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柿子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爱喝酒,甘蔗酒、柿子酒、苞谷酒……从来不挑,尤其是柿子酒。
  早些年,父亲和同村的几位叔叔出门打散工。有次在邻县的一个村,他们帮一户人家盖房子。晚上吃饭时,人家轮流着给他们敬酒,可能是年轻气盛,借着酒胆,父亲说了一句自认为很牛的话:“这样喝酒不过瘾,要喝,咱们茶杯喝?”
  父亲见没人理他,就又说了句更牛的话:“我和你们划拳喝,一次两杯,谁敢?”这次有人似乎被吓住了,沉默了几秒,有几个胆大的应战,嘴里还喊着:“我们这么多人,还能输给你不成?”
  和第一个人划了六拳打成平手,两人各喝了六杯。父亲要求加赛,最后,那人是被抬着出去的。首战告捷,父亲有些得意。后面的比赛父亲屡战屡败,那晚他共喝了三十三杯,折合下来是两斤多。结果和第一个人差不多,也是被人拖回去的。
  酒醒后,父亲问了东家,才知道那晚喝的是柿子酒。也就是那时起,父亲死心塌地爱上了柿子酒,并下定决心学习酿制柿子酒。
  酿制柿子酒的程序非常繁雜。夏天里要采好酒曲,放在干燥的地方。到寒冬腊月,面粉发酵后加入酒曲和着熟透的柿子剁碎,倒在密封的缸里一起发酵。然后每晚要加一定量的柿子以促进发酵,等上个把月就可以开始酿酒了。
  一大早,父亲就准备好了酿酒的必需品:酒樽子、酒流子、酒笆等。酿酒需要宽敞的地方,厨房里是不行的,父亲就在外面临时搭了灶台,灶台架上一口大锅,添上满满一锅水。我负责烧火,姐姐负责把发酵好的柿子用盆端出来。父亲则把豆糠倒在腰盆(很大的木盆)和柿子一起搅拌。待底锅的水烧热,就在锅口铺上酒笆,装上酒樽子,从酒樽子中间插上酒流子。再装上搅拌好的材料,材料一次不能装多了,不然就会塌气,那样酿出来的酒也和白水差不多,没有一点味道 。最后架上一口大锅,称为天锅,在天锅的周围用毛巾盖住,以免酿酒时漏气。
  刚出来的酒味道很浓烈,酒劲也很大,被称为“酒头子”。“酒头子”从酒流里流过的时候水柱很粗,时间也很短。 父亲急忙用准备好的杯子接住酒头子,又叫“头气烧”,敬天三杯,敬地三杯,再敬火神三杯。给火神的酒是直接泼进灶膛的,好酒泼时发出“轰”的一声,不好的酒进灶发出的是“吱”的一声,父亲的酒很少有“吱”的声音。敬天敬地敬火神后,之后的每樽他只喝三杯,而且是头三杯。
  酿酒的过程中,父亲会不时向路口张望,一旦有人经过,就会吆喝:“来,尝下哈巴(不好的意思)酒。”那人先客气一番,见拗不过父亲的热情,只好接过我早已准备好的酒,背对着灶口,先是轻轻抿一口,皱起眉头,再艰难地喝完剩下的半杯。喝完酒咂巴一下嘴,开始夸奖:“好酒,你今年酒酿得多啊?”父亲嘿嘿一笑,眯起眼,谦虚着:“酒不好,酿了百十来斤。再来一杯?” 听到父亲这样说,我赶紧拿起酒杯,再接了一杯递过去,那人双手推挡着,怎么也不肯接。父亲见那人不喝,开始犒劳我:“哈巴酒,你喝了吧。”我一口就把酒吞了下去,眉毛都不皱一下。周围的人都夸我能喝酒,母亲就会笑骂我:“瓜娃子。”
  那天,我们家酿出了两樽(次)酒,也就是一百多斤。一切收拾妥当,母亲已经按照父亲的意思准备好了几个家常小菜,父亲要和邻家的男人们喝上几杯,庆祝酿酒成功。
  在深圳的几年,一直没机会喝到父亲酿的柿子酒。某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说:“酒酿好了,等我回家喝。”我的口水差点就流了出来。于是,眼前就浮现出了以前和父亲一起喝酒的情景。
其他文献
“丰乐河的包子,转斗湾的酒,要吃酥饼往张集走。”这句耳熟能详的民间俗话足以说明大洪山下张集镇的酥饼非同寻常。很幸运,作为大学生代表的我们,暑假要到这个飘着酥饼香的小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天中午就餐,房东奶奶亲手为我们烙了两锅酥饼,一锅甜口味,一锅咸口味,甜的唇齿留香,咸的脆酥可口。这种脆香味美的纯手工酥饼,进口化、落口酥,它既可当主食又可作点心,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本乡人,还是过路游客,几里之外
期刊
国破,家何在?太平日子何在?  读蒋殊先生的散文《一碗饭,一条命》,我一次次在思索这个问题。回望上个世纪那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国不国,家不家,民不聊生,饥寒交迫,多少耻辱、多少血泪、多少绝望啊!  作者选取的人物是“一介草民”,时间背景是宏阔的抗日战争,然而,她拒绝了大的叙述、大的描写,回忆了“曾祖父喝一碗和子饭”的故事。拼凑出这个完整的故事的,不是作者,而是作者曾祖母、爷爷、奶奶、姑姑和母亲
期刊
转眼间又到小满,地里的麦子熟了。一阵阵热风夹杂着麦香的味道迎面扑来,还有人们在繁忙的麦收间隙的欢声笑语。  “唰,唰唰——”随着镰刀轻触麦秆的声音,一抱的麦子已被镰头揽进怀里,我直起已经有些酸痛的腰,把割下的麦子放在前面父亲已经打好的“腰子”上,回头看看,母亲边割麦子边把割下已经放好的麦子捆好,在我们身后低平的麦茬上,便站成了一排整整齐齐的麦个子!  相邻的地里,人们已经开始装车拉麦子了。麦收季节
期刊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  那一车车饱满、美妙的麦穗,就是一张张暄腾、喷香的面饼啊。可要吃到这张饼,必须等到颗粒归仓、核算清楚才可以呢,饥肠辘辘的社员们哪里受得了?于是,大人们收工到家,便会神秘地掩上院门,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扎起的裤脚里、鞋窝里,神奇地掏出、磕下可爱的麦粒来。孩子们已不满足于捡拾落在地上、挂在路边树枝上一根两根的麦秆了,而是趁大炮队长不在跟前,车手又是家里哥哥、叔叔或亲戚,便猛地蹿上
期刊
父亲这一觉,一睡就是20多年,直到现在,也没醒。  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来生长,父亲便跟着麦苗的脚步,躬身除草,施肥,呵护着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粗大的树干上布满了皱纹,像父亲的额头。没有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是荒草滩,不长一棵麦子。  晚秋的一个中午,我还不到八岁,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了,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我点点头,挎着母亲递
期刊
1984年,我到部队报到那天,政委听说分来个地方大学生,吩咐炊事班宰羊买酒,羊肉在滚锅里翻腾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好一番闹腾!  转业地方以后,我交往的多半是老战友,嗜酒的不少,贪杯的不多,不用酒勾兑感情,不乘酒相托要事,没有劝酒压酒,只有自酌自斟,喝高了悄悄散开,嘴里“哼哼唧唧”,不知是吟诗还是唱歌,较那些疯癫的“鬼”,有着飘逸的“仙”态。  喝酒有酒量好、酒性好之说,酒量好是多喝不醉,酒性好是
期刊
第一次看见海,是在秦皇岛,面对大海的波澜壮阔,我心潮澎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海是平静的,温柔的,平静得能听见风儿的吟唱。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波浪静静地辟开了一条闪着波纹的“路”,好像是为了迎接我,又好像是伟大的母亲伸开了玉带臂拥抱着我。漫步在沙滩上,旅途的疲惫及晕车的状况被轻柔的海风一扫而光,一波一波的海水似坚强的战士冲过来,时时刻刻,永不言败。  登上觀光船,再次倚栏眺望,海鸥舞动着它们美丽
期刊
土塔河藏在大山深处,山民养牛羊、骡马、驴儿,繁殖快,变钱快,是家中的宝。  我家养了两头驴儿,一头是骟驴,我们叫大驴;一头是草驴,我们叫小驴。小驴是大驴的母亲,大驴是小驴的儿子,我们以驴的身架大小来命名,这样母亲成了小驴,儿子成了大驴,长得像一个模坯里出来似的,黑背白肚,体格颀长,黑长的驴脸额头上有一个白圆点,像被顽皮的小孩涂染了一颗美人痣。  晨曦刚镀亮土塔河,我起床了,喝了妈妈熬的酽茶,啃了锅
期刊
那时,我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单位开小车,职位就像那辆破旧的桑塔纳一样卑微,所以,当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的求助电话时,差不多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其实求助我的这个朋友根本还说不上朋友,无非就是在几个哥们小聚的场合混了个脸熟,八辈子也不会想到和他会有什么交集,所以当他求助于我时,来不及细想我就答应了。  放下电话我就把车开去了医院。是的,到医院总不是什么好事,何况那阵已到夜晚。但到了医院我就知道我和
期刊
穿过被灯影覆盖的新化东路,穿过人流汹涌的二桥,镇南汽车新站就镶嵌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的丛林中。  我不知道南来北往的车辆都在忙碌些什么,但知道它会像穿城而过的红水河一样,给大化这么个巴掌大的小县城带来容量。仰望天际,你会感觉到天空的星月和大地的灯火一样明亮,人群如蝼蚁置身其中,并且明暗不断变幻着,人事景物的暧昧光晕时而占据我们有限的视线,时而盘旋升空,远离凡尘。我此刻宁愿相信,这个新兴的不眠的小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