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中高年级作文能力的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是写句子、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图文方式表达观察所得、见闻和想象”。可见,低年级写话教学重在激发写话的兴趣,增强学生写话的信心。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看图写话 课文插图 仿写续写 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内容时,除了识字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写话。而低年级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写话,大多数孩子们对写话有畏惧心理或不知从何写起。因此,怎样让孩子们既对写话有兴趣又能够流利写出心中所想呢?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畫一画,写一写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形象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孩子们先动手画,再动笔写。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围绕“美丽的秋天”,设计编排了《秋天的图画》《秋天到》等课文,学习这一单元时正值初秋,秋天的气息就在我们的周围。因此,我安排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公园、田野、果园等地观赏写生,并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中选出精美的作品粘贴在教室里的展板上,请全班同学欣赏点评,然后,根据自己或别人的图画内容,写一写美丽的秋天。
由于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秋天,又用彩笔将自己眼中的秋天画了下来,因此孩子们在写话时大多能够写出秋天的美丽来。
二、 做一做,写一写
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大部分孩子心灵手巧。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安排“制作大比拼”。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的粗糙,有的精致,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淡无奇。不管制作得怎么样,每一份制作都显示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特见解。在将这些小制作展示给大家时,可以让选手先说一说它的材料、制作过程,并要按照先后顺序表达。在这一环节,选出“小巧手”和“小巧嘴”。
接下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述说和制作过程,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制作的。由于孩子们已经制作并说出了制作过程,因此只要教师稍加指导(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孩子们就能比较流利地写出来。
三、 巧用课文插图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生动精美,不仅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1、 先学图,后学文,图文对比找不同
如《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共有八幅插图,这些插图连贯起来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精彩呈现。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下列办法:先出示插图,请同学们看图说话;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全班展示交流,通过互相补充将故事情节叙述完整;出示课文内容,对比自己的叙述,说说谁的叙述更好。
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又在与课文表达的对比中,收获了新知,真是一举两得。
2、 看图写话,理解课文
在大部分情况下,课文中的插图只是对课文某一片段的静止性表达,因此,插图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看图写话这一方式,将课文内容补充的更加完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燕子专列》一课,赞美了瑞士居民不畏严寒、冒险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课文是这样描写贝蒂找燕子的: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了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这段课文通过简短的几十个字,概括出小贝蒂像大人那样拯救燕子的过程。课文插图画的正是贝蒂在雪地里手捧燕子细心呵护的感人一幕。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对课文理解得并不透彻,因此,我让学生从小贝蒂入手,根据插图加以想象,详细地写一写小贝蒂是怎样拯救燕子的,她可能经历了哪些困难,心理会想些什么,插图中的这一幕又是发生在什么情况后等。于是,学生以《小贝蒂救燕子》为题目,写出了250字左右的小短文,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到位。
3、 古诗新编
古诗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会涉及到的一个版块,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传承祖国的经典文化,孩子们在学的过程中,能够熟练背诵,但理解诗意的程度参差不齐。在古诗的教学中,我把理解古诗与写话紧密联系起来。如《宿新市徐公店》,学生在学习了古诗后能够理解古诗的大意,但我觉得还不够。我又要求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将诗人所看到的和内心的想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于是,很多孩子从季节、景物写起,饶有情趣地写出了诗人看到的一切和内心的感受,看了孩子们的习作,连我都觉得自己像诗人那样游历了一番。
四、 照猫画虎——仿写课文段落
如《秋天的图画》一文中,“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仿写秋天收获的景象。
再如《燕子》一课中,对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段文字仿佛简笔画一般,为我们描画出了燕子的形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本段课文,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五、 续写课文,余音回荡
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很多内容都贴近生活。因此,在教好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续写课文,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一些寓言故事或故事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授课后,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如《坐井观天》,可以写一写青蛙跳出井口后会发生什么故事;《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以写一写售货员阿姨回家以后会对自己的女儿说什么,女儿会怎样做;《七颗钻石》课文最后,“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想象一下,水流流到干涸的地面上,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
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写话的成功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孩子们的写作快乐起步!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2013年第3期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6期
《山东教育》2013年第8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看图写话 课文插图 仿写续写 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内容时,除了识字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写话。而低年级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写话,大多数孩子们对写话有畏惧心理或不知从何写起。因此,怎样让孩子们既对写话有兴趣又能够流利写出心中所想呢?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畫一画,写一写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形象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孩子们先动手画,再动笔写。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围绕“美丽的秋天”,设计编排了《秋天的图画》《秋天到》等课文,学习这一单元时正值初秋,秋天的气息就在我们的周围。因此,我安排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公园、田野、果园等地观赏写生,并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中选出精美的作品粘贴在教室里的展板上,请全班同学欣赏点评,然后,根据自己或别人的图画内容,写一写美丽的秋天。
由于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秋天,又用彩笔将自己眼中的秋天画了下来,因此孩子们在写话时大多能够写出秋天的美丽来。
二、 做一做,写一写
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大部分孩子心灵手巧。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安排“制作大比拼”。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的粗糙,有的精致,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淡无奇。不管制作得怎么样,每一份制作都显示着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特见解。在将这些小制作展示给大家时,可以让选手先说一说它的材料、制作过程,并要按照先后顺序表达。在这一环节,选出“小巧手”和“小巧嘴”。
接下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述说和制作过程,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制作的。由于孩子们已经制作并说出了制作过程,因此只要教师稍加指导(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孩子们就能比较流利地写出来。
三、 巧用课文插图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生动精美,不仅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1、 先学图,后学文,图文对比找不同
如《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共有八幅插图,这些插图连贯起来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精彩呈现。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下列办法:先出示插图,请同学们看图说话;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全班展示交流,通过互相补充将故事情节叙述完整;出示课文内容,对比自己的叙述,说说谁的叙述更好。
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又在与课文表达的对比中,收获了新知,真是一举两得。
2、 看图写话,理解课文
在大部分情况下,课文中的插图只是对课文某一片段的静止性表达,因此,插图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看图写话这一方式,将课文内容补充的更加完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燕子专列》一课,赞美了瑞士居民不畏严寒、冒险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课文是这样描写贝蒂找燕子的: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了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这段课文通过简短的几十个字,概括出小贝蒂像大人那样拯救燕子的过程。课文插图画的正是贝蒂在雪地里手捧燕子细心呵护的感人一幕。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对课文理解得并不透彻,因此,我让学生从小贝蒂入手,根据插图加以想象,详细地写一写小贝蒂是怎样拯救燕子的,她可能经历了哪些困难,心理会想些什么,插图中的这一幕又是发生在什么情况后等。于是,学生以《小贝蒂救燕子》为题目,写出了250字左右的小短文,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到位。
3、 古诗新编
古诗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会涉及到的一个版块,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传承祖国的经典文化,孩子们在学的过程中,能够熟练背诵,但理解诗意的程度参差不齐。在古诗的教学中,我把理解古诗与写话紧密联系起来。如《宿新市徐公店》,学生在学习了古诗后能够理解古诗的大意,但我觉得还不够。我又要求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将诗人所看到的和内心的想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于是,很多孩子从季节、景物写起,饶有情趣地写出了诗人看到的一切和内心的感受,看了孩子们的习作,连我都觉得自己像诗人那样游历了一番。
四、 照猫画虎——仿写课文段落
如《秋天的图画》一文中,“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仿写秋天收获的景象。
再如《燕子》一课中,对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段文字仿佛简笔画一般,为我们描画出了燕子的形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本段课文,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五、 续写课文,余音回荡
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很多内容都贴近生活。因此,在教好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续写课文,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一些寓言故事或故事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授课后,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如《坐井观天》,可以写一写青蛙跳出井口后会发生什么故事;《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以写一写售货员阿姨回家以后会对自己的女儿说什么,女儿会怎样做;《七颗钻石》课文最后,“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想象一下,水流流到干涸的地面上,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
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写话的成功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孩子们的写作快乐起步!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2013年第3期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6期
《山东教育》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