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是一种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教学、科研、生产、创业和高职技能竞赛紧密结合,五位一体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最终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院校,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性。现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例,探讨“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应用价值好的职业技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近30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技术和手段,逐渐渗透到生物学研究中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脱毒及无病毒苗木的培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以此为原则,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体现“教、学、研、创、赛”五位一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教学团队整合企业专家和行业骨干,以科学研究开展教学创新,以创新创业应用职业技能,以技能比赛强化实践能力。该课程理论教学设计从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国家职业标准和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入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和组合(课程内容见表一),而实践教学设计则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先后与宝健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田园牧歌农林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以校内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校企共建课程。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以实践技术能力养成为落脚点,以工作岗位需求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参照,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及项目,以企业生产实践的组培苗木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强化对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程组培实践教学选用植物品种时,注重紧跟生产、紧跟政策、紧跟苗木花卉的热点,参与企业发展林下经济所需的组培品种,选择林下种植的林药、林花模式中的植物为实践对象。林药中的铁皮石斛、金线莲,适合林间和林下种植的食用菊、微型月季等。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的蓬勃发展,组培快繁脱毒优势日益明显,在种苗市场上脱毒苗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学中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脱毒结合快繁,实践出的材料能立刻用到了生产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所示。
2.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掌握,教学团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法、讨论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对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实例、组培生产的规模与生产计划、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的制定等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对某些章节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老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等,本课程则采用了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培养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实践操作,则多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带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与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讨论并实施,学生从配制培养基到外植体诱导,从继代培养到试管苗的生根,再到驯化移栽整一个的组培小型繁育工厂的设计项目,参与全部操作过程,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可看到自己的实验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实现了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理论与实践、做与学、教室和实训室有机地结合。同时再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是实现教学成果的关键。而“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的根本就是教师有科研和企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中,有长期从事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营养的博士、研究员,为学生们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甚至创业奠定强有力的基础;还有长期在组培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取得了几项国家专利,为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及学生提供强大的科研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团队各自的优势,将产、学、研合为一起,努力将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一个台阶。对于大多数教师,因教学的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企业实践。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学校教师的上课时间,如将一学期的课程压缩为几周的模块教学,其余时间将教师安排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校园里学到生产一线的技能,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生產促进教学、高职技能大赛检验教学
普通教育有学科竞赛,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举办技能比赛,以赛督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升院校自身的实力,对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本课程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生产企业的任务,参与企业交给的某个组培品种外植体诱导及培养的整个过程。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多次的操作练习已经产生了一小批生产小能手,这些同学成为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拔的候选库,通过遴选选拔参加高等职业植物组织培养技能大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院参加了两届广东省高职组织培养技能大赛,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佳绩,成绩喜人,证明了“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三、总结
以《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对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生物专业在近3年的学生进行“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证明了这一模式很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中教学与企业一线环境不一致的矛盾,满足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实现了校企的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对接,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2015zlgc-xj-jpkc01)”,主持人何旭君,赵静。(第一作者:何旭君,通讯作者:赵静)]
参考文献:
[1] 宋扬.植物组织培养/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2]孙军利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方案改革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26-29.
[3] 宋娟娟.新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用[J].职业, 2011(20):86.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应用价值好的职业技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近30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技术和手段,逐渐渗透到生物学研究中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脱毒及无病毒苗木的培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以此为原则,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学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体现“教、学、研、创、赛”五位一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教学团队整合企业专家和行业骨干,以科学研究开展教学创新,以创新创业应用职业技能,以技能比赛强化实践能力。该课程理论教学设计从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国家职业标准和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入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和组合(课程内容见表一),而实践教学设计则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先后与宝健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田园牧歌农林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以校内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校企共建课程。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以实践技术能力养成为落脚点,以工作岗位需求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参照,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及项目,以企业生产实践的组培苗木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强化对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程组培实践教学选用植物品种时,注重紧跟生产、紧跟政策、紧跟苗木花卉的热点,参与企业发展林下经济所需的组培品种,选择林下种植的林药、林花模式中的植物为实践对象。林药中的铁皮石斛、金线莲,适合林间和林下种植的食用菊、微型月季等。随着农林复合经营的蓬勃发展,组培快繁脱毒优势日益明显,在种苗市场上脱毒苗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学中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脱毒结合快繁,实践出的材料能立刻用到了生产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所示。
2.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掌握,教学团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法、讨论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对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实例、组培生产的规模与生产计划、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的制定等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对某些章节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老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等,本课程则采用了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培养思维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实践操作,则多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带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与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讨论并实施,学生从配制培养基到外植体诱导,从继代培养到试管苗的生根,再到驯化移栽整一个的组培小型繁育工厂的设计项目,参与全部操作过程,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可看到自己的实验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实现了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理论与实践、做与学、教室和实训室有机地结合。同时再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是实现教学成果的关键。而“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的根本就是教师有科研和企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中,有长期从事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营养的博士、研究员,为学生们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甚至创业奠定强有力的基础;还有长期在组培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取得了几项国家专利,为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及学生提供强大的科研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团队各自的优势,将产、学、研合为一起,努力将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一个台阶。对于大多数教师,因教学的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企业实践。因此,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学校教师的上课时间,如将一学期的课程压缩为几周的模块教学,其余时间将教师安排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校园里学到生产一线的技能,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生產促进教学、高职技能大赛检验教学
普通教育有学科竞赛,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举办技能比赛,以赛督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升院校自身的实力,对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本课程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生产企业的任务,参与企业交给的某个组培品种外植体诱导及培养的整个过程。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多次的操作练习已经产生了一小批生产小能手,这些同学成为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拔的候选库,通过遴选选拔参加高等职业植物组织培养技能大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院参加了两届广东省高职组织培养技能大赛,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佳绩,成绩喜人,证明了“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三、总结
以《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对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生物专业在近3年的学生进行“校企融合,产学研赛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证明了这一模式很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中教学与企业一线环境不一致的矛盾,满足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实现了校企的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对接,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林下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2015zlgc-xj-jpkc01)”,主持人何旭君,赵静。(第一作者:何旭君,通讯作者:赵静)]
参考文献:
[1] 宋扬.植物组织培养/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2]孙军利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方案改革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26-29.
[3] 宋娟娟.新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用[J].职业, 2011(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