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形:教师课前花费很大气力,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写下一份详实、规范、有特色的教案,可教学效果呢,却不尽人意,他们满脸的茫然、困惑而又无奈。问题出在哪儿?我认为是他们过分地追求课的预设,而忽视了课的动态生成。因为课堂教学不是课前预设的教案剧,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发挥潜力,弘扬个性,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语文课堂应少一些预设,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变预设为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程改革核心理论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既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预设”,众所周知,是指教师在课前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所谓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
  二、“少一些预设”,并不是说不要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要想有精彩的课堂生成,必须作精心预设,因为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教师再精心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我们谈的“少一些预设”是指少一些硬性方案,多一些弹性和灵动。
  预设什么?指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等等,它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素质,使自己具有丰富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能从广度和深度上研究教材,能精心地设计教法。其次,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充分地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
  怎样预设?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的把握之外,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及情感体验,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该如何引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案,这样教师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课堂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难以寻觅的生成的火花,并不断地有效生成。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并不是都能预料的,但一个在课前有足够准备的教师,就能够在一些“可能”与“未知”发生时,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创造出精彩。充分预设,能点石成金。
  三、“多一些生成”,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只要不是极端的“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存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来的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其实教师只要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成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该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探索:
  1、唤醒主体意识,为生成营造气氛。动态生成产生的基础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着力营造一个民主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以促进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自身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产生一种成功的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心理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在动态中生成。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中捕捉有价值“意外”,沉着“接招”,随机应变,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灵活地展现出一片诗意的精彩。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
  2、设计弹性方案,为生成创造空间。有效生成离不开精心预设,而精心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富有弹性的预设,包括时间的弹性、过程的弹性和教材的弹性,这些弹性为生成创造了巨大空间,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随意增删,探究性的主题也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地替换。
  3、创设开放课堂,为生成拓展空间。动态生成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它存在于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鼓励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活动之中,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价值。因此,当课堂充分开放时,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都会使课堂教学形成极大的生成空间,使教师与学生结成学习的共同体。这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作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学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转化,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关键点,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给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对数学教研教改方面产生带来的重要影响;对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数学教学设计以及学习数学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老师负指导责任,学生负学习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老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找来的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是他以最短的时间,经历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思维,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由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熊飞教授首先提出。诱思探究讲究的是“诱导思维、探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要求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轻负担重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有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  我个人认为,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能称为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不能闲着,都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去做。其次,一节课下来,达到课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课教学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健康第一”。随着 “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其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而加以落实;加上已经把体育课纳入中考必考科目,其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更引起人们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训练愈发关注、愈发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重视。在这一背
期刊
在乡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七年级新学期学生由于对英语感到好奇,同时受社会上英语热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七年级下学期到八年级上学期,随着英语知识和词汇量的增加部分学生开始掉队;进入九年级虽然教师教学更努力了,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感到困难,甚至有的放弃了学习英语。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所以,怎样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英语掉队现象,已经成为目前初中英语教学
期刊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经常研究和探讨的主要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阅读的提升。阅读了经典文章,耳濡目染,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素养,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句法,为习作提供了一定的表达技巧、方法的指导。人教版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经典文章,许多篇目无论是选材还是表达,都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习作无疑是一条事半功倍的便捷之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语中稍作点拨,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突破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下面简谈以下看法。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以人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人翁地位。语文阅读注重以发展学生
期刊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就是那每夜灯光下,埋头批改学生作业的,白发悄然上了鬓角的老师。 就是那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仍然带着病痛,在那讲台上,拼命地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民教师。终于有那么一天,“先进教师”声音哑了,身体不行了,学生也不行了。因为没有了老师,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学习了。经过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在献“声”教育事业后,我领悟到,一个学会“偷懒”的老师可以培养出更优秀的
期刊
一、引言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边“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最有效手段,日常体育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缺乏兴趣而造成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本文试图提供一个方法,来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游戏教学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3
期刊
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形成,自尊心日益强烈。但是,由于中学生尚缺乏较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想问题办事情难免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也往往持怀疑或批判的态度,甚至故意去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对于中学生中经常出现的种种逆反心理,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防范和控制。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则应委婉诚恳,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