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点;着眼经济、服务社会、是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本文介绍韩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和发展。
关键词: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探讨韩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归纳其特点,从中可以借签其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一、 业技术培训法制化
韩国职业培训制度是根据1967年制定的《职业培训法》正式确立的。三十年来,韩国职业培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韩国经济的起飞是这一时期实现的。1963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只有100美元,而1996年其人均GNP已达到10548美元。虽然近几年,韩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陷入低谷,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但韩国政府在寻求对策的过程中,仍把职业培训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储备经济振兴所需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
二、韩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特点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建设。从1967年至今的30多年间先后出台了10多部有关的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为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1953年颁布的《劳动标准法》是韩国职业培训的第一个母法。旨在培养技能人才。1967年制定的《职业培训法》,标志着韩国职业培训制度的正式确立。此后韩国又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方面的法律;1973年12月制定《国家技术资格法》;1976年12月制定《职业培训基本法》和《职业培训促进基金法》;1977年12月制定《职业培训审议委员会规程》;1981年4月修订《职业培训基本法》、《职业培训促进基金法》和《国家技术资格法》;1993年12月修订《职业培训基本法》,修订《技能大学法》;1995年7月制定《雇佣保险法》;1995年12月修订《技能大学法》;1997年12月制定《劳动者职业培训促进法》。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度和颁布为韩国的职业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完备而可靠的法律保障。
1、在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政府在鼓励培训经费筹措多元化的同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职业培训经费。
韩国于1976年起实行职业培训分担金制度规定劳动者 数量超过300人的企业若不开展企业内职业培训制度时,应缴纳职工工资总额2%的职业培训分担金,1990年将交纳分担的对象扩大到超过150人的企业。1995年出台的《韩国雇佣保险法》 规定,10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建立培训机构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否则要想产业人力管理公团缴纳培训费。
2、韩国的职业培训多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人数大大减少,大部分失业者找到了工作或实现了自己创业,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经济社会进步。
3、韩国建立了能够真正满足本国经济对人才需要的完备的职业培训 体系。韩国的职业培训分三类,公共职业训练,认定职业训练和企业职业训练。
(1)公共职业训练是指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或总统令指定的公共团体(韩国产业人力管理公团)下属职业训练院所实施的职业培训,目前产业管理公团 有37所,地方自治团体所属有9所。
(2)认定职业培训是指得到劳动部长认定的法人或个人实施的职业培训,其对象是培养公共职业培训或企业内职业培训难以培训的工程目前有130所。
(3)企业内职业培训是指劳动力超过150人的企业单独或联合对职工开展培训。
4、职业培训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激励企业主参与 培训和领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的作用,利用他们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职业培训运转机制灵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培训与生产相结合,培训形式多样等等。
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要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教育和培训要与就业岗位实现动态对接,随时提供适合岗位技能要求的劳动者。要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岗前、在职、转岗、在就业、自主创业等不同对象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密切教育和培养和机构与 企业(单位的联系,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突出实验,实训,操作等环节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探讨韩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归纳其特点,从中可以借签其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一、 业技术培训法制化
韩国职业培训制度是根据1967年制定的《职业培训法》正式确立的。三十年来,韩国职业培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韩国经济的起飞是这一时期实现的。1963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只有100美元,而1996年其人均GNP已达到10548美元。虽然近几年,韩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陷入低谷,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但韩国政府在寻求对策的过程中,仍把职业培训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储备经济振兴所需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
二、韩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特点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建设。从1967年至今的30多年间先后出台了10多部有关的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为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1953年颁布的《劳动标准法》是韩国职业培训的第一个母法。旨在培养技能人才。1967年制定的《职业培训法》,标志着韩国职业培训制度的正式确立。此后韩国又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方面的法律;1973年12月制定《国家技术资格法》;1976年12月制定《职业培训基本法》和《职业培训促进基金法》;1977年12月制定《职业培训审议委员会规程》;1981年4月修订《职业培训基本法》、《职业培训促进基金法》和《国家技术资格法》;1993年12月修订《职业培训基本法》,修订《技能大学法》;1995年7月制定《雇佣保险法》;1995年12月修订《技能大学法》;1997年12月制定《劳动者职业培训促进法》。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度和颁布为韩国的职业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完备而可靠的法律保障。
1、在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政府在鼓励培训经费筹措多元化的同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职业培训经费。
韩国于1976年起实行职业培训分担金制度规定劳动者 数量超过300人的企业若不开展企业内职业培训制度时,应缴纳职工工资总额2%的职业培训分担金,1990年将交纳分担的对象扩大到超过150人的企业。1995年出台的《韩国雇佣保险法》 规定,10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建立培训机构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否则要想产业人力管理公团缴纳培训费。
2、韩国的职业培训多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人数大大减少,大部分失业者找到了工作或实现了自己创业,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经济社会进步。
3、韩国建立了能够真正满足本国经济对人才需要的完备的职业培训 体系。韩国的职业培训分三类,公共职业训练,认定职业训练和企业职业训练。
(1)公共职业训练是指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或总统令指定的公共团体(韩国产业人力管理公团)下属职业训练院所实施的职业培训,目前产业管理公团 有37所,地方自治团体所属有9所。
(2)认定职业培训是指得到劳动部长认定的法人或个人实施的职业培训,其对象是培养公共职业培训或企业内职业培训难以培训的工程目前有130所。
(3)企业内职业培训是指劳动力超过150人的企业单独或联合对职工开展培训。
4、职业培训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激励企业主参与 培训和领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的作用,利用他们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职业培训运转机制灵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培训与生产相结合,培训形式多样等等。
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要对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教育和培训要与就业岗位实现动态对接,随时提供适合岗位技能要求的劳动者。要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岗前、在职、转岗、在就业、自主创业等不同对象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密切教育和培养和机构与 企业(单位的联系,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突出实验,实训,操作等环节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