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体验”来刻画数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并在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两个具体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足以看出它在学生的探索与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性。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智慧的生长点,体验学习是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桥梁。
关键词:体验学习;设计;生成;形成;创新;价值
引言:
细心的老师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以往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而新课程标准同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体验”成了整个文本中的一个关键词,出现有38次之多,它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三部分之中,每部分都提到“体验”问题。新课程如此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设计呢?
一、创设情境,体验问题的生成
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他们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催动学生的灵感……一言以蔽之,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身临其境”,亲自体验学习过程,即需要他们“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在认识毫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孩子们拿出尺来量了,有的量课桌的长度,有的量书本的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在测量中,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不够用了。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连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还不够精确,要有更小的单位。”学生陷入了深思:“用什么单位好呢?”由于学生体验了问题的生成过程,切实感到问题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毫米”在学生体验中呼之欲出了,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体验鲜活事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而且,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一旦在日常的生活中碰到尚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提供给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现实题材,使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
学生学习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有的同学说的那样:“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
如:《加法的意义》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加法产生的过程,然后才能理解加法的意义。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觉得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一)提供给学生一些棋子、扑克牌、小棒等物品,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一些加法。
(二)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学生创造出来的加法有下列一些情况。
①两堆棋子合并在一起,把两叠扑克牌合到一起,把两把小棒合并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出这些加法的共同点,都是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②把几个棋子与几张扑克牌合在一起。理由是:不考虑是什么具体的物体,只考虑几个与几个合并,最后得到的是总个数。
③把扑克牌上的数字9与数字4合并起来,得到13。得出:两个数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数。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说明,学生亲身体验了加法的形成过程,这个知识是学生他自主发现的、自主探究出来的。整个艰辛的探究过程,也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知识奥秘的乐趣。其实,“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
三、互动交流,体验创新的乐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的更大的热情投入自主学习的需要。正如北师大教授肖川所说:“从知识掌握到智能的发展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更取决于个体掌握知识的方法。”学生获得丰富、深度的体验,在课堂中互动交流,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才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以后,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强家离学校900米,小丽家离学校400米,小强家与小丽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根据居住的位置说出了多种答案;如果两位同学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应该是900+400=1300(米);如果兩位同学住在学校的同一方向应该是900-400=500(米)。还有的说,如果小强家小丽家和学校位置是三角形的,那就很难求出两家相距的米数,但相距的米数总比500米多,比1300米少……
结束语:
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激活了思维,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徐世贵 著 2003.11 开明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体验学习;设计;生成;形成;创新;价值
引言:
细心的老师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以往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而新课程标准同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体验”成了整个文本中的一个关键词,出现有38次之多,它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三部分之中,每部分都提到“体验”问题。新课程如此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设计呢?
一、创设情境,体验问题的生成
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他们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催动学生的灵感……一言以蔽之,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身临其境”,亲自体验学习过程,即需要他们“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在认识毫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孩子们拿出尺来量了,有的量课桌的长度,有的量书本的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在测量中,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不够用了。当量到橡皮厚度时,发现连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还不够精确,要有更小的单位。”学生陷入了深思:“用什么单位好呢?”由于学生体验了问题的生成过程,切实感到问题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毫米”在学生体验中呼之欲出了,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体验鲜活事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而且,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一旦在日常的生活中碰到尚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提供给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现实题材,使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
学生学习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有的同学说的那样:“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
如:《加法的意义》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加法产生的过程,然后才能理解加法的意义。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觉得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一)提供给学生一些棋子、扑克牌、小棒等物品,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一些加法。
(二)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学生创造出来的加法有下列一些情况。
①两堆棋子合并在一起,把两叠扑克牌合到一起,把两把小棒合并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出这些加法的共同点,都是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
②把几个棋子与几张扑克牌合在一起。理由是:不考虑是什么具体的物体,只考虑几个与几个合并,最后得到的是总个数。
③把扑克牌上的数字9与数字4合并起来,得到13。得出:两个数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数。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说明,学生亲身体验了加法的形成过程,这个知识是学生他自主发现的、自主探究出来的。整个艰辛的探究过程,也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知识奥秘的乐趣。其实,“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
三、互动交流,体验创新的乐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的更大的热情投入自主学习的需要。正如北师大教授肖川所说:“从知识掌握到智能的发展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更取决于个体掌握知识的方法。”学生获得丰富、深度的体验,在课堂中互动交流,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才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以后,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强家离学校900米,小丽家离学校400米,小强家与小丽家相距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根据居住的位置说出了多种答案;如果两位同学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应该是900+400=1300(米);如果兩位同学住在学校的同一方向应该是900-400=500(米)。还有的说,如果小强家小丽家和学校位置是三角形的,那就很难求出两家相距的米数,但相距的米数总比500米多,比1300米少……
结束语:
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激活了思维,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徐世贵 著 2003.11 开明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