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教育协同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文/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贺志勇
教师师德引领教风、学风是社会普遍共识,师德的改善对大学教风、学风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人民教师师德风貌最言简意赅的概括和期许。可以说,大学学风好不好,关键看教风;教风好不好,关键在教师;教师好不好,关键在师德。师风德风与教风学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师德师风是关键、是前提,决定了教师的教风和学风。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发展、社会道德与政治生态重构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探索师德理论研究与推进师德建设机制实践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师德问题的提出与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
1. 师德的内涵与问题的提出
师德的内涵指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等内涵的概括,可以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两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师生关系、教师集体、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社会服務中一系列师德(行为)规范体系,是作为师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表现为德性和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涵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与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师德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2. 当前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
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传统价值观的解体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主体屡次突破教师师德界限,“师德失范”现象严重挑战了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底线。面对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新事物,缺乏有效的引导与控制机制,一些具有偶然性的“师德失范现象”在全社会掀起一波波惊涛骇浪,引发了师德建设乃至整个教育理念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社会大讨论。在此现实背景下,师德理论研究与机制建设研究就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师德建设研究的内容及观点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对师德失范现象与原因的研究;对师德建设的主体性研究;对师德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对师德建设的反思性研究。
3. 当前师德研究与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师德理论与师德建设研究主要基于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毫无疑问也取得了成功。主要体现在从教师自身主体性出发的教师自我主动改造提升路径和外部主体推动的督促、规范、限制等的被动型改进提升路径。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落入“主体性黄昏”的思维困境,如直线性、单向性的思维方式无法适应复杂性系统引发的非线性变化;主体性思维易导致策略上的粗放式的外延扩大、数量增加,却缺乏复杂性系统多元主体(因素)之间结构与功能、制度与实践的系统整合、协调、互补等功能,最终无法达到主体性思维策略预期的效果。
二、基于教育协同视角的师德建设理念与模式
协同学理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学是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以及研究这些子系统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一般来说,可把协同学看作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策略。实际上,在现代科学和社会中,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对付复杂系统,即相互间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作用的许多单元所组成的系统”。(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将教育协同引入师德建设机制中,主要发挥师德建设中教师自律、外部监管、考核与评价、政策引导等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协同产生的综合效应——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
1. 教育协同可发掘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整合、创新功能
单向主体性的师德教育或建设理念忽视了师德的立与建之间的“双向动态过程”,即有序和无序都是时间变化的函数。师德建设既需教师主体的自立、自省、自律,也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系统运行中有序和无序两个方向相互交织,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和突变过程,在一些相变的关节点上会出现一些宏观结构中没有的性质。系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二者势能相互作用的结果。
2. 教育协同可构建可再生的多循环耦联机制
自组织理论认为,协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是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的内部动力。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同的各要素、各子系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而且相互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是并行的、同时的、随机的,产生的结果却是在不对称的特性上。作用的方式决定了结果的不对称,反过来,结果的不对称又为相互间持续发生的作用提供了能量。
3. 教育协同是一种辩证的创新发展理念
协同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是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的内部动力。协同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有促进、有制约,有发展、有蜕化,有耦合、有独立,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并行的、同时的、随机的,产生的结果却是在不对称的特性上。
三、基于教育协同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选择
1. 构建师德建设奖惩并行机制,培育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多元动力源
在由多元子系统构成的师德建设复杂性系统中,要实现师德建设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的跃迁,关键是要把握好系统发生相变的序参量。序参量表示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是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程度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构建师德建设实践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把握个子系统中的序参量及相变现象。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中,要将师德“背景审查”引入人员招聘、行为面试测试之中,“背景审查”可以有效检验教师师德胜任能力,把好师德建设的入门关口;在教学评价系统与绩效考核系统中将“师德评价指标”设置为否决性指标(NNI指标)或扣分项指标,评价与考核结果与人才引进、聘用、晋升、继续教育、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这样,“师德背景审查”“师德评价标准”等就成为师德建设机制中关键性的相变点之一。
2. 构建师德建设的内容整合机制,提升教育协同效率
在系统中,特别是对临界行为,系统参量可以分为两类:快弛豫参量和慢弛豫参量。快弛豫变量指那些在短时间起作用的绝大多数参量,它们临界阻力大、衰退快,对系统的演化过程、临界特征和发展前途,不起明显作用。慢弛豫参量指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它们出现无临界阻力现象,在演化过程中从始至终起作用,并且得到多数子系统的响应,起着支配子系统的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演化的速度和进程。如绩效考核、职务晋升中设置的师德否决性指标(NNI)、师德建设中制度化的权责指标等。
3. 重视师德建设资源平台搭建与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平台搭建与资源共享机制要求在师德建设机制中现实师德建设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化同步以及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与师德建设有关的突发(偶发)事件(正面或负面),各子系统可以借助师德教育协同平台,围绕师德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整合各子系统的核心优势资源,获得单方无法获得的高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协同平台的运行效果和运作效果。
4. 重视师德长效机制制度化建设与整合
师德制度化建设与整合,其目的是构建以师德建设权责制度化为基础的自稳定态控制结构。在操作实践上,主要表现为首先要认同师德是教师主体的职业认同与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师德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性必须予以重视和支持;在重视师德建设内生成长的同时必须重视外部抑制性的作用,即从制度上对师德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化引导。制度作为外在他律是师德的重要保证,要完善与理顺师德建设控制与协调机制的必备条件。
注: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第五批教学改革项目“动态性复杂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协同”阶段性成果。
文/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贺志勇
教师师德引领教风、学风是社会普遍共识,师德的改善对大学教风、学风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人民教师师德风貌最言简意赅的概括和期许。可以说,大学学风好不好,关键看教风;教风好不好,关键在教师;教师好不好,关键在师德。师风德风与教风学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师德师风是关键、是前提,决定了教师的教风和学风。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发展、社会道德与政治生态重构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探索师德理论研究与推进师德建设机制实践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师德问题的提出与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
1. 师德的内涵与问题的提出
师德的内涵指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等内涵的概括,可以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两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师生关系、教师集体、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社会服務中一系列师德(行为)规范体系,是作为师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表现为德性和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涵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与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师德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2. 当前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
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传统价值观的解体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主体屡次突破教师师德界限,“师德失范”现象严重挑战了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底线。面对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新事物,缺乏有效的引导与控制机制,一些具有偶然性的“师德失范现象”在全社会掀起一波波惊涛骇浪,引发了师德建设乃至整个教育理念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社会大讨论。在此现实背景下,师德理论研究与机制建设研究就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师德建设研究的内容及观点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对师德失范现象与原因的研究;对师德建设的主体性研究;对师德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对师德建设的反思性研究。
3. 当前师德研究与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师德理论与师德建设研究主要基于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毫无疑问也取得了成功。主要体现在从教师自身主体性出发的教师自我主动改造提升路径和外部主体推动的督促、规范、限制等的被动型改进提升路径。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落入“主体性黄昏”的思维困境,如直线性、单向性的思维方式无法适应复杂性系统引发的非线性变化;主体性思维易导致策略上的粗放式的外延扩大、数量增加,却缺乏复杂性系统多元主体(因素)之间结构与功能、制度与实践的系统整合、协调、互补等功能,最终无法达到主体性思维策略预期的效果。
二、基于教育协同视角的师德建设理念与模式
协同学理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学是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以及研究这些子系统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一般来说,可把协同学看作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策略。实际上,在现代科学和社会中,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对付复杂系统,即相互间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作用的许多单元所组成的系统”。(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将教育协同引入师德建设机制中,主要发挥师德建设中教师自律、外部监管、考核与评价、政策引导等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协同产生的综合效应——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
1. 教育协同可发掘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整合、创新功能
单向主体性的师德教育或建设理念忽视了师德的立与建之间的“双向动态过程”,即有序和无序都是时间变化的函数。师德建设既需教师主体的自立、自省、自律,也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条件。系统运行中有序和无序两个方向相互交织,呈现出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和突变过程,在一些相变的关节点上会出现一些宏观结构中没有的性质。系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二者势能相互作用的结果。
2. 教育协同可构建可再生的多循环耦联机制
自组织理论认为,协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是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的内部动力。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同的各要素、各子系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而且相互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是并行的、同时的、随机的,产生的结果却是在不对称的特性上。作用的方式决定了结果的不对称,反过来,结果的不对称又为相互间持续发生的作用提供了能量。
3. 教育协同是一种辩证的创新发展理念
协同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是系统自组织演化走向新的高级有序结构的内部动力。协同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有促进、有制约,有发展、有蜕化,有耦合、有独立,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并行的、同时的、随机的,产生的结果却是在不对称的特性上。
三、基于教育协同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选择
1. 构建师德建设奖惩并行机制,培育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多元动力源
在由多元子系统构成的师德建设复杂性系统中,要实现师德建设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的跃迁,关键是要把握好系统发生相变的序参量。序参量表示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是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程度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构建师德建设实践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把握个子系统中的序参量及相变现象。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中,要将师德“背景审查”引入人员招聘、行为面试测试之中,“背景审查”可以有效检验教师师德胜任能力,把好师德建设的入门关口;在教学评价系统与绩效考核系统中将“师德评价指标”设置为否决性指标(NNI指标)或扣分项指标,评价与考核结果与人才引进、聘用、晋升、继续教育、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这样,“师德背景审查”“师德评价标准”等就成为师德建设机制中关键性的相变点之一。
2. 构建师德建设的内容整合机制,提升教育协同效率
在系统中,特别是对临界行为,系统参量可以分为两类:快弛豫参量和慢弛豫参量。快弛豫变量指那些在短时间起作用的绝大多数参量,它们临界阻力大、衰退快,对系统的演化过程、临界特征和发展前途,不起明显作用。慢弛豫参量指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它们出现无临界阻力现象,在演化过程中从始至终起作用,并且得到多数子系统的响应,起着支配子系统的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演化的速度和进程。如绩效考核、职务晋升中设置的师德否决性指标(NNI)、师德建设中制度化的权责指标等。
3. 重视师德建设资源平台搭建与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平台搭建与资源共享机制要求在师德建设机制中现实师德建设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化同步以及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与师德建设有关的突发(偶发)事件(正面或负面),各子系统可以借助师德教育协同平台,围绕师德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整合各子系统的核心优势资源,获得单方无法获得的高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协同平台的运行效果和运作效果。
4. 重视师德长效机制制度化建设与整合
师德制度化建设与整合,其目的是构建以师德建设权责制度化为基础的自稳定态控制结构。在操作实践上,主要表现为首先要认同师德是教师主体的职业认同与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师德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性必须予以重视和支持;在重视师德建设内生成长的同时必须重视外部抑制性的作用,即从制度上对师德进行制度化的规范化引导。制度作为外在他律是师德的重要保证,要完善与理顺师德建设控制与协调机制的必备条件。
注: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第五批教学改革项目“动态性复杂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协同”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