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打开教科书134页,教学作文训练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相信学生很感兴趣。是啊,故事总是能调动起我们爱憎好恶或新奇刺激的情感。小时候听的看的谁会忘记呢?逐渐长大,也是盯着电视屏幕,陶醉于电视剧环环相扣的情节,丰富有味的人物。不能说对故事耳濡目染。但应该说看得多、听得多,接受起来、模仿起来应该不会太难,所以很好教。
我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指导他们完成片段练习后,给学生们讲了《彼得的故事》,结合故事,进一步了解“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及“兴波澜、生变化的几个方法:伏笔、巧合、意外、悬念”等等。
接着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小时候读书回家,和同学横穿机场,被解放军抓住。担心得要命,没想到解放军竟好好地送我们回家。先这样简单地说,然后让学生给它增加些波澜。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连续讲了几个事例,以为功到自然成了,可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让人大跌眼镜。
其一,故事性不强,不重情节,重结论,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波澜。其二,都是说道理,谈教训,“思想性”颇强,趣味性欠佳,跟以前一贯写的作文没什么两样,这颇让人禁不住感慨:“梦里想到千条路,醒来还是走老路。”不是说老路不对,其实从小考到大的作文都是:“讲好的道理,抒好的情感。”只是,对于这一单元来讲,我想重在情趣,又想到对于一贯作文“重思想”来讲,这是一次创新,内容上的创新和情感上的“创新”。
学生作文一贯不屑于故事,也就很不会编故事。学生有经历,有见闻,但是一写下来,都是“思想先行”,不在乎过程,不屑于情趣,而孜孜于“经验教训”。
作家方方在高一《语文读本》第一册里说:“以前流行政治散文,以前的作文就都充满着重政治的说教。现在流行小资情调浓郁的‘网文’,现在的作文也几乎都遍布小情趣,小哲理,小感觉。”
又有作家池莉在《语文读本》中说:“……(学生的)作文,都带有浓厚的被灌输色彩。写母亲,写奶奶,写搬家,写青春朦胧感情,写社会现象,写人物关系等几乎都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想法,都是成人思想的灌输和被前人写滥了的感受。”
学生作文的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我想,学生已有了思维的定势。一作文,就“上了台面,慎重其事”。这个习惯很难改。造成这个思维习惯的又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总向学生灌输思想,总喜欢学生作文“充满说教的、向上的情感”。以我上小学的儿子为例。写同学,“要写出他(她)的外貌,语言,性格,品质”。儿子请教我“品质”是什么,我很难答,想敷衍,但是他说:“老师说,一定要写出人的品质!”是啊,品质是重要的,“诗言志,文载道”嘛,老师又要负责“塑造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何况作文?——这样机械的理解和执行,自然就成了一种空洞的灌输,难免会造成思想的生硬。
其次,是我们学生身边的“人文环境”。老师教作文,形成的是作文思维定势。所有的大人教孩子,形成了孩子的“生活思维定势”。李家的孩子跑步摔了一跤,“看,不要跑,跑步就会摔跤噢。”张家的孩子挨了骂,“看,不听话,就会挨骂噢。”王家的孩子这次才考了90分,“看,这就是因为马虎,马虎就会考不好噢。”每个大人反思一下,你不是一直这样教育孩子的吗?我们遇事喜欢立刻得出一个结论,并非常满足地把它作为教训来教育孩子。“好为人师”嘛,尤其那人是个孩子。结果孩子也学会了遇事都得个结论,来个思想教育。
第三,作家方方说的,读什么品位的书,就写什么样的文。现在的孩子,功课紧张,没时间看课外书,更不敢看小说消遣,(这仅仅是消遣吗?)抽空去阅读的只是一些直接有助于作文的快餐式的小品文。我调查了一下高一的学生,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大都是什么《智慧背囊》、《心灵鸡汤》、《读者文摘》等一些谈小感触、小哲理的文章。这也就难怪他们写的作文全是这样的了。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激发学生鲜活的感情和自然的兴趣呢?以我的这次作文来讲,我想做下列努力,以期一个月后见点效果。
1.纠正学生偏狭的认识,告诉他们,编故事,塑形象,是作文的一大功,是很好的思维训练。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大师都是推崇故事小说的。通过故事,也能说道理,并且说得更含蓄,如《史记》中的项羽的故事,苏武的故事等,并且记住,“形象大于思想”。
2.向同学推荐故事类书,如《故事会》、《微型小说选》、《短篇小说选》等等(长篇是不能的,学生没时间。)但告诫学生不要看那些不洁的街头杂志,如打着“民间故事”旗号的那类书,不要去看武侠小说,它们有趣但没意思。
3.每日的课前演讲,改为讲故事,讲有趣味的故事。或从大部头《三国》、《水浒》里面节选,或从《故事会》、《童话故事》中挑选。最好讲自己的故事,或家人的故事,或身边的故事。
也许我这样有点小题大做,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我想,在作文“尽量假设感情环境,使用华丽词藻和空洞宏大的公共话语”的今天,在一片“少年老成,老气横秋,谆谆说教”风气的现在,来点李卓吾他们的写趣味、抒性情;重视一下金圣叹他们推荐的故事、小说,应该无大碍。
我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指导他们完成片段练习后,给学生们讲了《彼得的故事》,结合故事,进一步了解“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及“兴波澜、生变化的几个方法:伏笔、巧合、意外、悬念”等等。
接着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小时候读书回家,和同学横穿机场,被解放军抓住。担心得要命,没想到解放军竟好好地送我们回家。先这样简单地说,然后让学生给它增加些波澜。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连续讲了几个事例,以为功到自然成了,可是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让人大跌眼镜。
其一,故事性不强,不重情节,重结论,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波澜。其二,都是说道理,谈教训,“思想性”颇强,趣味性欠佳,跟以前一贯写的作文没什么两样,这颇让人禁不住感慨:“梦里想到千条路,醒来还是走老路。”不是说老路不对,其实从小考到大的作文都是:“讲好的道理,抒好的情感。”只是,对于这一单元来讲,我想重在情趣,又想到对于一贯作文“重思想”来讲,这是一次创新,内容上的创新和情感上的“创新”。
学生作文一贯不屑于故事,也就很不会编故事。学生有经历,有见闻,但是一写下来,都是“思想先行”,不在乎过程,不屑于情趣,而孜孜于“经验教训”。
作家方方在高一《语文读本》第一册里说:“以前流行政治散文,以前的作文就都充满着重政治的说教。现在流行小资情调浓郁的‘网文’,现在的作文也几乎都遍布小情趣,小哲理,小感觉。”
又有作家池莉在《语文读本》中说:“……(学生的)作文,都带有浓厚的被灌输色彩。写母亲,写奶奶,写搬家,写青春朦胧感情,写社会现象,写人物关系等几乎都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想法,都是成人思想的灌输和被前人写滥了的感受。”
学生作文的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我想,学生已有了思维的定势。一作文,就“上了台面,慎重其事”。这个习惯很难改。造成这个思维习惯的又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总向学生灌输思想,总喜欢学生作文“充满说教的、向上的情感”。以我上小学的儿子为例。写同学,“要写出他(她)的外貌,语言,性格,品质”。儿子请教我“品质”是什么,我很难答,想敷衍,但是他说:“老师说,一定要写出人的品质!”是啊,品质是重要的,“诗言志,文载道”嘛,老师又要负责“塑造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何况作文?——这样机械的理解和执行,自然就成了一种空洞的灌输,难免会造成思想的生硬。
其次,是我们学生身边的“人文环境”。老师教作文,形成的是作文思维定势。所有的大人教孩子,形成了孩子的“生活思维定势”。李家的孩子跑步摔了一跤,“看,不要跑,跑步就会摔跤噢。”张家的孩子挨了骂,“看,不听话,就会挨骂噢。”王家的孩子这次才考了90分,“看,这就是因为马虎,马虎就会考不好噢。”每个大人反思一下,你不是一直这样教育孩子的吗?我们遇事喜欢立刻得出一个结论,并非常满足地把它作为教训来教育孩子。“好为人师”嘛,尤其那人是个孩子。结果孩子也学会了遇事都得个结论,来个思想教育。
第三,作家方方说的,读什么品位的书,就写什么样的文。现在的孩子,功课紧张,没时间看课外书,更不敢看小说消遣,(这仅仅是消遣吗?)抽空去阅读的只是一些直接有助于作文的快餐式的小品文。我调查了一下高一的学生,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大都是什么《智慧背囊》、《心灵鸡汤》、《读者文摘》等一些谈小感触、小哲理的文章。这也就难怪他们写的作文全是这样的了。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激发学生鲜活的感情和自然的兴趣呢?以我的这次作文来讲,我想做下列努力,以期一个月后见点效果。
1.纠正学生偏狭的认识,告诉他们,编故事,塑形象,是作文的一大功,是很好的思维训练。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大师都是推崇故事小说的。通过故事,也能说道理,并且说得更含蓄,如《史记》中的项羽的故事,苏武的故事等,并且记住,“形象大于思想”。
2.向同学推荐故事类书,如《故事会》、《微型小说选》、《短篇小说选》等等(长篇是不能的,学生没时间。)但告诫学生不要看那些不洁的街头杂志,如打着“民间故事”旗号的那类书,不要去看武侠小说,它们有趣但没意思。
3.每日的课前演讲,改为讲故事,讲有趣味的故事。或从大部头《三国》、《水浒》里面节选,或从《故事会》、《童话故事》中挑选。最好讲自己的故事,或家人的故事,或身边的故事。
也许我这样有点小题大做,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我想,在作文“尽量假设感情环境,使用华丽词藻和空洞宏大的公共话语”的今天,在一片“少年老成,老气横秋,谆谆说教”风气的现在,来点李卓吾他们的写趣味、抒性情;重视一下金圣叹他们推荐的故事、小说,应该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