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是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这一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于教育的目的、教学的需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特点,适应形势发展变化,遵循教学的内在规律,下苦功夫、真功夫,反复的钻研和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梳理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提高教学技能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促进一线教学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教育;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是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能力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美国学者布罗菲与埃弗森在《从教中学》中曾经写到,“几乎所有关于教师效能的调查都指出,课堂管理技能足以决定教学的成败。不管教学成败是用学生的学习还是人们的评估来加以测定的,都是如此。因此课堂管理技能在教学上非同小可,举足轻重。一个缺乏课堂管理技能的教师,看来不会在教学上取得什么象样的成就”。应该说,教学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遵循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在规律,下苦功夫、真功夫,反复的钻研和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重点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1 精心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前备课、把弹药备好是基础环节。首先,要准备好教学的内容。内容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安排,突出针对性,突出重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增加辅助教学内容。一些经典论述深入浅出,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直观感受,这些内容在教学中的合理穿插,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要设计好导入方式。万事开头难。一个成功的开头,对于一堂课来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很多,常用的可以分为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和情景导入法三类。这些导入方式各有优势,应综合应用,把学生的情绪从一开始就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为整堂课的成功打好基础。教师这个职业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引导学生面对课堂知识的对话与独白,引导学生敢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只有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走出困惑。引导不是命令,需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评判的标准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地中自由翱翔。第三,要研究好互动方式。教学中的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层次。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促使其思想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习成效。只有把课前这些工作做好,功夫下足,教师才能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胸有成竹。这也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2 生动呈现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师。课堂缺乏激情,整节课看起来死气沉沉,根源需要从老师情感的投入和引领方面找。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教师在教学舞台上也需要一定的表现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持和DJ,需要保持讲台上的独特魅力,保持教学中的激情四射,让学生折服,愿学,乐学,好学。教师的表现能力,重点是掌握说、写、演这三种基本功。说功,就是教师的口才。讲课就要以语言作为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的水平再高,有了语言表达能力这块短板,“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教学效果肯定不会高。发音清晰准确,是语言的基本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语言还要求有流畅的语音、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表达。语音、语调、语速都应该把握适度,形成和谐的节奏,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教学增色,给教师带来足够的人气,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写功,就是教师的板书。现在推行多媒体教学后,板书往往被教师忽视。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这些拿着手机、电脑长大的年轻一代,书写的能力也在退化。应该说,板书是展示一名教师魅力的重要环节。龙飞凤舞的潇洒板书,往往能够把课堂的教学推向小高潮。如果教师还能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更能够锦上添花,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关于教案的写作能力也是关键一环。逻辑清晰、语言生动、表达准确,都是基本要求。通过教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脉络和体系。演功,包括教师演示技能和体态语言两个方面。演示,需要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载体进行。最常用的是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可以延伸人的感官,展现出常规教学方法难以展示的事物内部运动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佐料”。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教学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通过教师丰富的表情、手势,恰当的目光传导,合理的空间距离调整,牵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生动呈现,意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好设计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要让学生像风筝一样飞得起来,教师就像放风筝的人一样,要放就放,想收就收。
3 有效互动
互动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短板,这是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带来的弊端。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可以把学生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使学生平等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我说你听”式教学的颠覆。如何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认真研究,精心安排。重点做好“三动”:一是动口。通过课堂设问、让学生自由提问、组织课堂讨论等途径,让学生的嘴充分动起来,紧紧跟随教学的内容和节奏走,从而带动学习兴趣的提高。从教学实践看,提出的问题要精选,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深浅得当;提问的时机要恰当,在教学开始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提问,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中间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可以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复习和预习。无论是设问还是发动学生提问,都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生的参与面越广泛,说明老师组织学生动口的活动越成功。二是动手。无论是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绘画、制作课件、写文章等,课后完成一定的作业,都屬于动手的范畴。学生的手动起来,可以有效的巩固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感性认识提升理性认识。三是动脑。组织学生动脑,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课前及课后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需要提前着手,引导学生预热;合理穿插,在课堂上科学布局教学的兴奋点,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动口、动手、动脑三种互动方式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互动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 双向激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强调教学中的激励和约束。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可以激发出学生向上的潜力,发挥教学催化剂的作用。教学中的激励,可以分为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正向激励,就是及时的表扬、鼓励、赞赏。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是优等生还是相对落后的学生,都期待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这种积极的心态,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为学生的参与学习增加正能量。进行正向激励时,要注意及时性,把握好鼓励的时机,可以取得好的激励效果。尊重是赞赏的前提。要尊重每一位同学做人的尊严和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平等相待。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更多的是研究与讨论,倾听与回答,尊重与信任。允许学生答错题、答不完整,有不同的见解时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反向激励,就是通过考试、课堂点评等方式,给学生制造一定的学习压力,督促其学习。不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惰性。克服这种惰性,既需要个人的自律,也需要借助必要的外力。这就是反向激励存在的必要性。反向激励,重在激励;制造压力,目的是产生动力。因此,在运用时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既有效、又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励不仅在于考试的分数和纪律这种硬手段,课堂上的点评、对作业的评价、休息时间的交流谈心,都是有效的激励形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恰恰是在平时,在师生平等的谈笑间。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有时需要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61
【关键词】教育;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是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能力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美国学者布罗菲与埃弗森在《从教中学》中曾经写到,“几乎所有关于教师效能的调查都指出,课堂管理技能足以决定教学的成败。不管教学成败是用学生的学习还是人们的评估来加以测定的,都是如此。因此课堂管理技能在教学上非同小可,举足轻重。一个缺乏课堂管理技能的教师,看来不会在教学上取得什么象样的成就”。应该说,教学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遵循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在规律,下苦功夫、真功夫,反复的钻研和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重点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1 精心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前备课、把弹药备好是基础环节。首先,要准备好教学的内容。内容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安排,突出针对性,突出重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增加辅助教学内容。一些经典论述深入浅出,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直观感受,这些内容在教学中的合理穿插,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要设计好导入方式。万事开头难。一个成功的开头,对于一堂课来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很多,常用的可以分为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和情景导入法三类。这些导入方式各有优势,应综合应用,把学生的情绪从一开始就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为整堂课的成功打好基础。教师这个职业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引导学生面对课堂知识的对话与独白,引导学生敢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只有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走出困惑。引导不是命令,需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评判的标准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地中自由翱翔。第三,要研究好互动方式。教学中的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层次。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促使其思想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习成效。只有把课前这些工作做好,功夫下足,教师才能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胸有成竹。这也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2 生动呈现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师。课堂缺乏激情,整节课看起来死气沉沉,根源需要从老师情感的投入和引领方面找。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教师在教学舞台上也需要一定的表现能力。教师是教学的主持和DJ,需要保持讲台上的独特魅力,保持教学中的激情四射,让学生折服,愿学,乐学,好学。教师的表现能力,重点是掌握说、写、演这三种基本功。说功,就是教师的口才。讲课就要以语言作为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的水平再高,有了语言表达能力这块短板,“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教学效果肯定不会高。发音清晰准确,是语言的基本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语言还要求有流畅的语音、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表达。语音、语调、语速都应该把握适度,形成和谐的节奏,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教学增色,给教师带来足够的人气,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写功,就是教师的板书。现在推行多媒体教学后,板书往往被教师忽视。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这些拿着手机、电脑长大的年轻一代,书写的能力也在退化。应该说,板书是展示一名教师魅力的重要环节。龙飞凤舞的潇洒板书,往往能够把课堂的教学推向小高潮。如果教师还能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更能够锦上添花,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关于教案的写作能力也是关键一环。逻辑清晰、语言生动、表达准确,都是基本要求。通过教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脉络和体系。演功,包括教师演示技能和体态语言两个方面。演示,需要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载体进行。最常用的是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可以延伸人的感官,展现出常规教学方法难以展示的事物内部运动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佐料”。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教学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通过教师丰富的表情、手势,恰当的目光传导,合理的空间距离调整,牵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生动呈现,意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好设计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要让学生像风筝一样飞得起来,教师就像放风筝的人一样,要放就放,想收就收。
3 有效互动
互动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短板,这是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带来的弊端。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可以把学生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使学生平等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我说你听”式教学的颠覆。如何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认真研究,精心安排。重点做好“三动”:一是动口。通过课堂设问、让学生自由提问、组织课堂讨论等途径,让学生的嘴充分动起来,紧紧跟随教学的内容和节奏走,从而带动学习兴趣的提高。从教学实践看,提出的问题要精选,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深浅得当;提问的时机要恰当,在教学开始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提问,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中间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可以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复习和预习。无论是设问还是发动学生提问,都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生的参与面越广泛,说明老师组织学生动口的活动越成功。二是动手。无论是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绘画、制作课件、写文章等,课后完成一定的作业,都屬于动手的范畴。学生的手动起来,可以有效的巩固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感性认识提升理性认识。三是动脑。组织学生动脑,可以通过课堂展示、课前及课后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需要提前着手,引导学生预热;合理穿插,在课堂上科学布局教学的兴奋点,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动口、动手、动脑三种互动方式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互动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 双向激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强调教学中的激励和约束。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可以激发出学生向上的潜力,发挥教学催化剂的作用。教学中的激励,可以分为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正向激励,就是及时的表扬、鼓励、赞赏。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是优等生还是相对落后的学生,都期待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这种积极的心态,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为学生的参与学习增加正能量。进行正向激励时,要注意及时性,把握好鼓励的时机,可以取得好的激励效果。尊重是赞赏的前提。要尊重每一位同学做人的尊严和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平等相待。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更多的是研究与讨论,倾听与回答,尊重与信任。允许学生答错题、答不完整,有不同的见解时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反向激励,就是通过考试、课堂点评等方式,给学生制造一定的学习压力,督促其学习。不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惰性。克服这种惰性,既需要个人的自律,也需要借助必要的外力。这就是反向激励存在的必要性。反向激励,重在激励;制造压力,目的是产生动力。因此,在运用时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做到既有效、又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励不仅在于考试的分数和纪律这种硬手段,课堂上的点评、对作业的评价、休息时间的交流谈心,都是有效的激励形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恰恰是在平时,在师生平等的谈笑间。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有时需要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