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河边的错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余华《河边的错误》,追究疯子为何会无缘无故地杀害与他相关及不相关的人;并对许亮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从他们的行为中找到精神上的症状,由“疯子”的荒诞存在进而推出世界的荒诞性,这为进一步理解余华的先锋小说以及现实世界提供了更好的钥匙。
  【关键词】:余华;精神分析;“疯子”
  一、对杀人凶手——疯子的精神分析
  读完全文,疯子才是最后的真凶,首先他在河边残忍杀害幺四婆婆,然后又接连杀了一个男人和孩子。读者从小说的字里行间完全找不出疯子杀人的动机,为何疯子杀人的欲望这么疯狂? 是什么心理因素导致他痛下狠手?
  文中疯子对幺四婆婆的做法值得深思,小说中写了疯子扔篮子行为,“幺四婆婆便一次一次地去将篮子捡回来,疯子一次比一次扔得远。”[1]这种行为与弗洛伊德曾经引用过的一个儿童游戏相像。一些一岁半的儿童将木卷轴的隐藏和出现视为“失去”和“得到”,而“疯子”也将篮子的抛弃和重归看作“失去”和“得到”, “疯子”由此消除了自身对外界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接下来故事继续发展,例如 “他这么大了,还要吃奶。我不愿意他就打我,后来没办法就让他吸几下,可他把我的奶头咬了下来。”[2]尽管疯子已成年,但他依旧像个儿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疯子正处在口唇期,口、唇、舌是主要的性敏感区,疯子的吃奶仅仅是因为口、唇、舌的吮吸和撕咬能带来快感。发展到后面,疯子甚至揍幺四婆婆。此时疯子的“本我”占了上风,本我是人的自私部分,遵循快乐原则,主要与性和攻击有关,自我则对本我起到约束作用。[3]然而疯子是个非理性的人,自我无法制约本我。
  疯子的疯狂在于先后杀死了幺四婆婆、工人以及孩子,疯子受到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即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分为两大类,而疯子的行为显然是死与攻击的本能,并且这种无意识动机很少表现为自毁行为,多数情况下为对他人的攻击。[4]这时,我们便能更进一步理解为何疯子会攻击他人,这是疯子死的本能转向外部,进而杀死了幺四婆婆、工人和孩子。
  二、对“疯子”——许亮的精神分析
  在被调查者中,许亮的行为举止最为古怪。许亮自杀未遂,他对刑警们说:“这一天迟早都要到来的,我想了很久,想到与其让一颗子弹打掉半个脑壳,还不如吃安眠酮睡过去永远不醒。”[5]这些话似乎都表明许亮默认了他自己就是杀人凶手,并且许亮承认在第二个人被杀时他也在河边。真相似乎水落石出,但是马哲经过调查后肯定许亮并不是杀人凶手。案情再一次扑朔迷离。
  不久镇上又出现了第三次行凶。许亮這时的行为更加奇怪。他敲开了邻居的门说他下午又去了河边,邻居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们看到许亮整个下午都在家。不久之后,许亮自杀身亡。
  许亮的所作所为常常让读者感到迷惑,许亮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里出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幻想世界,许亮的精神世界的确出现了问题。许亮第一次自杀时,与他相熟的年轻人曾说:“他总把别人的事想成自己的事。常常是我钓上来的鱼,可他却总说是他钓上来的……”[6]年轻人说的这段话直接点明了许亮陈述话语的不可靠性。
  从心理学上来说,许亮的这种症状更像精神分裂症,幻觉和妄想都是常见的症状。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妄想有三个特征,缺一不可:第一,妄想是一种坚信或确信;第二,妄想是自我卷入的;第三,妄想是某个人独有的信念。[7]许亮的症状更像是妄想。第一起案发时,许亮的话语中似乎确定刑警人员会把他当成杀人凶手。第二起案发时,许亮根本没去河边,可他说他看见了河边的人头以及疯子,并且深信不疑。第三起案发事件后,许亮向邻居表示他又去了河边,并对邻居的话表示不相信。这些都符合妄想的特征。杀人嫌疑很大的许亮便可被直接排除,他的话大都是疯言疯语,至此,案情一目了然。
  许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视作“疯子”, 因为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妄想的频发,他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中,成为了常人眼里的“疯子”。
  三、“疯子”的内涵和用意
  如何定义“疯子”呢?“疯子”是人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荒诞状态。他与常人不同,余华笔下的精神病患者、狂人、变态狂和自虐者等“非常人”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神价值的缺失,他们的荒谬行为举动显示出一种主体“自我的退隐和迷失”。余华的小说里很多主人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疯子”。余华用人性的荒诞来牵引出世界的荒诞,在《河边的错误》中,疯子在本能的驱使下犯下了罪行,但是仅凭法律无法将疯子绳之以法,然而疯子接连又犯下了惨案,马哲无法忍受疯子的所作所为于是开枪打死了他,但是打死了疯子的马哲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妻子和局长的要求下竟然要装作精神病患者才能逃避法律的约束。这里显然蕴涵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不正常的人(疯子)是正常的(因为他免于法律的制裁),正常的人(马哲)反而是不正常的(因为杀死了危害百姓的疯子而将受到制裁)。这里内隐着深刻的矛盾,这到底是人性出了问题,还是世界出了问题?荒诞尽显其中。
  许亮作为妄想症者,在常人眼里也是一种“疯子”。小说当中多处描写了这些无罪之人的恐慌和害怕,他们在社会制度中如履薄冰,孤立无援,害怕无法言明自己的清白,显示了一种信任危机,许亮更是在这样虚弱孤立的状态下自杀,从中显示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一种对立与紧张。杀人凶手在小镇上出没无人管制,无罪之人却要拼命洗清自己的罪行,这何尝不是一种荒诞之处呢?
  余华用“非常人”(“疯子”)的存在来揭示世界的荒诞性。荒诞性是余华小说的重要标志,它既是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也是人无法逃遁的生存状态。他在《虚伪的作品》当中首次披露了他的文学观念:写作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而要达到真实,必须使用“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所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8]例如《死亡叙述》里的司机被他人活活打死,其他的如《现实一种》里兄弟自相残杀,《世事如烟》里阴鸷的算命先生,这些人物都是读者眼中的“疯子”,这些“疯子”的存在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一致的荒诞性。这能让读者从不可言明的精神角度体验到世界存在的一种本真状态,从而对读者自身以及世界作一个更好的把握。
  参考文献:
  [1][2][5][6]余华.现实一种[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3][4]Jerry.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7]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8]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非洲丰富多彩的、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中,木雕一直作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在非洲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对非洲木雕的类别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木雕艺术在面具、饰品、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在设计领域能恰当运用上有帮助,为今后设计实践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非洲木雕;设计;应用  一、对非洲木雕艺术的概述  非洲木雕造型奇特、风格别致,被誉为是非洲非洲艺苑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非
期刊
【摘要】:朝鲜族长鼓舞也叫杖鼓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从传统的农乐舞中演变而来的。舞蹈表演中,通过长鼓的鲜明节奏、独特的韵律及洒脱的动作,烘托出活跃的气氛,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文章通过对长鼓舞独特表演形式的研究,对长鼓节奏与舞蹈韵律的剖析,阐述节奏与韵律在长鼓舞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学者把握长鼓舞学习的重点,理论结合实践使学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学习长鼓舞。  【关键词】:朝鲜族;长鼓舞
期刊
【摘要】:包袋是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早期只注重实用性到如今装饰与实用的双重兼顾,包袋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一个高品质设计可以让包袋流芳百世。设计的终极目标也正是为了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理想,实现人类的艺术化生存。“以史为镜,方可知兴替”,只有了解包袋的历史,才能更好的去探索了解包袋内在的高品质设计。  【关键词】:包袋;发展历史;高品质设计  包袋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对卡通形象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意表现进行分析,重点从卡通造型创意、包装材料创意、包装结构创意、和文化创意等角度展开研究。  【关键词】:卡通形象;包装设计;创意表现  一、卡通形象在包装设计中发展前景  在当下处于多媒体信息爆炸、全民娱乐的时代背景下,卡通形象比较繁杂的文字信息,更能快速吸引人们的视线,富有感染力的造型,简洁的线条,明快丰富的色彩构成的卡通形象,能够更容易更轻松地让消
期刊
【摘要】:青山七惠通过《窗灯》这一作品刻画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就是丧失了精神寄托的心灵疾病——“孤独”与“虚无”。作者希望借助笔下主人公绿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的道理。本文试从文本分析这一角度对作品展开探讨,发掘人物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揭示小说主题,并指出其与日本文学传统之间的连贯性,为读者深入理解作品提供独特视角。  【关键词】:窗灯;孤独;自
期刊
【摘要】: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瑰宝,全称唐代三彩釉陶器,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色彩交相呼应,美观隽永。本文着眼于中国庞大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唐三彩文化,进行了通俗的调研,采用了相关的当代设计方式,深入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采用相关的设计经验来验证文章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唐三彩;创新;产品;文化  
期刊
【摘要】:文学接受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又被称为接受美學。姚斯和伊瑟尔是其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接受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的理论家,姚斯和伊瑟尔在西方文论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姚斯所倡导的接受美学,即对“审美期待视域”的解释,实现了西方文论的“非理性转向”,即人本主义文论转向。本文主要从“碰撞的前夕”、“读者的游戏”、“文本的魅力”三个方面,阐释在非虚构文学创作中,“读者的期
期刊
【摘要】:空间是一切艺术形式的载体,所有艺术表现形式都要通过空间来呈现出他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作为占据一定空间的的架上绘画,它的生动通透,它的灵动气韵,更是在画面效果上有着它的独特韵味。而用水与彩作为呈现画面空间的媒介,通过水的流动通透、彩的丰富斑斓 ,更好的诠释了对空间的表达,更好的透过空间来传递美,来表现艺术家对艺术作品所倾注的丰富情感与精神思想。  【关键词】:水彩;艺术形式;空间表达  何为
期刊
【摘要】:跨界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和改变,建筑、绘画、音乐、电影、雕塑、文学、设计……不同艺术门类表象各异、各有特色。它们之间有何渊源,如何联系,能否转换?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问题,是设计师常为关注及思考的。跨界设计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开拓设计思维,创新发展传统元素,尝试探讨建筑与首饰之间的抽象联系,并试图在首饰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不同转化和创新。  【关键词】:建筑元素;传承;创新  随着
期刊
《致自由》  走出钢筋水泥  穿过戏子的假笑  沿着野狐的足迹  让白衬衫一次次的  一次次的,在落叶纷纷  抑或野花茫茫的大地上飘飞 ……  《途中》  一会风 ,一会雨  一会穿行在大雾中  一会穿行在阳光中  这会儿蓝天下的白云  就是我抛向天空的白裙子  《回到夏天》  跟着我,跟着  一棵开花的茉莉回到夏天  拒绝在任何一块石碑上刻字  拒絕和任何一块墓碑留影  就让死亡自顾自的睡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