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深刻改变了农业、水利和人居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其核心是将基于农业时代技术与智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打破,以图获得对自然的更大程度的控制和掠夺。但当工业技术及其对自然的控制力和破坏力被无所顾忌地滥用时,被逼到墙角的自然便以无可抗拒的破坏力给人以报复。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集大成产物,它集中体现人类所有的成功和失败。目前全球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带来高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5年的56.1%,但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城市功能不完善的弊端。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同时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水文化消失等一系列问题。
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视角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水问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针对城市目前凸显的城市内涝、水质退化等水文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已将海绵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5次会议上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战略,同时再次强调“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海绵”来比喻一个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是对工业化时代的机械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其对水资源和水系统的片面认识的反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是一种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个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常规的、机械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灰色”的工程性基础设施,而是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和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生物保护、气候调节和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目标。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绿色基础设施(GI)和低影响开发(LID),德国的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NDS),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欧盟的水框架指令(EUWFD)等。我国应结合城镇化的特点,借鉴上述国家的经验,在城市建设和治水方面强调绿色、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推广低影响开发、可持续排水系统、水敏感设计等技术,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降低雨水径流量和高峰流量,减少对下游受纳水体的冲击;保护利用自然水系,保证透水地面比例,使土地开发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和生态系统。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达到防治内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集中建设可以成就,它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我们有五千年的农业文明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和智慧、又有发达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强和高效的政府及其协调机制,理应更高效地化解这场危机。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投资问题如何解决?世界各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又有哪些做法和理念值得重视和借鉴?海绵城市建设需克服哪些困难?本期《未来的海绵城市》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途径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学术前沿》编者
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视角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水问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针对城市目前凸显的城市内涝、水质退化等水文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已将海绵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5次会议上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战略,同时再次强调“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海绵”来比喻一个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是对工业化时代的机械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其对水资源和水系统的片面认识的反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是一种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个生态基础设施有别于常规的、机械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灰色”的工程性基础设施,而是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用生态学的原理、用国土和区域生态规划的方法以及景观设计学的途径和技术,来实现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生物保护、气候调节和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目标。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绿色基础设施(GI)和低影响开发(LID),德国的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NDS),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欧盟的水框架指令(EUWFD)等。我国应结合城镇化的特点,借鉴上述国家的经验,在城市建设和治水方面强调绿色、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推广低影响开发、可持续排水系统、水敏感设计等技术,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降低雨水径流量和高峰流量,减少对下游受纳水体的冲击;保护利用自然水系,保证透水地面比例,使土地开发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和生态系统。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达到防治内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集中建设可以成就,它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我们有五千年的农业文明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和智慧、又有发达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的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强和高效的政府及其协调机制,理应更高效地化解这场危机。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投资问题如何解决?世界各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又有哪些做法和理念值得重视和借鉴?海绵城市建设需克服哪些困难?本期《未来的海绵城市》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途径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