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制融进我们血液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说要给我推荐一本书,李宝臣先生的《礼不远人》,说我一定会喜欢,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小道理,很有启发性。朋友说,李宝臣,嘴里的明清掌故一大堆,好像亲身经历似的。尤其是在礼仪研究方面,更是如数家珍。不知道李宝臣是怎么知道历史深处那些犄角旮旯的事情的。
  朋友的推荐使我未见其书,便生出一份佩服,夹杂着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的味道。接下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夹杂着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阅读,更像把玩。
  
  吉、凶、军、宾、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普天之下,仓廪最充实的,莫过于皇家了,所以,李宝臣选择“京师”二字来限制自己的写作范围,实际也是一种极为高明的作法。“擒贼先擒王”,一下子就抓住了“礼制”这个主题的要害。
  “凡是够得上民族象征的城市文化,一定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传播穿透力,人们普遍认同甘愿接受,构成社会意识的主流;二是张扬权威文化的物质载体;三是荟萃融合的文化传统。因此,选择明清两朝的首都北京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再合适不过了。”
  “五礼”是全书的梗概。上至皇帝一年一度的冬至祭天,下至平民百姓的祭灶,都属于吉礼。在朝廷经常发生的诸如朝会、宴飨、上尊号徽号、册命、经筵、表笺、视学等等都属于嘉礼。宾礼是朝廷接待蕃国君长或其使节的仪式,也包括平时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还有通常所说的礼仪或礼貌。军礼是朝廷有关军事行动的仪式,如皇帝亲征、任命出征将领、出师之际的祃祭、战争中的受降、战争结束的凯旋等等。凶礼是安葬与纪念死者的仪式,包括丧制丧服与忌辰纪念等内容。
  礼仪从来都有其政治意义,这是李宝臣着墨颇多的地方。比如在吉礼部分,他举了雍正代父祭天的例子。民间传说中,雍正皇帝曾经篡改过康熙的遗诏,因为康熙的遗诏是“传位十四子”——要传位给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成了“传位于四子”,就传位雍正了。李宝臣针锋相对地说,其实康熙是有意传位给雍正的。因为康熙派十四子代父远征西北,有意把他支开,让他一时半会儿赶不回京城争夺皇位。但康熙却派第四子也就是雍正代替自己去祭天。在古代,祭天是最为重要的吉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前往天坛祭祀,除非年幼或生病。年老体弱的康熙通过祭天表达的特殊政治意义,传递出传位于雍正的政治信息。
  
  小问号,却不仅仅是噱头
  
  在这本书的封皮上,有这样几句话:
  皇帝是怎样召见大臣的?大臣见皇帝都要山呼万岁吗?皇室婚仪与民间婚礼有哪些异同?他们又是如何接待来客的?
  这几句话,想必是编者用以吸引读者的“噱头”了。如果要增加“雅俗共赏”性,本书还可以开出一大堆“小问号”——这不仅仅是“噱头”而已:
  男旦的产生和皇帝有什么关系?有谁能做出刘姥姥吃的那茄鲞菜?秦可卿是废太子允礽的私生女吗?雍正是否篡改了康熙皇帝的遗诏?慈禧能派太监偷听光绪皇帝的话吗?黄马褂非要穿在身上招摇过市吗?古人为什么多选在秋天结婚?送嫁妆原来是婚前财产公证?“新婚三日”真的“无大小”吗?为什么王爷的婚礼反而静悄悄?为什么拉纤的女人不缠脚?“门当户对”为什么是合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吃喝喝?为什么中国可食用动植物种类世界第一?到底有没有“满汉全席”?为什么现在的厨师活儿糙?妃嫔是否会脱光了送到皇帝床上?“格格”该读一声还是二声?“肃”是两跪三叩,还是肃立下蹲?马戛尔尼肯“下跪”,和珅给出了什么馊主意?孝庄皇后会自称为“我孝庄”吗?七品知县能被称为“大人”吗?李鸿章能摘邓世昌的顶戴吗?清代官员出行都坐轿子吗?瓮城能否把敌人引进来?贾珍为什么要为秦可卿办丧事?皇帝对重臣有哪些临终关怀?
  ……
  这是咱老百姓乐于刨根究底的问题。在李宝臣的书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一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的回答也绝非就事论事,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已。他的回答不过是以这些问题作引子,牵扯出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问题来。
  
  偷梁换柱与男旦普及
  
  比如,为什么传统戏曲中,很多女性角色要由男性来扮演?一般的说法是,传统礼教歧视女子,不让女子抛头露面。李宝臣对这种说法当头棒喝,他的论据很简短:妓院里的女子比戏班子更歧视女性,更有伤风化,但妓院存在了几千年,没有哪个礼教来关闭它。那么男旦为何大行其道?
  李宝臣告诉我们,明朝初年,太祖、成祖杀戮过重,曾纵容劫后余生的官员们酒色自愈,在歌舞升平中忘记血腥的政治屠戮。物极必反,短短三四十年间,官场奢靡,政事荒废。嗣位的宣德皇帝只得发布禁令,不允许官员招妓娱乐,犯者严惩,乃至罢官永不叙用。这一招够狠,宴饮招妓之风顿减。但多年积习难以改变,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这就是小唱。小唱用相貌体征酷似美女且歌喉优美的青少年男子来演唱。由于不是女性,朝廷禁令也无从谈起。小唱大受官员欢迎。清朝入关后,朝廷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朝廷的禁令,而官员也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同行的做法。旦角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反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李宝臣感叹道,“人类偷梁换柱、逃避制度制裁的智慧,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逃避制度制裁的过程中,竟然平添了一种享乐形式。”
  
  吃的文化,伴随着血泪
  
  在第五章,李宝臣由婚礼扯出酒席,再由酒席的丰盛,来反思中国人的吃喝传统。他用两句话勾勒了这种传统的深远。一句是“您吃了吗”,一句是“吃饱了撑的”——相信没有中国人没这样打过招呼,也很少有人没这样轻轻地被骂或骂过。
  李宝臣分析了中国人喜欢胡吃海塞的根本原因:中国属于多灾荒国家,长期处于吃喝如愿比较艰难的状态。物极必反,这注定中国人必然在吃喝方面投入巨大的智慧和精力。
  如果解释仅仅停留在这里,也就流于一般了。我国饮食文化蔚为大观,有人总结说,“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汽车,水里游的不吃轮船,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两条腿的不吃人。”李宝臣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他指出,中国人可食性物品种类的堆积与广博,可能就是在频繁发生的灾荒中用人的生命反复试验出来的。当灾荒来临的时候,人们什么东西不能吃?面对可以下咽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吞下。活下来的纯属侥幸,也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哪些东西能吃;活不下来的也为生者做出了警示:哪些东西不能吃。加上方块文字强大的记载能力,经过无数次灾荒、无数条生命为代价的“活体试验”,中国人记载下来的食谱终于越来越广。
  李宝臣随后说:“讲吃的文化,实际上伴随着血泪过程”。这句话,怎么读着怎么都让人心酸。
  
  思想者的轮廓
  
  如果仅仅满足于对礼制细节的介绍,那么李宝臣只是一个“学究”。如果只是塞进某些“小道理”的阐析,那么李宝臣至多是一个“学者”。只有当他在文字背后透露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时,我们才看见了一位“思想 者”的轮廓。
  这位“思想者”的人文关怀,首先指向古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李宝臣之所以不惜笔墨地对前面那些问号进行了一一的解答,只是因为他希望我们能回到古人面临的“情景与情理”,来理解古人对于礼制的情感。他说:
  “在穿越历史隧道,洞察古人生活方式、制度模式、价值观念时,要尽量摒弃当代的烟火气。”
  “古今价值理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往往今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到了古人眼里,却那样迷恋珍重,让人不可思议。因此,绝对不能仅凭当代的感觉当代的场景当代的理念体会古人的事情。”
  在这种立场下,在本书的行文过程中,李宝臣不遗余力地鞭挞当代影视剧尤其是清宫戏中那些“唐突古人”的情节,他的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有时候很难掩饰嘲讽的意味。
  “现代清装影视剧表现皇帝召见大臣的镜头比较多,不是官员在御座前左右对立,就是群臣面对皇上站成几排,议事之前,群臣倒地叩头,同时称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召见个别大臣问话,同样如此,也是一进门便跪拜称颂。这与历史实际情形相差甚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李宝臣的关怀其实是指向当下。在介绍銮仪卫送出嫁公主到公主府一节,李宝臣指出,由于迎娶在夜晚,銮仪卫以灯炬前引……后面跟着仪仗队与乐队。乐队设而不作,可能是为了避免吵闹而影响夜晚的安静。灯火明亮照着送亲队伍,安静有序地前进,显示出一种公共精神与人性化。
  想想如今动辄数里、鸣锣开道的迎亲队伍,在皇家公主面前,我们许多人身上的暴发户气息,是不是藏不住了?
  和那些动辄以“封建”、“落后”来对待传统的衮衮诸公相比,李宝臣对于逝去的礼制传统,充满着脉脉温情,这种温情温暖着我们。
  比如,就上文谈到的男旦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其产生于皇朝禁令而加以轻蔑,相反,他主张继续保留男旦的事业,只不过要给献身男旦的演员予以适当的补助,弥补他们因为性别错位造成的个人损失,就像给特殊工种予以津贴一样。又比如,就吃喝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吃喝伴随着血泪而否定饮食文化,他反对铺张浪费,但主张培养真正继承传统厨艺的厨师,因为这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礼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厚经验,当然其中的禁锢与自由、舒缓与快捷、血泪与欢愉、战火与和平、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也让民族付出了代价。然而,对两千余年的礼制痴心不改,因此,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回首历史,礼制精神清晰自然地展现于历朝政治制度、法律、伦理、风俗、艺术、文学之中。
  “近代以来,礼制遭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西方把中世纪的基督教成功地带入现代社会,难道中国就不能将拥有几千年传统的礼教经过改造,带进现代社会?”
其他文献
明星美容搜店之独特的三月春祛痘调肤色之旅好皮肤40%来自遗传基因,60%来看成后天保养,养生学让我们明白,白里透红,润泽丰盈的肤质自己完全可以造出来!    央视《杀出绝地》里有情有义的花豹子,随着在京城轰轰烈烈的热播后,让大家一下就喜欢上了扮演者于越。不过呐,成名的代价是忙碌的一时照顾不过来自己的皮肤了,本来超好的皮肤,偶而还长痘痘了。这不,今天一听说我们的搜店任务是“中医由内养外去痘调肤色”的
期刊
我们对三里屯是有感情的从早年间的热,到前几年的颓,再到去年以来的重焕活力;以三里屯为代表的东区一带,始终是北京至潮至IN之地。  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少了美食呢?这一带隐藏了N多饶有情致的餐厅,昌然瞩于版面只能浮光掠影一番,但窥一斑也能知全貌了。      ViIIage三里屯    篮蛙  在炎热的夏日午后进入蓝色基调的蓝蛙,让人顿觉清凉。蓝蛙更像一个酒吧,拥有数百款鸡尾酒短饮和超大的美式汉堡包。
期刊
中美关系在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奥巴马,这位创造了美国历史的总统,又会将中美关系带向何方呢?      一个政治领袖的价值观念对于其领导的国家政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也是国际关系中总会出现以政治家命名的各种主义,像“列宁主义”、“戈尔巴乔夫主义”、“布什主义”等等。具有强烈个人性格的政治人物总会在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奥巴马对于中国的看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在汉语中,商品制造和人类生殖都叫“生产”,可见“生儿育女”的重要性。
期刊
在欧元为自己增添些许“国家性质货币”的特性之前,其所呈现出的任何发展迹象都只能是有限的。    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宣告诞生,成为世界货币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今年欧元在迎来10岁“生日”的同时,欧元区大家庭也迎来了第16个成员斯洛伐克。  一方面,尽管欧元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经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另一方面,尽管欧元已覆盖了16个国家的近3.3亿
期刊
有个民间故事,叫作雪中埋不住死孩子。说的是有位人家大姑娘生子,为了掩人耳目,家人把孩子掐死连夜埋葬。可是外面冰天雪地,无处藏匿,家人自作聪明将孩死孩子深深埋在雪堆里。待到春天冰雪消融,死孩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矿难瞒报事件时有发生,有几个著名的例子:2001年的广西南丹矿难,2004年的河北邯郸矿难,2005年的山西左云矿难…… 这些矿难责任人之所以选择瞒报事故和死亡人数,
期刊
企业美好的规划前景,科学的管理机制,明智果断的决策,领导层的人格魅力汇聚成企业前进发展的合力    企业美好的规划前景,科学的管理机制,明智果断的决策,领导层的人格魅力汇聚成企业前进发展的合力。  上海市浙江省商会副会长,浙江中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邱宗桥董事长是这样概括他的成功心得。    志在中德    邱宗桥祖籍浙江省温州市,17年前,先后辞去家乡的公务员和企业领导职务,只身前往上海谋求发展,
期刊
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持续发展新动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福建远洋渔业集团除了次日的以“机器故障”为由,“去将628拖回来”的指令之外,在船只沉没后的一周时间里,没有再做任何搜救行动。事故真相如今仍尚未公布      周时琴垂手坐在坟冢旁,身子背靠着丈夫吴振奋墓碑上的刻字,就像平常靠进他怀里一样,那时的吴振奋身上还有股海风吹过的味道。每次丈夫出海回来,她都坚持到海边等待。  “2·3”海难已经过去8个月了,周时琴仍痴痴地不断到海边那个丈夫时常回来的地方寻
期刊
在巍峨壮丽的正阳门城楼上,嵌着一块汉白玉质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标志说明牌上的“正阳门”三字古朴端庄、刚劲厚实。这块说明牌自1990年设立,迄今已历时18年。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它与天安门隔广场南北两端相望,共同坐落在首都古城的中轴线上。“正阳门”这三个字的题字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鑫华。  时至今日,能够在天安门广场留刻下墨迹的人屈指可数。李鑫华是幸运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