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其内涵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过程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高效教学 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认真备课
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那么很可能是环节不清,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的不明,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会出现重点内容不突出,多讲不该讲的,漏讲需要讲的,学生活动无意义,练习缺乏实效性,课后作业随意性,这样必然达不到课堂四十分钟的目的,本来一节课的内容却要几节课来完成,可见课堂效率是很低的。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做到提前备课,更要花时间备好课。备课时,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弄清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做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准备。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用心、用脑”的备好课。
二、做好预习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及其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提前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主动思考,预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加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在引导学生预习后,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谁愿意回答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运算方法的顺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安排接下来是先进行授课还是要对预习效果进行直:接检查。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预习效果好的学生加深理解,使存在疑惑的学生豁然开朗,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境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就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過第18个生日,请你猜一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所有学生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出18岁。我接着问:那么小明今年几岁?有18岁抱孙子的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这时大家你看着我,我望着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学生们充满新奇、疑惑时我抓住有利时机说: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年、月、日”,学了这一知识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四、合理分配
这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就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首先要根据目的要求,内容多少,重点难点,学生的条件,以及教学设备等,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其次,要注意节省时间,特别是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抓住重点,不能企图一下讲深讲透。要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通过练习的反馈,再采取必要的讲解或补充练习。再次,要注意尽量安排全班学生的活动,如操作、口算、笔算练习,解应用题等,避免由少数人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
五、因材施教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时期内的学生成绩、教育和发展程度上,达到实际可能达到 的水平。这就是说,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 不仅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的差异,还有智力、认知方式以及性格等的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当面向全体进行教 学时要根据大多数学生水平选择教学方法,而因材施教时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 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对“学困生”要更多地运用操作、直观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一般不能采用独立活动强的教学方法。进行练习时也要多加检查与辅导。但是对于独立思考差的依赖型的学生,也要注意适当引导学 生学习独立思考,避免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想,怎样做,以便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基础较好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则要更多地放手,不断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六、联系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到数学中来。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灵活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删减或顺序的调整,使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日益全面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究高效课堂上还要不懈地追求、不停地研究、不断地探索,勤于实践,在总结经验中勇于创新,定会探寻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巧妙方法,使小学数学更上一个新台阶,使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邱继平,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
[2]刘二朝,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途径 [J] ,学周刊B版2010
[3]吴钰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J] ,新课程(小学版)20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高效教学 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认真备课
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那么很可能是环节不清,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目的不明,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会出现重点内容不突出,多讲不该讲的,漏讲需要讲的,学生活动无意义,练习缺乏实效性,课后作业随意性,这样必然达不到课堂四十分钟的目的,本来一节课的内容却要几节课来完成,可见课堂效率是很低的。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做到提前备课,更要花时间备好课。备课时,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弄清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做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准备。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用心、用脑”的备好课。
二、做好预习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权及其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提前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主动思考,预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加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在引导学生预习后,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谁愿意回答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运算方法的顺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安排接下来是先进行授课还是要对预习效果进行直:接检查。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预习效果好的学生加深理解,使存在疑惑的学生豁然开朗,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境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就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過第18个生日,请你猜一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所有学生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出18岁。我接着问:那么小明今年几岁?有18岁抱孙子的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这时大家你看着我,我望着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学生们充满新奇、疑惑时我抓住有利时机说: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年、月、日”,学了这一知识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四、合理分配
这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就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首先要根据目的要求,内容多少,重点难点,学生的条件,以及教学设备等,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其次,要注意节省时间,特别是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抓住重点,不能企图一下讲深讲透。要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通过练习的反馈,再采取必要的讲解或补充练习。再次,要注意尽量安排全班学生的活动,如操作、口算、笔算练习,解应用题等,避免由少数人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
五、因材施教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时期内的学生成绩、教育和发展程度上,达到实际可能达到 的水平。这就是说,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 不仅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的差异,还有智力、认知方式以及性格等的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当面向全体进行教 学时要根据大多数学生水平选择教学方法,而因材施教时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 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对“学困生”要更多地运用操作、直观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一般不能采用独立活动强的教学方法。进行练习时也要多加检查与辅导。但是对于独立思考差的依赖型的学生,也要注意适当引导学 生学习独立思考,避免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想,怎样做,以便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基础较好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则要更多地放手,不断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六、联系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到数学中来。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灵活把握教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删减或顺序的调整,使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日益全面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究高效课堂上还要不懈地追求、不停地研究、不断地探索,勤于实践,在总结经验中勇于创新,定会探寻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巧妙方法,使小学数学更上一个新台阶,使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邱继平,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
[2]刘二朝,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途径 [J] ,学周刊B版2010
[3]吴钰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J] ,新课程(小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