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教育问题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必须开展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科学思维方法
1 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也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等。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上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思维活动。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思维体系来说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中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指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就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在教师讲解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乃至有独到的创见;2)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讲解方法和学习方法;3)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学生的创造可能达不到“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活动”的高度,但是,学生发现的思维成品和思维过程在本质上相同的,同样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理智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并以此作为检验思维成果的标准。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2.1 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必须依附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不是别的,恰恰是一种创造性地组织知识经验的活动。事实上,知识经验越丰富,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领域就越广,从而产生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机会就可能越多。相反,离开丰富的知识经验,谈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首先教师要在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组成的知识结构,制定出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使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复习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2.2 营造民主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实行教学民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学生才能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思维才能展开自由飞翔的翅膀,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培养。教师教学民主观念比较淡薄,应改造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胆子大一些!课堂上不要怕“乱”,课堂上“乱”一点不是坏事,尊重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意见,学生的理解应该得到“赏识”;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就让学生去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不要怕“挂黑板”,不要怕“丢面子”。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仿练习——强化记忆——测试讲评”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会话、协商——得出结论——证明——再验证——回顾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等,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2.3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就是勤奋的动力。数学史也说明,众多的科学泰斗,多是兴趣的魔力引导他们攀上科学的顶峰。因此,可以说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无形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促进剂。显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不烦教导、认真编导、善于倡导、积极引导、耐心辅导、不断开导、加强指导。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看、让学生动、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让学生连、让学生改。其次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引起学习期待、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心理紧张、给予成功的满足、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等。第三是培养数学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4 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数学研究的重要反复,而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明确观察能力必须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其次要明确观察能力必须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再次要明确激发观察兴趣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第四,观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观察时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观察后应对观察资料认真分析,透过观察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第五,把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紧密结合起来。
2)类比的思维方法。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既可由两个命题中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也可由两个命题条件结论的相似去猜想推理方法的相似,还可由两个概念的相似去猜想解题思路的相似,等等。在教学中,应当精心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在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高维与低维、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3)想象的思维方法。人的大脑不仅能够感知当时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事物,回忆起以往的各种经历,而且能以已经感知和经历的事物为基础,构成从未经历过的新事物。人脑的这种以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为基础,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称之为想象。要培养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一代新人,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和再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事物,唤起学生的想象;其次加强“抽象——具体”和“文字——图形”的转化训练,激励学生想象;第三,运用类比和联想,丰富学生想象;第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把想象引向深入。
4)科学怀疑的思维方法。什么是“怀疑”呢?它不是神经过敏地凝神疑鬼,而是一种批判性质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怀疑的产生就是探讨问题的开始,学若无疑,思维必定僵化。教师要多点创新精神,首先赋予受教育者以独特的个性,使他们善于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其次教师应以个人独特的原则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已有的知识、观点和理论,以发展的观点创造新的认识、观点和理论。
5)直觉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是应用知识和经验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非严密的分析和推理,并迅速作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途径或答案的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包含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说、信息的捕捉和各种经验性结论的启迪。直觉思维可分为想象型和灵感型,想象型是指一般的直觉思维形式;灵感型表现为人们对长期探索而未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突然性领悟,也就是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的一种茅塞顿开。
3 结束语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绝非朝夕之功。只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中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科学思维方法
1 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也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等。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上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思维活动。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思维体系来说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中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指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就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在教师讲解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乃至有独到的创见;2)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讲解方法和学习方法;3)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学生的创造可能达不到“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活动”的高度,但是,学生发现的思维成品和思维过程在本质上相同的,同样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理智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并以此作为检验思维成果的标准。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2.1 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必须依附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不是别的,恰恰是一种创造性地组织知识经验的活动。事实上,知识经验越丰富,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领域就越广,从而产生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机会就可能越多。相反,离开丰富的知识经验,谈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首先教师要在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组成的知识结构,制定出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使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复习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2.2 营造民主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实行教学民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学生才能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思维才能展开自由飞翔的翅膀,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培养。教师教学民主观念比较淡薄,应改造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胆子大一些!课堂上不要怕“乱”,课堂上“乱”一点不是坏事,尊重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意见,学生的理解应该得到“赏识”;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就让学生去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不要怕“挂黑板”,不要怕“丢面子”。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仿练习——强化记忆——测试讲评”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会话、协商——得出结论——证明——再验证——回顾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等,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2.3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就是勤奋的动力。数学史也说明,众多的科学泰斗,多是兴趣的魔力引导他们攀上科学的顶峰。因此,可以说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无形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促进剂。显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不烦教导、认真编导、善于倡导、积极引导、耐心辅导、不断开导、加强指导。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看、让学生动、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让学生连、让学生改。其次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引起学习期待、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心理紧张、给予成功的满足、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等。第三是培养数学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4 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数学研究的重要反复,而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明确观察能力必须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其次要明确观察能力必须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再次要明确激发观察兴趣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第四,观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观察时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观察后应对观察资料认真分析,透过观察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第五,把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紧密结合起来。
2)类比的思维方法。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既可由两个命题中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也可由两个命题条件结论的相似去猜想推理方法的相似,还可由两个概念的相似去猜想解题思路的相似,等等。在教学中,应当精心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在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高维与低维、无限与有限等的类比,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3)想象的思维方法。人的大脑不仅能够感知当时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事物,回忆起以往的各种经历,而且能以已经感知和经历的事物为基础,构成从未经历过的新事物。人脑的这种以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为基础,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称之为想象。要培养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一代新人,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和再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事物,唤起学生的想象;其次加强“抽象——具体”和“文字——图形”的转化训练,激励学生想象;第三,运用类比和联想,丰富学生想象;第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把想象引向深入。
4)科学怀疑的思维方法。什么是“怀疑”呢?它不是神经过敏地凝神疑鬼,而是一种批判性质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怀疑的产生就是探讨问题的开始,学若无疑,思维必定僵化。教师要多点创新精神,首先赋予受教育者以独特的个性,使他们善于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其次教师应以个人独特的原则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已有的知识、观点和理论,以发展的观点创造新的认识、观点和理论。
5)直觉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是应用知识和经验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非严密的分析和推理,并迅速作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途径或答案的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包含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说、信息的捕捉和各种经验性结论的启迪。直觉思维可分为想象型和灵感型,想象型是指一般的直觉思维形式;灵感型表现为人们对长期探索而未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突然性领悟,也就是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的一种茅塞顿开。
3 结束语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绝非朝夕之功。只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