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现出了很多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主动性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与“学”的脱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这两个方面相互脱节,形成不了互动,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由于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40分钟,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教师也尝试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意义。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样当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而在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就是一支粉笔加一根教鞭上完整堂课,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这种课堂当然很难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1.3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知识却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没有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
2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措施
2.1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达到良好的互动,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2.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情感是无意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动为进行得更敏捷,更卓有成效。对小学数学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了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为此,作为教师应把精力放在专研教材,设计好每堂课,运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人民币的认识和兑换”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只在书面上抽象而机械的写价格或兑换,而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仿真人民币的学具,组织每位学生课前准备一些销售物品并标好价格,在班级中创设仿真购物情景,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提炼出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体的有效指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学问题,也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
(2)联系生活,加强直观教学。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是侧面积,怎么求,而是利用了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让学生制作它的包装纸,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侧面积;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摆、围,通过这样的现实操作,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2.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活动。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类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当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的弱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弱项。
2.4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这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滋长起来的,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发现过程,更要注重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每堂课结束后,结合教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哪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哪些又是充分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响应,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教师应该总结课堂成果,完善正确的,学生喜欢的内容,修改那些没有达到效果的片断,思考如何改进。这样教师的教学经验才会越来越丰富,同时学生也会越来越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2.5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除了在实践课堂中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多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运用教学理论来思考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会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拓展自己的教学观念,并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学互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成效和最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不仅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发。作为教师,我们应坚持以“教学互动”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真正实现教学中的提高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主动性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与“学”的脱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这两个方面相互脱节,形成不了互动,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由于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40分钟,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教师也尝试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意义。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样当然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1.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而在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就是一支粉笔加一根教鞭上完整堂课,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这种课堂当然很难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1.3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知识却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没有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
2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措施
2.1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达到良好的互动,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2.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情感是无意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动为进行得更敏捷,更卓有成效。对小学数学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了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为此,作为教师应把精力放在专研教材,设计好每堂课,运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人民币的认识和兑换”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只在书面上抽象而机械的写价格或兑换,而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仿真人民币的学具,组织每位学生课前准备一些销售物品并标好价格,在班级中创设仿真购物情景,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提炼出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体的有效指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学问题,也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
(2)联系生活,加强直观教学。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是侧面积,怎么求,而是利用了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让学生制作它的包装纸,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侧面积;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摆、围,通过这样的现实操作,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2.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活动。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类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当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的弱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弱项。
2.4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许多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这种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滋长起来的,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发现过程,更要注重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每堂课结束后,结合教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哪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哪些又是充分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响应,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教师应该总结课堂成果,完善正确的,学生喜欢的内容,修改那些没有达到效果的片断,思考如何改进。这样教师的教学经验才会越来越丰富,同时学生也会越来越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2.5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除了在实践课堂中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多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运用教学理论来思考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会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拓展自己的教学观念,并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学互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成效和最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不仅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发。作为教师,我们应坚持以“教学互动”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真正实现教学中的提高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