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信念,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故事文化。通过“追根溯源明内涵——形式多样重实践——亲子诵读助提升”的方式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使学生学习了节日的相关知识,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诵读;传统节日;故事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道德传承、精神文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葆活力。《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农村小学生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实践研究》是通过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结合新教材、生活中所蕴涵的本土节日文化进行挖掘与弘扬的研究。主题诵读能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纠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最终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生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信念,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故事文化。通过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文化,学生积淀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学习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追根溯源明内涵——形式多样重实践——亲子诵读助提升”的主题诵读方式。
一、追根溯源明内涵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都有历史来源和相应的经典诗文。它们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寄托了浓浓的民族情感和美好愿望。对每个传统节日追根溯源,知晓它的由来与习俗,是进行诵读节日故事文化的前提。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12个重大传统节日。我们要根据时间先后向学生渗透这12个重大节日,了解它们的由来和相关的民俗民风。
例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的习俗。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端午粽》就是新教材中结合本土文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们都是懵懂的。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同伴互助,进行实地调查走访获取最直接的素材。接着通过上网搜索全国各地不同的习俗,丰富孩子的资料积累。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外,在端午节当天,我还让学生参与包粽子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在讲授完这课时,笔者适时开展 “走进屈原”的活动,诵读屈原诗词《楚辞》和《离骚》中孩子能容易理解的名句。利用端午节的习俗主题诵读伟大诗人屈原的诗词,感悟他崇高忠贞的民族精神,也深刻领会“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形式多样重实践
1.配乐读,营情境
要朗诵好一首诗词,背景配乐十分重要,音乐要与诗歌互相呼应。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美好的意境,节日的诗文如果配上音乐来朗诵,营造出的情境能使学生融入到诗文当中的角色,入情入境地投入到诵读中。例如,在中秋节前后开展关于中秋诗词的诵读活动,在朗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配上王菲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由于歌中有歌词,与朗诵词相互错落,形成了一唱一诵相互呼应的效果。经过与诗歌相呼应的配乐朗诵,在营造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苏轼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兄弟的界限,而是“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利用中秋节的节日主题诵读大大滋养了学生的家国天下的情怀。
2.分角色,做表演
通过分角色、做表演来朗诵诗文,学生能对自己演绎的人物性格有更深刻的体会,展示学生的表演天赋。分角色朗读,可以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根据诗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以及在相互的对话中表现人物特点,从中体会到蕴含的传统节日故事文化内涵。
例如,清明节时,我们会祭拜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朗诵杜牧的《清明》。朗诵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作者和行人来进行创造性表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这种分角色表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烦乱与惆怅,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方法。如果有道具和服装的话,表演的效果会更佳。学生一旦进入了诗文中的角色,用心去感受古诗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学生也就深刻领悟到了。如果我们的教学中多进行这样的尝试,课堂气氛便会异常活跃,相关的传统节日的故事文化也根植在学生心中。
3.展竞赛,活气氛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在元宵节到来之前,我提前布置同学们提前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元宵节(由来、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并准备一些灯谜卡片挂于课室。活动当天,孩子诵读元宵节的诗歌、一起制作汤圆。活动后孩子们完成有关元宵节的绘画、卡片、手抄报。
其中,苏味道写的关于元宵节的唐诗《正月十五夜》就值得孩子诵读。“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一上课,笔者就出示古诗,并问道:“大家看到《正月十五夜》,你们会有哪些问题想问呢?你们知道‘火树银花合’是什么意思吗?”接着学生提出问题:“星桥铁锁开又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说:“既然大家对这首古诗这么有兴趣,那我们今天来进行一场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就给大家解答,好吗?”一听到比赛,孩子们都跃跃欲试,都想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上场前,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反复诵读每句诗,相互讲出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如何划分节奏等等,组员之间互帮互助。比赛开始了,教室就像个竞技场。场下的“评委”们在认真地记录每一个选手的情况。比赛结束后,笔者出示课前展示的问题,适时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下,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利用元宵节的节日主题诵读大大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三、親子诵读助提升
开展有效的亲子诵读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熏陶,从内在引领学生感知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关于春节,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和大人一起读”就有一篇《春节童谣》。春节是孩子最熟悉不过的节日了,也是孩子最期盼的。对于童谣这种诵读形式,孩子是琅琅上口的。孩子和家长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如,古今对译读、情境赏析读、你问我答读……这样的亲子诵读形式将阅读形式多元化,童趣化;让亲子深度交流贯穿在学习与游戏的每个过程,提升了孩子自信心;也让每个参与的家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综上所述,教师引领学生依托传统节日,追溯根源,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诵读活动,并通过亲子诵读提升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体悟。经过不断诵读的滋养,弘扬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在吟诵、揣摩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沉淀人文素养,从而构建自己的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平,高文苔.传统节日里的古诗词[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1(1).
[2] 王铁良.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8(29).
[3] 卞广春.期待传统节日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
[4]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关键词】诵读;传统节日;故事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道德传承、精神文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葆活力。《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农村小学生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实践研究》是通过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结合新教材、生活中所蕴涵的本土节日文化进行挖掘与弘扬的研究。主题诵读能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纠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最终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生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信念,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故事文化。通过主题诵读弘扬传统节日故事文化,学生积淀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学习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追根溯源明内涵——形式多样重实践——亲子诵读助提升”的主题诵读方式。
一、追根溯源明内涵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都有历史来源和相应的经典诗文。它们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寄托了浓浓的民族情感和美好愿望。对每个传统节日追根溯源,知晓它的由来与习俗,是进行诵读节日故事文化的前提。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12个重大传统节日。我们要根据时间先后向学生渗透这12个重大节日,了解它们的由来和相关的民俗民风。
例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的习俗。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端午粽》就是新教材中结合本土文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们都是懵懂的。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同伴互助,进行实地调查走访获取最直接的素材。接着通过上网搜索全国各地不同的习俗,丰富孩子的资料积累。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外,在端午节当天,我还让学生参与包粽子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在讲授完这课时,笔者适时开展 “走进屈原”的活动,诵读屈原诗词《楚辞》和《离骚》中孩子能容易理解的名句。利用端午节的习俗主题诵读伟大诗人屈原的诗词,感悟他崇高忠贞的民族精神,也深刻领会“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形式多样重实践
1.配乐读,营情境
要朗诵好一首诗词,背景配乐十分重要,音乐要与诗歌互相呼应。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美好的意境,节日的诗文如果配上音乐来朗诵,营造出的情境能使学生融入到诗文当中的角色,入情入境地投入到诵读中。例如,在中秋节前后开展关于中秋诗词的诵读活动,在朗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配上王菲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由于歌中有歌词,与朗诵词相互错落,形成了一唱一诵相互呼应的效果。经过与诗歌相呼应的配乐朗诵,在营造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苏轼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兄弟的界限,而是“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利用中秋节的节日主题诵读大大滋养了学生的家国天下的情怀。
2.分角色,做表演
通过分角色、做表演来朗诵诗文,学生能对自己演绎的人物性格有更深刻的体会,展示学生的表演天赋。分角色朗读,可以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根据诗文中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以及在相互的对话中表现人物特点,从中体会到蕴含的传统节日故事文化内涵。
例如,清明节时,我们会祭拜祖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朗诵杜牧的《清明》。朗诵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作者和行人来进行创造性表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过这种分角色表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烦乱与惆怅,知道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方法。如果有道具和服装的话,表演的效果会更佳。学生一旦进入了诗文中的角色,用心去感受古诗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学生也就深刻领悟到了。如果我们的教学中多进行这样的尝试,课堂气氛便会异常活跃,相关的传统节日的故事文化也根植在学生心中。
3.展竞赛,活气氛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在元宵节到来之前,我提前布置同学们提前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元宵节(由来、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并准备一些灯谜卡片挂于课室。活动当天,孩子诵读元宵节的诗歌、一起制作汤圆。活动后孩子们完成有关元宵节的绘画、卡片、手抄报。
其中,苏味道写的关于元宵节的唐诗《正月十五夜》就值得孩子诵读。“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一上课,笔者就出示古诗,并问道:“大家看到《正月十五夜》,你们会有哪些问题想问呢?你们知道‘火树银花合’是什么意思吗?”接着学生提出问题:“星桥铁锁开又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说:“既然大家对这首古诗这么有兴趣,那我们今天来进行一场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就给大家解答,好吗?”一听到比赛,孩子们都跃跃欲试,都想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上场前,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反复诵读每句诗,相互讲出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如何划分节奏等等,组员之间互帮互助。比赛开始了,教室就像个竞技场。场下的“评委”们在认真地记录每一个选手的情况。比赛结束后,笔者出示课前展示的问题,适时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下,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利用元宵节的节日主题诵读大大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三、親子诵读助提升
开展有效的亲子诵读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熏陶,从内在引领学生感知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关于春节,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和大人一起读”就有一篇《春节童谣》。春节是孩子最熟悉不过的节日了,也是孩子最期盼的。对于童谣这种诵读形式,孩子是琅琅上口的。孩子和家长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如,古今对译读、情境赏析读、你问我答读……这样的亲子诵读形式将阅读形式多元化,童趣化;让亲子深度交流贯穿在学习与游戏的每个过程,提升了孩子自信心;也让每个参与的家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综上所述,教师引领学生依托传统节日,追溯根源,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诵读活动,并通过亲子诵读提升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体悟。经过不断诵读的滋养,弘扬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在吟诵、揣摩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沉淀人文素养,从而构建自己的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平,高文苔.传统节日里的古诗词[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1(1).
[2] 王铁良.语文教学应强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8(29).
[3] 卞广春.期待传统节日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
[4]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