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建群的“作家地理”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一位作家重要的艺术才能,往往表现在对乡村生活经验和地域文化哺育的书写、对土地的迷恋和对乡愁的难以割舍等,这几乎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都是“地之子”。高建群无疑也是这样的作家。评论界对于高建群的研究,也多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立论,把他视为地域文化的表现者。但事实上,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高建群的文学已经形成了独具美学意义的“作家地理”,进而构成了一个自足的文学世界。
  一、所谓“作家地理”
  高建群曾提出“作家地理”的概念:“这几年,我在创作中的许多思考和归纳,用现成的文学理论都不能予以指导和解释,于是脑子里陡然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地理哲学意识。比如《白房子》中那个我生活过5年的白房子;我的长篇小说《穿越绝地》中的我呆了13天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我的代表作《最后一个匈奴》中的陕北高原。我觉得除了赋予这些地方以理论家所解释出的文学含义外,它还是地理的,而地理的哲学意识甚至是支撑思考、支撑一本书的主要框架……‘作家地理’是个有些奇怪的名词组合,我给它下的定义是:一本作家个人化了的地理图书。再展开来说,就是写作者独特视角中的地球一隅,写作者主观意识下的第二自然。再要打个比方,可以举出福克纳笔下的那一张邮票大的地方——井底之蛙县;哈代笔下的英国德比郡,等等。”(此处说法不尽准确,福克纳笔下的“井底之蛙县”,公认的说法为“约克纳帕塔法”。而哈代笔下的地理背景为“威塞克斯”,而非“德比郡”。但考虑到并不影响本文观点,下文仍以高建群的说法为准)
  无论如何,这种“哲学意识”,这种“框架”,福克纳笔下的“井底之蛙县”和哈代笔下的“英国德比郡”,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地理概念”,作为“作家地理”,它是“写作者主观意识下的第二自然”。它不能是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新疆白房子、陕北高原或渭河平原,它应该是在纯粹地理学意义基础之上的一种哲学的抽象、一种美学的创构。当把文学作品最终还原到地域文化层面时,韩伟认为,《最后一个匈奴》“以一种诗意的浪漫的方式,书写了四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勾勒出陕北一个世纪的历史风貌。这为我们了解陕北,研究陕北历史文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写作的视角”(《高建群小说创作论》);王宝伟认为,《大平原》“描写了渭河平原上高村半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和高村人的生命走向,尤其是高氏家族三代人所经历的世事变幻和命运沉浮”(《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建群小说创作研究》);杨梅霞认为,《大平原》“通过高氏家族的典型经历写出了中国大地上农人的生存史,亦是对农耕文化百年历史的一次记录”(《多种文化背景下的高建群小说创作》)。这种看法本身就是对于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对于“作家地理”的粗浅认识。文学毕竟不同于“地方志”,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地域文化的书写和再现。
  二、“作家地理”的具体表现
  在高建群的作品中,有一个属于“作家地理”的概念,超越了具体的地理所指,而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地理哲学意识”。这一概念就是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北方”一词。作为意象的“北方”以事实上的地理方位为基础,但在哲学、美学的意义上又远超于此。正是借助这一概念,高建群就从一个地域文化的再现者,变身成为艺术世界的创造者——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北方”,正如福克纳创造了“井底之蛙县”,哈代创造了“德比郡”。
  高建群《大刈镰》的题词是:“挥动大刈镰,我在北方收割思想。我将这收割打包,慷慨地献给人类!”而“我在北方收割思想”这句话正是高建群一部散文集的名字。其早期作品《愁容骑士》中就出现了“北方忧郁”的概念:“谁的一生,如果到过北方,并且有幸与一匹马为伴,那么,自此以后,不论他居家哪里,工作如何,他的身体停止颠簸了,他的思想,将仍然颠簸不停。他会染上一种奇怪的病症,这种病叫北方忧郁……”《高建群诗选》中有一篇名为《关于北方的沉思》的诗歌,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对于“北方”的感受和思考。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昨天晚上,我夜观天象/看见北斗七星,正君临我们头上/今天早晨,我凭栏远望/看见吉祥云彩,正偏集西北方向/于是,我偷偷地哭了/我感受到了我们居住的北方/它的神秘,它的奇异,它的魔幻/它的诗一般梦一般的力量”;“我的北方是古老的/从祖国最北方的那根界桩起/我走着,像读一部民族兴衰史/一直读到与南方的接壤”;“诗歌太贫乏了,应当用一曲交响乐/来表现北方的博大和雄壮/表现这大自然奇特的一隅/表现这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北方”;“北方人的性格,正在这冷与热的交替中/象淬火的生铁,变得异样的刚强”;“北方啊,我亲爱的北方/我们在你怀里出生,又在你怀里死亡/假如有一天离你而出走/你会用北斗星夜夜为我导航”。散文集《你我皆有来历》更是用“向北方三叩首”这样的句子,作为第一辑的标题……相信不用再多举例了,在高建群的文学作品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强调着一个概念——北方。
  三、北方的“忧郁”
  总体而言,高建群笔下的“北方”是忧郁之地。这种“北方忧郁”在其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雄的受难
  高建群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情结,是喜欢塑造英雄人物、又善于塑造英雄人物的作家,其作品塑造了大量英雄人物,如《遥远的白房子》中的马镰刀、《雕像》中的女英雄兰贞子、《最后一个匈奴》中的杨作新、《六六镇》中的张家山以及《统万城》中的赫连勃勃和鸠摩罗什等。但同时,这些光辉的英雄主角无一例外又都是受难者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悲剧彩色甚至荒诞意味。这是典型的“北方的英雄”“北方的人物”。
  (二)胡羯之血的没落
  以早期的代表作《最后一个匈奴》为标志,直到后来的《统万城》以及《我的菩提树》等作品,高建群在书里书外形成了一种“匈奴情结”,甚至在生活中都以“长安匈奴”自称。曾经在北方不可一世的匈奴最后却神秘地消失在欧亚大陆的茫茫历史、滚滚黄沙之中。这让生活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作者和读者都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对于当下胡羯之血、匈奴精神没落的惆怅。
  (三)故乡的消亡
  从《最后一个匈奴》开始,高建群的作品似乎已经具备了某种挽歌的性质——“我把每一件作品都当作写给人类的遗嘱”。《最后的民间》《最后一次远行》,《大平原》《大刈镰》《我的菩提树》等都诉说着一个种族、一种精神、一个时代……总之,这是一种精神家园、一种“审美乌托邦”的消亡。高建群的大部分创作,都带有挽歌的性质,由此也具备了某些悲怆和忧郁的气质。
  (四)饥饿和苦难书写
  中国的北方是多灾多难的北方,这在高建群的作品中有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描写。例如,《大平原》的叙事主要是饥饿叙事:从花园口像蝗虫一样蜂拥而来的逃难人群中,有一个饥饿的小姑娘叫顾兰子,她因为饥饿而抢夺高二馒头的事件也必将成为文学作品中描写“饥饿”的经典场景之一。在高建群大部分的作品中,北方之地都是“豪迈的、不安生的、富有牺牲精神的”,但同时也是“荒凉的、贫瘠的、苍白的”,北方就是一片忧郁之地。
  四、结语
  对于高建群来说,从新疆边陲到陕北高原,再到渭河平原,从诗歌到小说,再到散文,从作家的青年直到老年,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北方的书写。高建群以深广的悲悯情怀、浪漫主义的文学精神和充盈着诗意的笔调,为读者建构起一个关于中国北方的“作家地理”。這一“作家地理”立足于大西北的地理方位,但又成为一种美学和艺术建构,自足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基金课题: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当代陕西文学中的乡村形象及其表征意义”(项目编号:17JK1175)、延安大学创新学院科研培育项目“陕西文学中城乡二元对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7XJKY-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冠华(1980-),男,河南扶沟人,硕士,讲师,高建群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
其他文献
有薄荷味的阳光照耀世间  成熟的少女像初绽的花蕾  捧出了内心快乐的晶莹,幸福的小闪电  圈里的羊群,被牧羊人赶往天空  寻找慈悲的上帝  一座山的绿,一条小溪的清澈都在眸子里了  花草们熙熙攘攘,无限拥挤  纷纷把雨水的珍珠捧在掌心  一些动物们开始发情  比如一只猫声嘶力竭  发出令人亲热的诱惑。有的动物们却惧怕雷声  躲在洞中,偶尔探出一下头  辨别雷雨是否来临,又胆怯地缩了回去  一些人间
期刊
五月,细雨在艾香里低啜  撒一杯雄黄酒,送一篮糯米粽  ——鱼儿  莫坏了先生贵体  一簇浪花飞溅,三十里桃花泣血  八百里加急,宣读的是一纸罪状  金戈铁马翻炒着流放的灵魂  一声叹,别了风骚,別了  可爱的故楚  参禅的心  收紧尘俗的痛,装进背囊  潜行在浪尖风口  草香里捧起一张张笑脸  流水割开伤口,无药可医  江山万里,拱拱手  只留阶下称囚,半杯谗言尚温  偌大江湖  容不下一个“乱
期刊
茨木则子(1926-2006),出生于大阪市,被称为“日本现代诗的长女”。1952年参与创办诗刊《擢》,是日本现代诗坛的引路先锋。自1955年出版《对话》以来,共出版《镇魂歌》《寸心》《女人的话语》《看不见的邮递员》《岁月》等二十余部诗集,翻译的《韩国现代诗选》获得1991年读卖文学奖,在日本社会与文学界都极具影响力。  茨木则子少年体验过空袭与饥饿的滋味,十九岁风华正茂时迎来日本战败,后来经历了
期刊
秋泥,本名张凤玉,辽宁省作协会员,小说编辑,现居沈阳。在《福建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鸭绿江》《中国铁路文艺》《海燕》《辽河》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小说评论100余万字。有小说获2014年—2016年度“盛京文学奖”。  那天下午,我和老黄在铁西区卫工河边的烤串店喝酒,老黄是我曾经的同事,当年我们一起下岗的,我喜欢听他讲过去厂子里的人和事儿。喝了两瓶老雪后,老黄突然就提到了长青,
期刊
赵长春,新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作品有《我的袁店河》《我的袁店河传奇》《我的袁店河故事》《我的望窗季节》《我的花花诗界》。  日头落,狼下坡,放羊娃儿跑不脱。先吃头,后吃脚(家乡方言为juo),留下骨头搭个窝……这是我们罗汉山流传已久的儿歌。  日落的时候,我们也急着回家,虽然我们不在罗汉山上放牛。  我们是在袁店河畔放羊的,光才和我。  其实,不用我们着急,羊们也会在日头落山时准备回家,哪怕是
期刊
张国平,20世纪60年代生人,2003年从事文学创作,发表小小说作品600余篇,在《作品》《当代小说》《啄木鸟》《佛山文艺》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出版《血色往事》《神手》《并非走眼》小说集三部。  1  何静怎么也没料到社长陈然会让她去采访郝歌生。  七天前,龙州发生了一起人质绑架案,龙湖分局民警郝歌生因为解救一名人质,身中数刀,险些丧命,目前还在医院里。郝歌生的事迹已在群众中广泛传颂,朋友圈
期刊
李为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山花》《江南》《长江文艺》等期刊,作品被《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好小说》《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刊》等期刊转载,出版小说集《从明天起》《每个人都有秘密》等。  1  陶平和吴燕吵了一架。  那晚他俩坐在防洪堤的旧石阶上,斜对面老海关的机械钟整整敲了12下。吴燕拎起酒瓶又灌了一口,伴着剧烈地咳嗽说,我决定给自己
期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概念最初是苏轼夸贊王维诗歌时提出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诗画理论的了解,其中包含的美学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容,然后分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蕴藏的美学思想。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容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诗画理论”最直接的评述,表达了对王维诗歌的喜爱
期刊
被誉为“宁夏三棵树”之一的作家郭文斌的长篇小说《农历》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同时,该作品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众极其广泛,上至耄耋下至孩童,更多像是广大中华儿女的一代代传承。这种无意识之中带有的力量,可以从其文本叙事结构和角度探析,在带有仪式的节气之中,人们接受的是一次次天然的孕育和集体的传承。  《农历》是以农村节日为题材,并写遍了农历节日,这一写作手法在小说创作
期刊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刻画出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鲁侍萍和四凤同时担负着多重身份,在周围重重矛盾关系中艰难地生存着。本文从文本出发,以女权主义理论分析鲁侍萍和四凤的女性形象,解读她们性格中的复杂性与局限性,进而探析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一、苦难中坚韧生存的女性——鲁侍萍  (一)遭遇遗弃  年轻的鲁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