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教育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深化,教师正确引导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道德修养水平具有十分大的影响。本文以实际调查为主,从调查现状、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素养;小学教育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同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一堆西方的东西进来,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继承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要更好的发挥这个作用,现在的师资力量能否担负起这一教育重任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我们的调查就着眼于这一问题,调查探究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数量和素养问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提高传统文化感知水平和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对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
根据《纲要》提出的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数据调查则成为了解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团队为期3个月左右的调查过程当中,发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小学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总体人数不少,但专任教师缺乏;第二,小学教师虽然在知识深度广度上有所欠缺,但基本具备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第三,在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点与能力概况方面,大部分老师认为学校应配备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并聘请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曹化清老师在其文章《当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策略》中提出“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1]“一流”的教师即术业有专攻,在自己所教领域有着深厚的知识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包括对中外文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传统文化包括古代文化思想、传统礼仪、历代文学作品、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习俗等。据调查,当前的传统文化教师,有些本身担任语文教学,甚至有些教师本身是担任美术,音乐的教师。对主科目以外的课程“随便教一教”了事的心态,是大部分地区传统文化教学的一种错误观念。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缺乏是当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威胁;其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形成呼应状态,即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只是一昧地教授知识。这种没有呼应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情感;最后,在教学资源方面,很多学校缺乏资源的配置,如相应的文化书籍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二、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教育与中国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摇篮。随着新课改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但是,在调查过程显示,还存在部分小学教育主要侧重知识的培养,忽视文化教育,如德育、音乐、美术、体育等。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则更是少之又少。经采访发现,一些老师、家长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没什么用处”,这种狭隘的观点显然是老师、家长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造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广大学生系统、完整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情感”[2]这就要求不仅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要通过开家长会,家长陪学生共同参與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家长也了解传统文化的对学生养成优质品格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教育中,没有道德教育这一课程,但是按儒家文化说法,受教育不在于知识学习了多少,而重在于修身,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第二,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于一切都是未知领域,这一时期,老师的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下一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大的角度来说,是影响社会未来的风气和发展。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的主导性地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3]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是解决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自身文化素养可承担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柳宁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中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看书,在工作之余,广泛阅读古典文学书籍,还有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书法练习当中去”。[4]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首先,传统文化教师的数量要适应传统文化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学校的需要及时聘请专任的传统文化教师;已配备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学校要注重对传统文化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这一方面需要当地教体局和学校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的配合,高校更要注意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后备师资力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学校暂时没有充足的条件聘请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更要加强对老师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避免出现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间被其他科所占用的情况。其次,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们要主动启发,善于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并真正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另外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虽然对传统经典名著阅读过,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最后,学校应当重视教学资源的配备。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经典古诗词书籍以及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学习,才能使其领略优质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是当今国家发展的重点,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识字,而且重要的是教师应向学生传授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即使是在当下,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当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曹化清.当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问题及策略[M].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
[2]黄巧巧.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M].小学科学,2017.09:182
[3]黄巧巧.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M].小学科学,2017.09:182
[4]柳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中的研究[M].中华少年,2017.20.
本文系2016年度曲阜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求状况大数据调查——鲁西南中小学师资调研,项目编号:2016001。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素养;小学教育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同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一堆西方的东西进来,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继承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要更好的发挥这个作用,现在的师资力量能否担负起这一教育重任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我们的调查就着眼于这一问题,调查探究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数量和素养问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提高传统文化感知水平和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对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
根据《纲要》提出的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数据调查则成为了解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团队为期3个月左右的调查过程当中,发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小学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总体人数不少,但专任教师缺乏;第二,小学教师虽然在知识深度广度上有所欠缺,但基本具备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第三,在小学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点与能力概况方面,大部分老师认为学校应配备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并聘请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曹化清老师在其文章《当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策略》中提出“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1]“一流”的教师即术业有专攻,在自己所教领域有着深厚的知识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包括对中外文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传统文化包括古代文化思想、传统礼仪、历代文学作品、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习俗等。据调查,当前的传统文化教师,有些本身担任语文教学,甚至有些教师本身是担任美术,音乐的教师。对主科目以外的课程“随便教一教”了事的心态,是大部分地区传统文化教学的一种错误观念。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缺乏是当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威胁;其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形成呼应状态,即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只是一昧地教授知识。这种没有呼应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情感;最后,在教学资源方面,很多学校缺乏资源的配置,如相应的文化书籍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二、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教育与中国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摇篮。随着新课改与文化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但是,在调查过程显示,还存在部分小学教育主要侧重知识的培养,忽视文化教育,如德育、音乐、美术、体育等。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则更是少之又少。经采访发现,一些老师、家长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没什么用处”,这种狭隘的观点显然是老师、家长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造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广大学生系统、完整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情感”[2]这就要求不仅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要通过开家长会,家长陪学生共同参與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家长也了解传统文化的对学生养成优质品格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教育中,没有道德教育这一课程,但是按儒家文化说法,受教育不在于知识学习了多少,而重在于修身,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第二,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于一切都是未知领域,这一时期,老师的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下一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大的角度来说,是影响社会未来的风气和发展。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的主导性地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3]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三、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是解决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自身文化素养可承担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柳宁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中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看书,在工作之余,广泛阅读古典文学书籍,还有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书法练习当中去”。[4]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首先,传统文化教师的数量要适应传统文化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学校的需要及时聘请专任的传统文化教师;已配备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学校要注重对传统文化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这一方面需要当地教体局和学校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的配合,高校更要注意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后备师资力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学校暂时没有充足的条件聘请专任传统文化教师的更要加强对老师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避免出现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间被其他科所占用的情况。其次,从教师自身出发,教师们要主动启发,善于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并真正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另外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虽然对传统经典名著阅读过,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一个具备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内容深厚的书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最后,学校应当重视教学资源的配备。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经典古诗词书籍以及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学习,才能使其领略优质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是当今国家发展的重点,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识字,而且重要的是教师应向学生传授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即使是在当下,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当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曹化清.当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问题及策略[M].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
[2]黄巧巧.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M].小学科学,2017.09:182
[3]黄巧巧.提高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M].小学科学,2017.09:182
[4]柳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中的研究[M].中华少年,2017.20.
本文系2016年度曲阜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求状况大数据调查——鲁西南中小学师资调研,项目编号:2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