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优良的教学思想,不断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正確认识启发式教学,了解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及探讨更好、更高效的开展方式,促使其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启发式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优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使其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存在问题 策略
新课程理念呼吁启发式教学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它在实施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完善和优化启发式教学,使之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为其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注入式教学依旧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在我国教育界,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分数仍是评价学生同时也是评价教师的主要尺度,这就使得应试教育继续存在。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客观上使得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以应对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启发式教学的发展,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难以真正落实。
第二,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偏差化,使其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它的有效实施。首先,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诸如认为问答法就是启发式;讨论式就是启发式;讲授法不是启发式等。其次,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可能会使课堂秩序有点混乱,有时甚至会出现局面失控的情况。这些都会使许多习惯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逐渐放弃启发式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
上述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我们要继续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分析其在实施中遇到问题的原因,同时在继承已有研究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新的教育理论,不断优化启发式教学,使之与时俱进,在新课程理念下熠熠生辉。
二、全面优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把启发式教学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成为课堂的操纵者,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做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机统一,致使“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并实施启发式教学。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深化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正确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能够保持优势和魅力。
2.借鉴现代教学方式,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理论。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展开,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式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方式等,这些教学方式都强调民主和平等,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的着眼点越来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而启发式教学也强调教学民主,强调师生之间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可见,新的教学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启发式教学思想,都提倡主体性教育,启发式教学应主动借鉴、吸纳这些教学方式的可取之处,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3.从教学实际出发, 具体优化启发式教学的过程。
(1)在备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一般情况下,备课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研究教材,选择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教材是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识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步入正轨。鉴于此,教师要按照授课内容、授课对象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启发。在开课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在讲授新课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做到每一堂课都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到好处地启发诱导。
(2)在讲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这是启发式教学在课堂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注意启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个体性,并且易于变化。这种易变性常常会打断学生思维,使之出现跳跃。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第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许多新鲜而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起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3)在课后工作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自己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课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课外活动,与学生谈心……这些都是为了达到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一般人之间的闲聊,而要讲求启发,要带有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的目的性。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教学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及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坚持与时俱进,真正重视启发式教学,敢于迎接挑战,不断优化启发式教学,相信启发式教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0-127.
【2】周曦.浅谈启发式教学及其实施途径[J]. 当代教育论坛,2011,(1).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存在问题 策略
新课程理念呼吁启发式教学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它在实施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完善和优化启发式教学,使之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为其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注入式教学依旧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在我国教育界,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分数仍是评价学生同时也是评价教师的主要尺度,这就使得应试教育继续存在。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客观上使得教师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以应对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启发式教学的发展,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难以真正落实。
第二,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偏差化,使其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它的有效实施。首先,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诸如认为问答法就是启发式;讨论式就是启发式;讲授法不是启发式等。其次,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可能会使课堂秩序有点混乱,有时甚至会出现局面失控的情况。这些都会使许多习惯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从而逐渐放弃启发式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
上述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我们要继续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分析其在实施中遇到问题的原因,同时在继承已有研究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新的教育理论,不断优化启发式教学,使之与时俱进,在新课程理念下熠熠生辉。
二、全面优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把启发式教学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成为课堂的操纵者,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做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机统一,致使“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并实施启发式教学。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深化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正确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能够保持优势和魅力。
2.借鉴现代教学方式,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理论。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展开,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式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方式等,这些教学方式都强调民主和平等,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的着眼点越来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而启发式教学也强调教学民主,强调师生之间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可见,新的教学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启发式教学思想,都提倡主体性教育,启发式教学应主动借鉴、吸纳这些教学方式的可取之处,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3.从教学实际出发, 具体优化启发式教学的过程。
(1)在备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一般情况下,备课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研究教材,选择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教材是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识往往不能一下子就步入正轨。鉴于此,教师要按照授课内容、授课对象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启发。在开课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在讲授新课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做到每一堂课都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到好处地启发诱导。
(2)在讲课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这是启发式教学在课堂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注意启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个体性,并且易于变化。这种易变性常常会打断学生思维,使之出现跳跃。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第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许多新鲜而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起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3)在课后工作中体现启发式教学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自己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课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课外活动,与学生谈心……这些都是为了达到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是一般人之间的闲聊,而要讲求启发,要带有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的目的性。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教学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及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坚持与时俱进,真正重视启发式教学,敢于迎接挑战,不断优化启发式教学,相信启发式教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0-127.
【2】周曦.浅谈启发式教学及其实施途径[J]. 当代教育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