能规避其负面影响,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8):126,128.
[2]胡俊玲.浅谈Pad移动终端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3):22.
[3]谭建犁.深圳A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王荣.浅谈如何创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9(3):55-56.
[5]朱國明.善用App,提高小学信息课堂教学效能[J].电脑迷,2018(10):180-181.
[6]杨海楠.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移動终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40-02
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备受关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是基础,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该教学目标,无法保障实际教学效果,所以新时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有效应用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养。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应用优势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下,人们手中一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教学演示的智能电视都可成为“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在移动终端中,平板电脑体积小且方便携带、更加灵活,是其他移动终端不具备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学生利用触控笔或设备自带数字笔学习教学内容,因而备受老师与学生喜欢。而且平板电脑还可方便教学者与学习者手动操作,在平板显示屏上书写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任何时候都可缩放画面与图案,操作非常方便,有很强的功能性,因而,广泛应用于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等教学领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其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移动终端操作方便,利于学生与教学进度保持同步,节省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平板电脑无需键盘操作,还可简化课堂场地,为小学生带来简单易学的感受,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而,国内外很多小学教学中,开始应用平板电脑取代传统电脑,这与移动终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不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应用的意义
(一)对信息技术呈现方式进行优化
有的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老师讲解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单调,且不利于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对老师的创造力造成了制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优化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呈现方式,老师可应用移动终端开展可视化教学,而利用移动终端学生也可获得直观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自主学习创造。
(二)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进行重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重新构筑了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借助移动终端学生学习更加方便。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学生应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也从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利用移动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有效扩展了传统学习空间。
(三)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传统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明显的局限性,应用移动终端有效拓展了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而学生就可有效应用老师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展开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学生还可自主选用移动终端从网络上搜集并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此实现自主学习目标。实际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也是非常方便的,只要有网络就可随时随地应用各类资源,便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打破了传统纸质资源带来的限制。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现状
(一)老师备课不充分,重视度有待提高
现代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在基础教育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还有待增强。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小学阶段一些学校重视文化课教学,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此种情况下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备课时不够认真,觉得只要根据教学大纲与进度备课,讲完教学内容就可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广州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该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好的硬件配置。现阶段学校配置了两间电脑室,而且每间电脑室都有互联网,计算机数量符合标准且设置配置好,老师用机安装了最新教学控制软件,讲台上配置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及实物投影机。总体而言,学校教学设备配置比较好。与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发现,本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对象为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课时为每周一节课,因而超过了国家小学阶段68课时的标准,上机课时也达到了不少于总学时70%的国家标准。而且本校信息技术老师配置为专业老师,具备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其中还有的老师是该地区信息技术学科骨干老师,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因而教学配置与师资力量方面,该校信息技术教学是很好的。但实际教学中,老师很多时候没有做好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固化、简单
小学阶段相较之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机房是主要上课场所,因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讲解教学内容时,大多会应用多媒体为学生直接展示信息技术教学相关内容,很少会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或学习资料,该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教学内容太简单且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因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自主操作,但小学阶段学生自控力比较差,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积极改变此种局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教学手段创新,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学习氛围不够好
众所周知,良好教学氛围利于学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此种情况下,对老师教学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老师不重视信息课程备课,教学环境设计效果差,而且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使得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比较乱,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虽然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因自我管控能力比较差,若老师管理能力不足,将无法很好地把控课堂教学秩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老师评价方式以“老师评”为主,即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7.8%的学生反映老师评价采用“向班级学生展示个别学生作品”的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此种评价方式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不相符,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得不到老师合理的评价。另外,与该校信息技术老师交流,两位信息技术老师同时表示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标准比较茫然,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此表明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信息技术老师不明确学科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传统单调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使得学生不满意学生评价结果,这是该校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
四、移动终端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要综合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根据小学认知特点合理选择移动终端,以此提高其应用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是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渠道。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计算机教室开展教学活动,花费大量时间且教学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实际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课堂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便捷化特点。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怎样呈现教学任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老师也可应用移动终端对任务呈现方式进行优化,以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移动终端为课堂教学交互提供了便利,老师可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组织有效交互,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互。应用移动终端,使得传统学习成果展示方式发生改变,都可应用移动终端直观表现。
(二)线上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移动终端的应用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利用移动终端“移动”属性构建便捷的线上课堂模式。应用移动终端具体包含以下环节:(1)课前环节。老师可应用移动终端为学生制作微视频,并组织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通过翻转传统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线上教学环节。实际教学中,移动终端是学生线上学习必不可少的设备,应用智能平板作为师生、生生构建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此有效开展线上课堂教学活动。(3)课后环节。信息技术教学中,该环节一直是薄弱环节,应用移动终端利于扩展学生学习空间,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移动终端自主选择相应的内容并进一步学习。
(三)学习互动中移动终端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互动是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应用移动终端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式学习。老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有效的互动机会。课前,针对预习中出现的困惑组织师生或生生进行互动,以此保障预习效果。课中,老师可利用移动终端开展互动学习,有效融合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后,借助网络社区通过互动话题的投放,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互动学习,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
五、结语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终端的应用,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教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要加强学生管理,以防学生沉迷网络。老师可要求家长参与到此过程中,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加强网络知识、道德与规范化教育,充分发挥移动终端优势,尽可能规避其负面影响,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8):126,128.
[2]胡俊玲.浅谈Pad移动终端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3):22.
[3]谭建犁.深圳A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王荣.浅谈如何创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9(3):55-56.
[5]朱國明.善用App,提高小学信息课堂教学效能[J].电脑迷,2018(10):180-181.
[6]杨海楠.基于云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