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说要给我推荐一本书,李宝臣先生的《礼不远人》,说我一定会喜欢,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小道理,很有启发性。朋友说,李宝臣,嘴里的明清掌故一大堆,好像亲身经历似的。尤其是在礼仪研究方面,更是如数家珍。不知道李宝臣是怎么知道历史深处那些犄角旮旯的事情的。
朋友的推荐使我未见其书,便生出一份佩服,夹杂着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的味道。接下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夹杂着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阅读,更像把玩。
吉、凶、军、宾、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普天之下,仓廪最充实的,莫过于皇家了,所以,李宝臣选择“京师”二字来限制自己的写作范围,实际也是一种极为高明的作法。“擒贼先擒王”,一下子就抓住了“礼制”这个主题的要害。
“凡是够得上民族象征的城市文化,一定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传播穿透力,人们普遍认同甘愿接受,构成社会意识的主流;二是张扬权威文化的物质载体;三是荟萃融合的文化传统。因此,选择明清两朝的首都北京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再合适不过了。”
“五礼”是全书的梗概。上至皇帝一年一度的冬至祭天,下至平民百姓的祭灶,都属于吉礼。在朝廷经常发生的诸如朝会、宴飨、上尊号徽号、册命、经筵、表笺、视学等等都属于嘉礼。宾礼是朝廷接待蕃国君长或其使节的仪式,也包括平时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还有通常所说的礼仪或礼貌。军礼是朝廷有关军事行动的仪式,如皇帝亲征、任命出征将领、出师之际的祃祭、战争中的受降、战争结束的凯旋等等。凶礼是安葬与纪念死者的仪式,包括丧制丧服与忌辰纪念等内容。
礼仪从来都有其政治意义,这是李宝臣着墨颇多的地方。比如在吉礼部分,他举了雍正代父祭天的例子。民间传说中,雍正皇帝曾经篡改过康熙的遗诏,因为康熙的遗诏是“传位十四子”——要传位给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成了“传位于四子”,就传位雍正了。李宝臣针锋相对地说,其实康熙是有意传位给雍正的。因为康熙派十四子代父远征西北,有意把他支开,让他一时半会儿赶不回京城争夺皇位。但康熙却派第四子也就是雍正代替自己去祭天。在古代,祭天是最为重要的吉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前往天坛祭祀,除非年幼或生病。年老体弱的康熙通过祭天表达的特殊政治意义,传递出传位于雍正的政治信息。
小问号,却不仅仅是噱头
在这本书的封皮上,有这样几句话:
皇帝是怎样召见大臣的?大臣见皇帝都要山呼万岁吗?皇室婚仪与民间婚礼有哪些异同?他们又是如何接待来客的?
这几句话,想必是编者用以吸引读者的“噱头”了。如果要增加“雅俗共赏”性,本书还可以开出一大堆“小问号”——这不仅仅是“噱头”而已:
男旦的产生和皇帝有什么关系?有谁能做出刘姥姥吃的那茄鲞菜?秦可卿是废太子允礽的私生女吗?雍正是否篡改了康熙皇帝的遗诏?慈禧能派太监偷听光绪皇帝的话吗?黄马褂非要穿在身上招摇过市吗?古人为什么多选在秋天结婚?送嫁妆原来是婚前财产公证?“新婚三日”真的“无大小”吗?为什么王爷的婚礼反而静悄悄?为什么拉纤的女人不缠脚?“门当户对”为什么是合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吃喝喝?为什么中国可食用动植物种类世界第一?到底有没有“满汉全席”?为什么现在的厨师活儿糙?妃嫔是否会脱光了送到皇帝床上?“格格”该读一声还是二声?“肃”是两跪三叩,还是肃立下蹲?马戛尔尼肯“下跪”,和珅给出了什么馊主意?孝庄皇后会自称为“我孝庄”吗?七品知县能被称为“大人”吗?李鸿章能摘邓世昌的顶戴吗?清代官员出行都坐轿子吗?瓮城能否把敌人引进来?贾珍为什么要为秦可卿办丧事?皇帝对重臣有哪些临终关怀?
……
这是咱老百姓乐于刨根究底的问题。在李宝臣的书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一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的回答也绝非就事论事,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已。他的回答不过是以这些问题作引子,牵扯出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问题来。
偷梁换柱与男旦普及
比如,为什么传统戏曲中,很多女性角色要由男性来扮演?一般的说法是,传统礼教歧视女子,不让女子抛头露面。李宝臣对这种说法当头棒喝,他的论据很简短:妓院里的女子比戏班子更歧视女性,更有伤风化,但妓院存在了几千年,没有哪个礼教来关闭它。那么男旦为何大行其道?
李宝臣告诉我们,明朝初年,太祖、成祖杀戮过重,曾纵容劫后余生的官员们酒色自愈,在歌舞升平中忘记血腥的政治屠戮。物极必反,短短三四十年间,官场奢靡,政事荒废。嗣位的宣德皇帝只得发布禁令,不允许官员招妓娱乐,犯者严惩,乃至罢官永不叙用。这一招够狠,宴饮招妓之风顿减。但多年积习难以改变,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这就是小唱。小唱用相貌体征酷似美女且歌喉优美的青少年男子来演唱。由于不是女性,朝廷禁令也无从谈起。小唱大受官员欢迎。清朝入关后,朝廷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朝廷的禁令,而官员也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同行的做法。旦角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反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李宝臣感叹道,“人类偷梁换柱、逃避制度制裁的智慧,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逃避制度制裁的过程中,竟然平添了一种享乐形式。”
吃的文化,伴随着血泪
在第五章,李宝臣由婚礼扯出酒席,再由酒席的丰盛,来反思中国人的吃喝传统。他用两句话勾勒了这种传统的深远。一句是“您吃了吗”,一句是“吃饱了撑的”——相信没有中国人没这样打过招呼,也很少有人没这样轻轻地被骂或骂过。
李宝臣分析了中国人喜欢胡吃海塞的根本原因:中国属于多灾荒国家,长期处于吃喝如愿比较艰难的状态。物极必反,这注定中国人必然在吃喝方面投入巨大的智慧和精力。
如果解释仅仅停留在这里,也就流于一般了。我国饮食文化蔚为大观,有人总结说,“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汽车,水里游的不吃轮船,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两条腿的不吃人。”李宝臣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他指出,中国人可食性物品种类的堆积与广博,可能就是在频繁发生的灾荒中用人的生命反复试验出来的。当灾荒来临的时候,人们什么东西不能吃?面对可以下咽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吞下。活下来的纯属侥幸,也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哪些东西能吃;活不下来的也为生者做出了警示:哪些东西不能吃。加上方块文字强大的记载能力,经过无数次灾荒、无数条生命为代价的“活体试验”,中国人记载下来的食谱终于越来越广。
李宝臣随后说:“讲吃的文化,实际上伴随着血泪过程”。这句话,怎么读着怎么都让人心酸。
思想者的轮廓
如果仅仅满足于对礼制细节的介绍,那么李宝臣只是一个“学究”。如果只是塞进某些“小道理”的阐析,那么李宝臣至多是一个“学者”。只有当他在文字背后透露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时,我们才看见了一位“思想 者”的轮廓。
这位“思想者”的人文关怀,首先指向古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李宝臣之所以不惜笔墨地对前面那些问号进行了一一的解答,只是因为他希望我们能回到古人面临的“情景与情理”,来理解古人对于礼制的情感。他说:
“在穿越历史隧道,洞察古人生活方式、制度模式、价值观念时,要尽量摒弃当代的烟火气。”
“古今价值理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往往今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到了古人眼里,却那样迷恋珍重,让人不可思议。因此,绝对不能仅凭当代的感觉当代的场景当代的理念体会古人的事情。”
在这种立场下,在本书的行文过程中,李宝臣不遗余力地鞭挞当代影视剧尤其是清宫戏中那些“唐突古人”的情节,他的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有时候很难掩饰嘲讽的意味。
“现代清装影视剧表现皇帝召见大臣的镜头比较多,不是官员在御座前左右对立,就是群臣面对皇上站成几排,议事之前,群臣倒地叩头,同时称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召见个别大臣问话,同样如此,也是一进门便跪拜称颂。这与历史实际情形相差甚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李宝臣的关怀其实是指向当下。在介绍銮仪卫送出嫁公主到公主府一节,李宝臣指出,由于迎娶在夜晚,銮仪卫以灯炬前引……后面跟着仪仗队与乐队。乐队设而不作,可能是为了避免吵闹而影响夜晚的安静。灯火明亮照着送亲队伍,安静有序地前进,显示出一种公共精神与人性化。
想想如今动辄数里、鸣锣开道的迎亲队伍,在皇家公主面前,我们许多人身上的暴发户气息,是不是藏不住了?
和那些动辄以“封建”、“落后”来对待传统的衮衮诸公相比,李宝臣对于逝去的礼制传统,充满着脉脉温情,这种温情温暖着我们。
比如,就上文谈到的男旦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其产生于皇朝禁令而加以轻蔑,相反,他主张继续保留男旦的事业,只不过要给献身男旦的演员予以适当的补助,弥补他们因为性别错位造成的个人损失,就像给特殊工种予以津贴一样。又比如,就吃喝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吃喝伴随着血泪而否定饮食文化,他反对铺张浪费,但主张培养真正继承传统厨艺的厨师,因为这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礼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厚经验,当然其中的禁锢与自由、舒缓与快捷、血泪与欢愉、战火与和平、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也让民族付出了代价。然而,对两千余年的礼制痴心不改,因此,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回首历史,礼制精神清晰自然地展现于历朝政治制度、法律、伦理、风俗、艺术、文学之中。
“近代以来,礼制遭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西方把中世纪的基督教成功地带入现代社会,难道中国就不能将拥有几千年传统的礼教经过改造,带进现代社会?”
朋友的推荐使我未见其书,便生出一份佩服,夹杂着模模糊糊、不知所云的味道。接下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夹杂着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阅读,更像把玩。
吉、凶、军、宾、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普天之下,仓廪最充实的,莫过于皇家了,所以,李宝臣选择“京师”二字来限制自己的写作范围,实际也是一种极为高明的作法。“擒贼先擒王”,一下子就抓住了“礼制”这个主题的要害。
“凡是够得上民族象征的城市文化,一定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传播穿透力,人们普遍认同甘愿接受,构成社会意识的主流;二是张扬权威文化的物质载体;三是荟萃融合的文化传统。因此,选择明清两朝的首都北京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再合适不过了。”
“五礼”是全书的梗概。上至皇帝一年一度的冬至祭天,下至平民百姓的祭灶,都属于吉礼。在朝廷经常发生的诸如朝会、宴飨、上尊号徽号、册命、经筵、表笺、视学等等都属于嘉礼。宾礼是朝廷接待蕃国君长或其使节的仪式,也包括平时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还有通常所说的礼仪或礼貌。军礼是朝廷有关军事行动的仪式,如皇帝亲征、任命出征将领、出师之际的祃祭、战争中的受降、战争结束的凯旋等等。凶礼是安葬与纪念死者的仪式,包括丧制丧服与忌辰纪念等内容。
礼仪从来都有其政治意义,这是李宝臣着墨颇多的地方。比如在吉礼部分,他举了雍正代父祭天的例子。民间传说中,雍正皇帝曾经篡改过康熙的遗诏,因为康熙的遗诏是“传位十四子”——要传位给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成了“传位于四子”,就传位雍正了。李宝臣针锋相对地说,其实康熙是有意传位给雍正的。因为康熙派十四子代父远征西北,有意把他支开,让他一时半会儿赶不回京城争夺皇位。但康熙却派第四子也就是雍正代替自己去祭天。在古代,祭天是最为重要的吉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前往天坛祭祀,除非年幼或生病。年老体弱的康熙通过祭天表达的特殊政治意义,传递出传位于雍正的政治信息。
小问号,却不仅仅是噱头
在这本书的封皮上,有这样几句话:
皇帝是怎样召见大臣的?大臣见皇帝都要山呼万岁吗?皇室婚仪与民间婚礼有哪些异同?他们又是如何接待来客的?
这几句话,想必是编者用以吸引读者的“噱头”了。如果要增加“雅俗共赏”性,本书还可以开出一大堆“小问号”——这不仅仅是“噱头”而已:
男旦的产生和皇帝有什么关系?有谁能做出刘姥姥吃的那茄鲞菜?秦可卿是废太子允礽的私生女吗?雍正是否篡改了康熙皇帝的遗诏?慈禧能派太监偷听光绪皇帝的话吗?黄马褂非要穿在身上招摇过市吗?古人为什么多选在秋天结婚?送嫁妆原来是婚前财产公证?“新婚三日”真的“无大小”吗?为什么王爷的婚礼反而静悄悄?为什么拉纤的女人不缠脚?“门当户对”为什么是合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吃喝喝?为什么中国可食用动植物种类世界第一?到底有没有“满汉全席”?为什么现在的厨师活儿糙?妃嫔是否会脱光了送到皇帝床上?“格格”该读一声还是二声?“肃”是两跪三叩,还是肃立下蹲?马戛尔尼肯“下跪”,和珅给出了什么馊主意?孝庄皇后会自称为“我孝庄”吗?七品知县能被称为“大人”吗?李鸿章能摘邓世昌的顶戴吗?清代官员出行都坐轿子吗?瓮城能否把敌人引进来?贾珍为什么要为秦可卿办丧事?皇帝对重臣有哪些临终关怀?
……
这是咱老百姓乐于刨根究底的问题。在李宝臣的书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一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的回答也绝非就事论事,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已。他的回答不过是以这些问题作引子,牵扯出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问题来。
偷梁换柱与男旦普及
比如,为什么传统戏曲中,很多女性角色要由男性来扮演?一般的说法是,传统礼教歧视女子,不让女子抛头露面。李宝臣对这种说法当头棒喝,他的论据很简短:妓院里的女子比戏班子更歧视女性,更有伤风化,但妓院存在了几千年,没有哪个礼教来关闭它。那么男旦为何大行其道?
李宝臣告诉我们,明朝初年,太祖、成祖杀戮过重,曾纵容劫后余生的官员们酒色自愈,在歌舞升平中忘记血腥的政治屠戮。物极必反,短短三四十年间,官场奢靡,政事荒废。嗣位的宣德皇帝只得发布禁令,不允许官员招妓娱乐,犯者严惩,乃至罢官永不叙用。这一招够狠,宴饮招妓之风顿减。但多年积习难以改变,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这就是小唱。小唱用相貌体征酷似美女且歌喉优美的青少年男子来演唱。由于不是女性,朝廷禁令也无从谈起。小唱大受官员欢迎。清朝入关后,朝廷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朝廷的禁令,而官员也变本加厉地继承了前朝同行的做法。旦角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反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李宝臣感叹道,“人类偷梁换柱、逃避制度制裁的智慧,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逃避制度制裁的过程中,竟然平添了一种享乐形式。”
吃的文化,伴随着血泪
在第五章,李宝臣由婚礼扯出酒席,再由酒席的丰盛,来反思中国人的吃喝传统。他用两句话勾勒了这种传统的深远。一句是“您吃了吗”,一句是“吃饱了撑的”——相信没有中国人没这样打过招呼,也很少有人没这样轻轻地被骂或骂过。
李宝臣分析了中国人喜欢胡吃海塞的根本原因:中国属于多灾荒国家,长期处于吃喝如愿比较艰难的状态。物极必反,这注定中国人必然在吃喝方面投入巨大的智慧和精力。
如果解释仅仅停留在这里,也就流于一般了。我国饮食文化蔚为大观,有人总结说,“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汽车,水里游的不吃轮船,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两条腿的不吃人。”李宝臣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他指出,中国人可食性物品种类的堆积与广博,可能就是在频繁发生的灾荒中用人的生命反复试验出来的。当灾荒来临的时候,人们什么东西不能吃?面对可以下咽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吞下。活下来的纯属侥幸,也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哪些东西能吃;活不下来的也为生者做出了警示:哪些东西不能吃。加上方块文字强大的记载能力,经过无数次灾荒、无数条生命为代价的“活体试验”,中国人记载下来的食谱终于越来越广。
李宝臣随后说:“讲吃的文化,实际上伴随着血泪过程”。这句话,怎么读着怎么都让人心酸。
思想者的轮廓
如果仅仅满足于对礼制细节的介绍,那么李宝臣只是一个“学究”。如果只是塞进某些“小道理”的阐析,那么李宝臣至多是一个“学者”。只有当他在文字背后透露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时,我们才看见了一位“思想 者”的轮廓。
这位“思想者”的人文关怀,首先指向古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李宝臣之所以不惜笔墨地对前面那些问号进行了一一的解答,只是因为他希望我们能回到古人面临的“情景与情理”,来理解古人对于礼制的情感。他说:
“在穿越历史隧道,洞察古人生活方式、制度模式、价值观念时,要尽量摒弃当代的烟火气。”
“古今价值理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往往今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到了古人眼里,却那样迷恋珍重,让人不可思议。因此,绝对不能仅凭当代的感觉当代的场景当代的理念体会古人的事情。”
在这种立场下,在本书的行文过程中,李宝臣不遗余力地鞭挞当代影视剧尤其是清宫戏中那些“唐突古人”的情节,他的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有时候很难掩饰嘲讽的意味。
“现代清装影视剧表现皇帝召见大臣的镜头比较多,不是官员在御座前左右对立,就是群臣面对皇上站成几排,议事之前,群臣倒地叩头,同时称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召见个别大臣问话,同样如此,也是一进门便跪拜称颂。这与历史实际情形相差甚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李宝臣的关怀其实是指向当下。在介绍銮仪卫送出嫁公主到公主府一节,李宝臣指出,由于迎娶在夜晚,銮仪卫以灯炬前引……后面跟着仪仗队与乐队。乐队设而不作,可能是为了避免吵闹而影响夜晚的安静。灯火明亮照着送亲队伍,安静有序地前进,显示出一种公共精神与人性化。
想想如今动辄数里、鸣锣开道的迎亲队伍,在皇家公主面前,我们许多人身上的暴发户气息,是不是藏不住了?
和那些动辄以“封建”、“落后”来对待传统的衮衮诸公相比,李宝臣对于逝去的礼制传统,充满着脉脉温情,这种温情温暖着我们。
比如,就上文谈到的男旦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其产生于皇朝禁令而加以轻蔑,相反,他主张继续保留男旦的事业,只不过要给献身男旦的演员予以适当的补助,弥补他们因为性别错位造成的个人损失,就像给特殊工种予以津贴一样。又比如,就吃喝而言,李宝臣并没有因为吃喝伴随着血泪而否定饮食文化,他反对铺张浪费,但主张培养真正继承传统厨艺的厨师,因为这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礼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厚经验,当然其中的禁锢与自由、舒缓与快捷、血泪与欢愉、战火与和平、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也让民族付出了代价。然而,对两千余年的礼制痴心不改,因此,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回首历史,礼制精神清晰自然地展现于历朝政治制度、法律、伦理、风俗、艺术、文学之中。
“近代以来,礼制遭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西方把中世纪的基督教成功地带入现代社会,难道中国就不能将拥有几千年传统的礼教经过改造,带进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