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与用科学。”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一、课外开展小种植、小饲养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如学习《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栽种大蒜和各种花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作记录,而且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学生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会变黄?”“同一时间种下的植物,为什么有的成活了,有的夭折了?”“为什么有些植物的生长情况那么好?”……于是,学生对土壤、水分、阳光、温度、选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比较,还主动向有经验的农民和养花专业户请教,学生从中懂得了种子的选择、放入土壤中的深度以及水量适度等知识。这样的种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而且科学种植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又如学习《养蚕》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养金鱼、蜗牛、蝌蚪等。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生活习性,同时要求学生把遇到的各种问题报告给老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外开展小考察、小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主要由发现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测、实验验证并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及分析交流等活动组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时候,要侧重于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学习《生命之源——水》一课后,我带领校环保小组的学生对学校旁边的通济河污染情况进行了考察。学生经过精心准备,查阅有关通济河的地质资料并走访河域两岸的居民、工厂、工地和私营作坊,采集水样请环保局的专家化验污染程度,分析污染源。在这历时一个月的考察过程中,学生不畏艰辛,团结互助,创新意识、意志和情感都得到了培养。最后,学生将获取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思维加工,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进行表达,亲笔撰写的考察报告《通济河水污染的调查》荣获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此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如今的通济河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了居民驻足观赏的好去处。又如学习《调查与预测》这一单元时,我结合“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与社区环境状况逐年恶化”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开展了“宝堰镇社区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的调查,并以书面形式向宝堰镇党委提出整改建议,此举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应。其中,洪希柠等同学撰写的《宝堰镇社区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的调查报告》等7篇科学小论文,分别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三、课外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小学科学课是最能诠释创新精神的学科。学生从科学课堂上获得新知,课后利用新知进行发明创造,既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又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学习“光”、“电路”等知识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并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参加了这项活动。活动中,我不作任何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虽然有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试验还不能获得成功,但是每次实验都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驱使他们向着一个又一个成功迈进。目前。我校学生已有十几件发明创造的作品在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和在杂志上发表,并有两项作品申请国家专利。由此可见,科学教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素养的载体。将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制作与小发明等创造性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
科学课堂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科学教师应不囿于课堂、不拘泥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课外开展小种植、小饲养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如学习《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栽种大蒜和各种花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作记录,而且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学生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会变黄?”“同一时间种下的植物,为什么有的成活了,有的夭折了?”“为什么有些植物的生长情况那么好?”……于是,学生对土壤、水分、阳光、温度、选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比较,还主动向有经验的农民和养花专业户请教,学生从中懂得了种子的选择、放入土壤中的深度以及水量适度等知识。这样的种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而且科学种植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又如学习《养蚕》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养金鱼、蜗牛、蝌蚪等。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生活习性,同时要求学生把遇到的各种问题报告给老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外开展小考察、小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主要由发现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测、实验验证并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及分析交流等活动组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时候,要侧重于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学习《生命之源——水》一课后,我带领校环保小组的学生对学校旁边的通济河污染情况进行了考察。学生经过精心准备,查阅有关通济河的地质资料并走访河域两岸的居民、工厂、工地和私营作坊,采集水样请环保局的专家化验污染程度,分析污染源。在这历时一个月的考察过程中,学生不畏艰辛,团结互助,创新意识、意志和情感都得到了培养。最后,学生将获取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思维加工,用科学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进行表达,亲笔撰写的考察报告《通济河水污染的调查》荣获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此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如今的通济河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了居民驻足观赏的好去处。又如学习《调查与预测》这一单元时,我结合“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与社区环境状况逐年恶化”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开展了“宝堰镇社区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的调查,并以书面形式向宝堰镇党委提出整改建议,此举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应。其中,洪希柠等同学撰写的《宝堰镇社区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的调查报告》等7篇科学小论文,分别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三、课外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小学科学课是最能诠释创新精神的学科。学生从科学课堂上获得新知,课后利用新知进行发明创造,既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又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学习“光”、“电路”等知识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并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参加了这项活动。活动中,我不作任何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虽然有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试验还不能获得成功,但是每次实验都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驱使他们向着一个又一个成功迈进。目前。我校学生已有十几件发明创造的作品在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和在杂志上发表,并有两项作品申请国家专利。由此可见,科学教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素养的载体。将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制作与小发明等创造性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
科学课堂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科学教师应不囿于课堂、不拘泥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