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研究生招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通过调研兄弟院校留学生工作经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招生策略及管理办法、为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服务,从而在扩大留学生的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留学生层次结构和能力素质,使留学生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留学生 研究生 招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0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oreign graduate enrollmen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other universities through research to discuss how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enroll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provide quality teaching and services, resul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hierarchy and the ability to make students work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ign students; postgraduates; enrollment; management
1 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标志及推动力量,是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推手。我国近年来来华留学工作发展迅速,2013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499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同比增长8.58%。①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留学中国计划》,②明确来华留学的工作方针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本文将围绕《留学中国计划》的工作方针,结合我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目前外国研究生招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结合我校特点,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优化学生学历层次结构,同时确保培养质量和提供规范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2 我校现阶段外国研究生招生管理与培养情况
2.1 招生主管部门及录取流程
负责招收外国研究生的部门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通过在线报名系统或者提交纸质报名材料进行申请,由留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留办”)审核后,确认是否录取。被预录取的学生信息经过整理,会在报名阶段结束时移送到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研究生的导师一般是由留办帮助协调分配,也有学生在报名前已经和导师达成培养意向。近年来,随着申请英文授课硕士专业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相关学院针对这部分学生也会在入学后帮助学生联络和分配导师。
由于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比较细化,留学生本科阶段学术背景多样,加之政府奖学金学生的评选要求较高,近两年,留学生科在研究生的录取上更加慎重,对于奖学金申请者,会联合研究生院一起参与评选,确保使录取更加公正、有效。
2.2我校外国研究生招生特点及趋势
首先,硕博研究生在留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如表1所示,2011年至2014年四年间,留学生硕博新生的人数由7人上升至62人,在新生中的占比由2%提高至22%,增加了10倍。近年来,随着全英文授课硕士国际班的发展和成熟,申请英文授课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激增, 2014年我校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研究生自主招生资质,对提高外国研究生数量也起了重要作用。
表1 2011-2014年留学生各层次新生人数及占比
第二,硕博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以各类政府和公司奖学金资助的学生为主,自费生比例较低。2011年有4名自费研究生(其中2人在本科阶段为公司奖学金生),占当年研究生新生总数的57%;2012-2014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3%、15%和26%。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对汉语或英语水平要求高,教师培养和学生毕业难度大,因此,在留学生研究生的录取上,我们一直执行较高的录取标准。
2.3招生及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宣传工作不够,招生渠道比较单一。尽管我校建设了报名申请系统,但是通过该系统报名最后成功来校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高。招生渠道方面,除了在校留学生介绍和参加教育展等,多方位的线上宣传渠道亟待拓展;另外,国内外留学中介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加以利用。总体来说,招生主要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
(2)研究生申请者学术背景复杂,综合能力差异大,国家分布不均。以往我校留学生主要来自中亚地区,近年来拉美、非洲的学生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欧美学生数量很少。学生科研能力参差不齐,中英文沟通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这给录取和后续的培养工作都带来了一些困难,录取部门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之前的学术表现,以及为学生寻找并推荐合适的导师。
(3)学历生为主,短期交流交换学生比例低。目前我校外国研究生以学历生为主,培养周期长,个别学生(尤其博士生)毕业困难,需要延期。因此,大力提升非学历高层次留学生的比例,也将成为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3.2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院系和导师的积极性不高。接收留学生对于院系的学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挑战,对中国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体系不适用于留学生,在留学生规模较小时,许多工作可以通过留办去协调,但随着留学生数量攀升,对学院提出了更多的工作要求。很多学院将留学生培养视作负担,依赖留办执行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和学业监督工作。
由于留学生培养费时费力,且在工作量计算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留学生培养在教师和院系考核中占比不高,因此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我校留学生传统上以俄语国家生源居多,在科研和文章发表上不能对导师有很大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
(2)留学生能力和科研条件上的局限性。不可否认,除了汉语和英语能力有限,个别学生科研能力较弱,按照现行标准难以毕业。与此同时,留学生在科研上往往难以获得与中国学生一样的机会和待遇,一些教授明确表示,由于办公场所和经费紧张,难以为留学生配备电脑、办公桌等办公条件,或未让其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客观上阻碍了留学生真正得到深造。
2.3.3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分工不明确,部门间工作协调性有待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主要涉及到研究生院,院系和留办三个部门。留办主要负责学生的报名、来华事宜及报到后的日常生活管理,院系负责培养,研究生院负责教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部门根据留学生的涉外属性,习惯将与其相关的工作归口到留办,留学生远没有实现与中国学生趋同化培养和管理。这种情况既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又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影响其对学校的印象。
(2)信息化管理程度低。随着外国研究生数量激增,过去的管理模式已不适用,对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研究生院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留学生来说使用有难度,比如英文操作系统不完善,界面和使用不够友好等,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另外,在信息的传达上,主要靠电话或短信,费时费力,电子邮件和微信群的使用有待进一步普及。
(3)外事礼仪和文化冲突。一些缺乏外事工作经验的教职员工在与学生沟通时会遇到文化冲突问题,比如询问学生隐私、在课堂上讨论敏感的政治、宗教问题等。留学生出于礼貌,可能不会与老师正面冲突,但事后会向国际处或本国使馆反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 国内留学生培养先进院校招生政策与管理办法调研与分析
3.1 高校调研
为解决我校在留学生招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2013年底,国际处和留办的老师先后走访了北京与上海的四所院校进行调研。这些院校近年来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留学生培养工作经验丰富,且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留学生发展中经历的过程与遇到的问题与我校相似。四所院校为我们无私地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使我们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3.2调研成果分析总结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留学生培养先进院校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归纳总结为以下9点:
(1)留学生层次分布方面,学历生比重小,短期进修生、交流交换生比例高且生源质量高。(2)留学生先进院校往往重视顶层设计,校方在留学生教育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3)通过高覆盖面的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对奖学金生实行严格的日常管理,确保其专心学业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4)在录取流程方面,研究生的录取需要研究生院和院系的参与,并由院系协助分配导师。重视入学考试,确保招收高质量生源,为实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和培养创造必要条件。(5)在预科和本科学习阶段,加强语言、数理化等基础教育,使学生实现顺利过渡;在有些院校,这些基础课还根据专业或难度进行了分级、分班教学,减轻专业学习上的难度和压力。(6)各部门能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作,通过办公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7)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8)开展丰富的留学生活动。(9)重视院校的宣传。除了全方位宣传网络的搭建,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优质的教学与服务水平,国际化的环境,使留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愿意介绍自己的亲友来母校求学。
4 我校外国研究生招生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吸引高层次留学生的政策和办法
(1)加大大学奖学金的奖励力度,吸引优秀的自费留学生申请。(2)提高院系和导师培养留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院系和导师等直接培养机构及个人的留学生培养费用分配办法及教师工作量计算(换算)方法,除固定的培养费用外,可将学费按比例分配给院系,或给予院系免费招收优质学生的权力;院系及导师在录取、推荐留学生等方面可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并将其规定在留学生录取办法中,减少院系培养留学生的阻力和难度。(3)将留学生占学生人数比例作为院系国际化工作考核指标,对于辅导留学生的教师,在年终考核时应适当加分,在设计该指标时还应综合考虑各院系的专业分布(是否为主干专业和留学热门专业)等因素。(4)学校层面设立类似“校长奖”或“奖教金”等奖项,对留学生培养做出贡献的教授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4.2在坚持传统特色同时,广辟招生渠道
(1)不断扩大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作为行业院校,我校有与能源企业联合培养留学生的特色。表2显示2011- 2014年外国研究生中公司资助的学生比例。
表2
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具有生源稳定、质量高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能与企业进行联合管理,定期向企业汇报学生情况,确保学生的学业表现。虽然这部分留学生占比较大,但实际合作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且近年来也有同业之间竞争的情况出现。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校应做好已合作企业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其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经验,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设计更优化、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吸引更多的中外企业在石油大学的平台上培养人才。
关键词 留学生 研究生 招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0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oreign graduate enrollmen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other universities through research to discuss how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enroll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provide quality teaching and services, resul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s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hierarchy and the ability to make students work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ign students; postgraduates; enrollment; management
1 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标志及推动力量,是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推手。我国近年来来华留学工作发展迅速,2013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499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同比增长8.58%。①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留学中国计划》,②明确来华留学的工作方针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本文将围绕《留学中国计划》的工作方针,结合我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目前外国研究生招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结合我校特点,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优化学生学历层次结构,同时确保培养质量和提供规范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2 我校现阶段外国研究生招生管理与培养情况
2.1 招生主管部门及录取流程
负责招收外国研究生的部门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通过在线报名系统或者提交纸质报名材料进行申请,由留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留办”)审核后,确认是否录取。被预录取的学生信息经过整理,会在报名阶段结束时移送到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研究生的导师一般是由留办帮助协调分配,也有学生在报名前已经和导师达成培养意向。近年来,随着申请英文授课硕士专业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相关学院针对这部分学生也会在入学后帮助学生联络和分配导师。
由于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比较细化,留学生本科阶段学术背景多样,加之政府奖学金学生的评选要求较高,近两年,留学生科在研究生的录取上更加慎重,对于奖学金申请者,会联合研究生院一起参与评选,确保使录取更加公正、有效。
2.2我校外国研究生招生特点及趋势
首先,硕博研究生在留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如表1所示,2011年至2014年四年间,留学生硕博新生的人数由7人上升至62人,在新生中的占比由2%提高至22%,增加了10倍。近年来,随着全英文授课硕士国际班的发展和成熟,申请英文授课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激增, 2014年我校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研究生自主招生资质,对提高外国研究生数量也起了重要作用。
表1 2011-2014年留学生各层次新生人数及占比
第二,硕博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以各类政府和公司奖学金资助的学生为主,自费生比例较低。2011年有4名自费研究生(其中2人在本科阶段为公司奖学金生),占当年研究生新生总数的57%;2012-2014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3%、15%和26%。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对汉语或英语水平要求高,教师培养和学生毕业难度大,因此,在留学生研究生的录取上,我们一直执行较高的录取标准。
2.3招生及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宣传工作不够,招生渠道比较单一。尽管我校建设了报名申请系统,但是通过该系统报名最后成功来校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高。招生渠道方面,除了在校留学生介绍和参加教育展等,多方位的线上宣传渠道亟待拓展;另外,国内外留学中介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加以利用。总体来说,招生主要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
(2)研究生申请者学术背景复杂,综合能力差异大,国家分布不均。以往我校留学生主要来自中亚地区,近年来拉美、非洲的学生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欧美学生数量很少。学生科研能力参差不齐,中英文沟通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这给录取和后续的培养工作都带来了一些困难,录取部门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之前的学术表现,以及为学生寻找并推荐合适的导师。
(3)学历生为主,短期交流交换学生比例低。目前我校外国研究生以学历生为主,培养周期长,个别学生(尤其博士生)毕业困难,需要延期。因此,大力提升非学历高层次留学生的比例,也将成为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3.2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院系和导师的积极性不高。接收留学生对于院系的学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挑战,对中国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体系不适用于留学生,在留学生规模较小时,许多工作可以通过留办去协调,但随着留学生数量攀升,对学院提出了更多的工作要求。很多学院将留学生培养视作负担,依赖留办执行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和学业监督工作。
由于留学生培养费时费力,且在工作量计算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留学生培养在教师和院系考核中占比不高,因此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我校留学生传统上以俄语国家生源居多,在科研和文章发表上不能对导师有很大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
(2)留学生能力和科研条件上的局限性。不可否认,除了汉语和英语能力有限,个别学生科研能力较弱,按照现行标准难以毕业。与此同时,留学生在科研上往往难以获得与中国学生一样的机会和待遇,一些教授明确表示,由于办公场所和经费紧张,难以为留学生配备电脑、办公桌等办公条件,或未让其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客观上阻碍了留学生真正得到深造。
2.3.3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分工不明确,部门间工作协调性有待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主要涉及到研究生院,院系和留办三个部门。留办主要负责学生的报名、来华事宜及报到后的日常生活管理,院系负责培养,研究生院负责教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部门根据留学生的涉外属性,习惯将与其相关的工作归口到留办,留学生远没有实现与中国学生趋同化培养和管理。这种情况既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又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影响其对学校的印象。
(2)信息化管理程度低。随着外国研究生数量激增,过去的管理模式已不适用,对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研究生院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留学生来说使用有难度,比如英文操作系统不完善,界面和使用不够友好等,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另外,在信息的传达上,主要靠电话或短信,费时费力,电子邮件和微信群的使用有待进一步普及。
(3)外事礼仪和文化冲突。一些缺乏外事工作经验的教职员工在与学生沟通时会遇到文化冲突问题,比如询问学生隐私、在课堂上讨论敏感的政治、宗教问题等。留学生出于礼貌,可能不会与老师正面冲突,但事后会向国际处或本国使馆反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 国内留学生培养先进院校招生政策与管理办法调研与分析
3.1 高校调研
为解决我校在留学生招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2013年底,国际处和留办的老师先后走访了北京与上海的四所院校进行调研。这些院校近年来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留学生培养工作经验丰富,且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留学生发展中经历的过程与遇到的问题与我校相似。四所院校为我们无私地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使我们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3.2调研成果分析总结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留学生培养先进院校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归纳总结为以下9点:
(1)留学生层次分布方面,学历生比重小,短期进修生、交流交换生比例高且生源质量高。(2)留学生先进院校往往重视顶层设计,校方在留学生教育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3)通过高覆盖面的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对奖学金生实行严格的日常管理,确保其专心学业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4)在录取流程方面,研究生的录取需要研究生院和院系的参与,并由院系协助分配导师。重视入学考试,确保招收高质量生源,为实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和培养创造必要条件。(5)在预科和本科学习阶段,加强语言、数理化等基础教育,使学生实现顺利过渡;在有些院校,这些基础课还根据专业或难度进行了分级、分班教学,减轻专业学习上的难度和压力。(6)各部门能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作,通过办公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7)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8)开展丰富的留学生活动。(9)重视院校的宣传。除了全方位宣传网络的搭建,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优质的教学与服务水平,国际化的环境,使留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愿意介绍自己的亲友来母校求学。
4 我校外国研究生招生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吸引高层次留学生的政策和办法
(1)加大大学奖学金的奖励力度,吸引优秀的自费留学生申请。(2)提高院系和导师培养留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院系和导师等直接培养机构及个人的留学生培养费用分配办法及教师工作量计算(换算)方法,除固定的培养费用外,可将学费按比例分配给院系,或给予院系免费招收优质学生的权力;院系及导师在录取、推荐留学生等方面可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并将其规定在留学生录取办法中,减少院系培养留学生的阻力和难度。(3)将留学生占学生人数比例作为院系国际化工作考核指标,对于辅导留学生的教师,在年终考核时应适当加分,在设计该指标时还应综合考虑各院系的专业分布(是否为主干专业和留学热门专业)等因素。(4)学校层面设立类似“校长奖”或“奖教金”等奖项,对留学生培养做出贡献的教授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4.2在坚持传统特色同时,广辟招生渠道
(1)不断扩大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作为行业院校,我校有与能源企业联合培养留学生的特色。表2显示2011- 2014年外国研究生中公司资助的学生比例。
表2
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具有生源稳定、质量高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能与企业进行联合管理,定期向企业汇报学生情况,确保学生的学业表现。虽然这部分留学生占比较大,但实际合作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且近年来也有同业之间竞争的情况出现。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校应做好已合作企业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其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经验,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设计更优化、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吸引更多的中外企业在石油大学的平台上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