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诺的文字,张大春的命名。“读者时代”几个字倒是很好地诠释出这个多元化时代读书人群的嘈杂与喧嚣。
按理说,读者的不二天职应该是阅读,但是我们见过的读者常喜欢议论是非,臧否人物,篡评经典。泛文本的时代里,读者是解构者,更是终结者。读者对文本发起了一轮轮的误读狂欢,抵制着我们日益贫乏的阅读欲望,消解我们对经典建构的美好愿景。
唐诺把自己的书写定位在“一本阅读者的书,而不是一本评论者的书”,我们可从中仔细揣摩两者间的差异。阅读者的姿态是谦卑的,因为他知道我们所需用阅读的文本,经过时光的淬炼,岁月的荏苒,叠加了神话一般的灵韵。
而评论者的姿态却有些自大,显得目空一切,无所畏惧,正所谓无知者无畏。阅读者的心灵是谋求对话,寻找同类;而评论者的心灵是虚无缠身,铲除异己。阅读者的书,首先是认同书写者的辛劳,然后提出质疑;评论者的书是为评论而评论,不追问评论的意义何在。
博尔赫斯曾言,让别人夸耀写过的书好了,我只羡慕自己读过的那些书。一个好的阅读者会懂得,不是我们在读书,而是书在阅读我们。
书本的意义不在收藏,而在打开的一瞬间,意义自现。正如唐诺所言,“它们给自己最艰难的工作是如何在广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唤同类,让每一本书都找到读它的人。”
唐诺说他很不喜欢那种六经注我的阅读方式,也难怪,这本来是“读者时代”里最为常见的一种阅读策略。所有的世界都是文本,所有的文本都是自我体认的一种方式。这样的阅读,其实已经与阅读无关,只是沉默的个体揽镜自照的一种自恋。
看看唐诺读过的那些书吧,冯内古特的《加拉巴格群岛》、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屠格涅夫的《罗亭》、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橘子》、梅特林克的《青鸟》,还有那个几乎无法归类和定义的本雅明你能从中找出什么样的共通性?好像全是外国文学的门类,但更为深层的东西却是无法归类。
前几年唐诺还没有被引进内地时,有位朋友一直向我鼓吹唐诺的存在,说他写的《唯物者本雅明》棒极了。这番话不免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本雅明的特质就是无法归类,无法命名。本雅明的意愿是成为一个炼金术般的文学评论家,但是他感兴趣的东西太多,不免在许多爱好方面转移了部分精力。唐诺似乎被本雅明的这种多重复杂的文化身份组成的混杂气质所诱惑,所以在阅读与书写之间,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复杂难描的气质。
读唐诺的文字,印象深刻的,是经历了一个失落期,开始的时候总觉得不过如此。他的阅读谱系与我如此相似,反而让我觉得陌生。但后来才恍然明白,正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同类的感觉让我一直远离他的存在。他说是通过阅读寻找同类,但是我发现同类的时候却总想远离。
在我的印象中,阅读本来就该是一项孤独的志业,你可以与古人谈思想,聊人生,那是因为在阅读之前我们预设了一个共同的阅读语境:我认同他的存在对我产生意义。古老的寓言因为我的阅读重新焕发光彩。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辩论往往是预设了敌对的立场,更不要奢望取得共识。阅读是无声的智慧,是通过别人的思想思考,而与人交流是有声的责难,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强迫别人信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时代”的阅读是一场色厉内荏的暴动。人人渴望阅读的民主时代到来,但是多元化的声音让阅读第一无二的声响淹没在众口喧腾中。
人人都渴望发出声音,人人都想做一个理想读者,认为自己的误读是真正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悬置了作者和文本的存在,经典的地位也荡然无存。
唐诺的阅读和书写其实是对大众时代阅读的反叛,但是这种反叛通过一种古怪的方式体现出来。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评论是什么,只有你自己。这种自我的认同才是这个时代中最为独特的声音。
“读者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众声喧哗,真理淡隐。作为一个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阅读者,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重读经典,召唤文本的精魂和灵韵。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在阅读的某一时期,极力认同某些作家,那是因为我们把他当做文学的无限与化身。从唐诺的文字中,我们能察觉到类似于博尔赫斯的虔诚和热情。阅读,总在这种热情中蔓延自身,传承经典。
作者为书评人
《读者时代》,唐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按理说,读者的不二天职应该是阅读,但是我们见过的读者常喜欢议论是非,臧否人物,篡评经典。泛文本的时代里,读者是解构者,更是终结者。读者对文本发起了一轮轮的误读狂欢,抵制着我们日益贫乏的阅读欲望,消解我们对经典建构的美好愿景。
唐诺把自己的书写定位在“一本阅读者的书,而不是一本评论者的书”,我们可从中仔细揣摩两者间的差异。阅读者的姿态是谦卑的,因为他知道我们所需用阅读的文本,经过时光的淬炼,岁月的荏苒,叠加了神话一般的灵韵。
而评论者的姿态却有些自大,显得目空一切,无所畏惧,正所谓无知者无畏。阅读者的心灵是谋求对话,寻找同类;而评论者的心灵是虚无缠身,铲除异己。阅读者的书,首先是认同书写者的辛劳,然后提出质疑;评论者的书是为评论而评论,不追问评论的意义何在。
博尔赫斯曾言,让别人夸耀写过的书好了,我只羡慕自己读过的那些书。一个好的阅读者会懂得,不是我们在读书,而是书在阅读我们。
书本的意义不在收藏,而在打开的一瞬间,意义自现。正如唐诺所言,“它们给自己最艰难的工作是如何在广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唤同类,让每一本书都找到读它的人。”
唐诺说他很不喜欢那种六经注我的阅读方式,也难怪,这本来是“读者时代”里最为常见的一种阅读策略。所有的世界都是文本,所有的文本都是自我体认的一种方式。这样的阅读,其实已经与阅读无关,只是沉默的个体揽镜自照的一种自恋。
看看唐诺读过的那些书吧,冯内古特的《加拉巴格群岛》、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屠格涅夫的《罗亭》、安东尼·伯吉斯的《发条橘子》、梅特林克的《青鸟》,还有那个几乎无法归类和定义的本雅明你能从中找出什么样的共通性?好像全是外国文学的门类,但更为深层的东西却是无法归类。
前几年唐诺还没有被引进内地时,有位朋友一直向我鼓吹唐诺的存在,说他写的《唯物者本雅明》棒极了。这番话不免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本雅明的特质就是无法归类,无法命名。本雅明的意愿是成为一个炼金术般的文学评论家,但是他感兴趣的东西太多,不免在许多爱好方面转移了部分精力。唐诺似乎被本雅明的这种多重复杂的文化身份组成的混杂气质所诱惑,所以在阅读与书写之间,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复杂难描的气质。
读唐诺的文字,印象深刻的,是经历了一个失落期,开始的时候总觉得不过如此。他的阅读谱系与我如此相似,反而让我觉得陌生。但后来才恍然明白,正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同类的感觉让我一直远离他的存在。他说是通过阅读寻找同类,但是我发现同类的时候却总想远离。
在我的印象中,阅读本来就该是一项孤独的志业,你可以与古人谈思想,聊人生,那是因为在阅读之前我们预设了一个共同的阅读语境:我认同他的存在对我产生意义。古老的寓言因为我的阅读重新焕发光彩。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辩论往往是预设了敌对的立场,更不要奢望取得共识。阅读是无声的智慧,是通过别人的思想思考,而与人交流是有声的责难,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强迫别人信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时代”的阅读是一场色厉内荏的暴动。人人渴望阅读的民主时代到来,但是多元化的声音让阅读第一无二的声响淹没在众口喧腾中。
人人都渴望发出声音,人人都想做一个理想读者,认为自己的误读是真正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悬置了作者和文本的存在,经典的地位也荡然无存。
唐诺的阅读和书写其实是对大众时代阅读的反叛,但是这种反叛通过一种古怪的方式体现出来。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评论是什么,只有你自己。这种自我的认同才是这个时代中最为独特的声音。
“读者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众声喧哗,真理淡隐。作为一个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阅读者,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重读经典,召唤文本的精魂和灵韵。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在阅读的某一时期,极力认同某些作家,那是因为我们把他当做文学的无限与化身。从唐诺的文字中,我们能察觉到类似于博尔赫斯的虔诚和热情。阅读,总在这种热情中蔓延自身,传承经典。
作者为书评人
《读者时代》,唐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