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教师课堂授课眼高手低的现象与对策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的课堂教学生涯使我常常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的课堂教学眼高手低,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总是不合拍。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就像让教师在等待中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课堂教学勉强顺承下去,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什么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活跃,为什么学生不参与我们的教学?在这儿想借去送课的体会尝试着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1 关注学生的认知前提与能力水平,让学生“学会”变成可能。
   在我们学校,也经常举行磨课活动,大凡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师的感觉也很好。学生不配合的,这堂课一般也比较失败,然后听到的便是授课教师抱怨学生,不配合,不会听课。其实这种学生不配合的现象即便是在好多烟台市级优质课上也会出现,而授课教师在课前都可谓是精心准备了的,上起课来效果却为何不如意呢?我想这也正是教师上课“眼高手低”的问题——预设与学生实际不搭界,所以其症结,还在教师自己身上。简单一想就可明白,我们所教的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都喜欢受到教师的表扬,如果课堂上的问题他能想出答案他能不举手吗?之所以不举手,是问题太难了,我们的问题或是设计超出了他的认知前提与能力所及,让他想不明白更或者他根本就听不明白。下面以我所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中的三次试课调整的一些片段为例具体谈一下症结为何在教师。
   在周一匆匆备完课的情形之下,我首先请同学们看房间平面图,在看明白平面图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哪个房间大,我接着引出大指什么?学生说指面积,接着我请学生以课本的封面为例引导学生摸一下它的大小,并提醒学生一点不漏的摸,我的目标是想让学生感受到面是有大小的。在学生说完了摸完了以后,我揭示出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面积概念本来就比较抽象,在这一节课上,每逢提及与面积有关的概念时,学生就有些不明所以,上课后我便感觉到在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指面的大小上,下的功夫不够,导致学生在一开始不能充分理解与感知面积的含义,更不用谈后面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上过一遍后,我发现学生的面积概念基本没形成,原因在于一开始对面的感知就不够,所以后面的一切环节都让学生像没有根的草,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跌跌撞撞向前走。于是我对学生对于面积的含义的感知环节进行了一下调整,让学生多摸了几个物体的面,又进行了提升总结面积的含义,这次效果好多了,但是整堂课来说,还是不成功因为学生的面积观念始终建立不起来。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并能通过参与体验真正感悟呢?在一边做事情一边啄磨时,我忽然想到,面积指面的大小,里面含着两个点:“面”和“大小”。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知识是从线到面的过渡,学生以前接触的是长度单位,与线有关的知识,虽说周围处处有面,但学生未必有感觉,这第一次来接触面的知识,从空间想像上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要把大步子化成小步子,把大知识点分解成小步骤,一点点引导学生来理解。
   再次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来感受面,只感受生活中的面,指指说说周围的面。而后再来感受面也是有大小的,并举例说说周围的较大的面,较小的面,再来感受面的大小具体指什么。来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对于面积的含义的理解效果都胜过前两次。
   之所以效果胜过前两次,不是因为学生换了,而是我的教学设计做了调整,放低了视角来考虑学生的认知、感知实际,让学生有机会学会,才最终学会了。
   布卢姆认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变量,其中学生的认知前提这个变量在教学中的作用占50%,所以每一个新知教学中,均应关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新的知识萌生于旧有的知识、经验积累之上,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之间搭上一座桥。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设计问题,让学生找到从旧知通向新知的桥,走过来。从上面对“面积的含义”的理解上的三次调整,我能感觉出:设计高度一次比一次降低,一次比一次贴合学生的实际,也一次比一次更能让学生理解。
  2 关注课的整体把握,落实在每个具体的环节,量化出每个环节的具体目标。
   课的把握和环节设计的目的处理好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对于此理解我还以本课中的环节为例。
   首先,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基于学生长度观念的建立与长度单位的理解,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学习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建立体积观念,学习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为: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二是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三是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将整体目标肢解于小环节中。从知识上来讲,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感知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这样三个大的环节,而在每一个大环节中要设计具体小活动,让学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活动:感知生活中的面,感知面有大小,感知面的大小具体指面的哪一部分。这三个小点再继续向下深化为:找找生活中的面,说说较大的面较小的面,指一指,以具体的面能过摸来感受它的大小,教师借助课件来演示,并提升总结面积的含义。而对于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的体会目标可以分:其一,从比较两个地面的地板砖的多少(引导学生数数多少块,数的方法),来感知大面积可以通过小面积单位的数量多少来比较。其二,用大小一样的小单位的图形面积来一个接一个的摆满大单位的面积的具体操作活动。这一环节是以比较两个房间的平面图为载体实现的。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单位图形各多个,学生摆的时候可以全摆满,也可以只摆出长和宽,对于简便的方法应该结学生进行总结,推广。最后,让学生在同一个平面图却得出不同个数量的小单位面积中,感受到需要使用同样的小图形来测量,即统一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目标则可以细化成如下活动,以1平方厘米为例,先出示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摸一摸感受他的大小,再估一估他的边长,感受了它的大小后,引领学生再来读读这个新生的数学上的词,再找一找生活中接近一平方厘米的面(帮助学生建立便于比较与携带的标准,如指甲盖的面,在估测时可以为学生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然后用一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摆摆试试,估估试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摸不准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找不到合理的生存土壤。教学设计中,其实既要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序,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序,如果这两条都能认真考虑,我们教学设计才会在课堂教学扎根并发芽,茁壮向上生长。由此看来,教师课堂授课“眼高手低”的现状——预设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现状,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切莫把责任全部推到学生身上,不是学生不配合,实在是学生无法与教师的凌空教学设计进行配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能不能学会知识,就看教师怎么来设计,能不能将设计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认知前提,就需要我们教师真正的做到眼高手低——高处着眼,把握目标,低处入手,细化目标,设计适合学生接受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达到小目标。当大目标被细化为一个一个的小环节后,教师还需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与链接顺畅自然起来。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模式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呢?  1 巧妙安排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参与   在体育教学中,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要多变换教学方式去练习,要改变传统中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避免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的特点。为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塑造人心灵的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面对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抽象、枯燥,提不起学生兴趣的现状,只有在思想品德课中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近年的中考呈现出以社会热点为载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态势。因此,思想品德课与社会
期刊
【摘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究竟成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工作者,最主要的一点取决于在工作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纯粹的高高在上施道授业解惑者?还是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看待的长者?这一点尤为重要。在长时间教育工作中处理突发事件时,把握不好,势必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此时的叛逆也是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较为头疼的事情,这一点在我班里的小宋同学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人格教育从来都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对教师自己的教育同样没有停止过,教师的修身养性与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职业道德;人文教育;融合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人格教育从来都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人文教育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旨目标。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针对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样没有停止过
期刊
【摘要】《建筑结构》是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好建筑结构,学生能领会结构的受力原理,正确理解和掌握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对遇到的结构构造问题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减少人为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结构;创新;中职学校;中职学生  1 学生现状分析   我校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学生经过一年
期刊
【摘要】3-4岁的幼儿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本文着重论述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及早期阅读能力,寓教于游戏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言;游戏;能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语义为内容、语法为组织体系来传递信息的,而3-6岁的幼儿是语言学习关键期,我们如一味的进行语言灌输,可能孩子会不感兴趣,把游戏合理的运用语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  1 通过游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①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②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等,认识生字。   (2)能力培养目标:   ①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②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③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
期刊
1 明确生物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1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
期刊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吃、穿、用等问题都是在家庭中解决的,所以家庭是培养儿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原则和方法。  1 儿童在家庭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1.1 建立合理的家庭关系,使孩子在家庭中处于正常地位。这是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要使孩子懂得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地位、关系和义务,孩子的一切用品、生活制度等应由家长考虑和安排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师生关系也因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教育发展。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了过去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的被动态势,成为一种在师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   那么如
期刊