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边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几乎每个班都有庞大数学学困生队伍。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有些人想学却发现落下的内容太多已经跟不上,有些人自控能力差不能专注学习。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他们必然会越来越边缘化。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部分学生学好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从学生的发展和以后社会的进步发展的实际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的看待学困生
  1、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差异。
  作为教师要正视现实,承认差别,进而客观公正,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戒一刀切的评价方式。
  2、在心态上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虽存在着知识层次结构上的差别,以及资历,资格上的不同,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而不要轻视漠视学生。
  3、在教学态度上要尊重学生。
  授课时,要用规范礼貌的语文对学生讲话。讨论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在知识科学,学术观点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学生说得对与不对,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积极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二、提高学困生数学兴趣的方法
  1、要充分把握起始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初一年级是整个三年的开端。数学每一章节的开头,相比后面内容来说,都会比较简单一些。一般都感到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新奇。如在数学在一个几何体时,可以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新奇。
  2、利用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把现有的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要求有选择的学习数学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时,应下大功夫,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练习形式,提高学习兴趣。练习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有针对性、思考性、带有坡度性、层次性,还要具有方法的多样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在练习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课外练习也分层进行。
  3、要让学生“有事做”,不要让学生“无事做”
  所谓“无事做”,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精力用于学习的一种状态,影响教学效率,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未打好,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或很少有适合自己的内容。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变学生“无事做”为“有事做”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原有的基础有极大的依赖性,学生学不好前面的知识是不可能学好后面的知识的,如果对学生教以同一内容,讲同一例题布置同样的作业,就有部分学生听不懂而“吃不了”,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者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到实质性的东西。
  4、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是学生想知道的,并且通过努力是能够做出来的。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得问题由浅入深,知识由易到难,通过思考都能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表扬胜于批评,疏导胜于堵塞,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从而在希望中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相对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評价衡量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同一道只做对了一半的题,老师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截然不同。一种是:“真没用,做了一半,后面的也不会做。”这让学生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我不行,我真笨,我总是比别的同学差。他在内心的自我谴责中,不只不会思考如何把另一半错的改正过来,而且下一次做的时候仍觉得我不行,我不会做,结果就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也学不到了;另一种评价是:“你真行,做对了一半,下边一半你若能够动脑筋,一定能做正确的。”这样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就是我一定能做,于是下来以后也会积极主动地把错的改正过来,做对的越多,自我成就感越强,对学习就越有兴趣,知识就自然而然地不断积累,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
  6、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自由的、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加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例如,组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出数学墙报,开展课外阅读,上趣味数学课,开设专项讲座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扩大知识面,发展数学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我们不应该是教材的宣读者,而应该成为教材和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联结者。应该努力钻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使自己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理论高度。在这个基础上,精研教材,探寻最适合学生的讲解方式和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帮边缘学生改变现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探索角度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文化、交际和语言的关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阶段框架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希望能对以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意识 态度 原则 培养目标  一、文化、交际和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那么通过什么方式使他们能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呢?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经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认为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能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因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攻克难关,达到目的。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是一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往往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因此,自信心被看成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许多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都十分强调自信心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就曾说:“面对成败难卜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信心。”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是心灵之间的融洽与碰撞,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是一门比较抽像的学科,特别是一些几何图形,要給学生讲清楚这些图形的特点,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为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空间想象能力差。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认识这些图形呢?设计合乎儿童生活实际和具有儿童情趣的操作实践活动,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
在我们的传统的教学中,只有作文才写评语,其实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每个学科都需要写评语。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简单进行评订,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等级评分。此法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优”较以往的百分制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单从“优”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