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很多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仍然处于一种词语理解层面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缺乏帮助。文中,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就如何更好的开展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学
和不少的語文老师沟通交流发现,大家一致认为文言文好教。只要让学生把课文字面意思弄懂了,内容理解起来也就会畅通无阻,考试时也不像现代文那样,设置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部分语文老师长期凭着这种经验和感觉来决定文言文教学内容,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和一篇文言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出发,教学结束之后,我们也是更多从怎么教进行反思,而很少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本身加以审视,这样我们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词语理解层面的浅层次滑动阶段,这样的文言文教学通常是劳而少功,或者劳而无功,下面我想从《烛之武退秦师》谈一些自己教授文言文的感受。
一、感受烛之武的说辩能力,掌握一些沟通技巧。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段引言带学生进入烛之武和秦王交锋的紧张的氛围。郑国大兵压境,形势危急,烛之武临危受命,深入敌军,仅凭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和秦伯展开了一场交锋,最终获得胜利,扭转了局面。纵观全文,一百余字折射出的不仅是烛之武过人的胆识,更是他那高超的说辩艺术。请同学们们说一说他高超的艺术体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提到了事出紧急,烛之武却能完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开场单刀直入,同时也指出秦强郑弱,他艺术地把郑国从三国的矛盾中抽身出来,变成两国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烛之武冷静客观地分析战况,一下缩短了与秦伯之间的距离。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是秦晋围郑,而不是晋围郑呢,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烛之武说辩的艺术,晋国距离郑国近,而秦国距离郑国远,这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路途遥远,车马劳顿本为作战大忌,烛之武一语道破,权衡利弊,从地理位置上,灭掉郑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利的势必是晋国,于是一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想秦伯扪心自问也会发出同样的疑惑吧,那如何转弊为利呢,郑国虽然小,可好歹可以作为秦国攻伐道路上的驿站,而作为一国之君,最先考虑的当然是国家利益,听了烛之武深入浅出的剖析,在烛之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强劲攻势下,秦伯的心理防线已全面坍塌,烛之武又乘胜追击提出晋可做过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事,可烛之武岂肯善罢甘休,揭开层层迷雾,烛之武终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那便是晋国不可遏止的野心,试想秦伯如何能够忍受,该何去何从,已不言而喻,烛之武大获全胜。 这样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辩的技巧同学们有了更深入的领会,这样的说辩艺术用之于平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不能少的。
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细心的品味,烛之武说话的层次感,进入到言语的深处。而不是在表面滑来滑去。烛之武在《左传》中用125字,却有悚动大国,劝服春秋霸主之效。在说服秦王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只是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分析首先围郑,避其锋芒,以退为进;其次亡郑 ,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再次存郑 ,舍郑会对秦有益;拉拢关系, 证明说理,援史,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瓦解同盟 ;最后,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析事推理。老师通过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的内容,体现了了烛之武多角度分析问题艺术,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论辩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左转》叙事艺术
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一起交流的烛之武的论辩的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烛之武是《左传》再现的烛之武,那是作者用叙事的妙笔来传达出来的烛之武,说辩之功和简洁的逻辑之美,二者相得益彰。文章的语言简洁而不简单。在赏析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越国以鄙远同上一句是什么关系?如果要加上一个关联词,那应该加哪个词?是先诱之以利好呢,还是先陈述其害好呢?这一逻辑顺序能换吗?为什么?获利和对秦国没有害处有区别吗?前面有灭亡郑国和放弃攻打郑国的铺垫,此时再来提醒秦晋的关系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回顾整个说服秦国的过程,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这125字简洁而不简单。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来了解句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通过能否互换顺序来了解文章内部的逻辑联系,这样去解读文本,长期训练就可以提高语言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对我们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我们长期坚持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学生不仅收获的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更多是在一篇篇经典文章中收获了思辨能力和提高了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学
和不少的語文老师沟通交流发现,大家一致认为文言文好教。只要让学生把课文字面意思弄懂了,内容理解起来也就会畅通无阻,考试时也不像现代文那样,设置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部分语文老师长期凭着这种经验和感觉来决定文言文教学内容,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和一篇文言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出发,教学结束之后,我们也是更多从怎么教进行反思,而很少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本身加以审视,这样我们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词语理解层面的浅层次滑动阶段,这样的文言文教学通常是劳而少功,或者劳而无功,下面我想从《烛之武退秦师》谈一些自己教授文言文的感受。
一、感受烛之武的说辩能力,掌握一些沟通技巧。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段引言带学生进入烛之武和秦王交锋的紧张的氛围。郑国大兵压境,形势危急,烛之武临危受命,深入敌军,仅凭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和秦伯展开了一场交锋,最终获得胜利,扭转了局面。纵观全文,一百余字折射出的不仅是烛之武过人的胆识,更是他那高超的说辩艺术。请同学们们说一说他高超的艺术体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提到了事出紧急,烛之武却能完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开场单刀直入,同时也指出秦强郑弱,他艺术地把郑国从三国的矛盾中抽身出来,变成两国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烛之武冷静客观地分析战况,一下缩短了与秦伯之间的距离。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是秦晋围郑,而不是晋围郑呢,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烛之武说辩的艺术,晋国距离郑国近,而秦国距离郑国远,这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路途遥远,车马劳顿本为作战大忌,烛之武一语道破,权衡利弊,从地理位置上,灭掉郑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利的势必是晋国,于是一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想秦伯扪心自问也会发出同样的疑惑吧,那如何转弊为利呢,郑国虽然小,可好歹可以作为秦国攻伐道路上的驿站,而作为一国之君,最先考虑的当然是国家利益,听了烛之武深入浅出的剖析,在烛之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强劲攻势下,秦伯的心理防线已全面坍塌,烛之武又乘胜追击提出晋可做过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事,可烛之武岂肯善罢甘休,揭开层层迷雾,烛之武终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那便是晋国不可遏止的野心,试想秦伯如何能够忍受,该何去何从,已不言而喻,烛之武大获全胜。 这样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辩的技巧同学们有了更深入的领会,这样的说辩艺术用之于平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不能少的。
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细心的品味,烛之武说话的层次感,进入到言语的深处。而不是在表面滑来滑去。烛之武在《左传》中用125字,却有悚动大国,劝服春秋霸主之效。在说服秦王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只是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分析首先围郑,避其锋芒,以退为进;其次亡郑 ,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再次存郑 ,舍郑会对秦有益;拉拢关系, 证明说理,援史,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瓦解同盟 ;最后,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析事推理。老师通过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的内容,体现了了烛之武多角度分析问题艺术,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论辩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左转》叙事艺术
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一起交流的烛之武的论辩的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烛之武是《左传》再现的烛之武,那是作者用叙事的妙笔来传达出来的烛之武,说辩之功和简洁的逻辑之美,二者相得益彰。文章的语言简洁而不简单。在赏析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越国以鄙远同上一句是什么关系?如果要加上一个关联词,那应该加哪个词?是先诱之以利好呢,还是先陈述其害好呢?这一逻辑顺序能换吗?为什么?获利和对秦国没有害处有区别吗?前面有灭亡郑国和放弃攻打郑国的铺垫,此时再来提醒秦晋的关系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回顾整个说服秦国的过程,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这125字简洁而不简单。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来了解句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通过能否互换顺序来了解文章内部的逻辑联系,这样去解读文本,长期训练就可以提高语言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对我们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我们长期坚持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学生不仅收获的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更多是在一篇篇经典文章中收获了思辨能力和提高了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