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重申“两个坚持”,进一步从制度上确定了公有制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之所以要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核心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的私有或者公有,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
▲▲一、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定
理解公有制和私有制应当从生产资料的归属上来分析,如果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或者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这种状态下的所有制就是公有制。由全体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称为全民所有制,有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则成为集体所有制。如果生产资料由个别劳动者独自占有,这种状态下的所有制就是私有制。
除了上述区别外,区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标准还有如下两条:
1、能不能被量化:如果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在此状态下则是公有制的所有者,如果是作为单一的个人,则不是公有制的所有者。所谓不能量化是指不能拿国有资产的总额除以13亿人口,得出每个人所占有的份额。之所以不能被量化,是因为公有制强调的是共同占有。但是私有制则是可以被量化的,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每个占有者的占有份额;
2、所有者的形成方式:在公有制国家中,公有制所有者的地位是自然形成的,只要是在公有制国家出生,具有公有制国家的国籍,是公有制国家的公民,在出生之日起就具备了公有制所有者的资质和条件。但是在私有制国家,具备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的条件,完全取决于资金投入,如果不投入资金,是没有资格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只有在相关资金的投入后,才能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
虽然公有制的所有者的所有额不能量化,但不等同于一无所有。公有制的所有者不能被拒绝使用某些社会资源和公共物品,但是一无所有者则有可能被拒绝使用某些社会资源和公共物品。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最本质区别是:在私营经济中存在着剥削,而在个体经济中不存在剥削。私有制中存在剥削,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经济不存在剥削,所以不能把私有制和非公有制划等号。
▲▲二、“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活力之辩
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所有制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变成低效率生产力的代表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不同形态的社会所采取的所有制形式是不一样的,原始社会采用的是原始公有制;奴隶社会采用的是奴隶主所有制,封建社会采用的是封建主所有制,资本主义社会采用的是资本家所有制,这三种所有制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采用的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和提高,生产关系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得到不断发展,占据生产关系核心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是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次变化,较之于前一次变化都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生产力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因此一种所有制形式在某个特定时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成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2、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公有制的效率比私有制的效率要高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對抗性矛盾。在这种矛盾的作用下,一方面,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由于根本利益的不同,导致社会始终处于对抗状态;另一方面,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这一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一次一次的经济危机也使得资本主义走向覆灭。而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主要矛盾不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而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客观上要求更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有制由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此不存着对抗性的矛盾,公有制要求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剥削和两极分化得到消灭,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些客观上都有利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三、现阶段,坚决不能搞单一公有制的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只提出了公有制的一般原则,而对于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则设想得不十分清晰,他们在《共产主义原理》《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提到的“财产公有”、“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占有”、“共同占有”、“集体的”等概念,有多重理解,比如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所提出的“集体所有制”和恩格斯所提到的“合作社”概念,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中已蕴含了公有制存在多种形式的思想。
马克思等人对公有制的相关分析,主要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现象中得出的。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在私有制状态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公有制,私有制的理解存在片面,致使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遭受了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由于重新认识和我国所处的阶段,和什么是公有制等基本问题,从而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和脉络
八十年代:個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1982年十二大报告中指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7年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九十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1992年十四大报告,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都将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在1997年的宪法修正案列入“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法律上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02年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要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本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而且在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的待遇”。特别是在2005年专门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对非公经济的认识在逐步发生变化,从八十年代的“有益补充”,到九十年代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对再到21世纪的“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而且也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回答。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是目前存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不能发展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只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发展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现阶段,一切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矛盾简言之就是对立统一。所谓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前,对待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对立占据主导地位。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改革开放之后,对待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统一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会存在经济危机现象。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一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虽然社会主义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这一跨越仅仅是制度上的跨越,而不能跨越资本主义所提供的各种文明成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建立在这一逻辑上的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1)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取消商品和货币(3)实行按需分配(4)有计划的生产。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基本特征,完全是一一对应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而言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基本特征,使得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会存在经济危机: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复存在;取消商品和货币后货币不能履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只能,买和卖不能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得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得以消失;实行计划生产和按需分配使得整个社会生产的有政府状态,不会产生盲目的生产过剩现象。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被消除。现阶段中国存在着商品和货币,货币依旧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这使得经济危机成为可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私营经济的存在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成为可能,不可避免的会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使得经济危机成为可能;再加之政策可能出现的失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危机蔓延扩散的趋势,使得经济危机在当代中国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下成为可能。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不等于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郭广迪. 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再认识 [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3).
[2]李惠斌. 重读《 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关于 “私有制”,“公有制” 以及 “个人所有制” 问题的重新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3): 31-37.
[3]袁林. 所有制的本质与起源[J].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8(5): 60-68.
[4]厉以宁. 进一步开展公有制形式的探讨[J]. 经济导刊, 2002, 3(3).
【作者简介】
高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潘泽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何蓉)
之所以要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核心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的私有或者公有,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
▲▲一、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界定
理解公有制和私有制应当从生产资料的归属上来分析,如果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或者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这种状态下的所有制就是公有制。由全体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称为全民所有制,有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则成为集体所有制。如果生产资料由个别劳动者独自占有,这种状态下的所有制就是私有制。
除了上述区别外,区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标准还有如下两条:
1、能不能被量化:如果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在此状态下则是公有制的所有者,如果是作为单一的个人,则不是公有制的所有者。所谓不能量化是指不能拿国有资产的总额除以13亿人口,得出每个人所占有的份额。之所以不能被量化,是因为公有制强调的是共同占有。但是私有制则是可以被量化的,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每个占有者的占有份额;
2、所有者的形成方式:在公有制国家中,公有制所有者的地位是自然形成的,只要是在公有制国家出生,具有公有制国家的国籍,是公有制国家的公民,在出生之日起就具备了公有制所有者的资质和条件。但是在私有制国家,具备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的条件,完全取决于资金投入,如果不投入资金,是没有资格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只有在相关资金的投入后,才能成为私有制的所有者。
虽然公有制的所有者的所有额不能量化,但不等同于一无所有。公有制的所有者不能被拒绝使用某些社会资源和公共物品,但是一无所有者则有可能被拒绝使用某些社会资源和公共物品。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最本质区别是:在私营经济中存在着剥削,而在个体经济中不存在剥削。私有制中存在剥削,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经济不存在剥削,所以不能把私有制和非公有制划等号。
▲▲二、“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活力之辩
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所有制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变成低效率生产力的代表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不同形态的社会所采取的所有制形式是不一样的,原始社会采用的是原始公有制;奴隶社会采用的是奴隶主所有制,封建社会采用的是封建主所有制,资本主义社会采用的是资本家所有制,这三种所有制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采用的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和提高,生产关系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得到不断发展,占据生产关系核心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是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次变化,较之于前一次变化都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生产力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因此一种所有制形式在某个特定时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成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2、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来说,公有制的效率比私有制的效率要高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對抗性矛盾。在这种矛盾的作用下,一方面,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由于根本利益的不同,导致社会始终处于对抗状态;另一方面,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这一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一次一次的经济危机也使得资本主义走向覆灭。而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主要矛盾不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而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客观上要求更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有制由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此不存着对抗性的矛盾,公有制要求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剥削和两极分化得到消灭,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些客观上都有利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三、现阶段,坚决不能搞单一公有制的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只提出了公有制的一般原则,而对于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则设想得不十分清晰,他们在《共产主义原理》《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提到的“财产公有”、“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占有”、“共同占有”、“集体的”等概念,有多重理解,比如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所提出的“集体所有制”和恩格斯所提到的“合作社”概念,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有制理论中已蕴含了公有制存在多种形式的思想。
马克思等人对公有制的相关分析,主要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现象中得出的。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在私有制状态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公有制,私有制的理解存在片面,致使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遭受了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由于重新认识和我国所处的阶段,和什么是公有制等基本问题,从而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和脉络
八十年代:個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1982年十二大报告中指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7年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九十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1992年十四大报告,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都将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在1997年的宪法修正案列入“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法律上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02年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要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本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而且在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的待遇”。特别是在2005年专门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对非公经济的认识在逐步发生变化,从八十年代的“有益补充”,到九十年代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对再到21世纪的“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而且也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回答。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是目前存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不能发展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只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发展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现阶段,一切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矛盾简言之就是对立统一。所谓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前,对待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对立占据主导地位。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改革开放之后,对待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统一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会存在经济危机现象。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一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虽然社会主义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这一跨越仅仅是制度上的跨越,而不能跨越资本主义所提供的各种文明成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建立在这一逻辑上的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1)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取消商品和货币(3)实行按需分配(4)有计划的生产。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基本特征,完全是一一对应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而言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基本特征,使得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会存在经济危机: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复存在;取消商品和货币后货币不能履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只能,买和卖不能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得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得以消失;实行计划生产和按需分配使得整个社会生产的有政府状态,不会产生盲目的生产过剩现象。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被消除。现阶段中国存在着商品和货币,货币依旧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这使得经济危机成为可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私营经济的存在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成为可能,不可避免的会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使得经济危机成为可能;再加之政策可能出现的失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危机蔓延扩散的趋势,使得经济危机在当代中国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下成为可能。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不等于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郭广迪. 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再认识 [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3).
[2]李惠斌. 重读《 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关于 “私有制”,“公有制” 以及 “个人所有制” 问题的重新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3): 31-37.
[3]袁林. 所有制的本质与起源[J].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8(5): 60-68.
[4]厉以宁. 进一步开展公有制形式的探讨[J]. 经济导刊, 2002, 3(3).
【作者简介】
高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潘泽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