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中国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已十年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对外投资为核心的“走出去”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09年底,12000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000家企业,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存量约为2460亿美元,居全球第15位,发展中国家第3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中国也不例外,在遭遇对外贸易萎缩,吸引外商投资下降等困境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也遇到巨大挑战。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振兴经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投资合作也保持了发展势头。
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8亿美元,在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跌约40%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了14,2%。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又对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46个境外企业进行了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同比又增长了10.4%。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投资领域拓宽。覆盖了经济大部分行业,其中采矿业、商业服务、金融业、批发零售、运输仓储和制造业,合计占境外投资存量的90%以上。
二是投资主体多元。中央企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增势强劲,2009年已占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25%以上,2010年8月,中国民营企业吉利公司与其他企业联合筹资2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正是这方面发展的生动实例。
三是投资方式多样。除传统的绿地投资外,逐步发展了参股并购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2009年,此类投资已占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30%。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造福当地人民,实现了互利共盈。据统计,境外中资企业雇佣的外方员工由2006年底的26.8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43.8万人。中国企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建设的铁路、公路、电力等项目,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发展,为解决其发展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投资项目所在国当地居民无偿提供医疗设备及服务,捐资于当地教育,免费供水供电等,这些都强化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因为中国企业自身的实力在不断增强,也得益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以能源和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为例,中国作为世界能源、资源产品长期和稳定的大市场,使许多资源富足国家对华出口迅速扩大,产品单价不断提升,较充分地分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民众福利的提高。
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世界的外贸额下跌约12%,而以向中国出口矿产品为主的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增长了5.4%,这在去年仍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发达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企业的投资使东道国的资源和能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也必将为当地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比较优势,遵循商业原则开展的互利共赢的境外投资行为,正在日益得到与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的尊重,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间能增进了解,公平透明,平等地对待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国政府有关机构将在充分尊重企业对外投资自主决策权的基础上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并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多双边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经济合作、海关服务、检验检疫等政府间协定,努力为企业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维护企业的境外合法权益。
二是加快构建法律制度框架,不断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深化以投资便利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导,注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进一步健全“走出去”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与对外投资相关的各类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咨询、培训等多项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和商会发挥自律和协调等功能,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四是引导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符合国家利益,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文化,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关心和支持当地的社会民生事业。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但国际经济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消费投资的增长动力不足,高失业率等将影响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因此世界各国应当以更富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共同抑制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合作。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今后五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必将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愿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全面复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中国也不例外,在遭遇对外贸易萎缩,吸引外商投资下降等困境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也遇到巨大挑战。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振兴经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投资合作也保持了发展势头。
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8亿美元,在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跌约40%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了14,2%。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又对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46个境外企业进行了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同比又增长了10.4%。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投资领域拓宽。覆盖了经济大部分行业,其中采矿业、商业服务、金融业、批发零售、运输仓储和制造业,合计占境外投资存量的90%以上。
二是投资主体多元。中央企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增势强劲,2009年已占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25%以上,2010年8月,中国民营企业吉利公司与其他企业联合筹资2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正是这方面发展的生动实例。
三是投资方式多样。除传统的绿地投资外,逐步发展了参股并购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2009年,此类投资已占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30%。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造福当地人民,实现了互利共盈。据统计,境外中资企业雇佣的外方员工由2006年底的26.8万人增加到2009年底的43.8万人。中国企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建设的铁路、公路、电力等项目,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发展,为解决其发展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投资项目所在国当地居民无偿提供医疗设备及服务,捐资于当地教育,免费供水供电等,这些都强化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因为中国企业自身的实力在不断增强,也得益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以能源和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为例,中国作为世界能源、资源产品长期和稳定的大市场,使许多资源富足国家对华出口迅速扩大,产品单价不断提升,较充分地分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民众福利的提高。
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世界的外贸额下跌约12%,而以向中国出口矿产品为主的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增长了5.4%,这在去年仍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发达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企业的投资使东道国的资源和能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也必将为当地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比较优势,遵循商业原则开展的互利共赢的境外投资行为,正在日益得到与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的尊重,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间能增进了解,公平透明,平等地对待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国政府有关机构将在充分尊重企业对外投资自主决策权的基础上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并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多双边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经济合作、海关服务、检验检疫等政府间协定,努力为企业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维护企业的境外合法权益。
二是加快构建法律制度框架,不断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深化以投资便利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导,注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进一步健全“走出去”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与对外投资相关的各类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咨询、培训等多项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和商会发挥自律和协调等功能,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四是引导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符合国家利益,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文化,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关心和支持当地的社会民生事业。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但国际经济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消费投资的增长动力不足,高失业率等将影响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因此世界各国应当以更富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共同抑制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合作。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今后五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必将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愿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全面复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