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必然由现在的双重身份转化为市民身份,因此,培训内容也必须由重视技能培训转向加强社会规范、自我发展教育等公民教育转变,作为公民教育重要载体的高等院校在其中的地位和责任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等院校 农民工 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11-02
近年来,曾经“民工潮”汹涌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民工荒”现象,促使人们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农民工教育也从此被纳入了学界的视野,尤其是2003年9月国家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之后,农民工教育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民工荒”标志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情况会经常出现。[1]目前,第二代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多是农村初、高中毕业生,[2]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因此,要把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与农民工适应性教育
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4]即要求多种教育主体参与,这预示着高校作为教育的重地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但从目前研究来看,研究高等院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在农民工教育中的文章寥寥无几,这实际上表明,研究者多将农民工教育的责任归于各种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或成人教育范围,却忽视了高校在这项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能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担负着传播先进的学习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创新的观念和能力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缩小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差距提供了契机。许多研究表明,农民工群体也有学习培训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教育,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转移,让亿万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熟悉现代文明,尽快适应现代生活,这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高等院校开展农民工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等院校可依托高校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多学科交叉综合、实验设施齐全等良好的办学条件,与时俱进,针对农民工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这一客观现实,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以便从科学的高度规范各个办学主体的教育行为,一些高校还可通过培训相关内容为各级培训机构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外,高校具备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员和办学经验,这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规范教育等深层次教育提供了便利。而高等院校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设备为开展农民工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此外,还要对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效益,使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级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利用、共同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是农民工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或培训机构所进行的技能性训练,高校所进行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社会规范、价值观等较为抽象的层次。前者是农民工得以适应城市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后者则是该群体能够在城市社会长久立足的可靠保证。
二、关于高校在开展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的意义和内容
2006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很多职业教育在协助输出地政府对农民的专业就业能力进行培训,如技能培训等,而在外出适应能力提高方面还做的很不够,非常缺乏,客观地说,就业能力的提高可协助其提高在城市中的适用性,但事实并非全部如此。职业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日常交往、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方面的成功,因为对城市新规则、新规范的不熟悉也直接影响其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后者的不成功则直接影响其在职业上的表现,从而影响其在城市中的适应状况。因此,考察农民工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应在以下方面开展:
1.提升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素质
农民工转移后的技能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属于此类。从农民工的角度讲,就是对生存技能培训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渴望结合自己实际和市场需求进行的技能培训。政府通过对农民工的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可明确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有助于解决“民工荒”中高级技能型岗位人才的缺乏这一结构性难题。
落实好培训经费是搞好农民工教育的关键。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素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应遵循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和用工单位共同分担的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各类培训机构既要本着非营利的目的,降低培训成本,还要进行改革,针对农民工群体建立起奖、学、贷等多元的助学体系,进一步降低收费门坎,使那些有志向的农民工能够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历,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有助于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阶层向上流动,从而使农民工能够共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
从此类教育的培训主体上看,主要是各类培训机构或院校,如各种开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大中专院校。高等院校的任务则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未来人才供求信息、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新兴职业的准入标准等,以引导和规范未来的就业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具体实施情况看,各类职业成人教育以其灵活的办学方式,较能敏锐地捕捉到国家的政策倾向和市场信息,及时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相对而言,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市场中还是旁观者的角色,没有认清其在整个农民工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
2.普及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城市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5]农民工在生存技能培训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社会交往、友情、尊重等需求。这一需求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尤其突出,其流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已由谋求生存向更高的追求平等和追求现代生活转变。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其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很容易与城市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相冲突,农民工无法与市民进行良好地互动,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这就是进城农民工与城市之间存在的“文化冲突”。而城市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这种“文化冲突”提供缓冲与过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市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
此类教育的进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城市化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进程决定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心理上的认同感不强主要是因为在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所致。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需要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面对这一制度障碍,农民工的适应性教育应集中在熟悉常见的现代企业的结构和要求、城市公共资源的使用、了解城市生活常识、客观评价其目前处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等。该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农民工在城市中略显自主地生活,接受目前的双重身份,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这类教育的主体应是农民工在社区内的培训学校和非政府组织。但二者由于我国目前体制的限制,发展缓慢。因此,这类教育的主体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等院校身上。高校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对农民工进行模拟训练,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和高校学生对该群体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帮助农民工度过城市社会适应关。
3.帮助农民工树立现代公民权意识,培养其话语能力。
该层次的教育属于发展性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适应性教育。其基本假设是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一样是平等的主体。这类教育主要是在价值观念上的改变,对农民工而言,就是要除去传统社会中逆来顺受、默默无闻、任人摆布的弱势观念,而是通过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权意识的独立主体,亦有能力对加于身上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安排进行反抗。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呼吁改变加于农民工群体身上的不合理的政策,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成立专门的机构为该群体代言,争取在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增强该群体的话语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要让农民工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其教育水平、文化知识、生产技能、社会文明和道德修养等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高等院校应积极努力,为造就高素质的农民工、产业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 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10~14
2 李立文、余 冲.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16):34~36
3 谢建社、黎明泽.农民工教育的文献综述[J].学习与实践,2007(4):23~27
4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EB/OR],2006.3.27. http:// 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5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5
【关键词】高等院校 农民工 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11-02
近年来,曾经“民工潮”汹涌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民工荒”现象,促使人们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农民工教育也从此被纳入了学界的视野,尤其是2003年9月国家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之后,农民工教育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民工荒”标志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情况会经常出现。[1]目前,第二代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多是农村初、高中毕业生,[2]他们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因此,要把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与农民工适应性教育
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4]即要求多种教育主体参与,这预示着高校作为教育的重地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但从目前研究来看,研究高等院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在农民工教育中的文章寥寥无几,这实际上表明,研究者多将农民工教育的责任归于各种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或成人教育范围,却忽视了高校在这项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能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担负着传播先进的学习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创新的观念和能力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缩小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差距提供了契机。许多研究表明,农民工群体也有学习培训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教育,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转移,让亿万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熟悉现代文明,尽快适应现代生活,这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高等院校开展农民工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等院校可依托高校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多学科交叉综合、实验设施齐全等良好的办学条件,与时俱进,针对农民工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这一客观现实,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以便从科学的高度规范各个办学主体的教育行为,一些高校还可通过培训相关内容为各级培训机构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外,高校具备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员和办学经验,这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规范教育等深层次教育提供了便利。而高等院校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设备为开展农民工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此外,还要对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效益,使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级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利用、共同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是农民工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或培训机构所进行的技能性训练,高校所进行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社会规范、价值观等较为抽象的层次。前者是农民工得以适应城市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后者则是该群体能够在城市社会长久立足的可靠保证。
二、关于高校在开展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的意义和内容
2006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很多职业教育在协助输出地政府对农民的专业就业能力进行培训,如技能培训等,而在外出适应能力提高方面还做的很不够,非常缺乏,客观地说,就业能力的提高可协助其提高在城市中的适用性,但事实并非全部如此。职业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日常交往、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方面的成功,因为对城市新规则、新规范的不熟悉也直接影响其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后者的不成功则直接影响其在职业上的表现,从而影响其在城市中的适应状况。因此,考察农民工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应在以下方面开展:
1.提升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素质
农民工转移后的技能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属于此类。从农民工的角度讲,就是对生存技能培训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渴望结合自己实际和市场需求进行的技能培训。政府通过对农民工的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可明确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有助于解决“民工荒”中高级技能型岗位人才的缺乏这一结构性难题。
落实好培训经费是搞好农民工教育的关键。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素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应遵循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和用工单位共同分担的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各类培训机构既要本着非营利的目的,降低培训成本,还要进行改革,针对农民工群体建立起奖、学、贷等多元的助学体系,进一步降低收费门坎,使那些有志向的农民工能够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历,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有助于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阶层向上流动,从而使农民工能够共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
从此类教育的培训主体上看,主要是各类培训机构或院校,如各种开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大中专院校。高等院校的任务则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未来人才供求信息、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新兴职业的准入标准等,以引导和规范未来的就业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具体实施情况看,各类职业成人教育以其灵活的办学方式,较能敏锐地捕捉到国家的政策倾向和市场信息,及时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相对而言,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市场中还是旁观者的角色,没有认清其在整个农民工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
2.普及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城市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5]农民工在生存技能培训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社会交往、友情、尊重等需求。这一需求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尤其突出,其流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已由谋求生存向更高的追求平等和追求现代生活转变。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其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很容易与城市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相冲突,农民工无法与市民进行良好地互动,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这就是进城农民工与城市之间存在的“文化冲突”。而城市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为这种“文化冲突”提供缓冲与过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市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
此类教育的进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城市化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进程决定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心理上的认同感不强主要是因为在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所致。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需要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面对这一制度障碍,农民工的适应性教育应集中在熟悉常见的现代企业的结构和要求、城市公共资源的使用、了解城市生活常识、客观评价其目前处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等。该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农民工在城市中略显自主地生活,接受目前的双重身份,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这类教育的主体应是农民工在社区内的培训学校和非政府组织。但二者由于我国目前体制的限制,发展缓慢。因此,这类教育的主体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等院校身上。高校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对农民工进行模拟训练,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和高校学生对该群体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帮助农民工度过城市社会适应关。
3.帮助农民工树立现代公民权意识,培养其话语能力。
该层次的教育属于发展性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适应性教育。其基本假设是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一样是平等的主体。这类教育主要是在价值观念上的改变,对农民工而言,就是要除去传统社会中逆来顺受、默默无闻、任人摆布的弱势观念,而是通过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权意识的独立主体,亦有能力对加于身上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安排进行反抗。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呼吁改变加于农民工群体身上的不合理的政策,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成立专门的机构为该群体代言,争取在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增强该群体的话语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要让农民工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其教育水平、文化知识、生产技能、社会文明和道德修养等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在农民工适应性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高等院校应积极努力,为造就高素质的农民工、产业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 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10~14
2 李立文、余 冲.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16):34~36
3 谢建社、黎明泽.农民工教育的文献综述[J].学习与实践,2007(4):23~27
4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EB/OR],2006.3.27. http:// 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5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