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理教育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作为高校教育者要提高说理能力,就要着眼大学生实际,在说理语言和说理手段上着力创新。
一、说理语言要“接地气”
“接地气”是指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
说理语言上的“接地气”,就是要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突出通俗、生动,努力把专业的、书面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大众的、通俗化的语言,融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
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我们在语言接地气上要学习的榜样:特别是我们的毛主席: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挺進。一路上毛泽东多次阐述根据地对取得武装斗争胜利的重要性,工农干部对什么是“根据地”云山雾罩,议论纷纷。一次在文家市休整,毛泽东决定换一种讲法,他诙谐地打比方说:我们一天到晚行军,走累了就要坐下来歇歇,而人要坐下来就得有屁股,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屁股。人没有屁股就得累死,革命没有根据地也无法坚持长期斗争。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更加坚定了向井冈山进军的信心和决心。当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一些农民,文化水平都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用这样形象、群众化的语言,用这样愉悦的形式和他们说道理,他们能听得懂,也容易接受。
大家普遍也能感到,习主席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质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这样的大白话在他的讲话中经常能见到。
习主席前不久到北京大学视察时,与青年学子围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切交流,勉励大家“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主席在这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青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为它是基准线、规范线,是照亮道路的明灯,他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要用这样的比喻来告诉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扣子”,就要始终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尺,核心价值观树得正、树得牢,人生的发展就能朝着向上的轨迹行进,这样有主心骨的人生就容易出彩。他的这种比喻十分契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很接青年学子的地气,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
我们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在语言“接地气”上下功夫: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深度的语言。射箭看靶子,教育要看对象。每次教育前,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不同层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楚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深度的语言。比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受教育者,我们在讲理论的时候,不应过于专业化和理论化,语言文字要朴实,不要滥用那些专业词汇,使人产生故弄玄虚的感觉,而要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来启发、教育学生。
其次,我们也要防止庸俗化、空洞化。通俗易懂绝不是低级庸俗,不能以灰色段子、黄色幽默、山寨俚语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在理论深度与语言通俗的有机结合中,实现创新理论大众化。
二、说理手段要“寓理于事”
青年学生成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简单采取说教式的方法,不计效果,云里雾里,说服力差,是很难被他们所接受的。寓理于事的方法就是紧贴大学生的特点,运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来解读理论、阐述道理。这种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好传统。
毛泽东同志就非常善于用讲故事来教育党员干部和官兵。他讲张思德的故事,引导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大家坚定胜利信念;讲李自成的故事,告诫大家要牢记“两个务必”。通过这些故事呢,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烙印,故事中蕴藏的道理,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大家所接受,并转化为行动。
还有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就是习主席,习主席非常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凝聚共识。尤其是他在国外的多次演讲,都会讲一些故事,或者举一些具体事例。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讲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他这样讲到:“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习主席是要用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瞬间就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远比那些经过打磨后的工工整整地讲话更能激起两国人民的共识。
道理是抽象的,故事是鲜活的。深刻的真理,往往蕴含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事例之中。实践证明,我们理解接受一个新理论,首先认同的往往是那些与理论完全契合的、一个个胜于雄辩的事实和能够感同身受的故事。用通俗故事诠释道理,能让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比单纯讲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运用“观点+故事+分析+警句”的方式讲理论,可能千言万语都讲不清的问题,一个简短而通俗的小故事就说明白了。
比如在对待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理论没有用,又不能饭吃”的问题上。我们就可以讲一位家庭主妇做了几十年的菜,厨艺平平。而有一个人学厨师才几个月,出师掌勺后却能顾客盈门。主妇感到纳闷,决定问个究竟。厨师就告诉她:“你烧菜靠的是习惯,我烧菜靠的是烹饪理论的指导。”说明创新理论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我们要知道吃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更有后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深入人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故事虽然能起到大作用,但讲好故事绝非易事,还需要我们在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整理大量故事,牢牢把握人的认知规律,多用事实说话,同时还要提高我们讲故事、寓理于事的技巧。
一、说理语言要“接地气”
“接地气”是指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
说理语言上的“接地气”,就是要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突出通俗、生动,努力把专业的、书面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大众的、通俗化的语言,融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
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我们在语言接地气上要学习的榜样:特别是我们的毛主席: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挺進。一路上毛泽东多次阐述根据地对取得武装斗争胜利的重要性,工农干部对什么是“根据地”云山雾罩,议论纷纷。一次在文家市休整,毛泽东决定换一种讲法,他诙谐地打比方说:我们一天到晚行军,走累了就要坐下来歇歇,而人要坐下来就得有屁股,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屁股。人没有屁股就得累死,革命没有根据地也无法坚持长期斗争。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更加坚定了向井冈山进军的信心和决心。当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一些农民,文化水平都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用这样形象、群众化的语言,用这样愉悦的形式和他们说道理,他们能听得懂,也容易接受。
大家普遍也能感到,习主席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质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这样的大白话在他的讲话中经常能见到。
习主席前不久到北京大学视察时,与青年学子围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切交流,勉励大家“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主席在这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青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为它是基准线、规范线,是照亮道路的明灯,他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要用这样的比喻来告诉青年一代:扣好“人生的扣子”,就要始终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尺,核心价值观树得正、树得牢,人生的发展就能朝着向上的轨迹行进,这样有主心骨的人生就容易出彩。他的这种比喻十分契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很接青年学子的地气,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
我们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在语言“接地气”上下功夫: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深度的语言。射箭看靶子,教育要看对象。每次教育前,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不同层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楚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深度的语言。比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受教育者,我们在讲理论的时候,不应过于专业化和理论化,语言文字要朴实,不要滥用那些专业词汇,使人产生故弄玄虚的感觉,而要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来启发、教育学生。
其次,我们也要防止庸俗化、空洞化。通俗易懂绝不是低级庸俗,不能以灰色段子、黄色幽默、山寨俚语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要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在理论深度与语言通俗的有机结合中,实现创新理论大众化。
二、说理手段要“寓理于事”
青年学生成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简单采取说教式的方法,不计效果,云里雾里,说服力差,是很难被他们所接受的。寓理于事的方法就是紧贴大学生的特点,运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来解读理论、阐述道理。这种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好传统。
毛泽东同志就非常善于用讲故事来教育党员干部和官兵。他讲张思德的故事,引导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大家坚定胜利信念;讲李自成的故事,告诫大家要牢记“两个务必”。通过这些故事呢,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烙印,故事中蕴藏的道理,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大家所接受,并转化为行动。
还有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就是习主席,习主席非常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凝聚共识。尤其是他在国外的多次演讲,都会讲一些故事,或者举一些具体事例。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讲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他这样讲到:“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习主席是要用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瞬间就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远比那些经过打磨后的工工整整地讲话更能激起两国人民的共识。
道理是抽象的,故事是鲜活的。深刻的真理,往往蕴含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事例之中。实践证明,我们理解接受一个新理论,首先认同的往往是那些与理论完全契合的、一个个胜于雄辩的事实和能够感同身受的故事。用通俗故事诠释道理,能让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比单纯讲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运用“观点+故事+分析+警句”的方式讲理论,可能千言万语都讲不清的问题,一个简短而通俗的小故事就说明白了。
比如在对待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理论没有用,又不能饭吃”的问题上。我们就可以讲一位家庭主妇做了几十年的菜,厨艺平平。而有一个人学厨师才几个月,出师掌勺后却能顾客盈门。主妇感到纳闷,决定问个究竟。厨师就告诉她:“你烧菜靠的是习惯,我烧菜靠的是烹饪理论的指导。”说明创新理论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是我们要知道吃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为了更有后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深入人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故事虽然能起到大作用,但讲好故事绝非易事,还需要我们在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整理大量故事,牢牢把握人的认知规律,多用事实说话,同时还要提高我们讲故事、寓理于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